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3 毫秒
1.
就不同嫁接时间、嫁接方法、接口高度、接穗形式、嫁接组合等因素对茶树良种嫁接成活率的影响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我省茶树良种嫁接以秋季或春季进行为宜;嫁接方法以“一芽一叶-劈接-接口高度15cm.套袋”较为理想;筛选亲和力强的嫁接组合对提高成活率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骆耀平  刘祖生 《茶叶》2000,26(4):215-217,224
茶树嫁接成活率的高低,受诸多因子的影响,如砧穗的亲和性、砧穗的质量、嫁接时期和嫁接技术等.了解这些因子对茶树嫁接带来的影响,努力改善嫁接条件,有利于提高茶树嫁接成活率.此外,利用嫁接技术进行老茶园的改植换种,带来的已不仅仅是改换良种的效应,它涉及茶树的生育、生态的保持、经济效益等多方面的效应,深刻认识嫁接换种带来的各种效应,对该项工作的开展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茶树嫁接是推广无性系早生良种,进行茶园改造的一条有效途径,逐渐被茶农所接受。淳安县农业局为推广完善嫁接技术,于1998年8月至1999年6月间在县茶叶良种试验场进行了茶树嫁接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1.材料 试验选择在平地和梯地双行条栽茶园中进行。茶园土壤为黄壤土。砧木为鸠坑群体种和福云6号,树龄5年,主干直径1~3cm。接穗为淳安县推广的早生无性系良种乌牛早、迎霜、龙井43、翠峰和早逢春的半木质化枝条。 2.方法 嫁接前1天傍晚浇灌园地,以湿润土壤,再将茶树砧木离地3~4cm…  相似文献   

4.
陶仕科  郑新强  梁月荣 《茶叶》2021,47(3):165-168
从多年茶树嫁接实践中研究得出了一套云南大叶种老桩套袋嫁接及管理技术,解决了传统嫁接中因接穗易失水或渍水导致成活率低的问题.文章详细介绍了嫁接工具和材料、嫁接时间、品种选择与接穗留养、砧木选择与接口处理、接穗制备与保存、接合操作与套袋、遮荫与维护管理等技术措施,以提供种植者参考.  相似文献   

5.
通过试验研究认为,嫁接时期、嫁接方法、接穗长度、嫁接方位及接口包扎材料等对红松嫁接成活率均有影响.在辽宁地区,红松嫁接较适宜的时间为5月下旬至6月上旬,成活率可达90%以上;髓心形成层对接法成活率最高,成活率达65%以上,可以作为首选方法;砧木以东、西方位做切面较好,成活率达88%以上;接穗长度为8 cm左右,成活率达88%;包扎材料以塑料条最好,成活率达94%.  相似文献   

6.
1998年平和县茶叶站在大协关茶叶试验场试验、推广嫁接换种面积1.2hm2,嫁接后丛成活率98%,嫁接株成活率为85.6%,当年秋茶有一部分开来,666.7m2产量达50多kg。现将该示范场茶树嫁接换种的技术小结如下:1嫁接换种条园与接穗的确认有以下情况之一者可采用嫁接换种:(1)成年茶树品质差或产量低,可选用良种进行嫁接换种成优质、高产的品种。(2)由于建园时引入的种苗混杂,可将劣质茶树嫁接换种。(3)老茶园老树更新,进行嫁接换种以恢复树势。提高产量,改善品质。(4)选取接穗,严格选用优良品种,作为嫁接的接穗,应是适合当…  相似文献   

7.
茶树良种繁殖中,大部份采用茶籽直播和无性扦插繁殖来建立良种母本园,该方法花工多,投资大,成本高,推广良种繁殖速度较慢,需长达5—6年的时间。因此,我们在利用现有成龄茶树作砧木,嫁接建立茶树良种母本园,只需几个月的时  相似文献   

