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报道在云南省部分猪囊尾蚴感染较高的地区应用猪囊尾蚴病SPA-ELIA的方法。进行猪囊尾蚴病的血清学监测。改变了生前难以对猪囊尾蚴病的诊断,及时对猪囊尾蚴病采取药物防制。该方法简便,采血纸易行,检出率高,特异性强,在检猪囊尾蚴病病猪的同时,采纳国内应用丙硫苯咪唑预防和治疗猪囊尾蚴病的经验,在这些地区推广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本文记述了民和县采取“科普宣传、重点人群驱虫、改厕改圈”等综合防制措施,对全县猪囊尾蚴病进行了二十多年的防控,取得了显著成效。本文采用走访农户和屠宰户、临床检查、检疫检验、实验室诊断等方法,对民和县浅、川、脑不同地区猪囊尾蚴病的防治效果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1该地区猪囊尾蚴病的感染率显著下降(0.05%),与2010年的0.11%相比感染率继续下降;2综合防治效果好,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3采取的综合防制措施科学、有效,宜推广。  相似文献   

3.
利用PCR技术对2个猪囊尾蚴西昌分离株的线粒体细胞色素b(Cytb)基因全序列和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脱氢酶亚单位4(nad4)基因部分序列(pnad4)进行扩增,分析其遗传变异,并用MEGA 5.0程序NJ法绘制种系发育树,探讨不同地区来源的猪囊尾蚴种系发育关系。测序结果显示,2个猪囊尾蚴分离株的Cytb基因全序列长度均为1 068bp,nad4基因部分序列长度均为815bp,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均为99.8%。种系发育分析结果显示,所有猪囊尾蚴分离株形成一个分支,2个西昌分离株均属于猪带绦虫亚洲基因型。结果表明,Cytb和nad4基因均可用于猪带绦虫的分子分类,为猪带绦虫病/猪囊尾蚴病的分子诊断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猪囊尾蚴病又称猪囊虫病,是由人的有钩绦虫(猪带绦虫)的幼虫——猪囊尾蚴寄生在猪的肌肉中所引起一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为了摸清青海省猪囊尾蚴感染情况,对来自10个县市的788份猪血清样品采用ELISA方法进行了血清学检测,结果检出阳性样品17份,阳性率为2.16%。  相似文献   

5.
马如英 《草业与畜牧》2010,(7):45-46,55
采用临床、检疫、实验室诊断等方法,对民和县脑山地区猪囊尾蚴病感染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该地区猪囊尾蚴病的感染率为0.11%,与1993年的11.51%相比感染率显著下降;综合防治效果显著,依据1993年的11.51%计,民和县脑山地区每年可减少经济损失250万元;采取的综合防治措施科学、有效,宜推广。  相似文献   

6.
<正>猪囊虫病又称猪囊尾蚴病,是由人的有钩绦虫(猪带绦虫)的幼虫—猪囊尾蚴寄生在猪的肌肉中所引起一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本病危害人、畜,是肉品卫生检验的重要项目之一。为了掌握民和县满坪地区猪囊虫感染情况及防治效果,为今后的防  相似文献   

7.
猪囊虫病又称猪囊尾蚴病,是由人的有钩绦虫(猪带绦虫)的幼虫--猪囊尾蚴寄生在猪的肌肉中所引起一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本病危害人、畜,是肉品卫生检验的重要项目之一。为了掌握民和县峡门地区猪囊虫感染情况及防治效果,为今后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笔者于2017年2月-2018年10月对该地区近3年的屠宰生猪户进行了口头询问调查,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广西平乐县的某镇屠宰场的20782头猪进行猪细颈囊尾蚴病的调查,结果表明,231头猪检出细颈囊尾蚴,感染率1.11%,散养猪和规模化猪场的猪细颈囊尾蚴感染率分别为1.73%、0.19%,散养猪感染率明显高于规模化猪场的猪。  相似文献   

9.
猪囊尾蚴病又称猪囊虫病,是猪误食猪带绦虫卵而感染的一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为了了解海东地区猪囊尾蚴病的感染情况,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海东地区1140份猪血清进行检测,结果检测出阳性数42份,阳性率为3.7%。  相似文献   

10.
化隆县西部地区猪囊虫感染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囊虫病又称猪囊尾蚴病,是由人的有钩绦虫(猪带绦虫)的幼虫——猪囊尾蚴寄生在猪的肌肉中所引起一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本病危害人、畜,是肉品卫生检验的重要项目之一。为了掌握化隆县西部地区猪囊虫感染情况及防治效果,为今后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笔者于2004年7-12月对该地区近3年的屠宰生猪户进行了口头询问调查,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猪囊虫病是由猪囊尾蚴(猪囊虫)寄生于猪的肌肉中,所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患囊虫病的猪屠宰后,在患猪肌肉中,可见到白色半透明,如黄豆大小囊泡的猪肉囊尾蚴,囊泡内有小米粒大小的白点,农村俗称患囊虫病的肉为"米碎猪".  相似文献   

