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为了解小黑麦对N、P、K、有机肥的原始反应。[方法]采用地表2 m以下的非耕作生土,研究不同肥料对生产上正在推广的饲料小黑麦中饲237各生育期植株生长状况、生理功能及成熟期生物产量、经济产量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NP、NPK、M、NPK+M处理的小黑麦各生育期株高、叶面积、干物质量、倒二叶叶绿素含量及籽粒产量均明显高于单施N、P、K处理及CK,而各生育期倒二叶SOD、POD活性明显低于单施N、P、K处理及CK,而且最终以N、P、K、有机肥配施小黑麦生物产量及籽粒产量最高。单施N、P、K肥处理对小黑麦生物产量和籽粒产量的作用表现次序为N〉P〉K。[结论]小黑麦对NP配合施用反应敏感,同样对优质有机肥反应很敏感,同时表现出在逆境中生长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2.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豫南平原地区平衡施肥对夏玉米养分吸收利用及产量影响。结果表明,平衡施肥处理植株对N、P、K吸收量分别比缺N、P、K处理提高46.64%、30.54%、19.13%,各养分的利用率分别为N:41.13%、P2O5:25.5%、K2O:66.33%,每形成100kg玉米籽粒吸收N3.08kg、P2O50.69kg、K2O3.94kg。平衡施肥对夏玉米的增产效果极为显着,平衡施肥处理增产效果比不施N、P、K分别增产32.9%、4.3%、11.61%,比不施任何肥料增产38.4%,每施1千克N、P2O5、K2O增产玉米籽粒10.4kg、6.4kg、10.92kg,氮磷钾肥料对玉米的增产效应顺序为N〉〉K〉P  相似文献   

3.
[研究目的]探讨毛鸡骨草的氮、磷、钾营养特性以及氮磷钾肥配施对其产量的影响。[方法]通过分析不同生长时期叶片氮、磷、钾含量变化情况研究毛鸡骨草营养特性;采用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设计,研究了氮磷钾配施对毛鸡骨草产量的影响。[结果]毛鸡骨草叶片在6月初和9月初含氮量最高,8月中旬含磷量最高,5月中旬和7月中上旬含钾量最高;不同生长时期叶片中氮磷钾含量均为N〉K〉P;毛鸡骨草高产施肥配方为腐熟猪粪19500kg/hm^2,氮(N)180kg/hm^2以及钾(K2O)75kg/hm^2。[结论]氮肥宜于五月和八月施用,磷肥作基肥施用,钾肥于播种前和五月施用;在施用19500kg/hm^2腐熟猪粪的基础上,施用氮肥有极显著增产效应,磷、钾肥无显著增产效应。  相似文献   

4.
在田间条件下研究了氮肥用量及氮(N)、磷(P)、钾(K)单施和配合施用对小米草株高、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株高结果显示N肥具有明显促进小米草生长的作用,株高随着N肥用量的提高而增加,P肥和K肥对株高的促进作用有限。在P90K120基础上,每公顷施N60、120和180kg分别增加鲜草产量(每公顷产量,下同)10625、18300和21951kg,分别获得纯利润1061、1776和2021元。不同P、K肥配合对N肥效果产生明显影响,分别以不施P、K肥、只施P肥和P、K肥配合施用为基础,N肥施用分别提高小米草鲜草产量12501、15600和18300kg,结果显示N、P、K配合施用效果最好。N、P、K养分间具有明显的正交互作用,N、P肥配合施用对产量的交互值为 3099kg,P、K的配合与N肥间的交互值为 5799kg,说明N、P、K只有配合施用才能充分发挥各种养分的增产作用。  相似文献   

