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探索不同能量、蛋白和粗纤维水平对太湖鹅生长发育和屠宰性能的影响,将3种营养成分在不同饲养阶段均采用单因子设计,分为高、中、低3种水平。育雏期(0~4周龄)粗蛋白为17%、19%和21%;代谢能为10.5、11.0和11.5 MJ/kg;粗纤维为3.5%、5.0%和6.5%。育肥期(5~11周龄)粗蛋白为15.5%、16.5%和17.5%;代谢能为10.00、10.65和11.75 MJ/kg;粗纤维为5.0%、6.5%和8.5%。每种营养成分在分成3种水平时,其它营养成分为中等水平,营养成分相同的3个中等水平组合并为一组。将刚出壳雏鹅随机分为7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0只,公母各半。每组饲喂不同营养水平的日粮,观测各组增重、饲料转化比和屠宰性能。结果表明:在育雏期中等蛋白组增重显著大于其它组(P0.05),低蛋白组饲料转化比显著大于高蛋白组(P0.05);不同代谢能水平增重和饲料转化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不同粗纤维水平增重差异不显著(P0.05),高粗纤维组的饲料转化比显著大于其它组(P0.05)。在育肥期不同蛋白水平增重差异不显著(P0.05),各组间饲料转化比差异均显著(P0.05),低蛋白组最低,中等蛋白组最高;中等代谢能组增重显著高于其它组(P0.05),高代谢能组饲料转化比显著小于低代谢能组(P0.05);不同粗纤维水平的增重和饲料转化比差异均显著(P0.05),且均为中等粗纤维组最好,高粗纤维组最差。屠宰测定结果显示,仅见低能组的胸肌率显著高于高、中能组(P0.05),其它指标差异均不显著(P0.05)。建议太湖鹅育雏期日粮采用19%粗蛋白质、10.50 MJ/kg代谢能和3.5%粗纤维为宜;育肥期日粮采用15.5%粗蛋白、10.65 MJ/kg代谢能和6.5%粗纤维为宜。  相似文献   

2.
不同粗蛋白水平对乳鸽生长后期增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300只14日龄乳鸽随机分为Ⅰ、Ⅱ、Ⅲ、Ⅳ、Ⅴ五个组进行试验,分别饲喂代谢能恒定为12.94MJ/kg,粗蛋白为16%、18%、20%、22%、24%五个水平的日粮。结果表明:日粮中不同的粗蛋白水平对乳鸽增重和饲料转化率均有显著的影响。随着日粮蛋白质水平的提高,乳鸽增重呈上升的趋势。Ⅰ组乳鸽的日增重显著低于其它组(P<0.05或P<0.01),Ⅱ组低于Ⅲ组、Ⅳ组,差异显著(P<0.05),但Ⅱ组与Ⅴ组、Ⅲ组与Ⅳ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Ⅰ组的饲料转化率低于其它组,差异显著(P<0.05),其它组之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不同日粮蛋白质水平添加赖氨酸对梅花鹿仔鹿生长性能及营养物质消化率的影响,选取24头健康的梅花鹿仔鹿,随机分成3组(Ⅰ、Ⅱ、Ⅲ),饲喂3种日粮,即Ⅰ组饲喂17.60%粗蛋白质日粮,Ⅱ组饲喂14.37%粗蛋白质日粮并添加0.3%赖氨酸,Ⅲ组饲喂17.60%粗蛋白质日粮并添加0.3%赖氨酸。在试验开始和结束时对仔鹿进行称重,以测定其生长性能,在试验结束前5天采用部分收粪法收集粪便,以测定其营养物质消化率。结果表明:梅花鹿仔鹿各组增重、平均日增重、饲料转化率均差异不显著(P0.05);梅花鹿仔鹿干物质消化率Ⅰ组、Ⅲ组差异显著(P0.05),各组梅花鹿仔鹿粗蛋白质消化率差异显著(P0.05),Ⅰ组Ⅲ组Ⅱ组。