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了不同追施氮肥时期和追施氮肥量对优质强筋小麦皖麦38经济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追施氮肥时期和追氮水平对皖麦38经济性状和产量有明显的调控作用,当基施纯氮111kg/hm2时,追施氮肥时期以拔节期最优;拔节期追施氮肥量与产量呈二次曲线关系,追施氮肥量在100~144.95kg/hm2,经济性状协调且产量高。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不同时期追施氮肥对谷子穗分化时期农艺性状的影响,以晋谷21号为材料,随机区组设计,等行种植,定期调查谷子株高、茎粗、全展叶数和穗分化时期的根系、叶片、茎秆干质量及产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不同处理之间对谷子的株高、茎粗、全展叶数以及幼穗分化时期的根系干质量、叶片干质量、茎秆干质量有显著影响;不同时期追施尿素对谷子产量有显著差异;不同时期追肥对谷子田的高产稳产也会产生显著影响,其中,三叶期追施氮肥有助于实现谷子田的高产稳产。因此,不同时期追施氮肥会显著影响谷子的生长,山西晋中地区种植晋谷21号应该在三叶期到分蘖期追施氮肥。  相似文献   

3.
为推荐双季稻区油菜合理施肥时期,以中熟偏早油菜品种"赣油杂5号"为试验材料,于20102011年通过大田试验研究氮肥不同追施时期对油菜产量、效益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追施时期条件下,N_(150)处理下仅追施1次氮肥的平均株高要高于N_(180)处理下仅追施1次氮肥的平均株高,而N_(150)处理下追施2次氮肥的平均株高要低于N180处理下追施2次氮肥的平均株高;多次追施比一次性全部追施油菜籽粒含油量高。N_(150)水平下各处理籽粒产量之间的差异均未达显著水平。在N_(180)水平下,腊肥+薹肥追施时期处理与其他增施腊肥处理籽粒产量之间的差异未达显著水平外,与其他处理均达显著水平,腊肥+薹肥处理油菜籽粒产量最高,效益最好;苗肥+薹肥追施时期处理的氮肥利用率、氮肥农学利用率、氮素吸收效率都最高。此外,双季稻区油菜生产第一次氮肥追施可适当延后。  相似文献   

4.
氮肥追施时期对油菜产量、效益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推荐双季稻区油菜合理施肥时期,以中熟偏早油菜品种"赣油杂5号"为试验材料,于2010~2011年通过大田试验研究氮肥不同追施时期对油菜产量、效益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追施时期条件下,N_(150)处理下仅追施1次氮肥的平均株高要高于N_(180)处理下仅追施1次氮肥的平均株高,而N_(150)处理下追施2次氮肥的平均株高要低于N180处理下追施2次氮肥的平均株高;多次追施比一次性全部追施油菜籽粒含油量高。N_(150)水平下各处理籽粒产量之间的差异均未达显著水平。在N_(180)水平下,腊肥+薹肥追施时期处理与其他增施腊肥处理籽粒产量之间的差异未达显著水平外,与其他处理均达显著水平,腊肥+薹肥处理油菜籽粒产量最高,效益最好;苗肥+薹肥追施时期处理的氮肥利用率、氮肥农学利用率、氮素吸收效率都最高。此外,双季稻区油菜生产第一次氮肥追施可适当延后。  相似文献   

5.
在春小麦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三叶期、拔节期、孕穗期三个时期,对辽春18号春小麦追施氮肥,探讨其对辽春18号春小麦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拔节期追施氮肥,可使小麦株高增加、穗粒数增多、千粒重增加、穗粒重增加。在三叶期施用氮肥,可使小麦有效穗数最多。拔节期追施氮肥,小麦产量最高,其次是孕穗期追施氮肥的小麦产量,最后是三叶期追施氮肥小麦产量最低。  相似文献   

6.
追施氮肥时期对淮南中筋小麦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7,他引:19  
在淮南麦区以中筋小麦扬麦10号为材料,研究在高产栽培条件下不同时期追施氮肥对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总施氮(纯氮)量为225kg·hm-2、基肥与追肥比为5∶5的条件下,不同时期追施氮肥对籽粒蛋白质含量、淀粉含量、磨粉品质、淀粉糊化特性以及面粉和面条品质均有显著的调节作用;在4叶期、越冬期、返青期、拔节期追施氮肥均可使扬麦10号达到中筋小麦品质标准,且追施氮肥时期适度后移有利于品质的提高;拔节期追施氮肥可改善淀粉糊化特性和面条品质;抽穗期和开花期追施氮肥显著提高蛋白质和面筋含量,但面粉糊化特性和面条品质等有所下降,且产量偏低。拔节期是实现产量和品质协同提高的最适追施氮肥时期。  相似文献   

