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小桐子25个无性系遗传多样性的SRAP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评价25个小桐子无性系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采用SRAP标记技术从41对SRAP引物中筛选出31对多态性高、稳定性好的引物,对上述材料的基因组DNA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每对引物组合产生10~28条谱带,其中多态性条带142条,占总带数的25.4%。25个无性系间的相似系数为0.409~ 0.951之间,平均相似系数为0.714。其中,3号与7号的相似系数最大,亲缘关系最近;6号与11号的相似系数最小,亲缘关系最远。UPGMA聚类分析结果显示,供试材料在相似系数为0.72处被划分为5个类群。25个无性系中有7个无性系扩增出了各自的特征谱带,而仅凭各自的这1条特征谱带即可将7个无性系与其他材料区分开,这说明SRAP标记可用于小桐子种质的分子鉴定与群体遗传结构的研究。通过上述研究得出结论:虽然25个无性系的遗传多样性不丰富,但是在分子水平上各有差异。  相似文献   

2.
利用ISSR分子标记对25个猕猴桃品种和种质资源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并构建其ISSR指纹图谱,旨在阐明其亲缘关系,为遗传、育种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显示,从100条引物中筛选出10条引物,在25个供试材料中共扩增出172条带,每条引物平均扩增条带数为17.2条,多态性条带169条,每条引物平均扩增多态性条带数为16.9条,多态性比例为98.26%;遗传相似系数值在0.51~0.87之间;在相似系数水平为0.604时,可将所有供试材料聚为三类。本研究构建的指纹图谱可用于猕猴桃种质的分类与鉴定,为种质资源的鉴定、分类、利用和杂交育种亲本的选配等方面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柳州融水县汪洞乡古茶树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进行分析,选取10个ISSR引物对87株柳州汪洞乡古茶树单株及4个对照茶树品种的基因组DNA进行扩增。10条引物共扩增出67条谱带,其中多态性条带共64条,多态性比率达95.5%,每条引物扩增条带为5~9条,平均多态性条带6.4条。每条引物扩增条带的多态性为80%~100%,扩增条带大小在100~2 000 bp。供试样品的Jaccard相似系数在0.35~0.85之间,平均值为0.60。在相似系数0.6处可将全部91份样品划分为10大类群。本研究从分子水平上揭示了该古茶树群体资源单株间的亲缘关系,可为该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利用TRAP分子标记对茉莉花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从36对TRAP候选引物中筛选出25对多态性丰富的引物,以28份茉莉花基因组DNA为模板进行PCR分析,共获得148条带,其中136条具有明显的多态性,多态率为91.9%;每对引物扩增出3~8个多态性带,平均5.44个条带。28份茉莉花种质材料间遗传相似系数为0.37~0.92,平均值为0.65;UPGMA聚类分析表明在遗传相似系数0.64时,可将28份材料划分为五个聚类组。研究结果表明,TRAP标记在茉莉花材料中具有丰富的多态性,可以进一步应用该技术进行茉莉花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基于SSR和SRAP标记的苦瓜品种鉴定及亲缘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应用SSR和SRAP 2种标记对11个苦瓜品种进行鉴定和亲缘关系分析。结果发现,应用筛选的8对SSR引物共扩增条带860条,多态性条带占68.0%,10对SRAP引物共扩增条带961条,多态性条带占79.4%。SSR标记检测到品种间遗传相似系数介于0.344~0.779,平均值为0.652;SRAP标记检测到品种间遗传相似系数介于0.373~0.700,平均值为0.625。聚类分结果发现,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54和0.52时,SSR和SRAP 2种标记都可以将11个品种分为相同的两组。每对SSR和SRAP引物能平均区分3.1和3.7个品种。最少用3对SSR引物或3对SRAP引物组合就可成功区分11个苦瓜品种。研究结果表明,SSR和SRAP标记均可高效地被用于苦瓜的品种鉴定和亲缘关系分析。  相似文献   

6.
秦檬  陈颖  徐宝梁  唐英章  张青文 《种子》2007,26(7):40-43
选用分布于水稻12条染色体上的75对SSR引物,对25个水稻品种进行DNA扩增,筛选到特异扩增条带的SSR引物25对。共检测出71条多态性条带,用UPGMA聚类分析结果分析,遗传相似性系数为0.54处可分成2类,在第一类中遗传相似系数在0.73~0.94之间,除了松粳3号和龙粳14不能区分之外,其它品种均能区别,表明近缘品种之间的检出率较低。  相似文献   

7.
旨在保护贵州育种单位知识产权,指导当地甘蔗杂交育种亲本组合的制定。采用SSR标记和毛细管电泳/荧光检测技术相结合(SSR-CE/FD)的技术,对12个贵州甘蔗材料进行基因型分析,利用NTsys软件进行数据处理。21对多态性高的SSR引物共获得131条扩增带,多态性条带比例为90.1%,平均每对引物产生6.2个条带。其中11个条带为7个品种(系)中某一品种(系)的特征条带;利用这些特征条带可以迅速将该7个品种(系)的中某一品种(系)与其他材料区分开。引物SMC31CUQ多态性条带比例为100%,且可以将12个甘蔗材料完全区分开,是分辨率最高的引物。UPGMA聚类分析表明12个甘蔗无性系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变异范围为0.64~0.92。本研究成功构建了贵州3个审定品种和9个区试材料基于131个SSR条带的指纹图谱,12个甘蔗无性系之间遗传基础较为狭窄,育种工作中应选用遗传背景差异大的甘蔗亲本,从而拓宽贵州甘蔗品种(系)的遗传基础。  相似文献   