粗脂肪消化率Ⅰ组与Ⅱ组、Ⅱ组与Ⅲ组差异显著(P0.05)。结果显示,在低蛋白日粮中添加赖氨酸对仔鹿增重、平均日增重、饲料转化率无显著影响,说明低蛋白添加赖氨酸代替高蛋白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基础料添加水平对育成期水貂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选取120只(55±5)日龄体重相近(P0.05)的健康改良型雄性短毛黑水貂,随机平均分成Ⅰ、Ⅱ、Ⅲ、Ⅳ组,以动物性生鲜饲料搭配比例分别为0%、10%、15%、20%的基础料配制成试验日粮,进行135 d的饲养试验,通过对采食量、体重、体长指标的测定,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Ⅱ组水貂平均日增重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高于其他各组;Ⅱ组水貂平均日采食量显著高于Ⅲ、Ⅳ组(P0.05);育成前期,Ⅰ、Ⅱ、Ⅲ组间料重比差异不显著(P0.05),且都显著低于Ⅳ组(P0.05),Ⅱ组水貂平均活体长及体重指数均显著高于Ⅲ组(P0.05),极显著高于Ⅳ组(P0.01);育成后期,Ⅱ组水貂平均活体长极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1),Ⅱ、Ⅲ、Ⅳ组间平均体重指数差异不显著(P0.05),且都极显著高于Ⅰ组(P0.01)。由此说明,育成期水貂日粮中基础料的适宜添加水平为10%。  相似文献   

5.
为探索扬州鹅能量、蛋白和粗纤维营养需要量,试验采用3×3×2设计,育雏期日粮粗蛋白含量分别设为17%、19%和21%,粗纤维含量分别为3%、4%和5%,代谢能含量分别为11 MJ/kg和12 MJ/kg。育肥期日粮粗蛋白含量分别设为14.5%、16%和17.5%,粗纤维含量分别为4%、6%和8%,代谢能含量分别为10.5 MJ/kg和11.5 MJ/kg。将刚出壳扬州鹅雏鹅随机分为18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公母各5只,每组饲喂不同营养水平的日粮,观测不同营养水平日粮对扬州鹅增重和饲料转化比的影响。结果显示:育雏期日粮粗蛋白为17%组的增重显著大于19%和21%组(P0.05),饲料转化比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增重饲料成本低于其他两组;粗纤维为3%组的增重和4%组差异不显著(P0.05),但显著高于5%组(P0.05),饲料转化比和增重饲料成本显著低于4%和5%组(P0.05);代谢能为11 MJ/kg组的增重和12 MJ/kg组差异不显著(P0.05),饲料转化比显著高于12 MJ/kg组(P0.05),但增重饲料成本低于12 MJ/kg组。育肥期日粮粗蛋白为14.5%组的增重要显著大于16%和17.5%组(P0.05),饲料转化比和增重饲料成本显著低于其他二组(P0.05);不同粗纤维水平的增重差异不显著(P0.05),但4%组的饲料转化比和增重饲料成本显著低于6%和8%组(P0.05);代谢能为11.5 MJ/kg组的增重要显著大于10.5 MJ/kg组,饲料转化比显著低于10.5 MJ/kg组。研究表明:扬州鹅育雏期适宜营养需要量为粗蛋白17%、粗纤维3%、代谢能11 MJ/kg,育肥期适宜营养需要量为粗蛋白14.5%、粗纤维4%、代谢能11.5 MJ/kg。  相似文献   

6.
