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红枣产量与出口量均居世界第一,但由于加工技术研究力度的缺乏,多数新鲜红枣因保质期短而腐烂变质,如何利用得天独厚的红枣原料优势,开发高端红枣产品及符合大众消费观念的红枣制品显得极其重要。本文综述了红枣干燥制品红枣干、红枣营养粉,红枣发酵制品红枣酒、红枣酸奶、红枣醋、红枣饮料的研究现状,并展望了未来红枣制品加工及研发方向,以期为我国红枣系列产品的研发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刘澜 《种子科技》2020,(6):31-32
红枣作为我国一种传统优秀的特产树种,其有着极高的营养含量,且具备多种营养保健作用。根据红枣的特点,对红枣的营养价值、保健作用进行介绍,并探析了红枣的贮藏加工技术,以此加深人们对红枣的了解,保障红枣在贮藏后的新鲜度。  相似文献   

3.
在日光温室中栽植红枣,可有效解决红枣成熟之后遇水即烂及集中上市等问题,同时可有效提升红枣栽植的单位面积产量,获得良好的反季节销售效果,促进红枣栽植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经过多年的红枣栽植经验,总结并归纳了一系列日光温室红枣矮化密植栽培技术,包括栽植前做好准备工作、加强种子处理、科学播种、优化苗期管理、科学嫁接,在嫁接之后加强管理并在栽植过程中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等。  相似文献   

4.
<正>近几年,红枣产业出现了令人鼓舞的现象,新疆大枣一度卖到120元/kg,确实让枣农激动了一把。受此影响,许多地方开始大面积种植红枣,陕西、宁夏、山西、河北、山东等地纷纷种植枣树,并引入红枣加工企业。本来趋于饱和的红枣市场,又加上大量盲目投入,无疑将会加重红枣市场供大于求的现状。北京方圆营销机构认为,在未来几年,红枣产业一定会出现过热的势头。到时候,红枣价格将会直线下跌,势必给种植户和加工企业带来巨大损失。面对这一情况,红枣企业只有认清当下局势,  相似文献   

5.
红枣保花保果的技术手段旨在改善红枣作物的营养水平,合理调整花期营养。在种植红枣的过程中,为了达到红枣坐果率明显提升的效果,必须运用红枣保花保果的技术手段。种植技术人员应对红枣作物施行全面的种植管理,结合红枣生长状态,提高红枣的坐果率,确保达到良好的红枣种植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以红枣汁、枸杞汁、白砂糖、果冻粉等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分别对红枣果冻、枸杞果冻及红枣枸杞复合保健果冻进行工艺探讨和配方优化。结果表明,红枣(枸杞)果冻的最佳原料配方为30%红枣汁(枸杞汁)、5%果冻粉、15%白砂糖;红枣枸杞复合保健果冻的最佳原料配方为20%红枣汁、15%枸杞汁、4%果冻粉、15%白砂糖。根据上述方法研制出的红枣、枸杞及其复合保健果冻颜色浅红、组织细腻且有弹性,具有特殊而适宜的红枣与枸杞的风味、营养丰富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7.
新疆地区红枣产业现状及发展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红枣营养价值丰富,新疆地区由于其光热资源、土地资源以及区位优势,红枣产业近年来发展迅速。论述了目前新疆红枣产业的发展现状,指出了目前新疆红枣加工产业所面临的问题,同时从干制红枣标准化加工、多元化产品的开发以及资源的高效利用等方面提出了新疆红枣产业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8.
新疆南疆地区红枣温室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当前,各地红枣发展势头迅猛,新疆南疆因其独特的光热资源使红枣品质和效益尤为显著,追求早产、优质、高效的各种栽培模式也层出不穷,但目前鲜食红枣还不能实现周年供应。红枣设施栽培在全国尤为少见,新疆南疆地区红枣温室栽培不但解决了提前上市和正常越冬防冻的问题,还以特有的品  相似文献   

9.
以干红枣、干牛蒡和干莲子为原料,研制牛蒡红枣莲子复合饮料。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优化试验,研究牛蒡浸提液、红枣浸提液和绵白糖添加量对复合饮料的影响。结果表明:牛蒡浸提液添加量21%,红枣浸提液添加量31%,绵白糖添加量3%,莲子汁添加量10%时,可制得一种色泽金黄、澄清透明、无沉淀和杂质、具有牛蒡和红枣特有香气、甜度适中的牛蒡红枣莲子营养保健饮料。  相似文献   

10.
莲藕红枣保健果冻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红枣莲藕为主要原料,对莲藕红枣果冻的配方及加工工艺进行研究。通过正交试验得出产品的最佳工艺配方为:红枣汁100ml,莲藕汁150ml,果冻粉1%,在此参数下可研制出色泽均匀、口感细腻、香气协调、酸甜适宜的营养保健型莲藕红枣果冻。  相似文献   

