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中国造纸产业原料基础薄弱因而高度依赖纸浆进口, 降低进口风险、实现进口的多元化是保障产业稳定发展的重要议题。文中借鉴能源供给安全指数建立了纸浆进口风险指数和结构优化模型, 用以评价中国纸浆进口风险状况以促进进口更加多元化。对进口风险评价结果表明, 木浆的进口风险整体变化平稳、波动幅度较小, 废纸的进口风险呈下降趋势。对纸浆进口结构优化分析结果说明, 通过调整进口各国纸浆的数量可以有效降低进口风险。造纸产业应分散进口来源、降低进口集中度、减少从高风险国家的进口量以降低木浆和废纸的进口风险, 实现纸浆的稳定供给。  相似文献   

2.
秦月 《国际木业》2010,40(12):18-22
一、2010年1-9月我国木材原料进口的基本情况 1.木材原料进口数量 2.木材原料进口来源国情况变化 今年来,我国针叶木进口主要来源国俄罗斯、新西兰、北美(美国、加拿大),以性价比博弈,进口量此消彼长,进价曲折波动,高位震荡.  相似文献   

3.
非法木材的问题持续存在,而中国木材资源进口依赖度高,非法木材的贸易问题冲击中国木质产品的国际地位。为了掌握近年来中国非法原木的进口情势,利用统计数据差异的方式,估算中国在2000~2011年的疑似非法原木进口量,并针对各进口来源国的疑似非法原木量,进行进口量分析、趋势分析与区域比例分析,并提出未来中国的策略方向。  相似文献   

4.
秦月 《国际木业》2013,(3):24-29
一.2012年我国木材进口的基本情况1.2012年我国木材市场总体格局和运行态势,出现了与2011年明显不同的特征。2.2012年我国木材进口总量同比出现下降。3.2012年我国木材进口总量出现下降,主要是针叶原木进口量出现大幅下降。4.从针叶原木主要进口来源国看,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舟山口岸近年来进口木材检疫情况的总结,较系统地分析了三个木材主要来源国——美国、前苏联、马来西亚在木材上携带林木害虫入境后传播、扩散的危险性,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秦月 《国际木业》2011,(6):18-21
一、2011年1季度我国木材原料进口基本情况:1.2011年1季度我国木材原料进口总量同比有较大的增幅。2.从树种看,针叶木的增幅大于阔叶木的增幅。3.从品种上看,进口锯材的增幅大于进口原木的增幅。4.从进口来源国国别看,从加拿大、新西兰、美国进口的木材大幅放量,增幅明显。  相似文献   

7.
秦月 《国际木业》2011,41(3):16-20
一、2010年我国木材原料进口的基本情况 1.木材原料进口数量 2.木材原料进口来源国情况变化 3.木材进口价格变化情况: 进口价格与上年从低位拉起,一路走高不同,2010年出现了曲折波动,高位震荡. 2010年我国进口原木均价同比上升21.36%,进口成材均价同比上升 11.72%,这是一种静态的数据,反映了2010年总体价格水平比上年有较大的升幅,但对市场的分析,动态的观察分析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使用2009—2015年《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管制树种贸易数据分析我国进口CITES管制树种的种类、来源国、贸易目的和树种来源。研究结果显示,中国进口CITES管制树种呈现出进口种类集中、进口树种数量和来源国不断增加的趋势,且进口CITES管制树种基本来源于野外并用于商业性用途。针对贸易现状,文中从保护野生树种资源的角度对进一步规范CITES贸易活动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9.
秦月 《国际木业》2013,(6):28-32
一、2013年1季度我国木材进口基本情况1.市场背景2.2013年1季度我国木材进口总量同比出现小幅上升3.2013年1季度,我国进口针叶木主要来源国之间,在性价比的博弈中,进口量此消彼长(4)加拿大:我国从加拿大进口除了原木外,主要是SPF锯材,SPF锯材也成了我国进口针叶木的主要品种之一,近年来进口量大幅上升。2007年我国进口加拿大锯材仅67.46万m~3,占当  相似文献   

10.
文中基于1997-2019年中国原木进口贸易数据,分析中国原木进口贸易的动态特征及时空格局演变,揭示当前中国原木进口贸易的发展困境,提出促进中国原木进口贸易持续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从进口贸易的动态特征看,中国原木进口贸易规模较大且进口比重逐年增高,进口依存度不断提升,进口价格不断波动。从进口贸易的时空格局演变看,中国原木进口的地理方向不断扩张,进口来源逐渐向多元化方向演变。同时,中国原木进口面临对外高度依赖下的价格议价权缺失、原木出口国限制政策频繁出台致使进口受阻和运输成本偏高等困境。新时期,优化原木进口贸易,除了加强国内森林资源储备、提升国内木材供给能力外,应通过成立木材进口企业联盟提升中国木材进口议价权,通过全方位的合作政策拓展木材进口来源多元化,并以"一带一路"倡议为契机,拓宽原木进口通道,降低运输成本,提升利润空间,推动中国原木进口贸易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