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广西崇左市江州区甘蔗种植适宜性进行评价,为甘蔗产业布局的调整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广西崇左市江州区2016年甘蔗作物地块矢量数据,选取土壤、地形、气象和经济4个因子共16个评价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及加权指数和模型评价江州区甘蔗种植适宜性,根据评价结果采用GIS技术将甘蔗种植划分为最适宜、适宜、次适宜和不适宜区域.[结果]将甘蔗种植最适宜和适宜面积与部分"双高"基地(高产高糖糖料蔗基地)面积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二者差异较小,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吻合.崇左市江州区濑湍镇甘蔗种植最适宜区面积为3799.80 ha,占最适宜区总面积的36.90%;崇左市新和镇甘蔗种植不适宜区面积共177.85 ha,占不适宜区总面积的28.84%.[结论]为了科学、合理及有效地利用土地资源,提高甘蔗产量,建议新增"双高"基地,可调整广西崇左市江州区甘蔗布局区域向濑湍镇、罗白乡、太平街道、驮卢镇和左州镇等地发展.  相似文献   

2.
高产、高糖是增加甘蔗产量,提高蔗农收入的基础。作者通过多年的探索,提出了镇康县甘蔗双高栽培技术,为镇康县甘蔗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正3月17日,广西蔗糖产区可持续农业水回馈项目在崇左江州区岜羊甘蔗"双高"基地启动实施,企业、政府、社会组织三方协力,以每公顷9万元左右的投入,在岜羊333.33 hm~2甘蔗"双高"基地推行节水灌溉技术和新型机械化种植。为改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提高甘蔗种植灌溉效率、提高公众节水意识及解决农村人口安全饮水  相似文献   

4.
高产、高糖是增加甘蔗产量,提高蔗农收入的基础。作者通过多年的探索,提出了镇康县甘蔗双高栽培技术,为镇康县甘蔗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广西现行甘蔗个人产量保险对推动广西甘蔗产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现行的甘蔗保险具有道德风险严重、保障程度低、经营管理成本高等方面的弊端,使其陷入了"供需双冷"的局面。区域产量保险因在一定程度上能弥补个人产量保险的上述弊端,且广西具有诸如基差风险整体可控、甘蔗种植面积大及数据有保障等方面的有利条件,因此,在广西可推广甘蔗区域产量保险。要顺利推广甘蔗区域产量保险,要做好产品方案设计和财政补贴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6.
正12月28日,"2018中国甘蔗机械化博览会"在广西南宁市隆重开幕。约翰迪尔展示了CH570甘蔗收割机,3B、5E、6B、6J、7M系列拖拉机等适宜广西当地生产需要的产品,助力"双高"基地甘蔗全程机械化。本次展会精彩纷呈,亮点频出。以发布"三农"题材的原创视频而走红网络,拥有近200万粉丝  相似文献   

7.
正甘蔗产业是广西柳城县农业主导产业之一。在榨季如火如荼之际,该县在1月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通过政府、企业联合"买单",为"甜蜜"产业注入"强心剂"。政策规定,在甘蔗砍收方面凡是留蔗梢部做蔗种后砍蔗进厂的,每进厂1 t原料蔗加价40元,凡在"双高"基地新种植柳城05/136等甘蔗新良种,给  相似文献   

8.
甘蔗是云南省耿马县的主要种植农作物之一,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在种植过程中,双高栽培技术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分析了甘蔗种植过程当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问题针对双高栽培技术的实际应用展开探究,希望能够为提高我国云南省耿马县的甘蔗产量提升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9.
耿马县甘蔗种植基础设施滞后,制糖企业原料需求缺口大,机械化生产落后,种植规模小且散,劳动力供需矛盾突出,甘蔗品种矮化、退化严重,病虫害防控力度弱,蔗糖产业链延伸不够,产品附加值低.围绕"稳住县内面积,拓展境外规模"的思路,构建多元化原料供应格局,保障原料稳定供应,大力推广甘蔗生产机械化,种植"双高"甘蔗新品种和推广高产...  相似文献   

