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本试验以浚单20为试验材料,6月10日直播,于9月10日、15日、20日、25日、30日共分5次收获,研究了不同收获期对浚单20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浚单20苞叶变黄白时收获,占最高产量的91.3%,自此晚收10d,每亩可增产72.0kg,晚收15d,每亩增产77.5kg。适期晚收可充分利用充足的光照和日夜温差,有效增加玉米产量。  相似文献   

2.
不同收获期对夏玉米种子质量及产量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驻玉309为试验材料,6月12日播种,设9月10日、9月15日、9月20日、9月25日、9月30日、10月5日共6个收获期处理,研究了不同收获期对夏玉米种子质量及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9月20-25日收获,苞叶变干,千粒重较高;种子发芽率、发芽势最强,种子根条数、根鲜重、主根长度均达到最大值;秃尖小,霉变率低,有利于产量的形成,为该品种的最佳收获期,易获高产。  相似文献   

3.
不同收获期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准确掌握不同收获期对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进行了玉米不同时期收获试验。结果表明:郑单958玉米以9月25日收获的产量最高,为7 515.5 kg/hm~2;但郑单958高感锈病、青枯病,早衰症状严重。因此,应根据玉米品种的生育期长短适当晚收。  相似文献   

4.
玉米机械化粒收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当前玉米机械化粒收的最大瓶颈是收获时玉米籽粒含水量偏高,导致籽粒破碎率偏高及收获质量差等问题。为推广黄淮海地区夏玉米机械化粒收,以该地区适宜机械化粒收的玉米新品种新单58为材料,郑单958为对照,在25个生态区开展机械化粒收试验,调查产量、籽粒含水量、杂质率、籽粒破碎率、生育期等。结果表明,新单58的籽粒破碎率平均值为4.8%,杂质率平均值为2.7%,均符合GB/T 21962—2008《玉米收获机械技术条件》要求;收获期新单58和郑单958的籽粒含水量与籽粒破碎率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新单58在15个生态区收获期籽粒含水量低于28%且产量高于对照产量平均值,适宜粒收;在7个生态区收获期籽粒含水量低于28%而产量低于对照平均值,较适宜粒收;在卫辉市、永年县、嘉祥县3个生态区建议适当推迟收获时期,使其在机械化粒收时籽粒含水量低于28%,以利于开展玉米新品种新单58机械化粒收。  相似文献   

5.
1近年小麦生产上主推技术 1.1"两晚"技术。即玉米适期晚收和小麦适期晚播配套技术。晋州市种植的玉米品种主要有郑单958、浚单20等,生育期在100d左右,籽粒灌浆期需要50~52d。而晋州市播种期多在6月10~15日,其收获期应当为9月25日~10月1日。  相似文献   

6.
试验以寒地早熟水稻品种"龙粳15"为试验材料,4月20日播种,5月20日插秧,于9月10日、15日、20日、25日、30日共分5次收获,研究了不同收获期对龙粳15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收获期对水稻产量的有明显影响,以抽穗后45天以上,90%~100%小穗成熟时收获,达到最高产量,过早收获则影响产量;不同收获期对稻米品质亦有明显影响,以抽穗后45~50天,90%~100%小穗成熟时收获,米质最优,为收获最佳期,过早或过晚收获均使米质变劣。可见,抽穗后45~50天,90%~100%小穗成熟时收获,为收获最佳期,即可充分利用充足的光照和日夜温差,有效增加水稻产量,又能保证水稻品质。  相似文献   

7.
吉林省湿润冷凉区不同收获时期对玉米产量及产值的影响   总被引:33,自引:1,他引:32  
在吉林省湿润冷凉区,以中早熟玉米品种吉单27、中熟玉米品种先玉335和中晚熟玉米品种吉单618为试验材料,比较相同栽培条件下,进行6个不同收获时期对玉米产量及产值的研究。结果表明,吉单27、先玉335、吉单618的最佳收获期分别为10月5日~10月15日、9月30日~10月15日、10月5日~10月15日,达到最佳产量和产值。  相似文献   

8.
夏玉米晚收增产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夏玉米品种郑单958、浚单20和先玉335为试验材料,从不同收获时期的籽粒含水量、千粒重及产量方面,分析了夏玉米适时晚收的增产效应。结果表明:玉米适时晚收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目前黄淮海地区生产上主推的玉米品种达到完全成熟,收获期在10月10号左右为宜,籽粒含水量下降到28%以下可作为收获期的标准。  相似文献   

9.
<正> 玉米是否适时收获,对产量影响很大。为此,于1990—1991年连续两年在新郑县梨河乡农科站进行了玉米收获期试验。一、试验方法供试品种为郑单11号。该杂交种生育期为97天。小麦收获后于6月18日铁茬播种。试验设9月25日、9月30日、10月5日收获三个处理,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小区长14.20米,宽4.67米,小区面积0.1亩。8行  相似文献   

10.
<正>通过研究不同收获期对水稻适口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收获时期的推迟稻谷含水量处于下降趋势,以10月15日含水量最低,为17.2%,产量最高的收获时期为9月20日,但同时水稻的含水量也最高达到了23.7%,不利于水稻的收储。黑龙江建三江垦区是寒地优质粳稻生产区,是国家重要商品粮生产基地,稻谷商品率高,但是在水稻收获季节气候多变、昼夜温差大、适宜收获期短,直接影响着水稻安全收获并且对稻米品质有一定影响,本研究针对不同收获时期对稻米品  相似文献   