木薯叶粉对鹅生长性能和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旨在探索木薯叶粉对鹅生长性能和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选用28日龄体重相近、健康的海南本地杂交鹅108只,随机分成3组,每个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鹅。Ⅰ组(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Ⅱ组、Ⅲ组饲粮中分别添加5%、10%木薯叶粉。试验期42 d。结果表明:1)Ⅱ组、Ⅲ组体重和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Ⅰ组(P0.05),Ⅲ组平均日采食量显著高于Ⅰ组、Ⅱ组(P0.05),Ⅱ组料重比显著低于Ⅰ组、Ⅲ组(P0.05)。2)Ⅱ组血液平均红细胞体积显著高于Ⅲ组(P0.05),Ⅲ组血液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显著高于Ⅰ组和Ⅱ组(P0.05),其他血液生理指标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3)Ⅲ组血液谷丙转氨酶活性显著低于Ⅰ组(P0.05),Ⅰ组、Ⅱ组血液白蛋白含量显著高于Ⅲ组(P0.05),Ⅱ组血液葡萄糖含量显著高于Ⅰ组(P0.05),其他血液生化指标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木薯叶粉能提高鹅生长性能,不会影响鹅的健康,木薯叶粉添加量为5%时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
太湖鹅生长和屠宰性能以及肉品质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国家水禽种质资源基因库引进的太湖鹅为素材,对其生长、生产性能和肉品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7周龄前,太湖鹅体重在性别间无显著差异,7周龄后公鹅的体重显著高于母鹅的体重;公鹅的宰前活重、屠宰重、半净膛重、全净膛重、肝重、心重显著高于母鹅;母鹅胸肌嫩度显著低于公鹅,其他指标在性别间无显著差异。体重与体尺、屠宰性能、肉品质多数指标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旨在研究低蛋白质饲粮中添加蛋氨酸对育成期蓝狐生长性能、营养物质消化代谢的影响。选用平均体重为(2.21±0.60)kg的9周龄健康雄性蓝狐105只,随机分为7组,每组15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6个试验组分别饲喂在蛋白质水平为30%的基础饲粮(低蛋白质饲粮)中添加0(Ⅰ组)、0.2%(Ⅱ组)、0.4%(Ⅲ组)、0.6%(Ⅳ组)、0.8%(Ⅴ组)和1.0%(Ⅵ组)蛋氨酸的试验试粮。对照组(Ⅶ组)饲喂蛋白质水平为32%的基础饲粮(适宜蛋白质饲粮)。预试期7 d,正试期45 d。结果表明:Ⅴ组与Ⅵ组的末重(第45天体重)极显著高于其他试验组(P<0.01),并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第16~30天的平均日增重,Ⅳ组、Ⅴ组、Ⅵ组显著高于Ⅰ组(P<0.05),并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第31~45天的平均日增重,Ⅴ组、Ⅵ组极显著高于其他试验组(P<0.01),且Ⅴ组还显著高于Ⅵ组和对照组(P<0.05)。Ⅴ组、Ⅵ组的干物质排出量极显著低于其他试验组(P<0.01),并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Ⅴ组的干物质消化率显著高于Ⅰ组、Ⅲ组和Ⅳ组(P<0.05),并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Ⅴ组、Ⅵ组的蛋白质消化率显著高于Ⅰ组、Ⅱ组和Ⅲ组(P<0.05),并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Ⅰ组的脂肪消化率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其他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Ⅴ组和Ⅵ组的胱氨酸排出量极显著低于Ⅱ组、Ⅲ组和对照组(P<0.01);Ⅵ组的胱氨酸消化率极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1),对照组的胱氨酸消化率与Ⅴ组无显著差异(P>0.05);随着蛋氨酸添加水平的提高,蓝狐的蛋氨酸消化率相应增高,Ⅵ组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或P<0.01),Ⅴ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Ⅳ组的总氮排出量显著低于Ⅰ组、Ⅱ组和Ⅲ组(P<0.05),其他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Ⅴ组的氮沉积极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1),其他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Ⅰ组的净蛋白质利用率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其他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综合本试验的各项测定指标,在蛋白质水平为30%的低蛋白质饲粮中添加0.8%的蛋氨酸即饲粮中蛋氨酸水平为1.14%时能够满足育成期蓝狐对蛋氨酸的需要量,此时蓝狐的生长性能、蛋白质消化率和氮沉积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锌水平对育成期蓝狐生长性能、营养物质消化率及氮代谢的影响。