5.
水网平原地区水稻施肥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水稻肥料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与不施肥处理相比,各施肥处理均表现为增产。各施肥处理中,N2P2K2处理产量分别比N0P2K2、N2P0K2、N2P2K0增加45.8、24.4、65.2 kg/666.67 m2,增产率依次为11.9%、6.0%、17.8%,说明氮磷钾肥配合施用对水稻有一定的增产效果,其中尤以增施氮、钾效果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6.
云南玉溪紫色甘薯测土配方施肥效益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紫色甘薯采用氮磷钾肥料进行平衡施肥,利用3414试验方案进行田间试验,摸清云南玉溪紫色甘薯生产的N,P和K肥料施用效果,建立玉溪土壤的紫甘薯养分丰缺指标,并通过多元二次肥料效应函数寻求紫色甘薯最高产量和最佳经济施肥量.结果表明紫色甘薯施用N,P和K肥增产增效较为显著,其增产增收效果大小顺序为NPK,N,K和P,单位肥料效益大小顺序为P,N和K.玉溪紫色甘薯全市平均最高产量施肥量为N81.98,P2O552.92,K2O 187.04kg/hm2,最高产量为16 716.0kg/hm2;最佳经济施肥量N 78.42,P2O551.20,K2O 167.49kg/hm2,产量为16 594.5kg/hm2,其最佳利润为47 702.29元/hm2.  相似文献   

7.
氮、磷、钾肥不同用量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通过氮磷钾配合施用试验,观察其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氮磷钾肥的马铃薯增产效果最好,其中,N120P67.5K210施肥组合为增产最佳组合。氮素起决定性作用,只有在施氮肥的基础上,磷、钾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8.
通过紫云英配方肥料效应试验得出:在绿肥生产过程中,N、P、K合理的施肥配比对紫云英鲜草产量的增产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9.
氮磷钾配施对马铃薯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氮磷钾肥配合施用对马铃薯干物质积累动态及产量形成的影响,可为马铃薯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方法]以紫花白为试验材料,分别设:对照(CK)、氮磷(NP,N 120.0 kg/hm2、P2O5105.0 kg/hm2)、氮钾(NK,N 120.0 kg/hm2、K2O 120.0kg/hm2)、磷钾(PK,P2O5105.0 kg/hm2、K2O 120.0 kg/hm2)、氮磷钾(NPK,N 120.0 kg/hm2、P2O5105.0 kg/hm2、K2O 120.0 kg/hm2)5种不同施肥处理,研究氮磷钾肥配合施用对马铃薯干物质积累动态及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5种施肥处理马铃薯单株总干物质积累量、块茎干物质积累量、块茎产量(鲜)均表现为NPK〉PK〉NK〉NP〉CK,NPK处理较PK、NK、NP处理全株及块茎干物质积累速率都明显提高,达到0.05显著水平。5种处理单株茎叶总干物重为NPK〉NP〉NK〉PK〉CK,分配于地上茎叶的干物质率为NPK〉NP〉NK〉CK〉PK,分配于块茎的干物质率则为PK〉CK〉NK〉NP〉NPK。[结论]氮磷钾配施有利于促进马铃薯植株干物质积累和地下部块茎形成与增长;在其他2种养分配合施用基础上,增施氮肥对地上茎叶的促进作用最明显,磷肥次之,钾肥最小。而对地下块茎的促进作用则以钾肥效应最大,磷肥次之,氮肥最小。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福建黄泥田施用种肥、苗肥和接种根瘤菌及其组合对紫云英产量、有机C及养分吸收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显著提高了的紫云英枝茎长度与根瘤数量,各施肥处理鲜草产量、干物质产量分别较CK增幅81.2%~162.6%,45.8%~101.1%,分别达极显著与显著增产水平;各施肥处理有机C累积量与养分累积量分别较CK增幅51...  相似文献   