8.
高效快速的品种(系)DNA指纹图谱鉴定,可为辅助牛鞭草属品种(系)DUS测试和知识产权保护等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从54对SSR引物中筛选出20对引物对牛鞭草属25个DUS测试材料进行鉴定分析。结果表明,20对SSR引物对牛鞭草属25个DUS测试材料共扩增出253条清晰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241条,多态性条带比率(PPB)为95.26%。每对引物的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599~0.900,平均为0.760。UPGMA聚类分析表明,牛鞭草属25个材料在相似系数为0.668处可分为三大类群。20对SSR引物能鉴别10~22个牛鞭草属材料,引物DHSSR7、引物DHSSR11和引物DHSSR15的有效组合可鉴别所有供试材料。以3对SSR引物扩增的电泳图谱为基础,建立了牛鞭草属25个DUS测试材料的指纹图谱标准模式图,能够快速区分各个供试材料。  相似文献   

9.
利用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SRAP)标记对来自四川省名邛台地(四川省境内的名山,邛崃,蒲江一带)的65份野生油茶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从143对引物中筛选出多态性丰富,重复性好的19对引物,共扩增出清晰条带281个,其中多态性条带238个,多态性百分率为84.70%,遗传相似系数为0.59~0.96,聚类分析发现在相似系数为0.64时可将65份资源分为6个类群。实验结果表明名邛台地野生油茶种质材料间有着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为油茶种质的保护、育种和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SRAP标记技术在花生种子纯度鉴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27,自引:2,他引:25  
研究了分属3个市场型的10个中国花生栽培种的序列相关扩增多态性(SRAP)。结果表明, SARP技术可以揭示花生栽培种的遗传差异。在所试验的74对SRAP引物中,2对只获得了单态性条 带,其余72对总共产生了1,812条带,其中1035条(57.12%)为多态性带,每对引物组合平均获得25.16 条带、14.38条多态性带。在这73对引物组合中,总带数和多态性条带的数目分别为7-63和2-44 条。10个花生栽培种的简单匹配相似系数为0.6967-0.9171不等,根据SRAP指纹图谱进行聚类分析 可将这10个品种分为5类。用64对引物筛选作图亲本24-3与B4,获得329条多态性条带。此项研究 为花生品种鉴定和遗传研究提供了新的DNA分子标记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1.
陆地棉转激素基因材料的SSR标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SSR标记对陆地棉遗传标准系TM-1及其转激素基因后代材料进行。DNA指纹分析。从25对引物中筛选出6对扩增条带差异明显、信号强、背景清晰的引物,选用这6对多态性SSR引物扩增出18个差异片段,其中13个片段呈多态性,占总扩增片段的72.2%。依据扩增结果对42份转激素基因后代材料进行了遗传相似系数分析,构建了分子聚类图,并对其中部分转激素基因材料绘制了SSR指纹图谱。结果表明13个转激素基因材料与TM-1的遗传相似系数都在0.5以下,对这些材料的遗传关系做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为揭示湖南省饭豆地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促进种质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利用。本研究利用RAPD和ISSR标记分析了源于湖南省各地36份古老饭豆地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并采用UPGMA方法进行了遗传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2个RAPD引物和4个ISSR引物在供试材料中共扩增产生81条带型清晰的条带,平均每个引物扩增产生5.06个条带;其中59个为多态性条带,占总扩增条带的72.84%,具有多态性引物的PIC值在0.397~0.968之间;通过UPGMA法进行聚类分析表明供试材料的遗传相似系数在0.605~0.877之间,供试材料被分为4大类,且聚类结果表现明显的地域特征。本研究结果可为本省饭豆种质资源保护和育种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国内主要商业蓖麻品种的种质资源多样性,采用AP-PCR与RMAPD分子标记方法,对来自国内不同地区的31份蓖麻品种进行分析。AP-PCR分子标记的研究结果表明,9条引物扩增的条带为5~12条,共计82条带,平均每条引物扩增出9.1条带,扩增的多态性条带为2~10条,多态率为40%~90.91%,共计53条带,平均每条引物扩增出5.89条多态性带。在9条引物中,引物S3扩增出多态性条带最高,多态率达90.91%。蓖麻种质资源的RMAPD分析结果表明,84对引物扩增的条带为5~12条,共计85条带,平均每对引物扩增出8.5条带,扩增的多态性条带为3~10条,共计56条带,平均每条引物扩增出5.6条多态性带。在84对引物中,引物A3+B4扩增出的条带最多,多态性最高,多态率达83.3%。对AP-PCR与RMAPD分子标记的数据进行联合聚类分析表明,在遗传系数为0.56处,31份蓖麻种质被分成3大类群。2种分子标记之间的相关系数不显著(R=0.009 3)。  相似文献   

