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为了防治包虫病,1989年我们在80306部队牧场对包虫病的危害和感染情况进行了调查,现报道如下。一、调查方法 (一)狗的细粒棘球绦虫感染率调查: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兽药厂生产的氢溴酸槟榔碱,以3.3mg/kg体重的剂量给狗灌服或让其自食,服药后排出的粪便置瓷盘中,生理盐水反复冲洗,沉淀物倒入平皿内挑出虫体,用5—10%的福尔马林固定,醋酸明矾洋红染色,显微镜鉴定到种。  相似文献   

2.
余庆县狗寄生虫区系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养狗增多,狗的寄生虫病常感染于人,为了摸清县内狗寄生虫的种类,感染情况,为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1993~1994年我们对余庆县家犬寄生虫进行了区系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包虫是指人们偶尔摄入了由面包虫虫卵,并在人体内不断生长发育的囊型幼虫.狗是包虫病的主要传染源,会随着狗的粪便所排出在土壤、水源、皮毛以及所有活动场所中.现如今,养狗的家庭越来越多,人若与狗玩耍的过程中就有可能误食包虫卵,并逐渐发育成包虫囊肿,对人体造成伤害.基于此,我们必须要加强包虫病的防治工作,从而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4.
我团有资料记载从 1 969年至 1 988年共发羊脑包虫病约 1 354只 ,发病最高年份达 8.47% ,致死率1 0 0 %。虽经多年防治始终未能有效控制 ,自 1 989年采取综合防制措施到 1 997年已能控制 ,效果较好。现介绍于下。在 70年代对本病的发生没引起足够的重视 ,只进行一些被动的治疗。 80年代后才逐渐认识到本病的严重性 ,制定了相应的防制措施 ,但当时的养犬趋于普遍 ,为此 ,团场曾先后下文规定“禁止养狗”,限制养狗和只准栓养狗等管理措施 ,可收效不大 ,饲养量增多 ,制定的养狗管理办法不能落实 ,给狗驱虫的密度也无法保证。另外 ,由于人们对本…  相似文献   

5.
2011年起乌鲁木齐市米东区被列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包虫病防治项目(区)县之一,为了解我区群众包虫病基本知识认识水平,并为项目执行和防治效果的考评提供基本参数。采用《米东区包虫病流行情况调查方案》中的"调查户基本情况"表与"包虫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调查问卷"表,对调查对象随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抽样人群问卷调查总合格率从2012年的58.9%提升到2015年的91.6%,由调查结果可知当地农户对于包虫病防治知识的认知年年提高,但是在生活习惯中仍存有传播包虫病的行为。因此,仍要继续这方面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农户包虫病防治意识,最终养成良好的卫生生活习惯,才能做到有效的预防包虫病。  相似文献   

6.
包虫病是由棘球绦虫感染引起的人畜共患病,许多畜牧业发达地区是其流行的自然疫源地.中间宿主包括羊、牛、狗等,对于该病的预防不仅是生物学范畴问题,而且也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通过调查包虫病感染率对防治包虫病有着直接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包虫病是由棘球绦虫感染引起的人畜共患病,几乎遍及全世界各国,特别是畜牧业发达地区是其流行的自然疫源地。中间宿主包括羊、牛、狗等,该病的预防不仅是生物学范畴问题,而且也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包虫病感染率的调查对包虫病防治有着直接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包虫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其病原终末宿主为犬。本文对甘南牧区犬包虫病感染情况进行了调查,并提出切合实际的防治对策,以期为牧区包虫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包虫病是由棘球绦虫感染引起的人畜共患病,几乎遍及全世界各国,特别是畜牧业发达地区是其流行的自然疫源地。中间宿主包括羊、牛、狗等,其预防不仅是生物学范畴问题,而且也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包虫病感染率的调查对包虫病防治有着直接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供防治包虫病的科学依据,在调查黄南地区家畜包虫病的同时,我们对黄南地区部分野生动物包虫病的感染情况进行了调查,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正>青海省是全国包虫病的高发省份,在全国和青海省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中均将包虫病防治列为优先防治的动物疫病,为了给今后包虫病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我们在互助县进行了畜间包虫病流行病学调查,调查结果报告如下。1牛羊棘球蚴感染基线调查1.1调查对象2012-2015年间,利用屠宰季节,于每年9~10月份对全县牛羊饲养量较大的南门峡、林川、威远、东沟、塘川、台子和东山7个乡镇屠宰牛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棘球蚴病(包虫病)主要为狗——羊循环类型,终末宿主为狗。调查狗的感染率对确定狗在当地人畜棘球蚴病所起的传播作用和评议防治措施方面有着决定性的意义。但直接剖检狗,往往由于民族习惯、宗教信仰等原因难以进行,所以国内外多采用槟榔碱驱虫检测法。1989年笔者在河卡种羊场进行了此项工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藏獒交易的火爆,一些人未经检疫擅自跨省区引种,造成包虫病的传染。包虫病的传染源是狗,而狗的棘球绦虫感染率在40%以上。为了组织实施好14个部委联合下发的《防治包虫病行动计划(2010~2015年)》,希望通过这篇文章,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关注包虫病这个公共卫生问题。  相似文献   