11.
新疆喀什红枣种植气象条件分析与气候品质认证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基于喀什国家基准气候站的日照、相对湿度、风速资料和佰什克热木乡自动气象站的温度、降水等气象资料,分析喀什2015 年气象条件、气象因子对栽植红枣的影响及应对措施,研究喀什地区栽植红枣气候适宜性区划指标、红枣栽植的气候条件,旨在对红枣气候品质等级进行评估并确定影响品质的主要气候条件及关键因素,以期为喀什地区红枣种植栽培技术、生产管理条件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2015 年喀什气象条件中,日照条件最有利于红枣生长发育和果实的着色;2015 年高温和降水对红枣生长发育期造成影响,管理上采用对应的农业措施保证了其质量和产量。通过对红枣气候适宜性区划指标、当年红枣生长气候条件、红枣企业生产管理条件评分值,认为认证区域内红枣气候品质等级为优。  相似文献   

12.
赵志华 《种子科技》2020,(7):112-113
阿克苏以其沙漠边缘干旱的自然环境而成为红枣种植的重要区域。随着近年来阿克苏地区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红枣种植的规模和产量均实现了良好的发展,红枣种植已然成为地区经济收入增长的重要动力。然而,受红枣种植自然环境等因素的影响,阿克苏红枣种植的风险也在不断增加。基于此,有必要对阿克苏红枣种植的风险进行针对性的研究,以保证红枣种植产业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3.
在新疆南疆地区红枣产业发展过程中,有些果农只注重经济效益,对红枣栽培管理重视不足,不注重红枣生产过程中的病虫害防治,红枣综合病虫害防治技术低下,因此,造成红枣生产过程中病虫害时有发生,对生长发育期的枣树造成很大影响,同时也严重影响到红枣品质,对新疆南疆地区红枣产业发展构成严重威胁。所以,加强该区红枣病虫害防治的研究尤为重要。结合实践,对新疆南疆地区红枣病虫害进行分析探讨并研究其综合防治技术,旨在对该区红枣产业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为开发新型金桔复合饮料,分别以金桔、红枣、雪梨、百合和冰糖为原料制备金桔汁、红枣汁、雪梨汁和百合汁,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Design-Expert 8.0.6的Box-Behnken Design中心组合试验设计,以感官评分为响应值,对复合饮料配方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各因素对金桔红枣复合饮料感官评分的影响从大到小顺序为:百合汁添加量>雪梨汁添加量>红枣汁添加量;最优配方为:金桔汁添加量150 mL,百合汁添加量21 mL,红枣汁添加量42 mL,雪梨汁添加量20 mL;按最优配方制得的金桔红枣复合饮料颜色透亮,酸甜可口,伴有金桔和红枣的特征香气。该研究为金桔、红枣等的开发利用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红枣在各个物候期所需要的气候条件与尉犁县30年(1981—2010年)的气候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尉犁县的温度、温差、日照、风、积温、降水等气候条件较为适宜红枣大面积种植和优质红枣的形成,同时,针对影响红枣生长发育的极端气候条件提出了一些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红枣的营养保健作用及其综合利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红枣为我国特产,在我国有4 000多年的栽培历史.红枣属药食同源食物,在护肤美容、抗癌、防治心血管疾病等方面有着特殊的作用.在加工方面方面,红枣可加工成饮料、糖制品、油炸制品等,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17.
从是否去皮、不同成熟度、不同产地3个方面对红枣中的苯甲酸进行试验分析,发现部分红枣含有天然苯甲酸,且红枣的成熟度越高其苯甲酸含量越高。陕西地区销售的干枣中,只有产自陕北和新疆的红枣检出苯甲酸,且其含量通常在50 mg/kg以下,极少超过100 mg/kg,并不会危及消费者健康。通过研究红枣中天然苯甲酸的含量,以期为限定红枣中苯甲酸的本底值提供基础参考。  相似文献   

18.
红枣多糖是红枣主要的生物活性成分,其结构复杂,具有重要的生理保健功能,包括免疫调节、抗氧化、降血糖等功效,是国内外众多学者研究的热点。对红枣多糖分离、纯化的方法及红枣多糖应用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以期促进红枣多糖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成为当前新疆兵团林果业工作的重心。兵团产出了新疆近一半的红枣,其中在南疆地区产出了兵团90%以上的红枣,通过调研发现,兵团在南疆的红枣产业发展存在收购技术标准不明确、销售市场空间小、红枣加工产品等级低、物流发展落后、品牌意识不强等诸多问题,所以必须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从体制、土壤、产业、服务、主体、加工、人才、品牌等方面推动兵团红枣产业发展迈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20.
塔里木垦区被确定为我国最有发展前景的优质红枣产业带,因其具有较大的昼夜温差和光照充足等优势,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使得本地区红枣类作物种植面积与产量逐年递增。虽然塔里木垦区红枣发展前景巨大,但在其种植过程中存在管理不到位等问题,导致红枣质量不好、产量不高。针对塔里木垦区红枣综合管理上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管理措施,以期为提高塔里木垦区红枣提质增效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