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正>江苏黄淮地区充分利用农业设施发展特色产业,采用西瓜—豆丹—结球甘蓝周年高效种养模式,可减少梅雨季节对生产的影响,缓解土壤连作障碍,平衡土壤养分,提高经济效益,每667 m2总产值约2.50万元,纯收入约1.47万元。江苏淮安、连云港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处黄淮冲积平原。近年来,随着高效设施农业的快速发展,当地设施西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已成为助推乡村振兴的主产业之一,但多年连作导致西瓜枯萎病等病害频发,土壤连作障碍日益严重。为缓解当地西瓜连作障碍,笔者经过多年试验,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来,随着高效设施农业的发展,瓜菜种植规模逐年扩大,效益比纯粮棉油模式高得多。但由于土地流转困难,瓜菜生产基地连作障碍现象严重,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高效设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江苏省东台市推广的大棚莴苣—大棚西瓜—水稻是瓜菜粮轮作换茬的一种新模式,既通过水旱轮作克服了瓜菜连作障碍的影响,又通过菜粮互补  相似文献   

3.
正藜麦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并且耐旱、耐寒、耐瘠薄、耐盐碱。大棚西瓜—藜麦—结球甘蓝一年三作栽培模式可以有效减轻西瓜连作障碍,每667 m~2总收益9 748元以上。江苏省盐城市地处我国东部沿海,近几年随着高效设施农业的快速发展,大棚西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由于该地区土壤含盐量较高,种植品种过于单一,导致连作障碍较为严重,西瓜枯萎病等土传性病害逐年增加。藜麦营养价值极高,有"营养黄  相似文献   

4.
春番茄—夏水蕹菜—秋豆瓣菜水旱轮作设施栽培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家港地区设施茄果类蔬菜种植面积较大,经济效益较好。但由于多年连茬种植,土壤连作障碍问题日趋严重。水旱连作是降低土壤含盐量、缓解连作障碍的有效措施。我们通过实施《江苏省农业"三新"工程—水生蔬菜新技术集成创新及示范》项目,总结了大棚春番茄-夏水蕹菜-秋豆瓣菜水旱轮作模式,指导当地蔬菜种植户生产。  相似文献   

5.
贵州低热河谷地区菜—稻—菜水旱轮作模式可缓解土壤连作障碍,降低病虫害的发生,每667 m2农药用量减少30%以上、化肥用量减少20%左右,年收益是当地传统水稻—油菜种植模式的5~7倍。  相似文献   

6.
湖北省荆州市及长江中下游水稻产区,种植结构比较单一,主要是油菜—中稻和油菜—早稻—晚稻,经济效益不好。为改善稻区种植结构,增加稻农经济收入,笔者近年在总结当地农民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引进新的栽培技术进行轮作试验和示范,总结出一套稻田轮作西瓜—荸荠高效瓜菜生产新模式,一般每 667 m2 产西瓜3 500kg左右,产值 1 500元左右,产荸荠 2 500kg左右,产值 2 500元左右,比油菜—水稻模式增收 2 500元左右,经济效益可观。长江中下游及南方双季稻产区等相同生态区,均可推广应用该种植模式。1 茬口安排  选择排灌方便的田块,种 1a(年)…  相似文献   

7.
减轻蔬菜连作障碍轮作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减轻连作障碍,使设施蔬菜种植实现稳产、增收,开展了西瓜—慈姑—青椒轮作新型种植模式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西瓜—慈姑—青椒轮作模式,最后一茬作物青椒的株高比对照高8.00 cm、株幅宽13.05 cm、茎粗大0.185 cm;门椒坐果比对照早5 d,对椒坐果比对照早6 d;青果产量比对照多331.15 kg、红果产量比对照多126.45 kg。并且,三茬作物的总收益比对照多3 910.6元,较对照增收23.8%,说明西瓜—慈姑—青椒轮作模式可大大减轻蔬菜连作障碍,明显提高种植收益。  相似文献   

