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根据陕西省2009~2011年新增百万亩设施蔬菜建设工程的需要,积极开展设施蔬菜间套种栽培技术研究,探索总结出早春茬黄瓜复种秋延后番茄、早春西瓜复种秋延后菜椒等4种适宜在陕西关中地区6~12m塑料大中棚栽培的蔬菜高产高效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番茄种植效益,可利用大棚对其进行早春高密度栽培,上市早且产量高.现将大棚早春番茄高效密植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以无限生长类型番茄"春棚一号"为试材,采用单干整枝的方式,研究不同密度和留果穗数对早春大棚番茄植株生长和果实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种植密度并减少留果数有利于早春大棚番茄的前期生长,株高降低,茎粗、叶长增加,使植株粗壮,加速了第一穗果实的膨大,提高了前期产量;改善了品质,使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以及维生素C含量增加。增加密度、减少留果数不利于植株中后期生长,植株细高,表现出徒长现象。综合产量、效益以及品质,筛选出早春大棚番茄生产宜采用种植密度为90 000株·hm-2且保留2穗果的栽培方式更好。  相似文献   

4.
随着设施蔬菜产业的发展,西安市番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生产效益显著,温室越冬一大茬番茄每667 m2 产值最高达到3.5 万元,大中棚早春茬番茄每667 m2 产值1.4 万元,大大激发了当地菜农种植番茄的积极性。但是多年来设施番茄重茬栽培,导致番茄病虫害发生严重,给菜农带来极大的损失。为确保番茄正常生产及设施蔬菜产业又好又快发展,笔者经过多年试验与生产实践,总结出设施番茄高效安全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5.
<正>河北廊坊蔬菜种植户一般有2~3座拱棚,通过分棚种植早春茬和夏秋茬粉果番茄,并与甜瓜、辣椒、豇豆等蔬菜轮作,可以实现番茄一年两茬栽培,既提高了经济效益,又可以避免连作。番茄是我国重要的蔬菜之一,尤其粉果番茄的市场需求量较大。为了扩大粉果番茄栽培面积、提高栽培效益,从2019年开始,  相似文献   

6.
王德泉 《蔬菜》2006,(12):21-21
为进一步调整种植业结构,优化新型高效农业种植模式。2004年,山东省平阴县蔬菜办公室在平阴镇、安城乡积极推广了“拱圆棚早春西瓜—越夏甜椒”高效栽培模式。该模式利用西瓜拱圆棚,在早春季节覆盖棚膜同时定植西瓜和甜椒,春季以西瓜管理为主,夏秋季以甜椒管理为主。该模式一改过去拱圆棚只生产一季早春西瓜、效益低的现状,既充分利用拱圆棚设施,又做到了西瓜、甜椒周年生产,因而效益成倍翻番。目前,该栽培模式在山东省平阴县推广面积已达到180hm2,平均每667m2产西瓜3500kg、甜椒5000kg,纯效益达1.2万元以上,深受当地菜农的欢迎。现将该栽培…  相似文献   

7.
王德泉 《蔬菜》2003,(12):38-38
近年,平阴县蔬菜局积极推广“拱圆棚早春西瓜—夏秋番茄”栽培模式,每667 m2产西瓜4 000 kg、番茄5 000 kg,总收入达9 000元。该模式充分利用拱圆棚设施,冬春季节覆盖薄膜种植西瓜,夏秋季节利用棚顶部旧薄膜,在棚裙处覆盖防虫网种植番茄,既保证了早春西瓜生产所需的棚内温度,又能够在夏季防雨防虫、降低棚温,大大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一、茬口安排早春西瓜进行嫁接育苗,1月上旬播种砧木,砧木苗真叶长至1 cm时进行接穗播种,砧木第1片真叶充分展开、接穗2片子叶平展时为嫁接适期。西瓜5月上中旬采收,6月中旬拉秧。番茄播种期为5月中下旬,9月中上…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番茄种植效益,可利用大棚对其进行早春高密度栽培,上市早且产量高。现将大棚早春番茄高效密植技术介绍如下: 1 采用优良品种 选择优质、抗病、抗低温、高产、耐贮运,硬度好、皮厚、色泽光亮、果实大小均匀的无限生长型中早熟品种,如金棚创世纪,其抗病性强、产量高、成熟早、粉色、果品质量好。  相似文献   

9.
目前,南方地区的番茄常规栽培的种植期一般约半年,667m2产量0.5万kg左右。番茄长季节高产栽培是将种植期延长到约10个月,667m2产量达1万kg以上,形成“种一茬,长一年”的省工省本、高产高效的周年种植模式,是一项先进的番茄设施栽培技术。我们针对当地长季节栽培的气候条件,研究了番茄越冬型和越夏型两种长季节栽培类型。鉴于番茄长季节栽培中株高与棚高的矛盾,我们使用了斜蔓上架新技术。这些技术十分适合浙江等地以普通单栋塑料大棚进行反季节栽培的实际,在无限生长型番茄新品种推广中得到了应用,大大增加了种植效益。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  相似文献   

