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随着二期网改工程的深入开展,部分地区的农田排灌已率先实现了用电“四到户”管理。经过一年多的尝试性运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如何运用新的工作思路去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已成为当务之急。1健康的农排电网是搞好“四到户”管理的基础在农排电网改造过程中,要把提高供电可靠性和电压合格率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根据农田地形布局和供电半径要求,合理设计杆位确定线路走径,避免出现迂回线路和“卡脖子”线路。由于农用机井分布在野外,具有点多、面广等特点,所以在线路设计过程中可以采用选择田内几…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基于虚拟仪器的农用电网监测系统的网络结构及其实现的功能,提供了一种农用电网远程监测的解决方案.同时,论述了网络数据库的建立及在LabVIEW中利用ADO技术访问网络数据库的方法.该方法解决了农用电网监测中的大量历史和实时数据的远程存储和访问问题.  相似文献   

3.
不少乡办、村办企业购置了小型发电机,便于电网停电时保证生产用电。由于发电机安装在农用配电台区线路以下,其相线安装了双投开关,零线和配电线路零线直接连接。在实际使用中有以下几种隐患:  相似文献   

4.
一、问题的提出农用电网通常采用低压架空线路输送,电压不超过500V。导线多选用裸铝线,支固设施由电杆、磁瓶、横担及拉线等构成。架空线路的导线散热条件好,绝缘要求不高,导线造价低,线路故障易发现,检修也容易,故被普遍采用。但架空线路需要支固设施,增加了电网材料和投资;电杆、拉线占用土地,妨碍交通,影响耕作;施工检  相似文献   

5.
作为农村重要的基础设施,农村电网承载着农民生产、生活及农村发展的重要责任。因体制原因,产权归属农村集体的农用电力线路管理相对薄弱,设备设施陈旧简陋,安全隐患频现。在此背景下,国网浙江湖州市供电公司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积极推进农用电力线路改造接收工作,供电质量明显提升,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6.
作为农村重要的基础设施,农村电网承载着农民生产、生活及农村发展的重要责任。因体制原因,产权归属农村集体的农用电力线路管理相对薄弱,设备设施陈旧简陋,安全隐患频现。在此背景下,国网浙江湖州市供电公司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积极推进农用电力线路改造接收工作,供电质量明显提升,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7.
从维护绿色农村电力环境、确保农用电网运行安全的角度出发,介绍了一种新颖的用于消除农用电力谐波污染的有源电力滤波器。其原理是:将检测到的电网谐波电流经DSP(高速数字处理器)运算处理后生成谐波补偿电流指令信号,此信号驱动三相PWM逆变器,使之产生谐波补偿电流氏消电网谐波电波。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在局部农用供电系统中使用该装置后,基本上可消除局部电力谐波污染,可使电能质量大为提高,为农用电力网或工业电力网的运行安全提供必要的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8.
点亮大平原     
《农电管理》2005,(6):F003-F003
山东省平原县电业公司是国家中型一级企业,总资产2.3亿元.职工430人,农电工338人,供电所15个,电工组76个。平原电网拥有变电站24座.主变总容量78.54万千伏安,其中:220千伏变电站1座,110千伏变电站5座,35千伏变电站18座。有两条220千伏线路、4条110千伏线路与主电网相连接,35千伏及以上变电站全部实现了双电源供电,城区实现了配网自动化,所有供电所、变电站实现了光缆联网,电网结构和装备达到了国内一流水平。  相似文献   

9.
实现县级农电企业现代化管理刘玉昆一、配电网与低压电网管理现代化电网布局合理,实现一乡一线,配电线路不跨乡,供电区域不交叉,供电半径符合最佳经济长度;建立电网测控调度中心,实施对配电网的全面测控;10千伏配电网采用自动重合器一分段器配合,实现自动切除故...  相似文献   

10.
1 健康的农村低压电网是搞好“四到户”管理的物质基础 农村低压电网改造,要把提高电压质量,提高安全系数和便于用电管理及防窃电全面地结合起来。如果仅仅是加大导线截面、缩短线路半径、加高电杆高度,那是远远不够的。我市在农网改造中,对全市1019个用电村的接户线和表箱以下的套户线全部按规程要求,采用农用电缆地下埋设的方法,不仅调整了不合理的电网结构,提高了电压质量,而且降低了用户直接从接户线上偷电的可能性,延长了导线的使用寿命,避免了网改后因砍伐线下树与用户产生的矛盾,减少了维修管理的难度和工作量。 农…  相似文献   

11.
10kV线路实时线损统计与分析管理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国内的绝大多数电网经营企业的10kV配电线路线损统计、计算与分析工作手段单一且比较落后,文章根据以镇江供电情况,提出了10kV配电线路实时线损统计、计算与分析管理系统的设想,其核心思想为借助现有的10kV配电网络自动化设备及通信手段实现10kV配电线路实时线损统计、计算与分析。  相似文献   