11.
河南省夏玉米最佳收获期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确定河南省夏玉米最适宜收获期,进一步探索玉米增产潜力,为"双晚"(玉米晚收、小麦晚播)技术大面积推广提供科学依据,省农技人员进行了本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河南省小麦、玉米一年两熟种植制度下,玉米最佳收获时期应在比常规收获期晚10天,此时收获的玉米产量较高,又不影响小麦的播种。  相似文献   

12.
玉米不同收获期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收获期对郑单958玉米生长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收获过晚玉米易遭病虫害、霉变,产量降低;以9月15日收获最佳,产量达7 500.0kg/hm2。  相似文献   

13.
不同收获时期对夏直播玉米产量影响的试验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在玉米灌浆期,定期取样测量乳线形成的位置,风干后称量籽粒百粒重,计算不同收获时期夏直播玉米产量.试验结果,郑单958、浚单20、超试1号、聊玉20和鲁单9002五个品种在9月20日左右苞叶变白时,乳线形成50%左右,粒重仅为完熟期最大值的83%~88%,此时收获,会减产10%以上.生产上,如果推迟8-10天收获,在不增加任何成本的情况下,可增产10%以上.  相似文献   

14.
以20个玉米品种为材料,设置了不同收获期试验,通过测定玉米不同收获期子粒含水率与破碎率关系,确定不同玉米品种机械粒收的适宜收获时期。研究表明,S1(9月30日)和S2(10月6日)收获期子粒含水率与子粒破碎率呈显著正相关(r=0.889、r=902);S3(10月13日)和S4(10月20日)分别呈中强相关和弱相关(r=0.691和r=0.399)。S1正常收获期推后7天、14天和21天,田间站杆脱水可分别争取到77.09℃、140.09℃和215.69℃的积温,用其热量可使子粒含水量分别下降12.74%、25.80%和40.56%;子粒破碎量分别下降38.70%、85.37%和99.12%。以各处理子粒含水率和破碎率平均值为指标和GBT21962—2008国家标准规定综合分析:S1正常收获期宜机械机收品种为0%,S2收获期为75%,S3收获期为100%,S4收获期玉米品种宜于机械粒收、烘干和储藏一体化作业。  相似文献   

15.
药用大蒜9月25日-10月10日播种,翌年5月中旬收获,每667米。可产鲜蒜1400千克。甜玉米5月上旬蒜垄点播,7月底-8月上旬收获,每667米。可生产鲜玉米800千克。荠菜8月10-15日播种,9月20日前后收获,每667米。可生产鲜荠菜2250千克。  相似文献   

16.
正一、材料与方法(一)试验地概况试验于2017—2018年在辉县市后郭雷村广伟种植合作社进行。种植模式为小麦—玉米一年两熟模式。玉米9月15—20日成熟,小麦10月10—15日播种。土壤类型为壤土,有机质质量分数1.4%,pH值7.1,排灌条件良好。种植玉米品种均为新科19。2017年玉米收获期为9月19日,产量8850 kg/hm~2;2018年玉  相似文献   

17.
为确定青贮玉米与饲用油菜最佳的间作比例及收获时期,以青贮玉米德美亚1号和饲用油菜华杂62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种植模式[青贮玉米单作(Ⅰ)、饲用油菜单作(Ⅱ)、青贮玉米与饲用油菜2∶4间作(Ⅲ)、青贮玉米与饲用油菜2∶2间作(Ⅳ)]、收获时期[8月20日(A1)、8月30日(A2)、9月10日(A3)、9月16日(A4)]、混贮比例[青贮玉米与饲用油菜1∶1(B1)、1∶2(B2)、2∶1(B3)]对2种饲草作物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青贮玉米和饲用油菜不同间作比例种植不影响2种作物的生育进程,会降低青贮玉米株高、SPAD值和光合势,对饲用油菜生长发育影响不显著。Ⅰ处理玉米产量显著大于其他处理,于A4时期收获可获得最高产量,达到28.27 t/hm2;不同收获期,Ⅰ处理玉米平均产量为20.75t/hm2。Ⅱ处理在A3时期收获,油菜产量最高,为11.24 t/hm2。不同间作处理均在A4时期收获产量最高,A3时期次之,两者差异不明显。随着收获时期推迟,粗蛋白、脂肪、淀粉和总可消化养分含量总体上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均以A3时期收获最高。在...  相似文献   

18.
收获期对啤酒大麦品质及主要经济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民乐县海拔2003 m的三堡镇陈庄村,以甘啤6号、玛俐和伯乐3个啤酒大麦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收获时期对啤酒大麦品质、经济性状及收获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收获期对啤酒大麦的品质有明显的影响,适时收获可提高千粒重、发芽率,降低蛋白质含量.在该试区条件下,啤酒大麦甘啤6号的最佳收获期为8月20日,玛俐和伯乐的最佳收获期为8月15日.  相似文献   

19.
<正>药用大蒜9月25日-10月10日播种,翌年5月中旬收获,每667米2可产鲜蒜1400千克。甜玉米5月上旬蒜垄点播,7月底-8月上旬收获,每667米2可生产鲜玉米800千克。荠菜8月10-15日播种,9月20日前后收获,每667米2可生产鲜荠菜2250千克。  相似文献   

20.
怎样科学确定作物的收获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玉米经多年实践证明,玉米要想获得高产,坚决不能收获过早。如果收获过早将严重影响茎叶,穗轴中可溶性光合产物向玉米籽粒中运输,从而降低玉米的饱满性,使百粒重下降。玉米的科学收获期是在完熟期之后,就是早霜过后7—10天,玉米茎秆变黄,叶片枯萎,果穗、苞叶呈黄白干枯并松散,籽粒饱满,光泽度好,抽样检验含水量低于25%。我省大部分地区玉米收获期在10月1日-7日,这个期间称为玉米收获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