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从黑龙江省气候条件多变、种质资源匮乏、育种技术创新不足缺少大品种、秩序不规范、知识产权重视不足、育种单位不成体系、科学的育种管理系统较少等方面阐述了黑龙江省玉米育种面临的主要问题;从收集改良创新种质资源、实施玉米商业育种、提高技术创新、完善育种团队建设、加大政府扶持力度等方面对黑龙江省玉米育种面临的问题提出对策,目的是使黑龙江省玉米育种今后能更快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2.
黑龙江省玉米育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黑龙江省育种水平、育种单位发展变化、新品种推广形式、管理水平及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阐述了育种状况,分析了黑龙江省品种现状,高新育种技术应用滞后,种业规模小、科研投入少,忽视基础研究,耕作栽培环境恶化,优良品种少等目前黑龙江省玉米育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省工业大麻育种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从工业大麻的种植状况、品种状况、育种方法及存在的问题等方面,系统分析了黑龙江省工业大麻的育种状况,明确了黑龙江省工业大麻的育种目标及未来发展方向。提出今后工业大麻应采用传统育种与现代分子生物技术相结合的育种方法,利用黑龙江独特的资源和地域优势,培育出适宜黑龙江省不同生态区种植的优质、高产、高抗、适宜机械化作业的工业大麻新品种。同时加快选育优质专用型工业大麻品种,以满足工业大麻多元化的产业发展。这对黑龙江省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经济发展及提高农民的收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克”字号小麦品种的发展历程及其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凤梅 《小麦研究》2005,26(3):33-34
本文论述了“克”字号小麦的四个育种阶段,即:抗锈育种、多抗性生态育种、高产超高产育种、优质专用品种选育及各阶段的特点以及“克”字号小麦对黑龙江省的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5.
早熟优良玉米种质资源匮乏,已经成为黑龙江省玉米育种可持续发展中重要的限制因素之一,因此研究黑龙江省玉米杂交种利用现状及主要种质基础,对于指导黑龙江省玉米遗传育种具有重要理论与实践意义。本研究根据黑龙江省种子管理局的有关统计数据,分析了黑龙江省“十五”、“十一五”期间每年种植面积在超过3.33万hm。的玉米品种种质基础和血缘,研究了黑龙江省玉米主要种质资源和杂种优势模式。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省小麦栽培发展历史及育种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在黑龙江省栽培历史悠久,是黑龙江省的主要粮食作物,在农业生产和种植业结构调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品质提出新的要求,致使目前小麦生产发展空间越来越小。在这种形势下,小麦育种者加强品质观念,改良小麦品质,确定当前育种的主攻方向,对黑龙江省小麦生产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分析黑龙江省大豆育种现状及与先进大豆生产国的差距的基础上,提出了今后黑龙江省大豆育种要瞄准世界先进国家大豆育种目标,更新观念与现代农业对大豆品种要求同步。要选育半矮杆耐密植,适于窄行密植栽培;抗病虫,耐逆性强,稳产性好;品质优良,适于不同加工需要的新品种。要改进育种方法,在常规育种基础上,采用常规育种与分子标记育种相结合的方法,提高育种水平,要重视资源的引进创新与利用,不断提高育种水平。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黑龙江省2009-2018年审定的187份常规粳稻品种进行统计分析,结合育种思路、方法和科企合作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今后黑龙江省水稻育种思路应该以满足市场需求为导向实施育种多目标优化,以提高育种效率为导向开展育种技术融合实践,以增强优势互补为导向推动科企合作共赢发展,以期为今后黑龙江水稻品种选育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克丰2号的遗传基础与在小麦育种中的利用,从而探讨了种质资源的创新与利用。优异种质春小麦品种克丰2号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根据生态育种理论,利用国内外亲本,采用阶梯式复合杂交选育而成,具有配合力高、丰产、多抗优质等突出特点。黑龙江省多家育种单位以克丰2号为育种亲本,采用不同育种途径,先后育成了15个小麦品种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黑龙江省水稻育种及种子企业现状介绍,探讨今后种子企业水稻育种方向,明确育种目标,开展商业化育种创新模式,提高种业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
郑伟 《中国种业》2015,(3):67-67
<正>近些年来,随着航天科技和技术的进步,农作物航天育种也随之得到了发展。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分院一直致力于大豆诱变育种技术的研究工作,并于2003年和2006年进行了2次大豆航天搭载试验,对大豆航天育种理论与技术进行探讨,经过多年地面连续选择,育成了高产大豆新品种合农65号,深受广大种植户的欢迎,推广前景广阔。适宜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种植。1品种来源黑龙江省农科院佳木斯分院2001年以合航93-  相似文献   

