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性诱剂诱集的方法,调查了冀东地区梨园和桃园梨小食心虫成虫的发生规律;并人为制造越冬场所,调查了梨小食心虫在梨树和桃树上的越冬虫态及数量。结果表明:在冀东地区梨小食心虫每年发生有5~6个高峰期,以蛹越冬。该害虫在梨树整个生长季节均有发生,其中4月下旬~9月上旬大量发生,世代有增加的趋势;对梨果实的为害程度有随着果实成熟度的提高而加重的趋势,虫果率为10.8%~45.6%。在桃园前期发生量大,后期有逐渐减少的趋势,尤以6~7月发生较多;梨小食心虫有转梢为害的习性,对桃梢的为害程度随时间的推进而逐渐严重,桃梢为害率达11.78%~85.2%,桃虫果率高达69%,为害十分严重。  相似文献   

2.
<正>梨小食心虫是桃树重要的蛀果害虫之一,在我国各地桃园均有发生,发生严重的桃园,蛀果率达70%以上,对桃生产造成严重威胁。目前,梨小食心虫的防治多集中在桃树生长期,利用化学药剂进行防治,关于梨小食心虫越冬代防治的研究及应用均较少。近年来,由于化学防治存在污染环境、破坏桃园生态等问题,梨小食心虫越冬代的农业防治  相似文献   

3.
对樟-茶间作、纯茶园两种不同类型茶园中的假眼小绿叶蝉的田间发生规律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樟-茶间作茶园中假眼小绿叶蝉成虫和若虫发生峰值高于纯茶园,两种茶园全年均有2个为害高峰期,即主高峰6月下旬~7月中旬与次高峰9月下旬~10月;两种茶园中假眼小绿叶蝉均以成虫状态越冬,越冬时间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4.
刘艳 《农技服务》2009,26(5):95-97
对凯里地区各乡镇桃树病虫害的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凯里桃树的病害主要有疮痂病、缩叶病、褐腐病、炭疽病、流胶病等,为害桃树的主要虫害有桃桑白蚧、食心虫类、小绿叶蝉、天牛类、红蜘蛛和蚜虫。介绍了凯里地区各乡镇桃树病虫害的为害特点及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5.
一、为害特点 1.桃蚜一年发生10多代,以卵在桃树芽腋及小枝杈处越冬.早春桃树落花后,若虫群集于嫩芽为害,展叶后分散于叶背取食,被害叶片背向卷缩,5月繁殖迅速,为害最大.  相似文献   

6.
对湖南省靖州县1~20年生桃园桃红颈天牛幼虫平均密度和桃树受害率进行系统调查,应用5种聚集度指标法和2种回归模型法,比较了不同树龄桃红颈天牛幼虫空间分布型的差异。结果表明:1~2年生幼龄桃树基本不受桃红颈天牛危害,3年以上挂果后的桃树开始受到侵害;随着树龄的增加,桃树受害率和桃红颈天牛虫口平均密度显著增加,19~20年生桃树受害率达90%以上,平均虫口密度超过2头/株;桃红颈天牛在桃园中呈聚集分布,具有密度依赖性,即随种群密度升高,聚集程度增大,3~15年生桃园桃红颈天牛均呈聚集分布,基本成分是个体群,个体间相互吸引;16~17年生桃园桃红颈天牛空间分布型趋向于随机分布或均匀分布;19~20年生桃园桃园桃红颈天牛均呈聚集分布,此时分布的基本成分均为个体,个体呈现相互排斥现象。应用桃红颈天牛幼虫种群的空间分布信息,建立了不同树龄桃园桃红颈天牛幼虫种群的抽样公式。根据理论抽样公式,桃红颈天牛虫口密度越小,抽样数量较多,而在虫口密度较高的情况下抽样数量则较少。根据序贯抽样公式,可将3~20年生桃园抽样样本数量划分成6个区段:3~4年生桃园;5~6年生桃园;7~8年生桃园;9~13年生和19~20年生桃园;14~15年生桃园;16~18年生桃园。  相似文献   

