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农村残疾人是农民中的一个特殊群体,由于身体等多种原因,他们的生活和工作面临着常人无法想象和体验的重重困难,需要得到社会的关爱和尊重,尽管得益于《残疾人保障法》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的良好机遇,但是残疾人在生活、学习、工作等诸多方面面临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大部分残疾人文化素质低,没有一技之长,没有职业,生计困难。一些残疾人即使有  相似文献   

2.
前不久发布的《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纲要》指出,"十二五"时期我国将加强农村残疾人扶贫开发,扶持1000万农村贫困残疾人改善生活状况、增加收入、提高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前,农村残疾人的社会保障体系及其制度在不断调整与完善,而构建农村残疾人的社会保障体系的主要目的是优化农村扶贫机制,帮助农村残疾人解决温饱问题,实现全民脱贫,完成奔小康的基本任务。本文将举例简析农村残疾人的社会保障状况及社会保障需求,并提出个人建议。  相似文献   

4.
《农家顾问》2011,(7):7-7
2011年6月8日发布的《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纲要》指出,"十二五"时期我国将加强农村残疾人扶贫开发,扶持1000万农村贫困残疾人改善生活状况、增加收入、提高发展能力。"十二五"时期,我国将完善贫困残疾人口的识别机制,  相似文献   

5.
选取湖北省4市810名农村残疾人的调查数据为基础,通过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了农村残疾人就业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农村残疾人就业的影响因素差异较大。在个体内在影响因素中,个人就业意愿、身体状况、年龄、受教育程度影响较大,其中个人就业意愿、身体状况以及受教育程度对残疾人就业状况有正向显著影响。在外部环境影响因素中,社会歧视和就业途径对残疾人就业也产生了显著影响。基于分析结果,提出了提升农村残疾人就业意愿、降低社会歧视、拓展农村残疾人就业途径以及满足其康复需求等对策。  相似文献   

6.
中国农村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16):185-186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残疾人是全面小康社会的受益者和建设者。我国的残疾人人数居世界之首,残疾人社会保障事业面临的困难较之其他国家更为复杂。本文就中国农村残疾人的社会保障状况进行分析,探寻农村残疾人社会保障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可持续生计重建是水库移民问题的核心与关键。通过对南水北调丹江口水库外迁农村移民安置初期的问卷调查,分析移民的生计资本状况及其对生计结果的影响,研究表明:移民生计资本总量有限,其中自然与物质资本比搬迁前提高,人力、金融、社会资本因搬迁而受损;在生计结果方面,移民整体纯收入较低,部分移民相比搬迁前收入下降,且移民总体对未来生活预期谨慎,人力、金融、社会资本与资本总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移民生计结果。  相似文献   

8.
基于武汉市3区196名农村残疾人的调查数据,分析了农村残疾人参与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现状和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残疾人的就业情况、参保意识、残疾类别和政府宣传程度等因素对其参加新农保有显著影响.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了提高就业率、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丰富参保渠道等对策.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旅游业发展进入快车道。然而,发展旅游业却占用了大量农村集体土地并产生了很多失地农民,此问题处理不好极易引发社会冲突。因此,为理清失地农民问题的研究进展,识别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的研究状况,通过文献回顾法、系统分析法等对国内外大量代表性文献进行梳理、归纳和评析,对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概念、框架、评价方法、指标及生计策略选择等进行评述。研究认为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研究涵盖定义、框架、评价指标、问题、影响因素、策略选择等,这几方面内容同属于一个体系,关联性强,其中,可持续生计的定义、框架是基础,可持续生计问题和因素是研究重点,提出可持续生计解决对策是研究目的。  相似文献   

10.
从上世纪90年代我国老龄化问题的初显到以惊人的速度形成"未富先老"的局面,我国老年人的数量和比例都以惊人的速度在增长,"养老保障"成为人们密切关注的新的社会问题。而农村残疾人的养老保障问题,因农村残疾老人与其他老年群体比较而言存在着巨大的生理和心理差异以及经济地位上的弱势,生存状况更加令人担忧,他们的养老问题成为家庭、社会和国家共同关注的焦点,要想获得更完善更充分的养老保障需要国家给予更多的政策支持以及家庭或社区给予更多的帮助和服务,即从多元化的福利治理中找到农村残疾人养老保障的途径。本文从我国农村残疾人的实际生活状况出发,分析目前我国在农村残疾人养老方面的现实问题,并对我国农村残疾人的养老保障体系的建设提出政策框架和综合性建议。  相似文献   

