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花生覆膜栽培的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开花习性、根系发育、土壤养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花生采用覆膜栽培能提高出苗率和单株生产力,抗旱及增产极显著。同时覆膜花生具有花量增多,开花提早,果针入土率高,果大仁大等特点。与裸地花生相比,覆膜花生出苗早、齐、全、匀、壮,根系发育良好,果针入土结实,花生品质提高,抗旱保墒能力增强,花生覆膜栽培非常适合吉林西部地区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2.
花生覆膜栽培增产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花生覆膜栽培的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开花习性、根系发育、土壤养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覆膜栽培能提高花生出苗率和单株生产力,抗旱及增产效果极显著;同时覆膜花生花量增多、开花提早,果针入土率高,果大、仁大。与裸地花生相比,覆膜花生出苗早、齐、全、匀,根系发育良好,果针入土结实,花生品质提高,抗旱保墒能力增强,花生覆膜栽培非常适合吉林西部地区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3.
在春播大田栽培条件下,对比研究了花生覆膜和露地种植方式的植株性状、干物质积累变化动态和荚果的成熟饱满度。结果表明:与露地栽培相比,覆膜栽培花生结荚期的主茎高、侧枝长、主茎绿叶数和叶面积指数显著增加;同时覆膜栽培花生显著增加产量形成期整株和荚果的干物质积累,可促进荚果发育,快速积累期可提前1周左右,荚果干重与整株干重的快速增长期基本一致;覆膜栽培提高花生的单株结果数、百果重、收获指数、出仁率、荚果和籽仁成熟饱满度,增产25.22%。研究认为,覆膜可协调花生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主要通过增加百果重、荚果及籽仁成熟饱满度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4.
为探索一套适合高寒地区的花生高产栽培模式,以提高花生的产量及效益。近年来,友谊农场摸索出一套花生大垄行间覆膜栽培技术。试验证明,大垄行间覆膜比常规播种增产效果显著,平均亩产达到213kg,比对照增产12.30%,亩纯效益比直播增加105.6元。  相似文献   

5.
为探明不同气候年型下江南花生地膜覆盖栽培的适宜性,研究了地膜覆盖和花生生长中后期灌溉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地膜覆盖在花生生长前期增温保墒,生育期明显提前,个体生长发育良好,生长后期降温保墒,提高经济性状.地膜覆盖增温保墒的增产率为58.4%,降温保墒的增产率为62.2%.在6月20日后采用灌溉处理,夏季高温干旱明显的2007年,旱地露地和覆膜、稻田露地产量比对照分别高出64.6%,37.2%,50.5%,稻田覆膜因土壤水分过多比对照减产40.2%.因此,出现高温干旱天气,及时灌溉能促进旱地栽培、稻田露地栽培花生生长和增产.降水过多会道导致稻田覆膜栽培花生减产,如果气象部门预报夏季降水偏多以连阴雨天气为主,应及时除去稻田地膜.  相似文献   

6.
花生是我国许多地区的主要农业经济作物,它的栽培历史悠久,且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在花生的栽培过程中,某些地区会根据除草膜覆盖作用机理,采用覆膜栽培种植花生。本文就以广东省阳春市为例,阐述当地春植花生的专用除草膜覆盖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7.
黄国成 《现代农业》2009,(10):30-31
一、花生覆膜技术概要 花生地膜覆盖栽培(简称地膜花生)这项新兴农业技术大幅度提高了花生产量,改善花生品质,增加农民收入。地膜花生增产原因有下面几方面:一是增温保墒;二是保持土壤疏松;三是促进作物对养分的吸收利用;四是花生生长快,开花多。结果多。但人工覆膜劳动强度大,是地膜花生徘徊不前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采用花生大垄双行机械覆膜栽培技术可以有效利用土地,提高种植密度,增强抗旱能力,促进花生生长,提高作业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文章详细介绍了花生大垄双行机械覆膜栽培技术的增产原因、技术要点及实际操作中的注意事项,为花生高产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花生覆膜栽培产量优于露地栽培,但生产实践中,覆膜栽培简单化,管理粗放,制约增产.为了提高覆膜花生的增产潜力,生产中要严格规范花生覆膜高产高效栽培措施.  相似文献   

10.
花生机械覆膜栽培技术指的是推广应用最先进的农机具覆膜播种,其可以提高农田作业质量,加快作业速度,降低生产成本,节省劳动力,减轻劳动强度,以实现花生增产,农民增收的目的. 一、花生覆膜栽培增产原因 1.提高地温 花生覆膜后,苗期(播种至开花)10cm处的地温可提高1.03~2.04℃,以后随着植株的生长增温效果逐渐减少,全生育期可增加积温118~146℃.  相似文献   