7.
山东肥城单植桃园食心虫发生与为害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食心虫在山东肥城单植桃园的生活史和对肥桃的为害,对其在该园中成虫发生动态、幼虫为害和越冬规律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桃小食心虫、桃蛀螟、梨小食心虫在山东肥城单植桃园中一年分别发生2代、3代、5代,都具有世代重叠现象,其中梨小食心虫发生数量大,对肥桃为害最为严重。幼龄桃园与老龄桃园的折梢率分别为13.70%与24.20%,但两者差异不显著;在幼龄桃园中,5、6、7月份间折梢率存在显著性差异,分别为1.80%、5.40%、33.80%,老龄桃园中,5月份的折梢率(9.20%)显著低于6、7月份的折梢率(29.40%、34.00%);肥桃树东、西、南、北、中不同方位的折梢率没有显著差异性,分别为23.00%、22.80%、25.80%、27.00%、22.00%。水蜜桃树6月份和7月份虫果率分别为10.40%和12.20%,差异不显著,其在东、西、南、北、中不同方位的分布也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8.
<正>手机尾号为8720的用户问:桃树上一直有一种蛀果害虫桃蛀螟,想问下该如何防治?专家解答:桃蛀螟又叫桃蠹螟、桃斑螟,是桃树的重要蛀果害虫,除桃树外,还能为害多种果树及玉米、高梁等作物。以幼虫蛀入果实内取食为害,受害果实内充满虫粪,极易引起裂果和腐烂,严重影响品质和产量。具体防治方法:①桃园内  相似文献   

9.
采用"梨小"性信息素诱剂,对为害桃园的梨小食心虫进行了系统的监测调查,基本摸清了梨小食心虫在宁海地区的发生规律,为有效指导桃树梨小食心虫的综合防治提供依据。调查结果显示:采用性信息素调查监测桃园梨小食心成虫效果较好,在桃园挂置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诱捕器,能准确预报"梨小"各代成虫的发生时期和发生量,根据调查结果,采取在各代成虫高峰期出现后4~6 d内及时喷药。  相似文献   

10.
一、梨小食心虫的生活史梨小食心虫在我場一年发生四代纳钍?据历年观察,在桃园里每年4月上旬越冬的老熟幼虫化蛹,中旬出現第一代成虫,并产卵于桃芽及嫩枝上;同时在梨树上羽化的第一代成虫也飞迁至桃树上产卵。卵期七天,便孵化成幼虫,鑽入桃树新梢为害,5月上旬幼虫老熟后跌落树下,进入表土縫內化蛹,蛹期六至八天,于5月中旬羽化成第二代成虫。第二代成虫仍在桃树上产卵,孵化后幼虫繼續为害桃树的嫩芽、新梢或果实,6月間幼虫老熟后,复又入土化蛹。第三代成虫于7月上、中旬交尾后紛紛向梨园內飞迁,在梨叶及果实上产卵;但还有一部份第三代成虫在桃树上产卵,孵化为幼虫,继续为害桃树,并于7月底至8月初老熟入土化蛹。8月中旬羽化成第四代成虫,再紛紛迁往梨园內在梨果上产卵;还有一部份第四代成虫仍在桃果上产卵,孵化的幼虫于8月底至9月老熟,鑽入桃树皮的裂縫內过冬。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晚熟桃园梨小食心虫越虫茧的空间分布情况。[方法]以中华寿桃、北京晚蜜和黄金冬桃为试材,研究了晚熟桃园梨小食心虫越冬茧的空间分布情况。[结果]越冬茧主要分布在桃树的地上部,土壤及地表枯枝中较少,残果、芽、落叶和杂草内未发现越冬茧;各部位的梨小食心虫越冬茧比例分别为:地上部占越冬茧总量的89.62%,土壤中占10.31%,地表枯枝中占0.69%。[结论]为梨小食心虫越冬代的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桃流胶病、桃疮痂病、桃蚜、桃小食心虫、桃蛀螟在桃园中普遍发生,为害程度较为严重。本文根据这几种病虫害的发生规律,综合实践防治经验,总结出了桃树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3.
为明确茶小绿叶蝉在清远地区茶园的发生动态,调查了茶小绿叶蝉的生物学特性、越冬基数、虫口发生量。结果表明,清远地区茶园茶小绿叶蝉发生动态呈双峰型,主要为害夏茶、秋茶,温暖潮湿的气候更利于茶小绿叶蝉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桃流胶病、桃疮痂病、桃蚜、桃小食心虫、桃蛀螟在桃园中普遍发生,为害程度较为严重。本文根据这几种病虫害的发生规律,综合实践防治经验,总结出了桃树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5.
梨花象甲于1991年在五三农场园艺分场青山坡队桃园小区域范围内暴发,造成该园十余亩春蕾早桃失收。本文对其在该区桃园的发生与防治进行了初步探讨。据观察和分析认为,该虫一年发生一代,主要以成虫在桃树枝条复芽缝隙间越冬,每缝一头,无聚集越冬现象,越冬成虫无明显的越冬休眠状态,抗冻能力很强。对该虫的防治应以逐株清除越冬成虫为主,以摘拾虫花以及成虫期人工捕杀为辅,尽可能避免使用化学农药,及时彻底将该虫控制在局部范围。  相似文献   