12.
迟永芹 《小麦研究》2000,21(4):16-17
优良种质克丰2号是黑龙江省春麦育种的重要骨干材料之一,它具有配合力高、丰产、多抗等突出特点。近几十年来,黑龙江省各育种单位以克丰2号为育种亲本,先后育成了12个生态各异的春小麦新品种在生产上推广利用累计推广面积达694.35万公顷。  相似文献   

13.
针对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垦区选育高产、稳产、抗逆性强、适应性广且适宜大面积机械化收获的玉米新品种为育种目标,黑龙江省农垦科研育种中心、垦丰种业有限公司、北大荒种业集团于2006年在黑龙江省农垦科研育种中心试验地以自育系北系25为母本、北系7为父本组配杂交组合(原代号北种916).2007-2008年进行所内鉴定及异地鉴定试验表现突出.2009-2010年参加黑龙江省垦区联合区域试验,2011年参加黑龙江省垦区联合生产试验.2012年1月通过黑龙江省垦区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推广,定名为龙垦7号,审定编号:黑垦审玉2012001.  相似文献   

14.
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是黑龙江省优质大米的主要产区,占全省水稻种植面积的十分之一左右。深入研究本地区近年来的育种水平变化,对于本区域水稻育种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利用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哈尔滨试验站2006-2013年水稻生产试验、区域试验的数据,分析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水稻育种的主要趋势。结果表明,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水稻产量呈连年增加趋势,其增产取决于株高增加,生育期延长,穗变大,穗粒数增多,千粒重增加,抗冷能力增强;但分粟数略有减少。今后育种实践中应该注意维持适当的株高、穗拉数和生育期,同时要保证足够的分集数。  相似文献   

15.
龙辐麦22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研究所利用辐射诱变与常规育种相结合选育而成的小麦新品种,于2017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抗倒伏、适应性强等优异特征,适于黑龙江省东部、北部和内蒙古呼伦贝尔地区大面积推广种植。详细介绍了龙辐麦22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和栽培措施,为该品种的推广及后期深加工提供了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6.
玉米综合产量的提高是以优良玉米品种为前提,与科学合理的生产栽培技术及自然生态条件等共同互作的结果。生产力水平的快速提高推动了玉米机械化程度的快速发展,对玉米育种业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玉米生产需求,从种质改良、育种团队建设、育种目标确立、育种技术应用等方面分析黑龙江省玉米育种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玉米自交系合344的利用研究,证明合344对黑龙江省中早熟玉米育种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浅析了合344的保纯方法,探讨了合344在种质改良、创新和拓宽黑龙江省玉米种质遗传基础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龙杂18号是由黑龙江省农科院作物育种所选育而成的高粱品种,是适合黑龙江省北部极早熟地区机械化栽培的酿造型高粱新品种。分别对品种的特征特性、前茬的选择、播种、田间管理、施肥及收获等栽培技术要点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9.
广泛引进、研究、创新和利用外来玉米种质资源对拓宽我国玉米种质基础,不断提高玉米育种水平和效率,推动玉米生产的发展均起到不可代替的作用[1].近年来,黑龙江省中、早熟玉米育种中用南5(81-5)自交系作亲本所选育的品种越来越多,制种及应用面积也不断扩大,并且目前有些品种已是黑龙江省一些地区玉米生产上种植面积较大的主要品种.因此,了解南5(81-5)自交系的特征特性,分析其应用潜力,将对黑龙江省玉米育种和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和长远意义,也将为南5玉米自交系的进一步高效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黑龙江省高粱生产及育种工作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黎明 《作物杂志》2007,23(3):34-36
黑龙江省是我国高粱生产大省,全年总产量近70万t。高粱具有抗旱、耐盐碱、耐瘠薄等特性,种植区域集中于黑龙江省西部松嫩平原。黑龙江省高粱育种取得了较大成绩,采用系统选育、杂种优势利用等技术,先后选育出新黑壳等10余个品种,以及黑杂1号、黑杂34号等一批杂交种,极大地促进了高粱生产的发展。但是自1990年以来,高粱单产、品质和抗性一直未有大的提高。随着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高粱育种已逐步由高产向优质、高产、多抗的多元化育种目标转变。为此,应加强种质资源的改良与创新研究,不断拓宽种质基础;将常规技术与分子育种等现代生物技术相结合,不断创新育种理论和方法;将种质资源与育种技术相结合,培育满足不同需求的优质酿造高粱、饲用高粱、能源型高粱新品种;研发集成规模化制种和配套生产技术,推进新品种的产业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