8.
嫁接因结合了接穗和砧木各自的优势而具有一种或多种显著的增益效果,在低产茶园改造、良种推广以及茶树新品种选育上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应用前景.文章重点综述了茶树嫁接技术、嫁接对茶树的影响,以及在品种选育中应用等相关研究,并对嫁接在茶树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今后嫁接在茶树中的应用以及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和方向.  相似文献   

9.
一、前言 茶树嫁接通常是采用适应性强的茶树群体品种作砧木,选用无性系茶树良种作接穗,形成新的茶树嫁接体。具有根系分布广、深,吸收水分、养分力强大,抗旱力强的有性系根系特点,同时具有冠面性状一致、萌发整齐、产量高、品质好的优点,因此,嫁接茶树,兼有无性系良种与有性系品种的主要优点,又克服了无性系良种与有性系品种的主要缺点,能促进茶树迅速生长、健壮、高产优质,且可缩短建园时间,提早收获,节省投资,降低成本,是老茶园更换新品种的重要手段。 茶树嫁接的研究国内外做了大量的工作,但主要在嫁接成活的内在因素方…  相似文献   

10.
茶树嫁接技术的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茶树嫁接的应用有20多年的历史。据有关资料报道,印度于七十年代起开始研究茶树芽接与劈接,嫁接成活率分别为65.62%与69.42%[1]。在我国,笔者曾于1979年至1981年拟通过芽接来复壮铁观音茶树,把铁观音的芽嫁接到梅占茶树茎干上,成活率为30%[2]。以后,1984年至1985年,江西省周汉忠、湖南省王柏龄广泛开展茶树多品种短穗嫁接技术的研究,成活率均达70%至81.3%,如果砧木与接穗都采用生活力强的茶树品种进行嫁接(应用劈接),成活率可达92.5%至93.8%[3][4]。1984年至1987年,安溪县陈信石应用繁接技术,把铁观音的苗穗嫁…  相似文献   

11.
不同嫁接方法对紫娟茶树嫁接成活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碧香早为砧木,采取10年生紫娟茶树枝条为接穗,通过采用劈接、切接和腹接3种嫁接方法及5种不同接穗形式研究紫鹃在湖南地区的嫁接成活率及生长状况。试验结果表明:3种嫁接方法对成活率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其中腹接成活率最高;不同的接穗形式对嫁接成活率和接穗新梢的生长情况存在显著影响,其中采用一芽一叶(叶子为全叶)和一芽两叶(第二片叶剪去一半)的接穗形式,嫁接成活率最高,达90%以上,且接穗新梢生长最好。采用芽接的接穗形式,嫁接成活率最低,成活率为20%。  相似文献   

12.
良种是茶叶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但是在老茶区,新茶园发展已没有太大的空间,而现有茶园大多又是混杂的群体品种.重垦换种固然是改良群体茶园的有效方法,但重新垦植,从育苗到种植成园,需4~5年时间,投入成本高.所以,各地都在积极探索利用嫁接技术改造老茶园.  相似文献   

13.
低挡劣种旧茶园 ,挖头改种良种茶苗成活率2 0 %左右 ,而且生长速度很慢 ;用旧茶头低位改良嫁接成活率达 80 %以上 ,嫁接二年的茶园可封行进入盛产期。主要方法如下。1 嫁接时间 以春茶采后 ,良种茶穗已木质化时进行春接最好 ,夏接温度高 ,秋接土壤干燥不易管理 ,成活率不如春接。2 嫁接方法  ( 1)采良种茶穗 ,已木质化的接穗以当天采当天接为最好 ,准备用多天的茶穗一定要保湿养护 ,放在阴凉处 ,最好不超过 3d ,确保成活率。 ( 2 )锯砧木 ,高于茶园地平 3cm处平锯茶树 ,过高影响成活率 ,过低不易操作。 ( 3)削接穗与劈砧 ,良种接穗剪…  相似文献   

