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县历年播种花生23万亩,小麦(麦套玉米)13万亩左右,由于在土地利用上长期以来存在着种植单一的现象,即中上等肥力的地多种植小麦(麦套玉米),瘠薄地多种植花生,造成了多年重茬连作,致使土壤有机质缺乏,养分比例失调,花生病虫害严重,为了提高粮油产量及土地的利用率,我们于1985—1986年在毛洼乡对小麦(地膜)花生一年三收带状轮作栽培技术及应用价值做了研究,1986年在试验的基础上搞了400亩带状轮作示范,经过两年的试验、示范,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小麦花生一年三收带状轮作制模式。 小麦花生一年三收的模式为:采用4.6尺带田种植,当年秋后一半种4行小  相似文献   

2.
我省花生连作面积较大,据调查,全省每年有三年以上连作田200多万亩,个别重点产区县(市)连作田占花生播种面积的40%以上。连作造成花生严重减产,连作一年,减产10%以上,连续三年连作,减产30%以上。为此,解决花生连作障碍,成为当前花生生产上急待解决的问题。 长期生产实践和试验研究得知,花生叶斑病和线虫病是引起花生连作障碍的原因之一。叶斑病初侵染病原菌主要分布于地表,线虫主要分布于地下20~30cm土层内,据此.我们研制了“土层翻转改良耕地法”,并对其解除花生连作障碍的效果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花生连作障碍发生机理及其缓解对策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连作障碍严重影响花生的产量与品质,本文根据近年来相关研究,系统综述了花生连作障碍造成的危害、发生机理及其缓解对策。花生连作障碍产生机理的各因素关联研究,将是花生连作障碍研究的热点之一。  相似文献   

4.
花生连作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评价辽宁地区花生连作对土壤生物性状的影响,对不同连作年限花生土壤酶活性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花生连作年限的增加,在整个生育期内,土壤酸性和中性磷酸酶活性均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活性排列顺序为连作2年>连作4年>正茬>连作6年;土壤脲酶活性在整个生育期内总体上呈现先下降后升高再下降的趋势;土壤过氧化氢酶和转化酶活性在不同生育时期内其变化规律不一致。连作改变了土壤酶活性,使花生根系毒害作用和土壤磷素流失加重,使土壤状况,pH值,氮素供应能力均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5.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小麦、水萝卜、油菜、菠菜等3科4种作物与连作花生实行模拟轮作对连作花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水萝卜与连作花生模拟轮作,可以显著减轻或解除花生的连作障碍。小麦与连作花生模拟轮作,花生的生物产量和荚果产量较未处理的连作对照分别增产23.98%和25.10%,较轮作对照分别增产7.9%和15.0%。  相似文献   

6.
解除花生连作障碍的对策研究:Ⅰ.模拟轮作的增产效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小麦、水萝卜、油菜,菠菜等3科4种作物与连作花生实行模拟轮作对连作花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水萝卜与连作花生模拟轮作,可以显著减轻或解除花生的连作障碍。小麦与连作花生模拟轮作,花生的生物产量和荚果产量较未处理的连作对照分别增产23.98%和25.10%,较轮作对照分别增产7.9%和15.0%。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选用盆栽试验,将两个不同花生品种连续种植三年,分析了连作过程中根系土壤pH值与常量、微量元素含量的变化特征以及花生根系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特征与土壤理化性质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根系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受连作影响且对连作年限的响应规律一致,而花生品种对两者影响较小。连作一年与连作两年、三年的土壤理化性质与微生物群落结构差异更为显著,且不同理化指标对连作年限及品种的响应有所差异。连作过程中根系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与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具有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花生学报》1995,(1):26-27
连作花生高产(4500kg/hm ̄2以上)栽培技术规范(山东省花生研究所连作课题组,莱西266601)据试验及大量调查数据表明,花生连作,生育受到影响,植株变矮,荚果变小,产量降低。连作1年,减产8.77%~32.82%;连作2年,减产22.52%~...  相似文献   

9.
3年盆栽试验表明,微生物调节剂是减轻或除花生连作障碍的一项经济有效的对策,可显著促进连作花生的植株生育,使连作花生的主要农艺性状达到或超过轮作花生,使连作花生的生产产量提高33.02%,荚果产量增产19.8%-55.4%,平均增产32.2%。  相似文献   