11.
正花生为豆科作物,优质食用油的主要油料品种之一,又名"落花生"或"长生果"。花生地膜覆盖栽培是农业技术重点推广项目之一,是一种广泛适用的先进栽培技术,实践证明,地膜覆盖栽培花生能增产增收,经济效益显著。据统计:扣除地膜、除草剂支出,花生覆膜栽培比未覆膜增加纯收入3775.5元/hm2。可见,花生进行地膜覆盖栽培对实现花生优质高产高效生产有重要作用,为了加大新技术推广应用,现将花生覆膜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不同覆盖物对春花生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覆盖物对花生主要经济性状及产量在生产上的应用效果,通过对花生采用覆盖黑地膜、普通地膜、稻草和常规栽培模式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覆盖物栽培花生,每公顷鲜果重和晒干率均比常规栽培的高,其产量顺序为覆盖黑地膜〉普通地膜〉稻草〉常规,增产率分别为10.8%、8.7%和4.4%。另外,采用覆膜栽培模式栽培花生,主茎高比常规栽培的短,分枝长变长,百果重增大。因此,采用覆盖黑地膜栽培花生是提高单位面积花生产量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3.
研究在整秸深翻模式下,花生不同覆膜方式(白膜、黑膜、腐殖酸液膜)对花生产量及品质的影响,得出花生深耕增产栽培最优技术模式,为“阜新市花生深耕增产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大葱栽培品种,露地和覆膜、密度等条件对大葱产量和生长情况的影响研究,认为生产中适宜选用株型紧凑、生长速度快、硬杆直立的大葱品种(极晚抽一本、青竹);采用25cm高垄覆白膜(厚度0.01mm)密度(10cm×10cm)的覆膜密植栽培模式是青海2700m左右高海拔旱作地区大葱栽培的最优模式.  相似文献   

15.
南疆无膜滴灌栽培对棉花出苗及生长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明无膜栽培对南疆荒漠绿洲带不同品种棉花出苗、生长指标及产量的影响。采用裂区设计,主区为栽培方式,设无膜和覆膜2个处理;副区为品种,分别为‘中619’(‘CCRI619’)、‘新陆早48号’(‘XZ48’)、‘中74’(‘CCRI74’)。通过大田试验和室内分析相结合方法对各处理棉花的出苗情况、植株性状、生长分析指标及产量等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1)无膜栽培降低了棉花的萌动速度、顶土破土能力及出苗率,出苗整齐度差;(2)无膜栽培与覆膜栽培相比,显著降低了棉花群体的经济产量,极显著降低了棉花的群体生物产量,而对棉花植株性状、干物质分配的影响较小;(3)无膜栽培棉花单株籽棉产量与覆膜栽培相比差异不显著,但无膜栽培下不同品种间单株籽棉产量和群体经济产量差异均显著,表现为‘CCRI619’的产量显著高于其余2个品种。‘CCRI619’适合南疆地区无膜栽培。  相似文献   

16.
阜蒙县自引进花生地膜覆盖栽培技术以来,经过试验、示范和推广曾出现过亩产850斤的高产典型。根据调查,全县花生覆膜栽培比裸地栽培每亩增产花生200~250斤。从近几年调查情况看,花生覆膜栽培增产不均衡,绝大多数再现增产增收,但也有部分则再现增产不增收,我认为影响花生覆膜栽培创高产的有以下几个问题需要解决。  相似文献   

17.
研究在整秸深翻模式下,花生不同覆膜方式(白膜、黑膜、腐殖酸液膜)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得出花生深耕增产栽培最优技术模式,为“阜新市花生深耕增产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8.
刘明丽 《吉林农业》2010,(10):112-112
花生为我国南北方普遍栽培的经济作物之一,文章介绍了在半干旱地区花生覆膜播种机械化技术,并对此进行了效益分析。  相似文献   

19.
结合广西花生和水稻栽培特点及病害、草害发生规律,在推动耕地制度改革的同时积极探索新的高产高效栽培模式,在保证“粮油安全”前提下尝试花生和水稻水旱轮作模式,考查这一模式对花生形态、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水旱轮作能够促进花生地上和地下部分生长,提高了叶面积指数,成熟期提高了花生百果重、籽粒蛋白质含量、油酸含量,轮作模式下花生产量也显著提高。因此在桂东地区采用水旱轮作栽培模式生产水稻和花生能够达到粮油稳产增产的目的,该模式可以进一步探究和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20.
宋吉轩  毛堂芬  李云 《农技服务》2012,29(8):920-921
为探讨更为有效的甘薯覆膜栽培模式,以不覆膜为对照,利用黑膜和白膜研究了不同覆膜栽培模式的生理特性和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黑膜和白膜模式具有促进茎叶生长协调、叶面积系数合理、地上下部养分分配合理、净同化率较高等优点,这是最终薯块产量较高的原因。覆膜栽培不用喷洒除草剂,省工,为栽培甘薯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