选取8周龄平均体重为(2.21±0.49)kg的健康蓝狐90只,分成5组,通过方差分析调整各组间体重差异不显著(P>0.05),每组18只,公母各占1/2。各组饲粮锌水平分别为39.75(Ⅰ组)、60.00(Ⅱ组)、80.00(Ⅲ组)、100.00(Ⅳ组)、120.00 mg/kg(Ⅴ组)。预试期7 d,正试期60 d。结果表明:1)公狐平均日增重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母狐Ⅱ组平均日增重极显著高于Ⅴ组(P<0.01)。2)公狐干物质消化率Ⅱ组极显著高于Ⅰ组和Ⅳ组(P<0.01),显著高于Ⅲ组和Ⅴ组(P<0.05);脂肪消化率Ⅱ组极显著高于Ⅰ组、Ⅲ组和Ⅳ组(P<0.01);蛋白质消化率Ⅱ组极显著高于Ⅰ组、Ⅳ组和Ⅴ组(P<0.01)。3)公狐食入氮Ⅰ组和Ⅳ组极显著高于Ⅱ组(P<0.01);粪氮Ⅰ组、Ⅳ组和Ⅴ组极显著高于Ⅱ组(P<0.01)。母狐尿氮Ⅲ组和Ⅴ组显著高于Ⅱ组(P<0.05);氮沉积Ⅰ组和Ⅱ组极显著高于Ⅴ组(P<0.01),显著高于Ⅲ组(P<0.05);净蛋白质利用率Ⅰ组和Ⅱ组极显著高于Ⅴ组(P<0.01),显著高于Ⅲ组(P<0.05);蛋白质生物学价值Ⅱ组极显著高于Ⅴ组(P<0.01),Ⅰ组和Ⅱ组显著高于Ⅲ组和Ⅴ组(P<0.05)。综合试验结果得出,育成期蓝狐饲粮锌水平为60.00 mg/kg时,可获得较好的生长性能,提高蛋白质利用率,有效减少粪氮和尿氮的排出量。  相似文献   

10.
选择宁都三黄鸡初生雏99只,随机分为Ⅰ,Ⅱ,Ⅲ3组,各组初生重差异不显著,相对应分别饲喂高能高蛋白,中能中蛋白,低能低蛋白三种日粮。在同等饲养条件下,发现在0-30日龄段,Ⅰ,Ⅱ间增重差异不显著,Ⅰ,Ⅱ组均与Ⅲ组差异极显著,31-60日龄段各组增重增重差异均不显著,61-90日龄段Ⅰ,Ⅱ间增重差异不显著,Ⅰ,Ⅱ组与Ⅲ组增重差异极显著。试验结果表明:宁都三黄鸡在中等能量蛋白质水下下饲养可获得较好的日增重及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旨在研究日粮单宁水平对育成期雄性梅花鹿生长发育、角基萌发和初角茸生长的影响。选用24头体况相近的育成期雄性梅花鹿,采用单因素随机分组设计,分为4组,每组6头。对照组饲喂不添加单宁的基础日粮,Ⅰ、Ⅱ、Ⅲ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1%、2%、4%单宁。预试期4d,正试期140d。结果表明,Ⅱ组梅花鹿体重、体高的平均日增长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组间体长、管围的平均日增长差异均不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Ⅰ、Ⅱ、Ⅲ组梅花鹿角基萌发时间早;Ⅰ组梅花鹿初角茸左、右支茸长均高于对照组和Ⅱ、Ⅲ组,其中Ⅰ组梅花鹿初角茸右支茸长显著高于Ⅲ组(P0.05),Ⅰ、Ⅱ、Ⅲ组梅花鹿初角茸左、右支茸重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日粮中添加单宁能促进梅花鹿的生长发育,提前角基萌发时间,同时提高初角茸的产量;育成期雄性梅花鹿日粮中单宁的适宜添加量为2%。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不同能量水平日粮对21~45日龄艾维茵肉仔鸡生产性能和屠宰性能的影响,试验选择21日龄150只艾维茵肉鸡,随机分成3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在相同蛋白质水平下(19.50%),试验Ⅰ组、Ⅱ组和Ⅲ组肉仔鸡分别用12.50 MJ/kg、12.90 MJ/kg和13.30 MJ/kg的能量水平日粮饲喂,预试期为3 d,正试期为21 d,检测日增重、日采食量、料重比、胴体重、腹脂率、全净膛率、胸肌率以及腿肌率。结果表明: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的平均日增重、日采食量均显著高于试验Ⅰ组(P0.05),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间平均日增重、日采食量均差异不显著(P0.05),各组间料重比差异显著(P0.05);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的胴体重、腹脂率显著高于试验Ⅰ组(P0.05),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间胴体重、腹脂率差异不显著(P0.05),各组间全净膛率、胸肌率、腿肌率均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日粮能量水平为12.90 MJ/kg时,肉鸡的生产性能和胴体性能表现较好。  相似文献   

13.