14.
吡喹酮治疗羊脑包虫病的试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羊脑包虫病(多头蚴病)是严重危害羊只的一种内寄生虫病,各地都有不同程度发生。近年来由于养狗逐渐增多,脑包虫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患病羊只如不治疗死亡为  相似文献   

15.
<正>包虫病是一种由棘球绦虫幼虫引起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因泡型包虫病对人体造成极大伤害,又被称作"虫癌"、"第二癌症"。狗是包虫病传播的重要源头,棘球绦虫寄生的终末宿主。狗排出虫卵,污染草场和水源等生活环境,人、牛、羊和啮齿类(草原鼠兔等)动物因误食被虫卵污染的水和草等而感染上包虫病,成为棘球绦虫寄生的中间宿主。在藏区,牧民们常常用牛羊内脏给狗喂食,由于有的脏器可能感染包虫病,未经处理直接喂狗,导致狗被感染,  相似文献   

16.
<正>为全面掌握大通县包虫病在中间宿主中的感染情况及流行状况,在全县范围内对牛、羊、人包虫病感染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当地牛、羊包虫病感染率分别是1%、7.42%,人感染率为0.0029%,包虫病对人体健康和畜牧业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只有因地制宜,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才能有效控制此病的传播流行。棘球蚴病又称包虫病,是由寄生于犬、狼、狐等肉  相似文献   

17.
黄南地区棘球蚴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棘球绦虫的成虫以犬为终末宿主 ,其中绦期以人和动物为中间宿主引起棘球蚴病 ,又叫包虫病 ,是一种危害严重的人畜共患病。为了解包虫病的发病情况 ,多年来 ,不同部门做了大量的调查工作 ,为给今后防治此病提供科学依据 ,我们对以往 (1 96 5 -2 0 0 0年 )的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包虫病是人兽共患寄生虫病,有"虫癌"之称,青海省为中国包虫病流行最严重的省份之一。分析甘子河地区包虫病的流行调查,针对疫病发生情况,文章制定综合性的防治措施——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切断此病的传播途径发挥政府的职能作用;多部门协调治理;完善包虫病的防治体系;防病工作的长期规划,要点性知识以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为掌握新疆喀什地区绵羊包虫病流行情况,为包虫病净化和综合防治提供依据,2014—2017年,采用屠宰场抽查和血清检测方法,对喀什地区绵羊棘球蚴感染情况、农牧民对包虫病的知晓情况进行调查。本次调查共抽查屠宰羊群的肝脏和肺脏各9 000份,发现棘球蚴感染1 120份,平均感染率为12.44%(1 120/9 000);肝脏感染956份,感染率为10.62%(956/9 000);肺脏感染164份,感染率为1.82%(164/9 000);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叶城县、莎车县、疏附县、巴楚县和麦盖提县感染率显著高于其他县/市(P<0.05)。2014—2017年,共检测羊血清样品6 287份,发现包虫病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3.33%、17.92%、18.42%和9.87%,2017年出现显著下降趋势(P<0.05)。当地居民和养殖户的包虫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均在30%以下。调查表明,喀什地区绵羊包虫病感染形势仍然很严峻,但流行状况正在逐步好转;该地养殖户和牧区居民对包虫病认知率偏低,包虫病防范意识不强。调查结果提示,政府需要继续加大包虫病防治投入,加强宣传教育,普及包虫病防治知识,加强犬只管理和驱虫,全面推行定点牛羊屠宰,有效控制包虫病流行,保障当地居民的身体健康和畜牧业发展。  相似文献   

20.
了解当前四川省家畜包虫病流行状况,为国家防治包虫病行动计划和省包虫病综合防控工程规划的启动和实施提供基础数据。通过眼观、触摸、刀切囊肿的方法检查定点屠宰场牛、羊的肝、肺包虫病感染情况,采用细粒棘球绦虫犬粪抗原抗体夹心ELISA检查犬感染情况,采用问卷、实地走访、座谈等方式进行基线调查。若尔盖、理塘和色达3个县的牛包虫病平均感染率、羊包虫病平均感染率、犬感染细粒棘球绦虫平均感染率分别为21.27%(67/315)、29.52%(62/210)、14.57%(44/302);随机调查12个村,464个人中有12人曾患包虫病(2.59%)。"包虫病传播途径、动物能否传播给人、家犬如何驱虫、病畜内脏如何处理"4项包虫病常识的单项认知率分别为33.33%、44.17%、34.17%、38.33%。包虫病在我省部分疫区流行广泛,危害严重,犬细粒棘球绦虫的感染率和牛、羊的包虫病感染率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通过采取加大财政专项投入,加强传染源的控制,加强家畜防治和屠宰监督管理,加大宣传教育力度等综合防控措施才能有效地防控包虫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