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黑龙港流域的河北省巨鹿示范基地为例,本研究以郑单958为试验品种设计主处理3个,A1:灌浆期不浇水;A2:喷灌灌浆期浇水20 m~3/亩;A3:喷灌灌浆期浇水30 m~3/亩。副处理设5个不同氮磷钾配比和追肥模式,研究玉米最佳氮磷钾配比。研究表明在水肥一体化条件下,以底肥加追施肥效果最好。在底施钾肥用量相同的情况下,增施氮肥和磷肥肥效不增产,反而产量略低,底肥肥料用量虽然高但氮磷钾配比不当,降低肥效。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高肥力条件下 ,不同底氮量和行距对豫麦 49号小麦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施入一定底氮 (纯氮 1 2kg/亩左右 )的基础上 ,不同底氮增加量对小麦产量有极显著差异 ,以底肥增施 1 0kg/亩尿素产量最高 ;不同行距配置对产量影响不大 ;不同底氮量和行距互作对产量有显著影响 ,以底肥增施 1 0kg/亩尿素并采用 0 .2 0m× 0 .2 6m种植方式产量最高 ,底肥增施 2 0kg/亩尿素宜采取 0 .1 3m× 0 .33m种植方式 ,底肥不增施氮肥时 ,无论采取何种行距 ,其产量都最低  相似文献   

3.
氮磷钾用量及配比对甜玉米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二次回归正交组合设计,研究氮磷钾用量及配比对甜玉米产量与品质的影响表明:氮磷钾用量对商品鲜苞产量有显著增产作用,其影响顺序为:氮>钾>磷。在本试验条件下,每亩施N、P_2O_5、K_2O分别为18.2kg、6.3kg、18kg时,可获最高鲜苞产量640kg/亩。钾可显著提高鲜粒水溶性糖含量。氮、磷则在某一用量(每亩N6.7kg、P_2O_55kg)时,鲜粒水溶性糖含量最低,氮、磷分别小于以上用量时,水溶性糖随养分增加而下降,大于以上用量时,糖分随养分增加而增加。综合商品鲜苞产量与糖分含量两项指标,可推荐甜玉米合适施肥量为N18.2kg/亩,P_2O_56.3kg/亩,K_2O18kg/亩,其配比为N:P_2O_5:K_2O=1:0.35:1。  相似文献   

4.
氮磷钾用量及配比对烟叶质量的影响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紫泥田进行了不同施氮量及氮磷钾配比与烟叶产量、质量关系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施氮量增加,烟株株高增高,叶面积增大,顶叶开片变好;随着钾素增多,茎杆变粗,烟叶质量趋好,上中等烟比例提高,产量质量提高。氮肥用量以142.5kg/hm2为好,氮磷钾配比以1∶1∶3处理为优。  相似文献   

5.
进行红枣不同生育期氮、磷、钾最佳配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枣树从萌芽到开花多施氮肥,中施磷肥,少施钾肥,氮磷钾配比为1∶0.6∶0.2,可制定配方为N+P2O5+K2O≥45%(25-15-5),每株施1.45 kg;花期到果实膨大期施中量氮、钾肥,多施磷肥,氮磷钾配比为1∶2.1∶0.9,可制定配方为N+P2O5+K2O≥45%(11-23-11),每株施1.34 kg;果实膨大期补施磷钾肥,磷钾配比为1∶1,每株施0.6 kg。  相似文献   

6.
西藏当前使用的肥料主要是以氮磷钾为主的单质肥料,缺乏高效、增产、环境友好型的新型肥料,为此引进一种叫金纳尔的生物酶制剂,运用田间正交试验,研究氮磷钾肥与金纳尔添加剂对高寒地区青稞的增产效应及最佳用量与配比,试验表明氮磷钾和金纳尔对青稞的产量均有贡献,贡献的大小排序为氮磷钾金纳尔,最佳用量为10.5、8.5、3.5、5kg/亩。  相似文献   

7.
大豆底施禾泰底肥王试验结果表明:禾泰底肥王能增加株高、有效分枝数、单株荚数,提高光合强度,加快灌浆速度,提高百粒重及产量.增产幅度为41.7~429.3 kg/hm2.生产上底施75 kg/hm2禾泰底肥王为适宜用量.  相似文献   

8.
本田间试验探讨苦荞不同品种、播种方式、播种密度和施肥量对荞麦生长、倒伏以及产量的影响,以形成荞麦抗倒伏栽培技术应用于生产。试验结果表明,品种、播种方式、播种密度和施肥量对产量影响达极显著水平;不同品种中以川荞2号表现较好,春苦荞秋播密度12万苗/亩或24万苗/亩,施45 kg/亩复合肥作底肥,7.5 kg/亩尿素作追肥产量较高;本次试验处理6(川荞2号、开沟条播、12万苗、45 kg复合肥作底肥、5 kg尿素作追肥)产量最高,折亩产171.8 kg,为最优处理组合。  相似文献   