10.
连作对花生幼苗生理特性及荚果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池栽条件下研究了连作对花生幼苗生理特性及荚果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连作不仅影响植株干物质的积累,同时改变干物质的分配,根冠比增加;连作花生的叶面积、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显著降低;连作同时影响磷、钾营养的吸收,但对其在植株中的分配影响不大;花生连作植株主茎高降低,单株结果数减少,荚果产量降低。增施磷钾肥,有利于花生连作的解除。  相似文献   

11.
花生连作障碍及其缓解措施研究进展   总被引:31,自引:1,他引:30  
连作对花生生育产生明显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植株营养不良、光合作用变弱、衰老进程加速、干物质积累下降、植株矮小和荚果产量降低等。引起连作障碍的主要因素至少有土壤微生物种群失衡、某些酶活性降低、营养元素失调以及病虫害加重等;选用耐重茬品种、增施有机肥、增加耕翻深度、加强病虫害防治以及使用生物菌剂和连作花生专用肥对减轻花生连作危害均有一定的效果。进一步探明花生连作障碍的成因,特别是化感物质与花生生育以及与引起连作障碍其他因子的关系,是从根本上消除连作障碍的基础,也是未来花生连作障碍研究的重点之一。  相似文献   

12.
解除花生连作障碍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3年盆栽和小区试验,证明山东省花生研究所连作课题组研制的连作花生专用肥配方2可以显著减轻花生的连作障碍,使连作花生的生物产量增加15.33%~27.05%,平均增加20.85%,荚果产量增加15.17%~31.74%,平均增产24.03%。  相似文献   

13.
连作花生土壤养分变化及对施肥反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盆栽试验,探讨了连作花生土壤养分的变化及对施用有机肥料和无机肥料的反应。结果表明,中等肥力砂壤土多年不施肥连作花生,土壤中的速效钾含量每年以近10%的量递减,速效磷含量以连作第3年减少最多,达52.99%。连年施用有机肥料,可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和氮素含量。多量施用N、P、K化肥,土壤中的速效磷,速效钾含量较施用有机肥料分别增加77.05%,23.53%。连作花生施用有机肥料和无机肥料,增产效果均低于轮作花生。  相似文献   

14.
采用连续收集法收集到连作障碍抗性较强的大花生品种鲁花11和抗性较差的小花生品种鲁花12不同连作年限苗期和花期的根系分泌物,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的方法鉴定主要成分,并采用液相色谱法对连作花生土壤中酚酸(醛)类化感物质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研究结果表明,鲁花11苗期共鉴定出11种根系分泌物成分,花期鉴定出8种。鲁花12根系分泌物苗期比鲁花11少了肉桂酸,花期多了己六醇。连作5年后,鲁花11根系分泌的对羟基苯辛酸的量明显增加,鲁花12根系分泌的长链脂肪酸类物质棕榈酸和硬脂酸以及醇类物质己六醇的量明显增加。两个花生品种连作5年后土壤中酚酸(醛)类化感物质对羟基苯甲酸、邻苯二甲酸、肉桂酸、2,5-二甲基苯甲醛和2,6-二叔丁基苯酚呈现出累积的趋势,鲁花11的积累总量高于鲁花12。连作障碍不同抗性花生品种根系分泌物对连作的响应存在差异,连作会影响到花生根系分泌物的分泌和累积,进而影响到化感作用的强弱。  相似文献   

15.
花生不同连作年限对植株生育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花生连作减产是生产者和研究者公认的事实。但不同连作年限的减产幅度,多为田间调查数据[1]、[2],缺少严格的试验数据。要解决连作障碍,必须首先了解连作障碍的表现及程度,方能对症下药。本研究采用同一地块土壤,多年连续进行,既有当年新取土,又有不同年限连作土,探讨了不同连作年限对花生生育的影响,阐明了花生连作所出现的主要症状,为解除连作障碍提供量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红壤连作花生青枯病发病规律及病原菌分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中国科学研究院红壤生态实验站花生连作障碍长期施肥试验为平台,研究了经过连续12年不同施肥处理后连作花生病害的发病规律,并分离其病原菌。结果表明,所有施肥处理的连作花生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病。施用化肥的处理(F)花生发病率最高,到结荚期时已达68%,而有机肥+有效菌剂的处理(BM)发病率在8%左右,这表明有机肥及配施有效菌剂能够有效抑制连作花生土传病害的发生。通过分离和鉴定,发现青枯病是连作花生主要病害,其病原菌是青枯雷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  相似文献   