10.
正春季早熟番茄是安徽省番茄栽培主要的茬口之一,对市场番茄周年供应起到重要的作用,其种植效益高,近年来发展较为迅速。但早春番茄生产易遭遇冷害,目前早春大棚番茄种植多在立春(2月4日左右)后定植,5月下旬开始成熟上市。针对安徽沿江地区具有冬春季节弱光多湿、冬季受江水影响气温相对较高、春季气温回升较快的气候特点,采用简易高效的保温覆盖技术、改造保温拱棚及番茄吊蔓骨架,优化整畦方式和定植密度,形成大中  相似文献   

11.
近来年,随着农业粮经结构的调整,番茄作为高效益的蔬菜在浙西南山区广泛种植.番茄长季节栽培作为一种新的高效种植模式正在悄然兴起,其种植期长达10个月,667 m2产量达1万kg以上,形成"种一茬,长一年"的省工省本、高产高效的周年种植模式.结合浙西南山区盆地"冬季温度低、早春返温早、夏季炎热高温"的气候特点,我们将番茄长季节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大棚番茄的种植历史悠久,是江苏省最大的保护地番茄生产基地,其主要产业带——尚庄镇农民围绕结构调整,在种植番茄生产实践中,棚型从小棚到中棚,再发展到大棚;覆盖方式从草帘到三膜,到现在的四膜一帘;种植模式从  相似文献   

13.
农村土地资源有限,农业生产要获得高产高效益,必须采取新的栽培模式,极大地利用好有限的土地资源,求得较高的收入,使得乡村致富目标早日实现。早春棚室甜瓜经济效益好,甜瓜早春棚室生产采取嫁接育苗,收获后及时整地施肥,种植秋白菜,精细管理,一年两季栽培,可以获得很高的经济效益,是一种较好的高效种植模式,农民朋友可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蔬菜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种植蔬菜成了农民增产增收的一条创业致富的有效途径,其中番茄种植面积在蔬菜种植中占有很大的比例。笔者通过在清水县农业园区的栽培试验,总结出了一套符合天水地区早春大棚番茄栽培技术,以供广大菜农参考。  相似文献   

15.
早春大棚辣椒不同种植密度及肥料配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濮优602早春辣椒高效栽培技术,于2012年对辣椒新品种濮优602进行了早春大棚不同种植密度和氮、磷、钾肥配比追肥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濮优602在中原地区的适宜种植密度为2 600株/667 m2,适宜追肥配比为N∶P∶K=40∶10∶50。  相似文献   

16.
保护地早春种植番茄,收完番茄定植秋辣椒,再种植一茬越冬莴苣,一年三收,错开上市高峰期,经济效益显著。早春番茄4月下旬至5月上市,667m2产量4500kg,产值1万元;秋辣椒7月中下旬至10月上旬上市,667m2产量3500kg,产值7000元;大棚越冬莴苣元月上中旬上市,667m2产量3000kg,产值5000元。全年三季667m2产值2.2万元,除去生产成本4000元,每667m2纯收入达1.8万元,这种高效模式深受农民欢迎。  相似文献   

17.
大棚冬春樱桃番茄—夏秋水蕹菜水旱轮作生态高效栽培模式可以充分利用大棚设施资源,提高复种指数和种植效益,解决设施大棚蔬菜连作障碍问题,促进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笔者从茬口安排、主要栽培要点、夏季高温闷棚、产量效益分析和前景应用等方面对大棚设施樱桃番茄和水蕹菜的水旱轮作生态高效栽培模式进行了全面阐述,以期为种植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武汉蔡甸区摸索出一种一年四茬的高效种植模式,667 m2年纯收入达2.12万元,效益显著,适合武汉地区及相似生态地区种植。其套作模式和要点为:1月中下旬大中棚+地膜撒播早春苋菜,3月中下旬套种露地丝瓜,7月上旬定植露地秋苦瓜,10月上旬大中棚+地膜接茬种植早春莴苣,注意选择适宜品种,整地施肥,培育壮苗;同时加强田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  相似文献   

19.
番茄营养价值高,深受消费者喜爱,采用大棚进行早春栽培,上市早,价格高,但容易发生青枯病、细菌性髓部坏死病等细菌性病害,且一旦发生,往往造成毁灭性损失,所以,许多种植过番茄的菜农有一种"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畏惧感。笔者根据益阳市几个种植大棚番茄较为成功的农户多年的种植经验,整理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大棚早春番茄定植及田间管理技术要点,供类似地区农民朋友参考。  相似文献   

20.
正番茄(Fructus Lycopersici Esculenti)别名西红柿、洋柿子,古名六月柿、喜报三元,果实营养丰富,具特殊风味,是全世界栽培最为普遍的果菜之一。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苏留庄镇北铺店村的30户菜农,在笔者帮助和指导下于2015年早春引进种植了2hm2高抗TY病毒早春茬番茄新品种,667m2纯收入2万元。目前,高抗TY病毒早春茬番茄已在全市推广种植1000多hm2,可增收3亿元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