9.
在粘壤土上开展试验,研究了施氮量和氮磷钾配比对蓖麻品种淄蓖7号生长特性、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量、氮磷钾配比以及两者互作对蓖麻的生长特性、干物质积累和产量均产生了显著或极显著的影响;随着施氮量从225.0 kg/hm~2到375.0 kg/hm~2、氮磷钾配比从1∶0∶0提高到1∶0.9∶1.5,蓖麻的株高、叶干重、茎干重、叶面积指数、籽粒产量均显著增加;籽粒产量的增加主要来源于每株穗数的增加和百粒重的提高;施氮量375 kg/hm~2、氮磷钾配比1∶0.9∶1.5处理的籽粒产量最高,达2163.6 kg/hm~2。  相似文献   

10.
番茄最佳施肥量及配比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在沈阳地区冲积型菜园土上,采用三因素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氮磷钾不同用量和配比对番茄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氮磷钾底肥基本接近时,不同施肥对番茄开花期和座果期生物学性状没有显著影响。但到第1次收获时,番茄产量有明显变化,增施氮磷钾肥均可增产。但当氮肥(N)用量超过0.24g/kg(每667m^2 36kg N),磷肥(P2O5)超过0.26g/kg(每667m^2 39kg P2O5)钾肥(K2O)0.35g/kg每667m^2525kg K2O)时,增产作用不明显,甚至有减产的趋势。不同施肥处理对果实产量有明显的作用,符合二次回归旋转设计模型。其最佳N:P2O5:K2O配比为1:1:2,最佳施肥方案为N:0.12g/kg(每667m^2 18kg N),P2O5:0.11G/KG(每667m^2 16.5kg P2O5),K2O:0.23g/kg(每667m^2 34.5kg K2O)最高产量施肥量的养分用量和配比与最佳产量的接近,这为生产番茄专用肥配方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特用糯玉米品种筛选与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筑糯5号等6个糯玉米品种进行筛选试验,结果表明:鲜果穗产量和经济产值都以筑糯5号最高,其余依次为黔西黄糯、水晶6号、黔西白糯、水晶1号、大方黄糯.选用黔西黄糯进行高产栽培技术试验,设置密度和玉米专用复合肥用量两因素,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得出鲜果穗产量500-600 kg/667m^2,平均564.28 kg/667m^2的生产方案为:种植密度3 063-3 214株/667 m^2,施玉米专用复合肥19.94-25.26 kg作底肥;鲜果穗产量在600 kg/667m^2以上,平均618.45 kg/667m^2的生产方案为:种植密度3 532-3 712株/667m^2,施玉米专用复合肥34.69-37.00 kg作底肥.  相似文献   

12.
本田间试验探讨苦荞不同品种、播种方式、播种密度和施肥量对荞麦生长、倒伏以及产量的影响,以形成荞麦抗倒伏栽培技术应用于生产。试验结果表明,播种方式、过磷酸钙施用量对倒伏和产量影响不显著;各品种间产量差异显著;播种密度和尿素施用量对产量影响达极显著水平;不同品种中以西荞2号和KQ2008-07表现较好,苦荞秋播密度20万~24万苗/亩(用种量5~6 kg/亩),施5~7.5 kg/亩尿素作追肥产量较高;本次试验处理4(品种KQ2008-07、24万苗/亩播种量、开沟穴播、施用45 kg/亩过磷酸钙作底肥、7.5 kg/亩尿素作追肥)产量最高,折亩产136.5 kg,为最优处理组合。  相似文献   

13.
麦套花生施底肥的增产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麦套花生施用底肥增产,这项技术已在全市推广应用24.6万亩。试验证明,一般亩增产花生果50公斤左右。为了进一步证明花生施底肥的增产效应,1989年在兰考基点进行了试验。试验设在翟忠正麦套花生责任田里,青沙壤土,中下等肥力,没有水浇条件。供试品种豫花一号,5月20日套种于麦田。底肥设4个处理.每亩底施农家肥2000公斤;每亩底施农家肥1000公斤,每亩底施农家肥500公斤;以不施底肥为对照。随机区组排列,重复4次,小区面积为0.1亩,总面积为1.6亩,结合麦田管理将底肥于2月麦苗返青期施入准备套种花生的麦垄行间。麦套花生播种后,进行一般管理。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高油115等玉米品种在彰武县的试验产量对比,探讨在彰武县种植高油玉米的完整栽培技术。试验结果表明,施农家肥45 t/hm2(底肥)、复合肥(15-15-15)337.5 kg/hm2基础上施尿素300.0~412.5 kg/hm2范围内,植株高度、穗位高度与肥料用量呈增加趋势。种植密度以45 000~49 500株/hm2为好。  相似文献   