试验旨在探究不同粗蛋白水平饲粮对冷季舍饲集中育肥牦牛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体况良好、体重(180.00±11.67) kg的公牦牛30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牦牛。设计3个粗蛋白水平分别为12.5%(Ⅰ组)、15.5%(Ⅱ组)和18.5%(Ⅲ组)的全混合饲粮(TMR)。预试期30 d,正式试验期90 d。结果显示,Ⅰ组、Ⅱ组牦牛的总增重、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Ⅲ组(P<0.05);Ⅲ组牦牛的料重比显著高于Ⅰ组、Ⅱ组(P<0.05)。Ⅱ组、Ⅲ组牦牛的粗灰分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Ⅰ组(P<0.05)。Ⅲ组牦牛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活性显著高于Ⅱ组(P<0.05);Ⅲ组尿素氮(BUN)含量显著高于Ⅰ组、Ⅱ组(P<0.05)。研究表明,中蛋白质水平饲粮在牦牛育肥过程所呈现的育肥效果较好,冷季集中育肥牦牛推荐饲粮蛋白质水平为15.5%。  相似文献   

14.
精氨酸对笼养育雏期蛋鸭生产性能及抗氧化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精氨酸对0~4周龄笼养蛋雏鸭生长性能及抗氧化功能的影响,探讨笼养育雏期蛋鸭适宜的精氨酸添加水平。试验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分组设计,选择健康1日龄金定蛋雏鸭18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鸭,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饲喂在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基础上分别添加0.10%、0.20%、0.30%、0.40%精氨酸的试验饲粮,试验期4周。结果表明:①饲粮中添加精氨酸平均日增重Ⅲ组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Ⅱ、Ⅳ、Ⅴ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Ⅱ、Ⅳ组显著高于Ⅰ组(P<0.05);平均日采食量以Ⅰ组最高,但各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料重比以Ⅲ组最低,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Ⅱ、Ⅳ、Ⅴ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同时,Ⅱ、Ⅳ、Ⅴ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②Ⅲ组血清和肝脏总抗氧化能力(T-AOC)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Ⅱ组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Ⅳ组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Ⅱ、Ⅲ、Ⅳ组肝脏丙二醛(MDA)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根据试验中有效评价精氨酸营养需要量的抗氧化指标,估测精氨酸添加水平分别为0.183%、0.198%、0.093%、0.208%。由此可见,蛋雏鸭采食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精氨酸的适宜添加水平为0.093%~0.208%。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不同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对三穗鸭生长性能的影响,选取300只三穗鸭随机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鸭。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Ⅰ组添加基础日粮1%的中草药配方Ⅰ,试Ⅱ组添加基础日粮1.5%的中草药配方Ⅰ,试Ⅲ组添加基础日粮1%的中草药配方Ⅱ,试Ⅳ组添加基础日粮1.5%的中草药配方Ⅱ。试验期56d。结果显示:在3~11周龄时,试Ⅰ、Ⅱ组在增重方面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Ⅲ、Ⅳ组和对照组相比,增重有差异但不显著。绝对周增重各组在各个阶段都略有差异,相对周增重各组间都呈下降趋势。试Ⅱ组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Ⅰ、Ⅳ组也有所提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Ⅲ组有所降低。平均日采食量与对照组相比,试Ⅰ、Ⅳ组显著提高(P0.05),试Ⅱ、Ⅲ组的日采食量也略有提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料肉比有所降低,但差异不显著(P0.05)。研究表明,添加1.5%基础日粮的中草药配方Ⅰ,能同时有效的提高三穗鸭3~11周龄的平均日增重和日采食量。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旨在探讨不同料水比的湿拌料对育成期银狐采食量、营养物质消化率、氮代谢及体重的影响。