14.
红花品种遗传多样性的SRAP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SRAP(Sequence-related amplified polymorphism)技术对8份国内不同来源以及8份国外不同国家的,共计16份红花栽培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选用20对多态性较高的引物组合对材料进行PCR扩增,而后进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获得多态性条带。共获得354条清晰的条带,其中,135条为多态性条带,多态性比率为38.14%。遗传相似系数在0.3~0.9之间,平均相似系数为0.65,表明红花种内不同栽培种之间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和相似性。  相似文献   

15.
丝瓜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应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所收集的30份丝瓜资源进行亲缘关系分析。从99对引物中筛选出16对引物进行条带扩增,共扩增出166条条带,其中多态性带有144条,多态性比例为86.75%。30份丝瓜资源的遗传相似系数0.313~0.951之间,春研三号丝瓜和纯英早青肉丝瓜材料亲缘关系最近,遗传相似系数为0.951,而泉州延陵丝瓜与六叶香棱丝瓜材料间亲缘关系最远,为0.313。在基因相似系数DS=0.313阈值处被分为两大类:普通丝瓜和有棱丝瓜。这和田间调查的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6.
南紫薇、福建紫薇和37个栽培品种亲缘关系的AFLP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研究以南紫薇、福建紫薇以及37个栽培品种为材料,利用AFLP分子标记分析其亲缘关系。PCR实验结果表明,清晰计数的条带共有270条,多态性条带占了220条,百分比最高为80.98%;单对引物组合扩增出的可计数条带最高81条,最少32条,五对引物组合扩增出的多态性条带平均54条,多态性百分比最高为84.5%,最低为74.47%;种质资源相似系数为0.5407~0.9151,平均相似系数为0.6846。UPGMA聚类结果显示39个材料可划分成三大部分,其中南紫薇及南紫薇与紫薇产生的杂交品种被划分为第Ⅰ组,福建紫薇及福建紫薇与紫薇产生的杂交品种划分为第Ⅱ组,所有紫薇种间的杂交品种划分到第Ⅲ组。本实验表明AFLP标记技术能从分子水平上较为准确地体现紫薇种质资源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运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30份马铃薯品种(系)材料进行多态性和聚类分析,分析各品种(系)间亲缘关系。结果表明:从56条ISSR引物中筛选出6条引物进行PCR扩增,共扩增出52条带,多态性条带为47个,多态性比率约为90.38%。通过UPGMA法对30份马铃薯品种(系)材料聚类分析显示,30份供试材料品种间遗传相似系数为0.40~0.95,平均相似系数为0.675;在相似性系数0.75附近,30份马铃薯品种(系)可分为6个大类,包括5大复合组和1个独立类。这些结果说明所选取的30个马铃薯品种(系)的遗传差异比较大,遗传多样性较丰富;该研究结果为马铃薯的遗传多样性利用及种质鉴定和杂交育种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揭示绒毛白蜡种质之间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本试验选取50份绒毛白蜡种质,采用荧光标记AFLP技术,利用筛选出的9对Eco RⅠ/MseⅠ引物对绒毛白蜡种质进行遗传变异及遗传关系分析。结果表明,50个绒毛白蜡种质共扩增出18 451条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17 301条,多态位点百分率高达93.75%;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平均为1.29,Shannon's多态性信息指数平均为0.30;各种质间的相似系数范围为0.458~0.741,当相似系数为0.62时,UPGMA分析将50个无性系分成9组,显示出绒毛白蜡种质资源遗传背景复杂,遗传多样性丰富。本研究为绒毛白蜡种质鉴定及资源保护提供分子证据,也为杂交育种的亲本选择及品种改良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利用ISSR技术对色季拉山的8个杜鹃花野生种资源进行了亲缘关系的研究.从49个引物(引物选自加拿大哥伦比亚大学UBC公司公布的100条引物)中筛选了8个条带清晰、多态性高、重复性好的引物,对8个杜鹃花野生种DNA进行扩增,共扩增出343条带(平均每个引物扩增42.88条DNA片段),多态性条带335条.用POPGENE分析数据得到8个种的遗传距离以及遗传相似性系数;利用NTSYSpc 2.1聚类分析,在遗传相似性系数约为0.55处将8种杜鹃花资源明显分为两大类,其中雪层杜鹃和柳条杜鹃被聚为第一类,其余6种为第二类.  相似文献   

20.
花椰菜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SRAP标记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从分子水平上揭示花椰菜种质资源间的亲缘关系,为其种质搜集、鉴定、利用和遗传改良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本研究采用SRAP分子标记技术对24份花椰菜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从30个引物组合中筛选得到23对多态性引物组合,共检测到257条扩增条带,平均每对引物扩增等位基因数从5到20不等。其中多态性片段为185条,多态性比例为71.98%,表明花椰菜种质间具有相对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相似系数分析表明种质间遗传相似系数为0.5491~0.9626,平均为0.7490。SRAP分子标记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来源和地域可作为花椰菜种质聚类的农性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