8.
江苏省东台市三仓镇是省级农业高效设施生产大镇,为“东台西瓜”主要种植基地。为提高西瓜种植效益,三仓镇现代农业示范园农技人员在连作大棚里试种秋西瓜,并取得成功。连作大棚秋西瓜栽培模式西瓜生长期短(全生育期90 d),用工少,产量约1 500 kg/667 m2,产品在国庆期间上市,市场售价10元/kg,产值约15 000元/667 m2,效益可观。该文从土壤处理、品种选择、培育壮苗、整地施肥、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介绍了连作大棚秋西瓜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随着设施蔬菜的快速发展,连作障碍问题表现得越来越突出。实践证明,绝大部分设施旱生蔬菜基地适当种植水生蔬菜,可淹杀危害旱生蔬菜的病虫草害,淋洗化感物质,有效治理土壤盐渍化。其中大棚西瓜-莲藕水旱轮作模式,田间病虫草害明显减少,荷叶还田后可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促进西瓜生长,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0.
河南小麦—西瓜—萝卜粮菜互作高效栽培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瓜菜》2019,(11):99-100
河南是农业大省、产粮大省,也是小麦、瓜菜消费大省,随着耕作田日渐减少,传统的粮食"一元结构"已无法满足农产品供需、市场等变化,根据茬口对不同农作物进行科学统筹安排,形成高效种植模式是河南农业科技人员近年来不断试验、研究、推广的现代农业种植方式。平顶山市农业科学院经过多年的实践,摸索出了"小麦—西瓜—萝卜"一年内3种3收的粮瓜菜高效互作栽培模式,有利于提高土地利用率,解决农作物连作障碍,改良土壤,促进农业增产,提高经济效益。从品种选择、茬口安排、管理要点等方面介绍了河南粮菜一年3熟高效栽培模式,以期为增加农民收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为了有效缓解大棚西瓜种植造成的土壤连作障碍,降低西瓜种植户租地成本,减少大棚搭建和拆除用工,提高棚架及棚膜的利用率,东台市以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示范县创建项目为契机,集成"有机肥+配方肥+水肥一体化"优化施肥技术,推广大棚春西瓜-秋西瓜两种两收连作高效栽培模式。采用该栽培模式,每667 m^2两茬产值在22 000元,净收入12 500元,比传统模式下增施有机肥,减施化肥20%,增效3 200元,提高了农民种植西瓜的生态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为充分利用大棚设施资源优势,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种植效益,增加农产品有效供给和满足市场消费新需求,张家港市农业技术推广部门近年来不断探索新的高产高效种植模式,在张家港市金鑫家庭农场种植基地示范推广了大棚设施草莓—西瓜周年高效栽培模式.该模式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大棚设施利用率、增加单位面积产量,提高种植效益,而且通过夏季高温闷棚,解决了设施大棚蔬菜种植的连作障碍、病虫害严重等问题,实现了周年生态高效栽培,促进设施蔬菜产业生态、高效、健康、可持续发展.本文主要介绍大棚草莓—西瓜周年高效栽培模式,栽培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13.
为缓解设施蔬菜的连作障碍,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经济效益,昆山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联合该市多个蔬菜基地探索了哈密瓜与蔬菜轮作的种植模式,经过多年实践,总结出667m^2产值超4万元、效益过2万元的樱桃番茄—哈密瓜—燕麦草(青菜)的高效接茬模式。该模式不仅效益高,而且有利于改良连作地土壤,具有较好的生态效益。为加快该高效模式的推广应用,更好地带动菜农增产增收,现将该高效栽培模式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荆门掇刀双井刘伟西瓜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合作社)成立于2008年,种植大棚西瓜已超过10 a,设施面积达400 hm2,其注册的"金双井"商标是驰名湖北的西瓜品牌.为促进西瓜产业可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近几年来,笔者同合作社一道探索了早春大棚西瓜—中稻—油菜薹一年三熟种植模式;通过西瓜嫁接、水肥一体化、水旱轮作、化肥农药减量增效等一系列技术的实施,初步解决了大棚栽培过程中的连作障碍、土壤板结、病虫草害、化肥农药施用等问题,实现了高产、高效、高质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5.
王世通 《蔬菜》2020,(10):42-45
为了保证天津市武清区大良镇田水铺村"一村一品"青萝卜的优良品质,巩固当地青萝卜种植规模化、模式化、专业化的发展成果,武清区农业技术部门开展了设施蔬菜轮作模式探索和调研,总结出薄皮甜瓜与1代杂交青萝卜优良品种相结合,进行设施甜瓜—青萝卜轮作种植的新模式,改变了原有春茬青萝卜—秋延后青萝卜的生产方式,早春茬甜瓜增收显著,秋延后青萝卜品质提升,新模式全年种植纯收入比原模式增加近1倍,达到了合理轮作、改善土壤、减轻连作障碍的目的,为调整种植结构、促进农民增收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6.
<正>早春番茄—夏西瓜—秋菜豆地膜、插架多茬连用的栽培模式实现了土地、地膜、竹架等的合理利用。夏茬小型西瓜密植上架,增加了产量;秋茬菜豆增加土壤中的固氮根瘤菌,提升土壤的肥力;三茬作物轮作,有效缓解了土壤连作障碍。桂林属山地丘陵地区,亚热带气候,年平均降雨量为1 900 mm,全年无霜期300 d(天)左右,平均温度19℃,气候资源和区位优势得天独厚,是广西南菜北运和辐射珠三角地带的蔬菜重点区域,种植的番茄、西瓜等对于调剂市场有着重要的地位(黄金艳等,2016;李念祖等,2016)。当地  相似文献   