试验选用平均体重为(3.44±0.19)kg的12周龄左右的健康银狐30只,随机分为3个组,每组10只,公母各占1/2。3组银狐分别饲喂料水比为1.0∶2.5(Ⅰ组)、1.0∶3.5(Ⅱ组)和1.0∶4.5(Ⅲ组)的湿拌料,试验期48 d。结果表明:1)随着湿拌料添加水分比例的升高,各周龄银狐的干物质平均日采食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Ⅲ组银狐干物质平均日采食量在14、15、17、18、19周龄时极显著高于Ⅰ组和Ⅱ组(P0.01),在16周龄时显著高于Ⅰ组(P0.05);Ⅲ组干物质总采食量极显著高于Ⅰ组和Ⅱ组(P0.01),且Ⅱ组也有高于Ⅰ组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2)Ⅰ组干物质消化率显著高于Ⅲ组(P0.05);蛋白质消化率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Ⅰ组较Ⅱ组升高4.62%,Ⅱ组较Ⅲ组升高5.42%;脂肪消化率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Ⅰ组较Ⅲ组升高4.03%,Ⅱ组较Ⅲ组升高4.46%。3)食入氮表现为Ⅲ组极显著高于Ⅰ组和Ⅱ组(P0.01),Ⅱ组也有高于Ⅰ组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尿液量随着湿拌料添加水分比例的升高显著或极显著升高(P0.05或P0.01);氮沉积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粪氮排出量表现为Ⅲ组显著高于Ⅰ组和Ⅱ组(P0.05),Ⅱ组高于Ⅰ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随着湿拌料添加水分比例的升高,尿氮排出量有升高的趋势,而净蛋白质利用率有降低的趋势,但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Ⅰ组蛋白质生物学价值显著高于Ⅱ组和Ⅲ组(P0.05)。4)不同料水比的湿拌料对银狐不同周龄平均体重、各阶段平均日增重、总增重均无显著影响(P0.05);对于料重比,Ⅱ组较Ⅲ组降低4.30%,Ⅰ组较Ⅱ组降低1.21%,但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综合各项指标,从降低环境污染和饲料成本以及保证银狐体增重的角度出发,育成期银狐湿拌料中料水比以1.0∶2.5为宜。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在基础饲粮中添加果寡糖,旨在研究其对育成期水貂生长性能、营养物质消化率、氮代谢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挑选体重相近的健康育成期雄性水貂,随机分为5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Ⅰ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Ⅱ、Ⅲ、Ⅳ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3%、0.6%和0.9%果聚糖的试验饲粮;Ⅴ组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50 mg/kg兽用土霉素的试验饲粮。试验期42 d。结果表明:1)Ⅳ和Ⅴ组的末重和平均日增重高于其他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Ⅳ和Ⅴ组的末重分别提高了4.1%和3.6%,Ⅳ和Ⅴ组的平均日增重均提高了5.0%。2)Ⅳ组的干物质采食量显著高于Ⅰ、Ⅱ和Ⅴ组(P0.05);干物质消化率、蛋白质消化率和脂肪消化率各组间均差异不显著(P0.05)。3)Ⅳ组的食入氮显著高于Ⅰ和Ⅴ组(P0.05);Ⅲ和Ⅳ组的氮沉积、净蛋白质利用率和蛋白质生物学价值高于其他3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4)Ⅲ、Ⅳ、Ⅴ组的血清白蛋白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各组血清总蛋白含量有高于对照组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各组血清球蛋白、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白M和甘油三酯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血清总胆固醇含量以Ⅴ组最高,极显著高于Ⅰ和Ⅱ组(P0.01),显著高于Ⅲ和Ⅳ组(P0.05)。综合各项指标,育成期水貂饲粮中添加0.9%的果聚糖具有替代150 mg/kg土霉素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2~3月龄从江香猪在每千克饲料含消化能11.56、11.92、12.28 MJ,粗蛋白12.76%、13.41%、14.01%的3种不同的日粮营养水平下,育肥5个月时间进行比较,平均增重最快的Ⅲ组(40.48±6.76 kg),与Ⅰ组、Ⅱ组及前2个月使用Ⅲ组日粮、后3个月使用Ⅰ组日粮的Ⅳ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其余3组之间差异不显著;各组日增重在第3个月达到高峰,最高的Ⅲ组为340 g,第4个月开始下降,第5个月降到平均日增重以下;营养水平最高的Ⅲ组降幅最低,每头盈利最多的也是Ⅲ组,为257.07元,前2个月使用Ⅲ组日粮、后3个月使用Ⅰ组日粮的Ⅳ组比Ⅰ组每头多盈利33.14元,比Ⅱ组多盈利6.69元。  相似文献   

19.