10.
<正>日前,广西农垦召开"双高"基地建设工作推进会,总结上半年垦区在"双高"基地建设方面取得的成绩。土地整治方面:摸清了"双高"土地整治工作现状,找到问题症结,10个建设农场完成了土地整治基础工作;水利化建设方面:完成了13.5万亩的水利化项目建设方案的编制和报批工作,组织申报了2014年广西中央财政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良种良法方面:在10个农场建立了甘蔗螟虫预测预报机制,实施  相似文献   

11.
广西甘蔗产业对农民增收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韦克游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2):6562-6564
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广西甘蔗产量与农民收入之间存在高度正相关。当前,广西甘蔗产业生产成本过高,甘蔗加工产业链不长,蔗糖业价格联动机制不健全,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农民增收。推广良种良法,实施甘蔗种植机械化,建立示范基地,实行产业化经营,完善市场联动机制,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加强宏观指导等可提高甘蔗产业对农民收入的贡献度。  相似文献   

12.
从目前市场来看,广西的蔗糖产业发展迅速,国际竞争力不断提升。在新时期广西蔗糖产业面临新任务和新形势,需要根据目前蔗糖发展需求探讨未来发展方向和发展措施,以保证广西蔗糖产业稳定发展,并提高经济效益。本文主要分析广西甘蔗"双高"建设对蔗糖业发展的作用,以促进广西蔗糖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甘蔗品种的蔗茎产量及蔗糖分表现的区域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 1 0个甘蔗品种 (系 )在 1 999- 2 0 0 0年广西甘蔗品种区域试验中 2年新植和 1年宿根的蔗茎产量及甘蔗糖分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 :(1 )参试的甘蔗品种 (系 )的蔗茎产量表现出较强的区域性 ;(2 )参试的甘蔗品种 (系 )总体上表现出较强的蔗糖分变化的相对一致性  相似文献   

14.
90年代末期,特别是我国加入WT0后,由于受到巴西、印度、泰国等国家低糖价的影响,以及走私糖的冲击。国内市场糖价低迷,广西、云南、广东等我国主要蔗糖区,不少制糖企业亏本,甘蔗收购价格下降,农民种甘蔗积极性不高,甘蔗面积、产量下滑。另外,个别县甘蔗款仍然有打“白条”现象。有的县榨蔗和砍收计划安排不合理,有时候出现甘蔗积压地头现象,蔗农意见很大。我国政府及时采取有力措施,在广西、云南、广东等甘蔗主产区拨出专款扶持建设高产高糖糖料蔗“双高”生产核心基地,取得明显的效果,现在糖料蔗市场价格基本稳定,蔗农种蔗积极性有所提高,糖料蔗单产有所提高。2016/2017榨季,广西糖料蔗收购首付价为480元/t,比2015/2016榨季提高了40元/t,增幅9.1%。根据桂价格(2018)110号文件精神,2018/2019年糖料蔗收购价格首付490元/t。2017年5月22日,中国实行贸易保障措施,自动进口许可和贸易保障措施对于有序进口发挥促进作用⑵。稳定了我国糖料蔗市场,保护了我国食糖安全。  相似文献   

15.
食糖是国家重要战略物资,糖业是亟待转型的传统型产业。广西是国家最大的甘蔗糖业产业基地。基于广西甘蔗糖业发展态势与面临问题分析,提出了培育新型蔗糖经营体系、产业链补链和强链策略、价值链延伸和开拓策略、"走出去+引进来"策略、"双高化+融合化"策略、打造生态循环糖业体系策略等广西甘蔗糖业转型升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正宿根甘蔗即新植甘蔗收获一次及以上的再生甘蔗,统称宿根甘蔗(一般种植一次,可收获3~5次),具有蔗芽萌发快、种苗多、成熟早、节约成本(无需种苗,种植底肥,种植工时费)等优点。因此,作好宿根甘蔗的生产管理,对提高甘蔗的产量和蔗糖分,提高蔗农和企业的效益具有重要意义。1品种选择在新种植甘蔗时选择宿根性强、产量高、蔗糖分高的中大茎种规范栽培,为后期的宿根甘蔗管理打下坚实的基础,如新台糖22号、新台糖10号、新  相似文献   

