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当前,江西鄱阳湖区推广的棉花高产优质高效施肥方案,是通过多年的科学试验获得的。综合各试验资料,其结果如下:探明了在湖区棉田肥力中等条件下,棉花氮、磷、钾施用量及配合比例;锌肥最佳施用时期、用量和方法;麦饭石浸提浓度、方法和肥效。  相似文献   

2.
简要介绍了优质、高产、抗虫棉花新品种“南农优3号”在江西抚州市临川区的种植表现及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根据1982~1988年聊城地区棉花定点生育调查资料,经过统计分析,总结出优质高产棉花的最佳生育进程、株型结构和结铃模式,供作棉花优质高产栽培参考.  相似文献   

4.
库尔勒市棉花的生长气候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棉花生长特性,利用库尔勒1958-2008年气候资料分析了库尔勒棉花生长的适宜气候条件和影响棉花优质高产的不利因素,提出促进棉花高产的措施,主要包括:掌握气候规律,选育优良品种适时早播;采用高新节水滴灌技术;加强农业气象服务;合理施肥等。  相似文献   

5.
侯马市棉花生产气候条件分析及气象灾害防御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利用1971—2000年侯马市气象局气象观测资料,从棉花的生长特性入手,分析了侯马市棉花各生育期的温度、水分、光照等气候条件以及影响棉花产量的气候因子,并提出棉花种植中防御气象灾害的措施,对于当地棉农合理利用气候资源,促进棉花稳产、高产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深入湖北省主产棉区进行系统调研,查阅了棉花产业相关资料,分析了世界范围内的棉花生产、消费、贸易、库存以及棉花生产效益等状况。对棉花产销政策做出调整,提出了依靠科技和经营模式创新,稳定高产棉田,积极因地制宜调减低产棉田,发展粮、油、瓜、菜及园艺作物,推广高产高效种植模式,提高棉田生产效益,增加棉农收入。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讨棉花高产形成规律和栽培技术,作者从1974年以来,进行了高产栽培试验及大面积生产调查研究。本文根据这些试验与调查资料,对棉花高产栽培中的几个问题试论如下。 一、气候条件的影响 我县地处江海平原的棉麦两熟间套作地区,常年无霜期在210~220天左右。在棉花生长发育的4~10月份,气候条件多变,直  相似文献   

8.
<正> 鲁西属黄泛平原,棉花是当地主要经济作物。为研究棉花高产、优质、低成本的浇水、施肥模式,本文根据田间试验实测资料,利用农业系统工程的原理和方法,运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电子计算机模拟演释方法,筛选出棉花高产栽培中,灌水  相似文献   

9.
<正> 经济合理施肥,是棉花高产优质的重要措施之一。近半个世纪以来,研究棉花施肥的资料很多;争取棉花高产(每亩皮棉100—150公斤)是广大科技人员的愿望。但是研究结果与高产实际相符合的较少。原因是棉花高产因素是多方面的,而肥效的发挥作用,也受多种可变条件的干扰,虽然同种、同量肥料,在不同土壤气候、栽培制度和技术等条件下,其反应在棉花生育和产量上,并不完全一致。所以这是一个难度很大的课题,还必须从多方面深入细致地继续研究。  相似文献   

10.
《甘肃农业》2011,(7):99
7月5日~7日,省经作站组织省棉花专家组一行,冒着酷暑对敦煌、瓜州、玉门等市县农业部棉花高产创建工作进行了现场督导检查,并于7月7日在玉门市召开了农业部棉花高产创建甘肃棉花专家组座谈会。参加会议的有甘肃省棉花高产创建专家组全体成员,高产创建市县行政领导及技术负责人。酒泉市棉花首席专家及市农技部门相关领  相似文献   

11.
阐述了近几年来江西省棉花生产的概况,应用中国棉花生长指数(CCGI)分析了江西省2010年棉花生长和产量情况,探讨了当年棉花减产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江西省棉花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2.
[目的]筛选适合赣北棉区种植的双低早熟油菜品种。[方法]通过田间小区试验,对不同油菜品种生物学特性、产量结构、主要农艺性状间的相关指标进行分析。[结果]棉田套播油菜模式下油菜个体较小,株高在160.0 cm以下,茎粗2.0 cm以下,1次有效分枝少于7.0个/株,2次分枝基本没有,单株结角数较少,但套播油菜群体较大。[结论]沣油5103、浔油9号早熟性强且产量高,适宜在赣北棉区种植。  相似文献   

13.
高立明 《安徽农业科学》2000,28(3):308-308,310
介绍了赣棉 10号的生物学特性、产量水平、棉花纤维品质及栽培要点  相似文献   

14.
通过从黄河流域棉区引进5个熟性存在差异的棉花品种在江西九江地区常规种植,探讨其熟性差异对生育期、光合效能、地上部分生物量及籽棉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排除缓苗期则各品种的生育期是种植地比原产地缩短,且原产地生育期越长缩短越明显;(2)盛花期和吐絮期地上部分营养器官与生殖器官的生物量比值与熟性间(生育期)均有不显著的正相关(0.814,0.717),以吐絮期其值为1.4~1.6有利于籽棉产量提高;(3)生育期与籽棉产量之间有显著的正相关(0.922),盛花期营养与生殖器官的比值与籽棉产量显著正相关(0.909),吐絮期的地上部分干物质总质量与籽棉产量成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0.972),且吐絮期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的干物质质量均与籽棉产量成显著的正相关(0.907,0.892);(4)在江西棉区营养钵育苗移栽种植模式下,以产量为目标,向黄河流域棉区引种应该引原产地生育期在130 d左右的中熟棉或早中熟品种较好;对轻简化栽培、适宜机械化采收的春夏季直播、地膜覆盖直播等特种栽培模式,以效益为目标,应引进早熟棉。  相似文献   