17.
连作障碍是目前制约我国花生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解析花生连作障碍的机制,可以为缓解或解除花生连作障碍提供理论基础与技术支持。为了探究钙肥与铁肥对花生连作土壤真菌群落分布的影响,通过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土壤真菌群落结构。UPGMA分析表明,施钙肥和铁肥均能影响长期连作花生土壤的真菌群落结构,并且施加这两种元素肥料对长期连作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程度均要大于花生品种对其的影响。热图分析表明,与对照相比,钙肥与铁肥处理下花生连作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在门和属水平上都存在显著差异。在门分类水平上,钙肥和铁肥处理的子囊菌门、毛霉门在两个花生品种种植土壤中丰度均显著提高,担子菌门则有所下降,壶菌门丰度在花育20号连作土壤中下降,在花育26号连作土壤中却显著提高,且钙肥的影响明显强于铁肥。在属分类水平上,钙肥、铁肥均能明显改变连作花生土壤中真菌群落结构组成,且钙肥能显著增加花生连作土壤中优势真菌的总体丰度,花育26号连作土壤中的增幅明显高于花育20号,而铁肥处理的花育26号连作土壤中的优势真菌相对丰度同样增加,在花育20号连作土壤中却略有降低。以上结果表明,钙、铁元素施用会影响连作花生土壤中的真菌...  相似文献   

18.
不同耕作方式对花生生理特性、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长年花生连作地块上,以多年连作花生(DDH)为对照,对两年玉米花生间作(TJZ),两年花生玉米轮作(TLY)两种耕作方式与连作花生的生理特性、产量及品质进行对比研究,探究缓解花生连作障碍的有效耕作方式。研究结果表明,与DDH处理相比,TJZ处理和TLY处理在结荚期、饱果期和收获期均能提高植株主茎高和侧枝长,促进花生生长发育;TJZ处理和TLY处理显著提高了花生叶面积指数、叶片净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促进光合作用;TJZ处理和TLY处理均显著提高了根系活力和干物质积累量。从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来看,TJZ处理和TLY处理较DDH处理的荚果产量提高了15.09%和13.55%,籽仁产量提高19.21%和15.91%,且TJZ处理和TLY处理的出仁率和单株结果数高于DDH处理。TJZ处理和TLY处理较DDH处理均提高了花生蛋白质含量和粗脂肪含量,TJZ处理主要提高蛋白质含量,TLY处理主要提高粗脂肪含量。综合比较玉米花生间作和轮作两种耕作方式均能缓解花生的连作障碍。  相似文献   

19.
连作对花生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田条件下研究了连作对花生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连作降低了花生的单叶光合速率、群体光合速率和叶绿素含量,并有随生育进程推进影响加重的趋势,其中叶绿素含量的降幅较小。连作还降低花生的叶面积系数和比叶重,影响干物质的积累和荚果产量。另外对花生植株根瘤数量影响明显,降低了花生对大气中氮的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20.
连作严重影响花生叶片生长发育,导致花生产量下降和品质降低。为探明摩西斗管囊霉(Funneliformis mosseae)对连作花生叶片生长发育的影响,以大花生品种花育22为试料,采用盆栽试验,研究接种F. mosseae 对连作 花生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光合作用相关酶活性、抗氧化物酶活性、矿物质元素含量以及叶片干重的影响。结果表 明,与未接种相比,接种F. mosseae 显著增加连作花生叶片叶绿素含量,提高高温强光逆境环境中连作花生叶片原 初反应最大量子效率(Fv/Fm)、实际光化学量子效率(ΦPSП)、光化学淬灭系数(qP)和表观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的 值;同时,接种F. mosseae 的连作花生叶片中核酮糖-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加氧酶(Rubisco)活性在花针期和饱果 期分别增加了26.52%和32.73%,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抗坏血酸(AsA)和脯氨酸(Proline)含量也显著 提高;另外,接种F. mosseae 显著促进连作花生叶片对氮、磷、钾和钙的吸收,增加了叶片干物质积累。因此,F. moss⁃ eae 能够促进连作花生叶片生长发育,缓解连作障碍对花生地上部分生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