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16年1月1日颁布实施的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简称修订后的《种子法》)在2000年12月1日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基础上,将法律责任一章从原来的15条增加到22条,增加了24种子违法行为的行政处罚措施,加大了10种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提高了法律的震慑力。随着修订后的《种子法》的实施,种子案件的类型逐步增多,为更好地执行修订后的《种子法》,规范种子管理行为,依法行政,对种子案件的处理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正>2016年9月,某种子管理机构根据某某市农业局2016年杂交玉米种子质量监督抽查结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第七十五条规定,拟对2016年杂交玉米种子质量监督抽查有品种名称不真实杂交玉米种子的某种子企业做出行政处罚。作者认为,某种子管理机构将监督抽查与执法检查相混淆了。农业主管部门组织的种子质量监督抽查属于监督管理,种子行政执法机关查处种子质量违法案件(以下简称执法检查)属于行政处罚。监督检查与执法检查是两  相似文献   

3.
刍议农业行政执法中的时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中关于种子行政执法的时效要求只有一条,即第三十条:“……种子经营者按照经营许可证规定的有效区域设立分支机构的,可以不再办理种子经营许可证,但应当在办理或者变更营业执照后15日内,向当地农业、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和原发证机关备案。”并在《种子法》第六十二条第五款中规定,未按要求备案的予以行政处罚。但是,种子行政执法中对某一项种子违法案件的处理,在运用法律的过程中都会涉及到《农业行政处罚程序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以下简称《行政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以下简称《行政复议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以下简称《行政诉讼法》)。笔者根据四年来种子行政执法办案实践,就有关法律法规时效问题罗列并做一赘述,供各位同仁办案参考。  相似文献   

4.
杜郁  鲍聪 《中国种业》2010,(7):28-29
<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规定,主要农作物商品种子生产(以下简称种子生产)实行许可制度,由县以上地方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主要农作物商品种子生产许可证(以下简称生产许  相似文献   

5.
陈进 《种子世界》2014,(3):13-14
<正>1现状1.1种子社会化服务体系初具规模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种子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市场监管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农业部门的种子系统自2007年6月完成了种子管理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6.
《中国种业》2005,(3):1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农作物种子检验员(以下简称种子检验员)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7.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颁布后,我区原来制定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作物种子管理条例》(以下简称《种子条例》)有许多地方与《种子法》的规定不符,而且广西种子管理工作也有其特殊性。为更好地贯彻实施《种子法》,切实加强我区种子管理工……  相似文献   

8.
<正>《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和《辽宁省农作物种子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颁布实施,确立了种子管理部门执法地位和行政职能。《条例》明确了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农作物种子工作,其所属的种子管理机构具体负责种子管理工作。随着种子市场进一步开放,新品种的不断  相似文献   

9.
徐忠成  王淑文 《种子科技》2003,21(5):263-264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的颁布实施,种子行业已经走上了有法可依、有序经营的良性发展轨道。正确有效的实施品种权,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对每个品种权人、种子企业都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0.
正假冒种子、假劣种子、伪劣种子,是不同法律规定的不同的法律概念。假冒种子,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以下简称《产品质量法》)规定伪造或者冒用他人厂名、厂址的假冒品牌的种子,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等假冒质量标志的种子,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规定的假冒授权品种的种子。假劣种子,包括修订前的《种子法》规定的十种,修订后的《种子法》规定的八种。伪劣种子,包括《中华人民共和  相似文献   

11.
张爱华 《种子世界》2010,(11):13-13
<正>1种子标签存在的问题农作物种子标签是指固定在种子包装物表面及内部的特定图案及文字说明。它是种子使用者直接了解种子来源和种子质量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和《农作物种子标签管理办法》(以下简称《标签管理办法》)颁布实施8年多了,标签违法  相似文献   

12.
<正>《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规定,应当审定的农作物品种未经审定的,不得发布广告、推广、销售;应当登记的农作物品种未经登记的,不得发布广告、推广,不得以登记品种的名义销售。显然,《种子法》规定的销售和推广,概念不同、责任不同。《种子法》规定,种子生产经营者对标注内容的真实性和种子质量负责;这是种子销售者的法定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以下简称《农业技术推广法》)规定,向农业劳动者、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13.
<正>《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下简称《刑法》)第一百四十七条规定的伪劣种子有三类,第一是假的种子;第二是失去使用效能的种子;第三是以不合格种子冒充合格种子。其中的不合格种子,是指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二十六条第二款规定的质量要求的种子;《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第四十九条规定的"质量低于国家规定标准的"和"质量低于标签标注指标的"劣种子,就属于  相似文献   

14.
<正>《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规定的假劣种子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下简称《刑法》)规定的伪劣种子和伪劣产品,有相同之处,销售明知是假劣种子使生产遭受较大损失的,依据《刑法》第147条规定应当追究销售伪劣种子罪的刑事责任;销售明知是假劣种子未使生产遭受较大损失的,依据《刑法》第140条规定应当追究销售伪劣产品罪的刑事责任。但是,《种子法》规定的假劣种子和《刑法》规定的伪劣种子和伪劣产品,又有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15.
<正>1种子工作的现状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实施以来,随着种子生产、经营的有序放开,农作物种子市场十分活跃。在种子市场经营利润的吸引下,  相似文献   

16.
<正>1侵权行为种类《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等法律法规及配套办法的实施,为种子经营管理提供了法律依据和技术保障,种子经营工作逐步向法制、科学、规范化方向迈进。但是仍有一些企业和不法商贩,受经济利益的驱动和诱惑,依然我行我素,打"擦边球",  相似文献   

17.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第三十五条规定:"销售的种子应附有标签。"为此,农业部又制定了《农作物种子标签管理办法》(以下简称《标签管理办法》)。推行种子标签制,为保护种子生产者、经营者、使用者的合法权益,搞好种子管理提供了必要依据。  相似文献   

18.
<正>1学好用好种子法律法规修订后《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修订后《种子法》)2016年1月1日起实行,2016年7月8日,农业部又颁发了《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管理办法》、《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和《农作物种子标签使用管理办法》(以下简称《三个办法》),分别于  相似文献   

19.
《种业导刊》2006,(9):5-6
第一条为了加强对农作物种子检验员(以下简称种子检验员)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种子检验员是指《种子法》第四十四条和第四十五条规定的种子质量检验机构(以下简称检验机构)中从事农作物种子质量检验工作的人员。种子检验员分为扦样员、室内检验员和田间检验员。扦样员负责样品扦取,室内检验员负责净度、发芽率、水分等项  相似文献   

20.
覃雪明 《种子科技》2012,30(11):9-11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自2000年12月1日颁布实施以来,各级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认真贯彻实施种子法律法规及其配套规章,加强种子市场监管,严厉打击种子违法行为,有效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