14.
张进华 《茶叶》2007,33(4):238-238,237
目前许多茶区的茶园仍以有性系群体茶园为主,主要表现为发芽不整齐、品质不一致、产量低,给茶园管理和采制带来一定困难,影响经济效益的提高。毁掉重植又要投入大量人力和物力。茶树低位嫁接技术为低产茶园彻底改造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是加快茶园良种化的有效途径之一。作为茶树育种技术措施,嫁接可以促进不开花的亲本开花和进行无性杂交培育新品种。目前茶树嫁接技术已在茶叶生产中运用多年,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笔者根据多年实践作一总结。1嫁接前的茶园和母本园管理1.1嫁接园的管理对规划要嫁接换种的茶园(树龄最好在30年以下,不宜太老,主干…  相似文献   

15.
沉香优树嫁接成活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促进沉香无性繁殖进程,以沉香成年优树萌条为接穗,2年生土沉香实生苗为砧木进行嫁接试验。结果表明:不同优树穗条嫁接成活率呈极显著差异。接穗直径与嫁接成活率密切相关,选择直径在0.6~0.8 cm的接穗,嫁接成活率可达80%以上。接穗和砧木直径差值也影响嫁接成活率,差值在(0±0.09)cm时,嫁接成活率最高为84.9%,而差值大于0.4 cm时,成活率下降到50%以下。砧木接口直径在0.4~1.0 cm时,对嫁接成活率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6.
陈常颂 《茶叶科学技术》2000,(4):38-38,F003
茶树为多年生经济作物,按常规方法改植换种不仅费工,周期长且成本高.使单位面积茶园的经济与生态效益受到严重损失,且优良茶树品种及难繁育珍稀茶树品种资源的推广和利用受到制约.而采用嫁接换种,可省去挖除更新茶树,植条及幼龄茶树培育等过程,操作简便,省工速成,比新植换种茶园可提早一至一年半投产,投资少见效快,且品质档次有较大提高等优点.本文就茶树嫁接技术方法与嫁接后管理作简单介绍,以便为茶叶生产提供参考.一、茶树嫁接方法1、砧木处理换种原茶树低部位嫁接可大大减少砧木根颈部的萌.砧木约离地10cm处台刈,…  相似文献   

17.
茶树嫁接技术的应用研究大约有20多年的历史。印度于70年代开始研究茶树的芽接与繁接;斯里兰卡 D.palle mulla等人曾研究通过嫁接来解决茶树高产品种不抗旱的问题。我国福建、江西、湖南等地从80年代开始广泛开展茶树低位嫁接技术研究,主要用于群体老茶园改造换种。其结果为夏接(5~6月)换种,成活率高,接后当年开采,第1年亩产超过50kg,第2年实现高产高效,为最好的嫁接时期。但由于湖北省夏季气温高,光照强,常伴随干旱,使夏接管理难度大,加上接穗枝条不易获取等原因影响了嫁接工作的开展。为此,本试…  相似文献   

18.
<正>茶树嫁接换种,就是将老茶树地上部低位或齐地台刈,选择符合要求的枝干作"砧木",将无性系良种的"接穗"嫁接到"砧木"上,通过一段时间的培养,便形成完整的砧穗共生体——"嫁接茶树"。实现茶园无性系良种化,应针对目前种植有性品种的老茶园进行改造,传统的改造方法是进行改植换种。但按常规的换种改植方法存在不少问题:一是挖老茶树费工多、投资大,而且易造成水土流失;二是许多老茶园因土壤理化性质变化,新种茶苗成活率低,生长不良;三是种后3年左右  相似文献   

19.
骆耀平  刘祖生 《茶叶》2000,26(2):92-94
前一讲中讨论了我国茶叶生产的现状,并对目前国内良种推广模式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本讲就茶树嫁接的原理与技术要求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文冠果嫁接的最佳方法。[方法]在陕西省富县中心苗圃进行文冠果嫁接方法的试验,研究常规嵌芽接法、改良嵌芽接法、切接法对文冠果嫁接成活率的影响。[结果]3种嫁接方法中,以改良嵌芽接法进行文冠果嫁接育苗效果最佳,成活率最高,切接法效果最差。[结论]在一定时间和温度范围内,不同的嫁接方法和技术水平对文冠果嫁接成活率的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