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1 毫秒
1.
钢渣对水泥稳定碎石干缩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澎  王元纲  李芸  张兴丽 《森林工程》2007,23(5):65-67,77
本文探讨了水泥稳定碎石半刚性基层材料干缩变形特性与钢渣的掺量、颗粒大小的相关关系。试验结果表明,钢渣对水泥稳定碎石的干缩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钢渣的颗粒越细其干缩越小,钢渣的掺量越多效果也越显著。  相似文献   

2.
为了改善半刚性基层收缩性能,文章提出了将废旧沥青混合料掺入到水泥稳定基层中,通过室内试验,对不同掺量废旧沥青混合料水泥稳定基层的干缩性能和温缩性能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与一般水泥稳定碎石相比,大掺量废旧沥青混合料水泥稳定基层能有效的改善其收缩性能。  相似文献   

3.
水泥稳定砂克基层属半刚性基层结构的工艺简单,施工方便。料源丰富。是目前我国公路上常用的一种结构型式。本给出了此种结构的施工工艺流程图。并就影响其施工质量的几大要素(混合料拌合、现场摊铺,碾压时间的控制,接缝处理,养生,含水量和水泥掺量的控制)进行了全面的阐述。对工程施工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我国公路建设进入维修养护时期,大量的废旧沥青混合料亟待加以利用,同时半刚性基层路面易产生脆性断裂,影响路面的使用性能。本文将废旧沥青混合料再生掺加到半刚性基层材料中,从不同角度分析废旧沥青混合料对半刚性基层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混合料掺量的增大,材料的抗压强度呈现出先增长后减小的变化规律。当废旧沥青混合料的掺量在15%~20%之间时,水泥稳定基层材料的抗压强度达到最大值。因此,工程中完全可以用废旧沥青混合料取代一定比例的新集料,但在不增加水泥剂量的前提下,废旧沥青混合料掺量不宜超过集料总质量的20%。  相似文献   

5.
韩琪  董希斌  孙凌 《森林工程》2007,23(5):45-47
针对黑龙江省寒冷的气候特点,对已建公路二灰碎石半刚性基层的使用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破坏的原因,并与研究成果进行比较。利用低温实验室模拟自然环境进行冻融循环试验,确定二灰碎石在一定的冻融循环作用下的强度衰减系数,为冻融循环作用下的基层设计提供有一定可靠度的基层强度设计值,保证基层在使用周期内具有一定的冻融耐久性,从而可以提高道路使用质量和延长道路使用寿命,降低维护费用。  相似文献   

6.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质量的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施工质量出发,分析了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施工质量的影响因素,阐述了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施工质量控制的方法:选择高质量的原材料、设计原材料的混合比例、严格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施工步骤。  相似文献   

7.
二灰(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是道路基层中常用的一种材料,基层作为路面结构的主要承重层,其力学强度及其路用性能是重要的指标。通过分析废旧材料硼灰的化学成分,利用其与粉煤灰的相似成分,研究硼灰代替粉煤灰做成石灰硼灰稳定碎石用作道路基层结构的可行性,首先从力学强度入手,通过在石灰粉煤灰碎石中掺加硼灰并改变硼灰的掺加比例,得出虽然掺加硼灰后无侧限强度有所下降,但仍能满足道路基层的需要;为进一步验证石灰硼灰碎石的路用性能,并防止路面反射裂缝的产生,又通过对劈裂强度、抗压回弹模量及冻融强度等各项指标的测试,最终得出硼灰代替部分粉煤灰用于道路基层中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水泥乳化沥青稳定碎石混合料是以乳化沥青、水泥与水作为结合料,加入到符合规范要求的级配碎石中,在经过拌合、压实与养生,得到的符合抗压强度要求的混合料。作为一种新型的路面基层材料,对这种材料的劈裂抗拉强度性能在室内试验基础上作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水泥剂量的增长,水泥乳化沥青稳定碎石混合料劈裂强度在增长;劈裂强度随着乳化沥青剂量的增加而减少;粗级配时混合料的劈裂强度较中值级配高;水泥乳化沥青混合料的劈裂强度随龄期的增长有一定增长,但不明显。  相似文献   