12.
猪囊尾蚴病(Cysticercosis Cellulosae)是由猪带绦虫的幼虫囊尾蚴寄生于人或猪等而引起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是公认的世界经济病之一,严重威胁着人体健康,并给畜牧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猪囊尾蚴病的免疫防治势在必行.然而在猪囊尾蚴病疫苗研究中,疫苗抗原的选择和来源一直困扰着兽医工作者.该文就近年来猪囊尾蚴病诊断重组抗原和基因工程疫苗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3.
猪囊虫病又称猪囊尾蚴病,是由人的有钩绦虫(猪带绦虫)的幼虫--猪囊尾蚴主要寄生在猪的肌肉中所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民间也把受感染的猪肉叫"米猪肉",是肉品卫生检验的主要项目之一.  相似文献   

14.
猪囊尾蚴病是由寄生在人体内的猪带绦虫的幼虫寄生于猪的肌肉和其他器官中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猪囊尾蚴病是肉品卫生检疫的重点项目之一,也是"四部规程"列为的必检项目.我从事兽医临床与动物检疫工作多年,对该病的检疫鉴定与综合防制工作总结了一些经验,现介绍如下: 1 发病原因 猪囊尾蚴病的发生与人的生活方式、卫生习惯、食肉方法密切相关.如人吃了未煮熟的含猪囊尾蚴的肉,猪吃了含此病原的人类粪.该病不仅给畜牧业生产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而且给人类身体健康和生命带来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15.
寇玉 《兽医导刊》2016,(2):181-181
囊尾蚴病又称囊虫病,包括猪囊尾蚴病和牛囊尾蚴病。猪囊尾蚴病在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及西南各地流行较广,不仅给养猪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而且严重威胁人体健康。近年来人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因此猪囊尾蚴病是全国重点防治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之一。  相似文献   

16.
猪囊尾蚴病是由猪带绦虫的幼虫囊尾蚴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因患该病的病猪肌肉中出现米粒状的物质,故老百姓又称这种猪肉为"米猪肉"。笔者根据几例疑似病例总结了一些诊断经验,可为检疫工作者准确诊断猪囊尾蚴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正>猪囊尾蚴病是由猪带绦虫幼虫寄生在人和猪等体内而引发的一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被世界公认的经济病之一,给养殖业带来极大经济损失,并且对人体健康存在严重的威胁,所以有效控制猪囊尾蚴病具有重要意义。虽然猪囊尾蚴病疫苗研究多种多样,但是目前选择特异性高且能有效快速防控猪囊尾蚴病的疫苗一直是个难题。本文就近年来猪囊尾蚴组织细胞苗、基因工程疫苗、核酸疫苗、多肽疫苗和其他新型疫苗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在我国北部猪囊尾蚴病发病率比较高,猪囊尾蚴大  相似文献   

18.
猪囊尾蚴病的检疫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简介了猪囊尾蚴病的概念,分析了猪囊尾蚴病的检疫方法,并提出了防治猪囊尾蚴病的有效对策,旨在为猪养殖户以及相关检疫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应用PCR技术对3个猪囊尾蚴西昌分离株的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第Ⅰ亚基(cox1)基因全序列和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还原酶第一亚基(nad1)基因部分序列进行扩增,分析其遗传变异,并用Mega 5.0程序NJ法绘制种系发育树,探讨不同地区来源的猪囊尾蚴种系发育关系。测序结果显示,猪囊尾蚴的cox1基因全序列长度为1 620bp,nad1基因部分序列长度为796bp。cox1和nad1基因序列均存在一定的遗传变异,且cox1基因序列的变异高于nad1序列。种系发育分析结果显示,所有猪囊尾蚴分离株构成一个分支,3个西昌分离株均属于猪带绦虫亚洲基因型。结果表明,cox1和nad1基因均可用于猪带绦虫的分子分类,为猪带绦虫病/猪囊尾蚴病的分子诊断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猪囊尾蚴病是由寄生在人体内的绦虫虫卵,感染猪发生猪囊尾蚴病,人吃猪囊尾蚴肉,感染发生绦虫病。这是一个很有代表性的人、畜共患病,在公共卫生上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猪囊尾蚴病广泛地分布于全国各地,以北京市为例,1960年以前,猪囊尾蚴病检出率1.44~3.06%;1961~1965年上升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