11.
增强脱贫农户的生计资本状况不仅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现实需求,还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基础.从可持续生计视角出发,以山西省J乡为研究区,通过问卷调查法,对209户抽样脱贫农户的自然、人力、物质、金融、社会五大生计资本状况进行分析,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实际情况出发,提出有利于改善脱贫农户生计资本的对策建议,以提高农户稳定脱贫的基础.结果表明,①J乡脱贫农户的人均耕地面积、家庭规模、基础设施建设、人均纯收入、社交关系等情况均较好,生计资本总体上处于较好的水平.②J乡抽样脱贫农户接受技能培训,参与经济组织及清洁能源使用的比例均较低,对生计资本产生了较大的影响.③改善J乡脱贫农户生计资本情况的对策建议包括:开展高质量的技能培训,提升脱贫农户职业素质;发展多样化的经济组织,提高脱贫农户参与率;改善能源使用结构,提高清洁能源使用率.  相似文献   

12.
在首都社会、经济新的发展形势下,北京市农村残疾人事业发展迎来了难得的发展良机.以2006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为基础,对北京市农村残疾人劳动扶持和社会保障的概况与基本经验进行了总结,并具体分析了目前北京市农村残疾人事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推进北京市农村残疾人工作应扩大助残资金来源,加大农村助残资金的投入;进一步完善农村残疾人的公共服务网络;尊重农村残疾人的需求意愿,优先满足紧迫性需求;鼓励社会各种力量,开展多种形式的农村助残服务.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四川省凉山彝族地区为例,通过分析凉山彝族地区生计相关情况、农业转移人口转移的相关动力机制以及其相关影响因素,对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与相关的解决策略,最终降低农村转移人口的生计脆弱性.  相似文献   

14.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背景下,为了提高残疾人家庭生活质量、防止残疾人口返贫,迫切需要发展农村残疾人照护服务。以部分地区农村残疾人照护实践模式为例,分析了当前农村残疾人照护服务还存在着缺乏有力的监督评估机制、农村托养照护服务供给不足、服务人员素质较低以及助残类社会组织发育不健全的困境。分析认为优化农村残疾人照护服务需要采取多种措施,包括完善残疾人照护服务管理体制、构建以残疾人居家照护为主体的多形式照护服务支持体系以及建立与残疾人护理相衔接的长护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15.
贫困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而生计改善是缓解贫困的重要内容。在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关注那些可能被边缘化的贫困山区农户,考察他们的生计转型状况尤其重要。回顾和梳理国内外学者针对山区农户生计转型研究的相关成果,围绕生计资本、生计策略、生计安全等方面探析山区农户生计转型状况,分析山区农户生计转型驱动力和影响因素等,试图提炼有待深入研究的课题以贡献于山区经济发展和贫困缓解。  相似文献   

16.
许鹏飞 《安徽农业科学》2015,(9):358-360,392
针对湖北省宜昌、襄阳、荆门三地的农村残疾人进行调查,基于国家残疾人小康进程监测指标体系,从残疾人的收入、婚姻、就业、社区建设4个方面运用描述统计、皮尔逊积矩相关系数的统计方法结合个案访谈,分析影响湖北省农村残疾人小康进程的重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农村残疾人收入呈现低收入高生活成本的的窘迫状态;农村残疾人的婚姻需求只要满足其婚姻幸福感便会极大提升;就业方面农村残疾人群体迫切希望政府及相关机构能够发挥其主导性作用以推动就业,同时对于其就业技能应予以指导;在社区的建设上社区工作人员的工作是对残疾人生活影响最大的一个因素.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以北京市通州区为例,通过调查农村残疾人就业存在的问题,对改善残疾人就业提出意见与建议.调查发现残疾人就业政策在很多农村没有被广泛关注,仍有很大的一部分残疾人缺乏就业机会.而制约农村残疾人就业的因素不仅是残疾人自身存在问题,还有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的不完善.因此,从以上几个方面来加以改善,以期提高农村残疾人的就业率,改善残疾人的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18.
农村残疾人是社会中的特殊弱势群体,农村的贫困残疾人更是弱势中的弱势。因此,对农村的贫困残疾人进行扶贫帮助一直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难点。该文通过发挥互联网在促进农业产业升级以及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中的作用,探讨在此形势下研究农村残疾人实现就业的途径,达到快速、长久脱贫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依据英国国际发展部提出的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中有关生计资产的核算体系,选取与农户生计紧密相关的评价因子,建立生计资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作为评价模型,计算位于滇中的昆明市14个县(市,区)山区农户的生计资产状况综合得分;运用系统聚类法将农户生计综合评价结果与其影响因子水平各分为4类,借助ArcGIS将生计综合评价状况与影响因子进行可视化模拟,并对山区农户生计状况空间分异进行分析,最后给出促进山区农户生计可持续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20.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1):165-166
农村残疾人社会救助是发展农村残疾人事业最基本的工作,它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的文明程度。通过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分析农村残疾人的多层次社会救助需求,进而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以期更好的满足农村残疾人的实际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