7.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氮肥调控对川农麦1号灌浆期旗叶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调控下各个光合特性因子的日变化趋势不同;随着氮肥水平的提高和追施氮肥时期的后移,川农麦1号净光合速率呈增加趋势,而随着追施氮肥时期的后移其他光合因子则呈下降的趋势;在各个氮肥处理下上午光合速率的平均值均高于下午光合速率,且随着氮肥水平的提高和追施氮肥时期后移,下午光合速率下降速度加快。通径分析表明:在中、低氮水平和前期追施氮肥的情况下影响光合速率的主要是蒸腾失水严重,在高氮水平和追施氮肥时期后移的情况下影响光合速率的主要是相对湿度过大、蒸腾作用减弱。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不同生育时期追施氮肥对啤酒大麦经济性状及品质影响,研究啤酒大麦氮肥最佳追施时期,为提高大麦种植区产量与品质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方法】 以近几年引进和自育的啤酒大麦品种为材料,采用裂区设计,研究在不同生育时期追施氮肥对不同品种经济性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及变化规律。【结果】 随着追施氮肥时期的推迟,抽穗期、成熟期均推迟;在孕穗期、抽穗期追施氮肥,生育期天数显著增加;在2叶1心期追施氮肥最高总茎数和有效穗数表现最优,差异显著;株高、产量构成因子及产量在拔节期追施氮肥效果最佳,且差异显著;蛋白质含量与追氮时期呈正相关规律变化,随着追施氮肥时期的后移,蛋白质含量越高。【结论】 在2叶1心期追施氮肥,可显著提高啤酒大麦的经济性状;在拔节期追施氮肥,可显著提高啤酒大麦的产量,显著改善其籽粒品质。拔节期追施氮肥可实现产量与品质的协同提高。  相似文献   

9.
不同时期追施氮肥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研究了不同时期追施氮肥对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时期追施氮肥对小麦茎基部的节间长度和充实度有着明显的影响。同时,对小麦的成熟期、单位面积成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也有明显的影响。其中,以药隔后期追施氮肥小麦的穗粒数和千粒重最高,增产效果达到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0.
以两系杂交中籼稻丰两优4号为材料,研究不同叶龄期追施氮肥对其群体质量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倒4叶期追施氮肥产量最高,各处理之间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倒4叶期追施氮肥显著提高有效穗数、穗粒数和产量;穗肥的合理施用能有效控制无效分蘖生长,提高成穗率、群体光合生产量,从而实现高产。  相似文献   

11.
以中筋小麦新冬24号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时期施氮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总施氮量相等,基肥和追肥各占20%和80%的情况下,小麦产量随追肥时期和追肥方法的不同而有异。在春季一次性追施氮肥中,拔节期追施产量最高,扬花期次之,孕穗期最小;在拔节期追施氮肥情况下,扬花期比孕穗期再追施一次氮肥产量要高。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有随追肥时期的推迟而提高的趋势。面团形成时间、面团稳定时间、评价值、面团最大拉伸阻力、拉伸曲线面积有随追肥时期的推迟而降低的趋势。拔节期是实现中筋小麦高产与优质相协调的适宜追氮时期。  相似文献   

12.
氮肥不同追施时期对粳稻产量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豫粳6号为材料,设7个追肥时期,研究不同追氮时期对粳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籽粒中蛋白质含量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不同追氮时期对粳稻籽粒中蛋白质含量和产量有显著的影响,华北沿黄地区生态条件下,水稻秧苗移栽后50-55 d(8月5-10号)追施氮肥,既能获得最高的水稻产量,又能适度提高子粒中蛋白质的含量,增加穗数是产量提高的主要原因;水稻生长前期(8月10号以前)追施氮肥,随追氮时间的推移,水稻产量与蛋白质的含量同步提高;随着追氮时期的后移(8月10号以后),水稻籽粒中蛋白质的含量呈上升趋势,但产量却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13.
研究不同播种期与密度对天禾3号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播种期与密度对天禾3号均有显著影响。本试验条件下,天禾3号最佳播种期和密度分别为10月10日、240万株/hm2,此条件下产量最高,达9710.9kg/hm2。  相似文献   

