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马尾松采种、育苗、造林、中幼林培育和马尾松林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了太湖县马尾松营造林技术。  相似文献   

2.
马尾松因其具有生长快、适应强、用途广的特点,是我国南方地区主要的用材造林树种,同时也是荒山绿化的首选树种。本文从育苗地的选择、营养土的配制、种子处理、播种和育苗期的管理等方面介绍了马尾松的容器育苗技术,同时从造林地的选择、造林时间、整地要求、苗木栽植和抚育管理等方面介绍了马尾松容器苗造林技术。  相似文献   

3.
浅谈南方地区马尾松人工用材林栽培丰产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启明 《农业与技术》2014,(3):84+86-84,86
马尾松适应性很强,因此被用作荒山造林与绿化树种,发展马尾松人工用材林可以更好发掘其经济价值。本文先介绍马尾松的生物学特性,然后对广西岑溪市种植马尾松情况进行概述,最后就马尾松人工用材林栽培技术进行详细解读,重点强调良种育苗、定植、抚育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技术环节。  相似文献   

4.
马尾松凭借其易成活、生长快、耐贫瘠、更新能力强等优点成为我国南方重要的用材采脂树种,得到了广泛的栽种和培育。而马尾松的中幼林时期是造林的关键时期,需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抚育经营方法和技术。本文主要分析探讨了马尾松造林育苗的方法以及中幼林抚育经营方法与技术,确保马尾松快速生长,以便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马尾松扦插繁殖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马尾松历来被认为是扦插极难生根树种,是良种繁育的主要障碍之一,为探索马尾松扦插育苗技术,1989~1991年进行了马尾松扦插育苗、提高繁殖系数以及扦插苗造林试验。结果表明:通过修剪诱发萌芽枝作插穗,并合理选择扦插基质、扦插时间,经生根促进剂处理和全光喷雾管理,扦插生根率可达90%以上;幼树插穗繁殖系数可达2~5倍;扦插苗造林成活率和生长量均优于实生苗,使该项技术在生产上可以有效地应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根据马尾松的生态学特性,就安徽省马尾松立地类型划分作了初步探讨,并在不同产区内,就马尾松的育苗、造林、幼林抚育、成林扶育春主伐 和更新等方面系统地提出了相应的生产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7.
就马尾松大田育苗存在的问题及对造林产生的不良影响,提出一些应对的措施和对策,以提高单位面积苗木的产量和质量,达到增加育苗生产者经济效益、降低造林者投资风险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根据寿宁县景山国有林场近年来进行的马尾松切根育苗试验调查、分析表明,马尾松切根育苗比常规大田育苗节约成本,苗木品质高,造林效果好,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马尾松的生物学特性,造林地的选择,不同整地方式,不同造林密度,不同造林方式以及根据龙泉市对马尾松造林的适应性现状,如何做好马尾松造林的推广等作了全面阐述,目的旨在为龙泉泉市今后更好的推广马尾松造林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黄日奎 《安徽农学通报》2012,18(14):124-126
在马尾松轻基质控根容器育苗的基础上,采用成对比较试验设计探讨马尾松轻基质控根容器苗的造林效果,结果表明:马尾松轻基质控根容器苗造林效果十分显著,其3年生时树高比常规容器苗大14.35%,3年生抽高比常规容器苗大18.81%。为马尾松的速生丰产林培育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优良马尾松种源营造速生丰产林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选用广西宁明县桐棉松和福建明溪县马尾松二个种源,在明溪县夏阳乡倒麻岭马尾松速生丰产样板林中设立马尾松速生丰产试验林。分别进行了种源、立地条件、育苗技术措施、造林成活率和营林措施等五个方面试验。幼林阶段结果表明,广西优良种源桐棉马尾松具有明显生长优势。并探讨了桐棉松播种期合理定苗密度。控制水肥,促进苗木木质化,协调其高径比和冠根比,确保苗木质量,及造林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2.
美洲短叶松(Pinus echinata)引种实验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总结了永川市阴山林场对短叶松(Pinusechinata)引种育苗、造林的实验过程。同时,将马尾松与短叶松进行了同步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引种是成功的。短叶松不需特殊措施,可在本地正常生长。幼树期间的生长优于马尾松。  相似文献   

13.
复合微生物菌肥应用于马尾松造林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马尾松早期造林效果,造林前苗木采用复合微生物菌肥进行根部处理试验,结果表明:马尾松苗木经过复合微生物菌肥处理,能够激活马尾松根系活力,缩短缓苗期,促进马尾松地径、树高、根系等生长,在马尾松造林中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本文概括了马尾松在始兴县造林的实用性和所取得的经济效益,并阐述了马尾松的造林技术规程和技术要求,以期提高对马尾松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马尾松种源地理变异规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16个马尾松种源进行育苗及造林试验,初期结果表明各种源在树高、地径和冠幅生长等性状上存在显差异。用10个不同数学模型,拟合16个马尾松种源在纬度和经度上的一维和二维地理变异规律,马尾松种源树高、地径和冠幅生长与纬度呈现显的变异,与经度的关系不明显。且二次数学模型比一次数学模型拟合效果更优,是模拟马尾松地理变异的理想模式。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马尾松不同立地条件下造林密度的试验研究表明:造林密度对马尾松速生丰产林的树高无显著影响,对单株材积和林分单位面积蓄积影响显著。因此,随着造林密度的增加,在积极采用营林新技术和集约水平不断提高的情况下马尾松不宜密植,以2500株/hm^2的造林密度为宜。  相似文献   

17.
马尾松苗沾根施肥对造林成活率影响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磷肥、钾肥的营养功效,使用磷、钾肥对马尾松苗进行沾根施肥处理,研究其对马尾松造林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马尾松苗沾根施肥后造林成活率达96%以上,大大超过了部颁86%的标准;影响马尾松造林成活率的主要因素是钾肥,磷肥主效应、磷钾肥交互作用对马尾松造林成活率均无显著影响作用。最佳的施肥量为每100kg黄泥浆加0.75kg氯化钾,沾根造林成活率高达99.1%。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科学技术的进步,使我国种植领域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在这种形势下,越来越多的造林栽培技术也就应运而生了。在广西地区马尾松是首选的树种,为了更好的提高种子在广西地区的成活率,促进种子健康的生长,就要对马尾松进行科学的管理和经营,积极引用造林栽培技术,可以有效解决马尾松以往种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因此,本文对马尾松造林栽培技术及推广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从而不断提高马尾松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19.
尤溪县高海拔地区,尤其是海拔800 m以上的林地,长期以来马尾松祼根苗造林成活率普遍较低,如何提高马尾松祼根苗造林成活率,保证造林成效,是高海拔地区林业生产的关键问题。研究苗木规格和根系处理、种植方法对马尾松造林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选地径0.35 cm以上、高30 cm以下的苗木,用ABT生根粉拌黄泥浆根造林,最有利于提高造林成活率,马尾松造林成活率可由原来不到80%提高到95%以上。  相似文献   

20.
黄海峰  马俊伦 《乡村科技》2019,(11):52-52,54
马尾松是珍稀树种。对于马尾松幼林而言,幼林造林密度直接关乎幼苗能够占据的整体生长空间。因此,从空间利用视角看,有关部门针对马尾松幼林有必要限定最佳的造林密度,依照因地制宜的思路妥善利用幼林生长空间,从而显著优化幼苗的生长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