16.
梨小食心虫是为害桃果的主要虫害之一。在防治不力的桃园中,中晚熟品种虫果率可达50%以上。以往该虫在华北一年发生3~4代。第一、二代主要为害桃梢,第三、四代一般为害梨、桃果实。以老熟幼虫在树干裂缝、翘皮等处结茧越冬,越冬茧在树干基部近地表处最多。第二年春季4月上中旬化蛹,越冬代成虫一般出现在4月中旬至5月末,这代成虫产卵于树梢上。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桃树栽培面积的扩大。桃疮痂病的发生面积和为害程度也逐渐上升。由于有的桃园只重视防虫而轻视防病,致使该病在流行年份给生产造成严重的损失。为此,我们对疮痂病的为害症状、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8.
种草对桃园土壤物理性状、果树生长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在桃园中种植不同品种的牧草,研究不同牧草对果园土壤物理性质、果树生长以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为桃园生态种植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结果表明,在盛夏季高温季节,种植牧草使0~5 cm土层温度降低8.0~12.3℃,0~1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提高0.83%~20.62%,土壤容重显著降低(P〈0.05);同时提高了果实可溶性糖含量,但果实可溶性蛋白含量有所降低。种植紫花苜蓿明显促进了桃树新枝生长,而种植菊苣对桃树新枝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桃园生草有显著改善土壤物理性状,提高桃树生长和果实品质的作用,但改良效果和作用程度在不同牧草品种之间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9.
《河北农业科技》2006,(11):16-16
大荔县土壤肥沃,气候和灌溉条件优越,是陕西省发展设施农业规模最大、效益最好的特色水果大棚之乡。桃树设施栽培以大棚栽培为主,棚内栽植品种基本为油桃。笔者于2005 ̄2006年,在大荔大棚桃园调查,发现蛞蝓为害严重。3月初开始为害桃幼果,严重时每树达到几百头。近年来在北方温  相似文献   

20.
桃采摘后到落叶前是桃树周期管理的关键,其同化产物由消耗为主转为储藏为主,花芽进行形态分化,根系出现3次生长高峰,因此加强此期的桃园管理,对提高树体营养积累水平、促进来年花芽分化、提高果实品质及产量和增强树体抗寒力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豫西南位于北纬30°~32°,属南北过渡带,气候条件适宜桃树生长。近几年,桃树种植规模不断扩大,已成为当地农民致富的一条重要途径,但大多数桃园管理粗放,特别是桃园采摘后的管理更是薄弱环节。笔者根据多年经验,摸索出一套桃园采摘后的管理技术,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