9.
采用添加聚合物的方法解决水泥砂浆掺加橡胶粉后强度下降的问题。通过正交试验,验证了在橡胶水泥砂浆混合料中添加聚合物能够提高强度,且随着聚合物掺量的增加,强度提高越明显,当聚合物掺量较多时,聚合物起作用需要一定的养护龄期。研究成果有助于优化水泥稳定碎石的配方设计,提高其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0.
针对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使用上存在的不足,结合季冻区气候、路面材料和沥青路面结构特点,提出由沥青稳定碎石和水泥稳定碎石组合而成的组合式基层,并分析比较组合式基层沥青路面和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力学性能和经济效益。结果表明,组合式基层沥青路面面层层底拉应变较低,具有较好的抗疲劳性能;沥青稳定碎石柔性材料具有的粘弹性和一定的自愈能力,在养护措施合理的情况下能够提供更好的道路使用性能;组合式基层沥青路面的工程造价与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基本相当。组合式基层能够改善沥青路面抗疲劳性能和温缩裂缝现象,更适合季冻区。  相似文献   

11.
路面基层材料水泥稳定沙砾抗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隋姗姗  韩琪 《森林工程》2011,27(2):77-79
水泥稳定砂砾以其强度高,板体性好以及一定的水稳定性和耐久性,广泛应用于公路路面基层,但也存在一定的抗冻性问题。以半刚性基层材料水泥稳定沙砾为研究对象,在总结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室内试验确定不同级配的水泥稳定砂砾在不同含水量、不同温度下、经冻融循环后的耐久性。对水泥稳定砂砾的低温性能进行比较,以确定保证半刚性基层材料水泥稳定砂砾强度的最佳配合比,以期指导工程实践。  相似文献   

12.
在水电站进场道路规划、设计阶段以及重大件运输前,需要分析计算相关道路的适应性和通过性。重大件公路运输对沥青路面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当量轴次和轴重两方面,本文研究了重大件公路运输的轴栽换算,利用BISAR3.0软件分析计算了沥青路面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应力情况,提出了运输重大件的公路沥青路面最小控制厚度要求。研究结果对类似工程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杨林  匡以寿 《森林工程》2014,(3):143-146
以TG固化剂、水泥、石灰3种固化材料为影响因素,它们的剂量为因素水平,7d无侧限抗压强度为考核指标,对稳定土进行正交试验设计,并对试验结果进行极差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TG固化剂、水泥、石灰均是7 d无侧限抗压强度的显著性因素,可靠度达95%。在保证强度并考虑经济的情况下,对稳定土的配比方案进行优化,最终确定最优方案为TG固化剂∶石灰∶水泥为0.02%∶4%∶4%。同时,对最优配比下的稳定土进行微观结构的观察和固化剂机理的分析得出,当3种固化材料同时加入时,固化效果较好,能形成致密、稳定和高强的胶凝结构,而只加入水泥和石灰时,虽然能够形成团状骨架大颗粒,有一定强度和稳定性,但结构不够致密,不能形成胶凝状结构。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调查了解国内许多旧路改造实践工程的前提下,基于内蒙古扎赉特旗音德尔路的改造实践,对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罩面改造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主要的研究内容包括:原有路面结构性能的评估,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罩面改造中沥青罩面层的设计。  相似文献   

15.
刘德海 《森林工程》2005,21(4):21-23
根据水泥混凝土路面板下脱空形态试验获得的脱空区形态特征,对超载及重载车辆作用下脱空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内最大弯拉应力进行解析求解和使用寿命计算,并与均匀支撑条件下《规范》计算数值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超载及重载车辆的作用是造成脱空水泥混凝土路面板产生早期断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程培峰  姜斌 《森林工程》2008,24(3):59-61
介绍国道G111齐齐哈尔至讷河段水泥稳定砂砾基层试验段的铺筑及检验情况,并对试验路配比进行室内收缩性能试验分析。结果表明,水泥稳定砂砾混合料中填加适当碎石,使水泥稳定砂砾混合料构成骨架结构,可提高基层的强度,并能降低水泥剂量,减少基层裂缝数量。  相似文献   

17.
张宁 《林业建设》2014,(4):51-54
在西藏高原气候条件下,隧道公路路面工程有抗冻,耐用特殊性要求。为了可以顺利采用露石水泥混凝土路面方案完成路面设计、施工,除了结合在我国内地已有的成功经验和成熟工艺,还要在施工现场及室内进行相应一系列的路用性能试验。本文结合实体工程一拉贡路嘎拉山隧道露石水泥混凝土路面具体应用技术。进行了路面抗冻性试验。经过试验分析论证,为工程实施提供技术支持及结论验证。  相似文献   

18.
针对大庆地区的典型粘土,采用美国路邦EN-1固化剂进行加固。通过室内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研究加固土的强度变化规律,然后从强度和抗冻性两方面与传统的半刚性基层材料(水泥稳定砂砾)进行对比,确定加固土在该地区道路基层中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