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集装箱溴甲烷熏蒸气体分布测定研究   总被引:3,自引:5,他引:3  
殷汉华  杨赛军 《植物检疫》1997,11(4):198-201
使用溴甲烷对集装箱实箱和空箱进行熏蒸已相当普遍。但是溴甲烷气体在箱内的浓度分布在短期内是不均匀的。本文对集装箱溴甲烷熏蒸的不同温度的、不同时间、不同投药方法、空箱和实箱的气体在箱内的分布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熏蒸时必须采取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
溴甲烷对松木木质包装穿透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5℃、48g/m3起始剂量条件下,溴甲烷熏蒸12h,熏蒸箱内溴甲烷浓度衰减率超过40%,而12h后到48h熏蒸结束时,溴甲烷衰减率小于5%。箱内溴甲烷CT值在6h达到200g.h/m3。溴甲烷对松木的穿透是顺着木纹进行的。在熏蒸48h内,无虫害木块内部各采样孔的溴甲烷浓度与箱内浓度无法达到平衡,15cm处CT值不足200g.h/m3;有虫害木块内部各采样孔溴甲烷浓度在20h与箱内浓度基本平衡,15cm处的溴甲烷CT值达到200g.h/m3需13h。  相似文献   

3.
木质包装集装箱溴甲烷检疫熏蒸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对集装箱装运的出口货物木质包装进行了溴甲烷熏蒸试验 ,结果说明 ,当环境温度为 2~ 1 6℃时 ,采用溴甲烷投药剂量 80 g/m3 ,熏蒸 2 4h能够全部杀死黄斑星天牛幼虫 ,其CT值为 1 1 2 5 8~ 3345 3g h/m3 ;环境温度为 5~ 2 0℃时 ,采用 6 4g/m3 投药剂量 ,同样熏蒸 2 4h ,CT值为 1 2 1 0 8~ 1 51 0 8g h/m3 ,黄斑星天牛幼虫同样全部死亡。溴甲烷汽化后直接从集装箱门上部投药能够使药剂分布均匀。熏蒸结束后通风散气 2 4h ,集装箱到达美国后其内部溴甲烷残留气体浓度低于 5× 1 0 -6。  相似文献   

4.
为判断溴甲烷和硫酰氟对舞毒蛾不同虫态的杀灭效果,在25℃下,分别在经过气密性检测的熏蒸桶内投入16、20、24、32 g/m3的溴甲烷和40、56、72、88 g/m3的硫酰氟,熏蒸处理舞毒蛾卵、幼虫、蛹和成虫4.5h.结果表明,经过4.5h熏蒸,杀灭舞毒蛾卵、1龄幼虫、蛹和成虫的溴甲烷浓度分别为32、20、24和16 g/m3,杀灭上述虫态硫酰氟浓度分别为88、56、72和40 g/m3.本文结果表明,舞毒蛾卵为最耐受溴甲烷和硫酰氟熏蒸的虫态,在目前口岸实际熏蒸处理中应充分考虑熏蒸剂对舞毒蛾卵的杀灭效果.  相似文献   

5.
异硫氰酸甲酯对小麦网腥黑穗病菌杀灭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20℃和60%温湿度条件下,分别测定了氧硫化碳、异硫氰酸甲酯(Methyl isothiocyanate,MITC)等7种新型熏蒸剂对小麦网腥黑穗病菌(Tilletia caries(DC.)Tul.,TCT)的熏蒸效果。结果表明,除MITC外,其他6种熏蒸剂均不能完全杀灭TCT病菌;MITC熏蒸120h可有效杀灭TCT病菌,其LD90、LD95、LD99、LD99.9963分别为15.438、17.046、20.530、32.414g/m3。但是,由于小麦对MITC的高吸附性导致熏蒸剂空间浓度过低,使得有载物熏蒸试验中投药50、100g/m3MITC均未能有效杀灭小麦中的TCT病菌。残留检测结果表明,散气16d后小麦中MITC残留量分别降至0.29、1.07mg/kg,残留较高。结论:MITC对TCT有很好的杀灭效果,但由于小麦对MITC的吸附性很强,需进一步研究熏蒸方式,方可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6.
利用XMG-35真空熏蒸库在25~30℃和减压条件下,选择不同压力和浓度梯度,模拟对含有松材线虫的木质包装材料进行4h的熏蒸处理.结果表明,回气的条件下,熏蒸压力为30kPa、50kPa、70kPa时,100%杀死木质包装材料中的松材线虫所有虫态的有效剂量分别为72g/m3、80g/m3、88g/m3.减压熏蒸对松材线虫的杀灭效果和环境温度、压力、投药剂量及木质包装材料的厚度有关.  相似文献   