15.
[Objective] This study was to analyze the high yielding, stability, adaptabil-ity and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check cultivars in national cotton regional trials in the Yangtze River Val ey in 2000-2013, with the aim to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reasonable selection of check cultivars for cotton regional trials. [Method] GGE biplot analysis method was used to carry out the intensive analysis and comprehensive comparisons on the performances and differences of the 9 major characters of check cultivars, namely, lint cotton yield , stability, and other main traits including bol weight, bol number, lint percentage, fiber length, fiber strength, micronaire val-ue, plant height and seed index. [Result] Ezamian 10 was suitable in the majority of cotton planting regions in the Yangtze River Val ey, with the best high yielding abili-ty and perfect yield stability. The yielding ability of Xiangzamian 8 ranked the sec-ond, but its stability was the poorest. Xiangzamian 8 was of the specific adaptive cultivar with relatively good performance in high yielding but the poorest stability. The suitable planting areas of Xiangzamian 8 were limited to the cotton planting re-gion around Dongting Lake in Hunan province, Poyang Lake in Jiangxi Province, the Coastal region in Jiangsu Province and Wuhan district in Hubei Province. Xi-angzamian 2 performanced poorer in both yielding and stability, while Simian 3 ranked first in stability but the last in yielding ability. The dominant character of Xi-angzamian 8 and Xiangzamian 2 were high cotton plants and big bol s. Simian 3 performanced super in lint percentage and fiber length. Ezamian 10 was strong in cotton bol formation ability, lint cotton yielding, fiber strength and seed size, as wel as high micronaire value. [Conclusion] The outstanding performance of Ezamian 10 in high and stable yield in the Yangtze River Val ey in recent years has effectively promoted the high yielding ability of candidate varieties in cotton regional trials in the area.  相似文献   

16.
新疆北疆棉花多元复合遥感估产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揭示棉花产量与棉花叶面积指数( LAI)、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相关关系,辨识新疆北疆棉花遥感估产最佳时相,建立棉花产量与LAI及NDVI间的多元复合遥感估产模型,为大面积棉花生产管理和估产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TM影像为数据源,结合实地调查的棉花LAI、NDVI和产量等数据,对影像数据进行校正,最后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棉花指数与产量数据间关系和建模.[结果]棉花LAI在各生育期呈先升后降的趋势,花铃期最高,均值为3.69;棉花NDVI在各生育期基本处于稳定的较高水平,棉花生长旺盛,长势较好;棉花蕾期和花铃期LAI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花铃期相关系数最高,达到0.75;新疆北疆棉花最佳估产时相为花铃期,最优估产模型为Y=17.76 LAI - 123.05 NDVI +232.15.[结论]利用LAI和NDVI建立多元复合估产模型能有效提高棉花的估产精度.  相似文献   

17.
不同生态类型棉区主要生态因子对棉花产量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收集了新疆、长江流域及黄河流域三大不同生态类型棉区的环境气象要素及棉花产量数据,利用灰色关联度法对比分析了不同生态棉区各生态因子对棉花产量的影响,初步阐明了新疆棉花高产的生态基础.  相似文献   

18.
李文蕾 《河北农业科学》2011,15(8):51-52,106
根据2006~2008年国家棉花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产量汇总资料,采用方差分析、变异系数、回归系数等多种分析方法,对棉花新品种邯7860的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邯7860早熟性好,稳产高产,纤维品质好,抗逆性强。  相似文献   

19.
2002~2004两个年度在地处长江中下游区域的江西省棉花研究所棉田稀植套种杂交油菜“华油 2790”(套种密度为 33000~37500株 /hm2 左右), 2002~2003年度油菜平均产量达 2337. 94kg/hm2, 2003~2004年度平均产量达 3728. 75kg/hm2 的超高产。  相似文献   

20.
高产棉花的产量结构与结铃状况关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试验资料经相关分析表明,长沙地区高产棉花的籽棉产量主要由前期(10月1日前)和中期(10月1日至11月10日)正常的收花量构成,与后期(11月10日后)收花量关系不大。前期收花量决定于9月下旬以前的吐絮铃数和烂铃率;中期收花量决定于9月下旬的未吐絮成铃数;后期收花量决定于同期的幼铃数。试验结果经电子计算机统计,建立和检验了10个数学模型,并以籽棉总产量模型模拟的优化方案为共同依据,模拟建立了亩产皮棉100公斤左右的产量总体模式:籽棉产量270公斤/亩,要求在10月1日前收花量占57.4%以上,11月10日前收花量占94%以上,11月10日后收花量占5%左右;要求9月下旬总铃数67500个/亩以上,其中成铃数66000个/亩以上,已吐絮铃数46400个/亩以上,幼铃数1500个/亩左右,烂铃率不超过20%;要求初花期果节数68000个/亩左右,盛花打顶前株高102厘米左右,最终高度100厘米左右(密度3000株/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