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不同粗蛋白水平对产后安格斯母牛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繁殖性能的影响。选取健康且体况相近的产后1 d左右安格斯母牛24头,平均体重为(480±20) kg,随机分为3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牛。各组母牛分别饲喂粗蛋白水平为11.78%(Ⅰ组)、13.51%(Ⅱ组)和15.43%(Ⅲ组)的饲粮。预试期10 d,正式试验期60 d。结果显示,3组产后母牛初重和末重差异均不显著(P>0.05)。Ⅱ组产后母牛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Ⅰ组和Ⅲ组(P<0.05),料重比显著低于Ⅰ组和Ⅲ组(P<0.05)。Ⅱ组和Ⅲ组产后母牛血清中甘油三酯(TG)、尿素氮(BUN)含量均显著高于Ⅰ组(P<0.05);Ⅲ组产后母牛血清免疫球蛋白G (IgG)含量显著高于Ⅰ组和Ⅱ组(P<0.05);Ⅱ组产后母牛类胰岛素生长因子-1 (IGF-1)、生长激素(GH)含量极显著高于Ⅰ组(P<0.01)。Ⅱ组的犊牛成活率最高。研究表明,饲粮粗蛋白水平为13.51%时能够起到改善产后安格斯母牛生长性能、部分血清生化指标和繁殖性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铜源对育成期乌苏里貉生长性能、营养物质消化率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随机选取(60±5)日龄、健康的雄性乌苏里貉6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15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硫酸铜(Ⅰ组)、碱式氯化铜(Ⅱ组)、混合铜(Ⅲ组,碱式氯化铜和蛋氨酸铜,添加比例为1∶1,以铜元素计)和蛋氨酸铜(Ⅳ组),添加水平均为40 mg/kg。预试期7 d,正试期55 d。每组选取8只动物进行消化代谢试验。试验结束后,每只动物后肢静脉采血。结果表明:1)Ⅲ组的末重和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Ⅰ组(P<0.05),各组间料重比和平均日采食量差异不显著(P>0.05)。2)Ⅱ组的粗脂肪消化率显著高于Ⅰ、Ⅲ、Ⅳ组(P<0.05)。Ⅲ组的铜消化率显著高于Ⅰ、Ⅱ和Ⅲ组(P<0.05),干物质消化率、粗蛋白质消化率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3)粪氮、尿氮含量及氮沉积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Ⅰ、Ⅱ、Ⅳ组的粪铜含量显著高于Ⅲ组(P<0.05)。Ⅳ组尿铜含量显著高于Ⅰ、Ⅱ、Ⅲ组(P<0.05)。Ⅲ组的铜沉积显著高于Ⅰ、Ⅱ、Ⅳ组(P<0.05)。4)Ⅱ组血清中总蛋白含量显著高于Ⅲ、Ⅳ组(P<0.05)。Ⅲ、Ⅳ组血清尿素氮含量显著低于Ⅰ组(P<0.05),其余血清生化指标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在本试验条件下,饲粮中混合添加适宜水平的碱式氯化铜和蛋氨酸铜,可提高育成期乌苏里貉生长性能、营养物质消化率、氮沉积和铜沉积,更有利于其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