15.
杜永芹 《上海农学院学报》1992,10(2):155-160,154
在亩施75kg碳铵和7.5kg钾肥的基础上,施用磷肥对玉米生长有明显的作用,能较好地提高玉米的干物重及产量,在亩施0-80kg磷肥用量范围内,产量与磷肥用量呈抛物线回归,其肥效的回归方程为y=2162.93 31.411-0.246x^2,r=0.998^**,最高产量的磷肥用量为65.9kg/亩,在土壤有效磷不足(4.5ppm)的情况下,以亩施过磷酸钙60kg效果为好。  相似文献   

16.
通过田间肥效试验,分析结球甘蓝氮磷钾施肥效应、最佳施肥数量、施肥配比和土壤养分丰缺指标等.试验表明,以氮肥增产效果最佳,钾肥次之,氮磷钾施肥效应为N>K>P.通过氮磷钾三元二次肥料效应模型拟合,结球甘蓝最佳经济产量5 049.35 kg/亩,其N、P2O5、K2O施肥量分别为20.3 kg/亩、6.5 kg/亩和11.7 kg/亩,N∶P2O5∶K2O=1∶0.32∶0.57.  相似文献   

17.
以郑麦9023为研究对象,在施用磷、钾肥不变的情况下,研究不同用氮量对小麦产量的影响,以探讨在高水肥地力条件下的氮肥用量。试验结果表明:施氮肥比不施氮肥增产效果达极显著水平,在氮肥适当施用的情况下缺磷、缺钾对产量的影响不明显;最佳施N量为17.66 kg/亩,最佳施N量下的产量为611.56 kg/亩,最高施氮量为18.89 kg/亩,最高施N量下的产量为612.76 kg/亩;N、P2O5、K2O对产量的贡献率分别为47.43%、0.95%、-0.38%,在合理施肥范围内每千克N、P2O5、K2O可分别增收小麦产量为19.76 kg、0.695 kg、-0.37 kg。该试验地小麦施肥应以氮肥为主、磷肥为辅、不施钾肥。  相似文献   

18.
不同氮磷钾配施对东北烤烟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不同氮磷钾配施对东北烤烟叶绿素含量的影响。[方法]以烤烟品种龙江911为材料,在田间条件下以氮、磷、钾施用量和配比作为变量,以烤烟叶片的叶绿素含量为目标函数建立方程。[结果]烤烟叶片叶绿素含量与不同氮磷钾配比密切相关,并能建立三元二次回归方程;氮磷钾影响烤烟叶片叶绿素含量的主控因子;磷钾的交互作用为正相关。以叶绿素含量为指标筛选出最佳施肥方案为:N15kg/hm^2,P2O5101kg/hm^2,K2O189kg/hm^2。[结论]该研究为烟叶生产中高效施肥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冬小麦夏玉米种植模式一次性底肥的产量和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制视为一系统整体来研究只施一次底肥,在保证单产不降低的前提下,节约成本,提高效益。结果表明,在滦河流域沙区土壤上冬小麦施用适量底肥,种夏玉米不施底肥,比两茬作物均施底肥两种作物的产量变化不明显,但效益却明显提高。进而提出一个较完善的平衡施肥技术方案:在上茬冬小麦,底施纯N69kg/hm2,K2O165kg/hm2,P2O5150kg/hm2,P、K肥1次性底施。在冬小麦孕穗期、拔节期分别追施纯N34 5kg/hm2,在夏玉米的小喇叭口、大喇叭口期追施纯N207kg/hm2。  相似文献   

20.
超级杂交中稻节氮栽培氮用量及氮磷钾配比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超级杂交中稻节氮栽培最佳节氮量及氮与磷钾最佳配比,采用"3414"试验设计,研究了不同缓释氮肥用量及与磷钾肥配比与超级杂交中稻Y两优1号产量间的关系,建立了节氮栽培条件下Y两优1号氮磷钾施用量与产量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氮肥用量显著影响水稻产量,但氮磷钾配比变化对水稻产量影响不显著;氮磷钾三元素对产量的作用大小依次为氮肥>钾肥>磷肥;获得最高产量(10500.9kg/hm2)的N、P2O5、K2O施用量分别为205.2 kg/hm2、38.8 kg/hm2、158.6kg/hm2.单产达到9750kg/hm2的推荐施肥方案为:N 163.3-196.7 kg/hm2、P205 57.2-85.3 kg/hm2、K2O 175.5-214.5 kg/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