7.
木质包装松材线虫溴甲烷熏蒸处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寻求一定温度下溴甲烷熏蒸处理杀灭木质包装中松材线虫的有效浓度和时间,给国际贸易中木质包装松材线虫的熏蒸处理提供科学依据,进行了木质包装松材线虫溴甲烷熏蒸处理研究.研究分实验室基础试验和集装箱应用试验两部分,先在实验室中筛选出熏蒸有效浓度和时间,再于集装箱中进行应用试验.结果表明:11~15、16~20、≥21℃时,溴甲烷剂量分别为64、56、48g/m3,熏蒸24h,24h时浓度分别不低于32、28、24g/m3,即CT值分别为1152、1008、864 gh/m3,能够100%杀灭木质包装中松材线虫的成虫、幼虫及卵.此外,证实了国际植物检疫措施标准ISPM NO.15<国际贸易中木质包装材料控制准则>中熏蒸处理的要求偏低,不能完全杀灭木质包装中松材线虫.  相似文献   

8.
进境原木溴甲烷熏蒸除害处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标记的黑条木小蠹带疫原木及松墨天牛危害马尾松原木作为样木,采用投药剂量80 g/m3、72g/m3、64g/m3、56g/m3,密闭时间12h、16h、20h、24h双因素溴甲烷熏蒸除害处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常压下,温度高于15℃,密闭时间12h除害效果小于100%,表明12h内溴甲烷未完全穿透原木而发生作用;投药剂量56g/m3,密闭时间大干或等于20h可保证100%对蛀入深度5~10cm的白云杉齿小蠹和黑条木小蠹除害处理效果,或投药剂量64g/m3,密闭时间大于或等于16h亦可保证:100%对白云杉齿小蠹和黑条木小蠹除害处理效果;但对蛀入深度超过10cm的松墨天牛幼虫,投药剂量应大于或等于64g/m3,密闭时间大于或等于20h方能100%达到除害处理效果.因此,熏蒸库帐幕遮盖常压熏蒸的最低投药剂量应大干或等于64g/m3,密闭熏蒸时间应大于或等于20h,能保证对蛀入深度0~15cm害虫的除害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9.
木材帐幕熏蒸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为严防俄罗斯林木检疫性有害生物随原木传入境内,本文以火车载的俄罗斯进境木材为对象,用溴甲烷对原木进行了熏蒸处理试验。在环境温度15℃以上,采用了不同的投药剂量和熏蒸时间进行试验。通过熏蒸效果系列检测,投药剂量100g/m^3、80g/m^3、60g/m^3、50g/m^3、经12h熏蒸,对天牛、小蠹、吉丁虫的幼、成虫、叶甲成虫等害虫死亡率为100%,投药剂量50g/m^3、熏蒸12h为最佳剂量和熏蒸时间。同时对影响熏蒸效果的某些因子也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0.
溴甲烷熏蒸对桃蛀果蛾的毒力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溴甲烷熏蒸处理桃蛀果蛾结果进行机率值法分析,推算出在25℃温度条件下溴甲烷熏蒸处理1.5h和2h,达到桃蛀果蛾Carposina sasakii Matsumura幼虫死亡率99%的浓度时间乘积(CT值)分别为43.79g·h/m3和46.77 g·h/m3;15℃和10℃温度条件下熏蒸处理3h,达到桃蛀果蛾幼虫死亡率99%的溴甲烷浓度分别为50.84 g·h/m3和118.55 g·h/m3.研究表明,溴甲烷熏蒸对桃蛀果蛾幼虫的毒性作用随着溴甲烷熏蒸浓度的增加而增加,相同熏蒸剂浓度条件下,随着温度升高,溴甲烷熏蒸效果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1.
通过研究光活化杀虫活性成分 α -三联噻吩( α -T)对红火蚁 Solenopsis invicta Buren工蚁觅食行为和触角识别功能的影响,探讨了光活化成分用于控制红火蚁的可行性。用Potter喷雾法将100 μg/mL的 α -T丙酮水溶液喷施于红火蚁中型工蚁体表,再经紫外(UVA)光照射30 min,在处理后5、10、15、20和30 min时,试蚁对火腿肠的识别率分别为20.00%、25.00%、38.33%、40.00% 和41.67%,对杀虫剂饵料的识别率分别为3.33%、0、0、3.33%和0,聚集率分别为17.50%、38.33%、 32.50%、45.00%和48.33%;经100 μg/mL的 α -T涂抹试蚁触角再经紫外光照处理30 min后,触角对丙酮反应的电位值为-0.177 mV,可正常行走的工蚁比率为75.00%;以100 μg/mL的 α -T涂抹试蚁触角并经紫外光照射30 min后10 h,红火蚁的死亡率为27.50%;上述结果均与 α -T黑暗处理、对照(CK)光照处理和CK黑暗处理结果差异显著。 α -T对红火蚁工蚁食物识别和探路行走能力均具有良好的光活化抑制作用,以其防治红火蚁具有良好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黄俊  陆永跃  许益镌  曾玲 《植物保护》2009,35(3):145-148
试验研究了0.045%茚虫威饵剂对红火蚁的田间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施药25 d后0.045%茚虫威饵剂3、4、5 g/巢和0.015%多杀菌素饵剂15 g/巢处理的活动蚁巢减退率分别为90.2%、95.0%、97.5%、82.1%,工蚁减退率分别为84.4%、84.2%、90.2%、80.6%,蚁群级别降低率分别为97.7%、99.3%、100%、96.7%。提出了包括活动蚁巢数量、工蚁数量和蚁巢结构变化等方面的评价药剂对红火蚁防治效果的综合性指标。  相似文献   