17.
探索玉米不同播期对宿根甘蔗套种玉米的产量和土地复合产值的影响,为当地生产中甘蔗合理套种玉米提供参考。以当地广泛种植的甘蔗品种"粤糖93/159"和玉米品种"会单4号"为材料,在1年宿根甘蔗地设不同玉米播期处理:早播(2月10日)、中播(2月25日)、中晚播(3月12日)、晚播(3月27日),不播(对照)。研究不同玉米播期对宿根甘蔗和玉米的农艺性状、产量和产值的变化规律。不同玉米播期对甘蔗的出苗率、有效茎数、单茎重和产量均无显著影响;随着玉米播期的推迟,玉米的生殖生长期天数、株高、穗位高、产量均呈递减趋势,且玉米播期与以上各项农艺性状指标存在极显著的负相关性;甘蔗套种玉米的种植模式中,选择适宜的玉米播期很重要。其中玉米中晚播(3月12日)的土地复合产值最高为75,564.57元/hm~2,除去玉米农资投入成本5,550元/hm~2,相对于纯种甘蔗60,428.31元/hm~2,可增加收益9,586.26元/hm~2。宿根甘蔗套种玉米可增加土地复合产值和经济效益,在3月上旬(中晚播)播种玉米效益最好。  相似文献   

18.
国外蔗糖和乙醇需求增强导致巴西甘蔗产量创纪录。据国内食品供应公司(Conab)和巴西农业、畜牧业和供应部2006年1月4日发布的数据表明,2005/2006年度巴西甘蔗产量达4.37亿吨。2005/2006年度的甘蔗产量比2004/2005年度的高5.1%。预计下个收获年度将创新高。据Conab有关人员分析,  相似文献   

19.
【目的】引进和筛选高产、高糖、抗逆性强的甘蔗优良新品种,为广西甘蔗产业基地建设提供后备品种,促进广西糖业的可持续发展。【方法】2016年3月至2018年1月在广西农垦国有新兴农场甘蔗基地进行大田1年新植1年宿根的品比试验,以10个甘蔗品种(系)为材料,比较各品种(系)的农艺性状等。【结果】凉蔗系列(包括桂热系列)的新植及宿根蔗均在产量和产糖量方面表现出优势,其中:新植蔗LZ02-186、LZ07-53、GR2和LZ03-81的产糖量均高于CK(ROC22),GR2宿根蔗在产量和产糖量方面也表现出了较大优势,产糖量达16.32 t·hm~(-2),超过CK 57.68%,LZ02-186和LZ03-81宿根蔗产糖量也较CK高。【结论】GR2的宿根性及抗性等综合性状好,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可作为下一步重点示范的新品系;LZ02-186、LZ03-81虽然糖分略低,但其在有效茎数、蔗茎产量方面都存在较大优势,抗性也较好,建议作为优良的种质资源备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寻甘蔗间套种大豆的最佳模式,为生产上进行甘蔗间套种大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1年利用桂春8号和桂糖29号进行甘蔗与大豆不同间种模式(甘蔗行距设常规行距1.0 m和宽行距1.2、1.4 m,间种大豆行数设0、1、2行)试验,调查甘蔗生长、收获性状及甘蔗、大豆产量等指标并进行分析.[结果]甘蔗间种大豆后,甘蔗分蘖率和有效茎数有所降低;对甘蔗茎径、株高影响不大,在适合的甘蔗行距(1.4 m)下不会造成甘蔗减产;可提高甘蔗地总利润,其中以在1.4 m行距下间种2行大豆总利润增加最为明显.此外,宽行距种植甘蔗较常规行距种植甘蔗可提高甘蔗分蘖率、茎径、株高和大豆产量;在间种适合的大豆行数(2行)下不仅会造成甘蔗减产,还可提高蔗地的总利润.[结论]1.4 m宽的甘蔗行距下间种2行大豆为最佳甘蔗间套种大豆的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