12.
基于嵌入式系统的远程电网电能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远程实时监测农村电网电能质量参数,进行嵌入式网络系统设计。以S3C2410芯片为主处理器,搭建嵌入式硬件平台,并在Linux环境下实现WEB服务器,通过编程实时采集电网监测仪数据,并进行数据实时传输,最终通过Internet可以在Windows环境下来实现农村电网电能质量的远程监测。  相似文献   

13.
输配电线路巡检管理系统的设计与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在分析国内现有输配电线路巡检竹理系统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较为实用的、适合在农村电网巾使用的新型线路巡检管理系统:由信急钮、识读器、掌上电脑和后台PC机4大部分构成,运用SQL Sever2000数据库技术开发管理系统,与原有地理信急系统相结合,快速准确的进行线路巡检数据自动采集、加工、处理、传递与共享,实现线路巡检电子化、缺陷反馈信急化、线路管理智能化。  相似文献   

14.
《农电管理》2004,(3):41-41
由西北网调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共同实施的西北电网330千伏输电线路故障测距系统,近日正式通过西北电网有限公司验收。故障测距装置采用先进的行波测距原理,实现精确的双端测距功能,测距精度不受故障位置、故障类型、接地电阻的影响;装置采用先进的小波变换及模量分析原理,实现准确的记载故障行波到达线路两端的时间点;具有现场双端自动转发数据、实现故障精确距离和远端主站调取双端数据实现精确测距的功能。西北电网330千伏输电线路故障测距系统可以显著地提高输电线路的故障测距精度,从而为电网事故分析和故障排查处理打下良好基础。330…  相似文献   

15.
《农村电气化》1997,(4):9-10
1电网结构电网建设和改造要注重总体布局和电网结构的优化,尽量增加变电站布点,逐步实现“一乡(镇)一站”;负荷大的地区可以一乡(镇)两站。66kV输电线路供电半径应在50~70km,导线截面可按10年以上负荷考虑,以降低损失,减少重复投资。10kV配电线路供电半径应在12~15km以内,负荷密较大的发达地区应实行环网供电,以提高供电可靠性及经济运行水平。农村低压电网建设和改造要实行高压深人,以减少低压线路长度,降低损失,减轻农民负担。2两线—地线路目前全省两线一地线路2.1万km,占配电线路总数的25%。其主要问题是干扰通讯…  相似文献   

16.
星星哨水电站装机为2×800千瓦,已投入运行十四年。从投入运行就并入东北电网的一条农用线路。该电站的发电机无永磁机和励磁机,是采用可控硅励磁,励磁电源取自机端变压器,该变压器为三绕组变压器,  相似文献   

17.
农用运输车驾驶员培训中,电气设备是农用运输车的主要组成部分.电气线路中由于电源、用电、配电等设备多,构成的电气线路总图,粗看起来复杂、凌乱,容易使人混淆。为使学员掌握这一部分课程,有利于他们对电气系统线路的连接,故障的分析和排除。我们采取了由简单到复杂.按充电电路,预热起动电路,照明信号用电设备等三大部分分开讲解,变繁为简的电路分析法,深受学员的欢迎,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正>线损质量管理和安全生产一样,是电网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线损管理是用电管理实现效益的基础,要想提高用电管理质量,必须实现异常线损的精益治理。农村电网线损管理存在的问题技术管理问题电网规划不合理。农村很多电网线路在设计的过程中忽视了其自身合理性,这一现象直接造成了线路损耗  相似文献   

19.
我州在完成第一批同仁电气化试点县后,日前省政府组织有关部门通过河南、泽库第三批农村水电初级电气化县验收。截止2000年年底黄南州3个县实现了全国农村水电初级电气化县,在全省率先成为地方电网覆盖下的第一个电气化州。已形成地方小水电贯穿南北的供电网络,以同仁为枢纽,北与大电网联网,互供余缺,幅射南部泽库至河南县的35千伏输电线路的骨架,全州除尖扎县由大电网覆盖外,其余3县由小水电供电。通过电气化建设和小水电开发,目前全州拥有35千伏输电线路193千米,35千伏变电站6处、4.38万千伏安,10千伏输电线路409千米,安装用…  相似文献   

20.
为进一步实现农用无人机信息检测与数据处理的精准性,提高其智能化作业水平,结合DTN网络控制算法,针对其信息检测处理系统进行设计。以实现信息网络路由传递顺畅、性能高效为基点,考虑农用无人机作业低速低空特性,搭建DTN算法检测模型,进行基于DTN算法的农用无人机信息检测系统硬件结构配置与软件控制布局,并进行农用无人机作业飞行试验。结果表明:农用无人机的各姿态检测角误差与DTN算法应用前误差相差不大,验证了检测处理系统设计的可行性;将DTN算法应用到机载信息检测处理系统,具备较好的容错调节机制,其机载测量湿度与实际地面测量湿度相比平均误差为2.13%,整机作业过程信息传输与转换实时准确,可为类似农机装备的信息检测模块开发优化提供较好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