13.
深圳居民对红火蚁的认知程度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问卷方法调查了深圳居民对红火蚁的认知程度和对入侵有害生物的关注程度及建议,评估了深圳市红火蚁公众教育的成效。结果表明,通过宣传培训,提升了深圳居民对红火蚁的认知程度,11.2%居民了解红火蚁相关知识,27.9%居民听说过红火蚁;电视、网络、报纸和宣传画/单等是居民获取红火蚁知识的主要途径;在知道或听说过红火蚁的民众中,26.9%人知道居住区有或曾经有红火蚁发生,50.9%居民采取消极或错误的红火蚁处理方法,居民中知道当地红火蚁发生的时间看,以一年以内的人数>1~2年的人数>3年以上的人数;56.9%居民不关心入侵生物,85.7%居民不了解红火蚁相关政策,约32%居民对红火蚁防治工作表示满意。居民的建议是重点做好宣传、防治工作,同时加强检疫、培训和应急预案制定等。  相似文献   

14.
为了筛选出一种适用于红火蚁检疫和监测的饵剂,设计出红火蚁检疫监测盒,本文在室内试验盒和集装箱内开展诱捕试验。结果表明:以鱼粉、鱼蛋白胨、蜂蜜、花生油按比例组合制成胶状剂型的饵料在1.8m内对红火蚁有较好诱集效果。集装箱试验表明,在虫口密度≥7头/m3时,距虫源释放点3.3m6、.6m、10m处均有诱集效果,集装箱两侧监测盒效果明显优于其他位置,且在6h后诱集虫口数达到一个高峰,可作为口岸检疫应用的推荐时间。带废纸集装箱试验表明,当虫口密度为9头/m3,距虫源释放点约6.0m的监测盒6h的检出率约达71%。因此,推荐在集装箱、汽车或其他运输工具上两侧放置2~4个监测盒,4~6h后检查效果可作为红火蚁检疫及其监测新方法。  相似文献   