17.
冯明  倪玉清  马长青  张春华  钟越 《蔬菜》2020,(10):14-18
西瓜连作易造成连作障碍,导致病害加重,产量和品质下降,不利于优质栽培和效益稳定。通过合理安排茬口,将西瓜与水稻等作物轮作复种,并采用品种比较试验、不同茬口及育苗方式试验、不同施肥方式试验,探索出以早佳-8424西瓜为主栽品种的西瓜—水稻轮作栽培模式和生物有机肥配方施肥技术,667 m~2产值达1万元,纯效益达6 000元,实现了缓控连作障碍,促进了西瓜优质、高产高效栽培和粮菜绿色生产。  相似文献   

18.
温州地区设施大棚瓜菜产业快速发展,选择适宜的种植模式,对提高生产效益尤为重要。大棚茄子—水稻轮作稳粮增效种植模式,通过水旱轮作,克服茄子连作障碍,减轻土传病害,实现粮经双丰收,是一种高效生态种植模式,现介绍其关键栽培技术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黄瓜是福建省漳州市芗城区主要种植的蔬菜种类,一般于冬春季利用大棚设施栽培,上年12月播种,3~4月采收,每667 m^(2)产量4 000~4 500 kg、产值1.4万~1.8万元,经济效益较高。由于大棚黄瓜多年连茬种植,近年来土壤连作障碍严重,病虫害频发,影响了黄瓜的产量和品质。为此,当地农技人员在芗城区天宝镇推广大棚黄瓜-水稻轮作模式,即在冬春茬黄瓜采收后种植一季水稻,以减轻土壤连作障碍。该水旱轮作模式既可增加粮食产量,保障粮食安全,又可改善土壤性状,减轻黄瓜病虫害的发生。该文从品种选择、整地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和采收等方面介绍了大棚黄瓜-水稻轮作模式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0.
正江苏省东台市西瓜种植已有800多a的历史,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优越的土壤条件、丰富的种植经验形成了自有的风味特色,东台西瓜已成为江苏省的一个知名品牌。但是,近年来设施西瓜连作障碍越来越严重,已成为阻碍东台西瓜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子,为此,我们开展了一系列设施内水旱轮作植物修复技术研究,其中以设施西瓜—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