14.
以弱筋小麦品种扬麦9号为试验材料,采用部分重复法进行播期、群体密度、肥料(氮肥、磷肥和钾肥)施用量以及追肥时期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所有试验因子都不同程度地影响弱筋小麦的蛋白质含量;氮肥施用量对产量和蛋白质含量影响最大,随氮肥施用量增加,蛋白质含量显著提高;返青期以后追施氮肥能显著提高蛋白质含量,8.8叶龄期追施氮肥对产量形成影响最大,10.1叶龄期施用,籽粒蛋白质含量最高,但增加磷肥施用量又能显著抑制蛋白质含量的提高;播期对籽粒产量和蛋白质含量起负向作用;群体密度大,钾肥施用水平高,能显著提高弱筋小麦蛋白质含量。  相似文献   

15.
施氮量对青贮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耐高水肥青贮玉米品种曲辰9号为材料,研究不同尿素追施量对青贮玉米于物质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氮肥施用范围内,曲辰9号干物质产量随氮肥追施量增加而增加,以尿素追施量675kg/hm2处理的产量最高(15907.5kg/hm2);追施氮肥可显著提高青贮玉米粗蛋白含量,降低酸性洗涤纤维和中性洗涤纤维含量.说明冀西北地区青贮玉米最佳尿素追施量为675kg/hm2.  相似文献   

16.
刘保华 《农家顾问》2011,(11):28-28
为了给冀南地区的小麦高产优质栽培提供科学依据,以当地主推小麦品种邯7086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追氮时期和追氮数量对邯7086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在一定氮肥总量水平下,分次追施氮肥较一次性追施氮肥更利于提高产量,并且可以提高子粒品质,尤其对子粒粗蛋白含量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采用小区试验方法,研究不同时期追施氮肥对玉米叶片及籽粒中氮、磷,钾吸收影响。主要试验结论如下:氮作为植物的必需元素,不同时期追施氮肥对玉米的生长发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不同施氮处理,前期施氮叶片中氮含量较高,随着生育期的推移,后期叶片中的含氮量下降,而籽粒中含氮量升高,氮随玉米的生长发育开始从叶片向籽粒中转移。不同时期施氮对玉米产量影响差异很大,方差分析F=9.6830**;差异都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处理5(十二叶)时期施氮肥产量最高,分别比其它处理(4、1、6、7、2、3)增产5.65%、7.42%、8.50%.8.65%.4.14%、5.09%。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结果表明,在山西晋中盆地条件下,不同时期追施氮肥,对特早熟夏玉米的三大产量形成因素(叶面积系数、光合势及净同化率)的发展动态产生不同影响。其中大喇叭口期追肥的叶面积系数发展动态较为合理,后期稳定在较高水平上,后期的光合势、净同化率也较高,产量最高。在施用了种肥的基础上,可于大喇叭口期追施氮肥,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9.
通过在黄壤上进行辣椒施用氮肥试验,研究了不同时期氮肥施用量对辣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表明,氮磷钾一次性全作底肥的生长后期有缺氮现象,植株明显矮于后期追施氮肥的,结果数减少和果实小而轻;追施两次氮肥的产量明显高于一次的,在初果期和二次采收后各追施一次氮肥效果尤为明显。黄壤土种植辣椒最佳施用方法:40%氮肥深施作底肥,30%在初果期追肥,30%在采收一次后追施较好。且辣椒采收时期追施尿素,亚硝酸盐未超过无公害卫生指标。  相似文献   

20.
以小麦天禾3号为材料,在适宜播期范围内研究不同播量对产量及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播量对天禾3号产量影响显著,其中播量为225.0 kg/hm~2的产量达极显著水平。不同播量对成穗数、穗粒数影响较大,对千粒重影响较小。该品种对播量的适应性强,适宜播期范围内均能达到8 800 kg/hm~2。最佳产量三要素为:亩穗数660万~675万/hm~2,穗粒数35~36粒,千粒重44 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