15.
红火蚁克星对入侵红火蚁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经过一年来的野外试验,结果表明红火蚁克星对红火蚁具有显著的控制效果。施药后4d,红火蚁全巢死亡率达83.33~92.31%,施药后7~10d全巢死亡。施药后90d和180d监测结果表明,诱测点在6个月内未出现新的蚁巢。  相似文献   

16.
以石膏和沙子为主要材料,建立了红火蚁人工蚁巢。结果表明,经过1个月的人工饲养,红火蚁能够在这两种人工蚁巢中存活、发育,以及产生有翅性蚁,其死亡率为17%~19%,与自然蚁巢相比无显著差异。同时人工饲养蚁对毒死蜱的敏感性与自然蚁也无显著差异。种群数量随饲养周期的增加而不断增长,可以为红火蚁研究提供大量均一的试虫。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了磷化氢(PH3)和溴甲烷(MB)复合熏蒸对番石榴实蝇的毒力以及对红心火龙果采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熏蒸方式下,各个浓度的磷化氢和溴甲烷均存在增效,当溴甲烷浓度为4 g/m3时,复合熏蒸发挥最佳增效效果的磷化氢浓度为1.42 g/m3。复合熏蒸番石榴实蝇仅需13.19 g/m3的溴甲烷即可在95%置信区间下达到致死率99.996 8%。与对照相比,复合熏蒸对火龙果的外观和内部品质无显著影响,而与溴甲烷单独熏蒸相比,复合处理会显著降低呼吸强度并减少药害。因此,溴甲烷和磷化氢复合处理对番石榴实蝇具有协同效应,表明磷化氢和溴甲烷复合熏蒸有可能成为水果采后处理的一种新策略。  相似文献   

18.
苹果是我国的重要出口水果,山楂叶螨(Tetranychus viennensis Zacher)和桃蛀果蛾(Carposinasasakii Matsumura)在苹果主产区广泛分布,严重威胁我国苹果出口。为确定溴甲烷检疫处理山楂叶螨和桃蛀果蛾的技术指标,本文系统测定了一系列温度条件下溴甲烷对山楂叶螨成螨和富士苹果中桃蛀果蛾老熟幼虫的毒力,确定在5℃、10℃、15℃、20℃和25℃下,溴甲烷熏蒸山楂叶螨死亡率达到机率值9所需浓度时间乘积(CT值)分别为126.66、84.35、59.15、45.23和40.33mg.h/L,溴甲烷熏蒸桃蛀果蛾死亡率达到机率值9所需CT值分别为128.05、81.80、52.91、41.56和36.43mg.h/L。根据上述结果,建议采用10.0~14.9℃40g/m3 2h、15.0~19.9℃32g/m3 2h、20.0~24.9℃24g/m3 2h和大于25.0℃20g/m3 2h作为出口苹果的溴甲烷熏蒸处理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   

19.
Colorado beetle is not indigenous to the United Kingdom, but is often found in imported produce and is a serious pest of potato crops. The efficacy at 10°C of five fumigants was tested against diapausing beetles in the laboratory. Phosphine was the most effective giving 100 % kill in tests with a concentration time product of 6.7 g.h/m3; 100 % kill was also achieved in tests with: methyl bromide at 166 g.h/m3; carbon tetrachloride at 4000 g.h/m3; ethylene dichloride at 6240 g.h/m3; and 1,1,1-trichloroethane at 11600 g.h/m3. A set of practical dosage schedules is given.  相似文献   

20.
在确定了氟磺酰胺毒饵对红火蚁控制效果的基础上,就氟磺酰胺毒饵的使用量对红火蚁的控制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5-25 g/巢的范围内,氟磺酰胺毒饵都可获得较好的防治效果,但防治效果及蚁巢的死亡程度会因施药量的不同而异。5 g/巢的剂量可在40 d内获得平均为96.7%的防效,但不能将所有的蚁巢杀死。10-25 g/巢的剂量可以在30-40 d内使蚁巢死亡,但蚁巢100%死亡所需的时间会因剂量的减少而延长。工蚁数量下降的程度不会因氟磺酰胺毒饵的使用量而产生差异。为此,建议在使用氟磺酰胺毒饵防治红火蚁时,可在10-25 g/巢的范围内根据蚁巢大小调整使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