11.
新型专用肥对花生结瘤·产量和养分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复合添加剂在复混肥中的功效。[方法]在田间试验条件下,研究新型花生专用肥对花生结瘤、产量和养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加入添加剂的花生专用肥对花生结瘤的抑制作用较小,促进根瘤发育,加入复合添加剂的花生专用肥的促进效果更好,根瘤数和根瘤干重明显高于其他处理。施用花生专用肥处理显著提高了花生产量,分别比习惯施肥和俄罗斯复合肥处理增产17.1%~21.0%、11.8%~15.7%,花生全株氮磷钾养分积累量均大大高于习惯施肥和俄罗斯复合肥处理。[结论]该研究为新型肥料的研制开发和推广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水稻氮磷钾高产施肥模式研究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目的]建立水稻施肥的数学模型,为水稻的肥料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三元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研究氮磷钾对水稻品种黔南优2058产量的影响,并建立相应的回归方程。[结果]氮肥对水稻产量的影响较大,磷钾肥的影响相当。氮磷、氮钾、磷钾存在互作效应,合理配施氮磷钾,可提高水稻产量,但超过最佳施肥水平,水稻产量下降。氮磷钾互作效应在0~1时增产效果明显。经模拟寻优,在该试验条件下,黔南优2058的优化施肥方案为:氮肥216.75~263.85 kg/hm2,磷肥92.55~118.20 kg/hm2,钾肥151.35~202.20kg/hm2,这时水稻产量高于8 796.00 kg/hm2的可能性为95%。[结论]以该研究建立的优化施肥方案为参考,结合不同产区具体情况加以调整,可实现水稻生产节本增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氮、磷、钾肥对晚稻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方法]以金优402为供试晚稻进行肥料效应试验,分析研究氮、磷、钾肥对晚稻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并建立肥料效应模型,结合生产实际情况,确定肥料施用量。[结果]氮肥和钾肥对晚稻具有显著的增产增收效果,获得的最大增产量分别为1288和555kg/hm2,相应增产率分别为23.7%和8.8%,纯收益分别为1195和350元/hm2,而磷肥的增产效果不显著。通过拟合一元二次肥效模型,结合试验实际情况,确定晚稻的氮、磷、钾肥的最高产量施肥量分别为149、61和116kg/hm2,最佳经济施肥量分别为122、46和45kg/hm2。[结论]晚稻合理施肥具有显著的增产增收效果,施肥量超过一定范围后,稻谷产量和经济效益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4.
新疆早实核桃品种测土配方施肥肥效试验初报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在新疆阿克苏地区核(农)间作条件下,对不同树龄的早实核桃进行氮、磷、钾肥的配比试验,观察肥效对核桃生长及产量的作用效果,探索不同树龄早实核桃的施肥配比,为间作条件下早实核桃合理施肥提供依据.[方法]应用"3414"最优回归设计原理设计,进行新疆6、8 a生早实核桃施肥试验.[结果]"3414"各施肥处理之间核桃的生长及产量之间差异显著.6 a生核桃施肥处理,以处理6的肥料配比效果最好;8 a生核桃施肥处理,以处理9的肥料配比效果较好.[结论](1)氮肥是促进6 a生早实核桃树高、枝条生长的主要因素;磷、钾肥对6及8 a生核桃鲜、干果重及核仁重的影响较大,表现为磷肥>钾肥>氮肥.(2)初步建议6 a生核桃的施肥量为:氮肥1 468、磷肥685和钾肥562 g/株;建议8 a生核桃的施肥量为:氮肥2 348 、磷肥1 095和钾肥450 g/株.  相似文献   

15.
[目的]确定优质杂交水稻品种为天9号的最佳氮、磷、钾、锌施肥配比。[方法]以为天9号为供试品种,采用L9(34)正交设计研究不同施肥水平对为天9号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氮肥是影响为天9号产量和米质的最大控制因素,最佳施肥组合为N2P3K3Zn3,即氮、磷、钾、锌肥用量分别为195、150、150、15 kg/hm2,可获得9 750 kg/hm2以上的高产。[结论]为天9号高产优质的施肥原则为适量施用氮肥,增施磷、钾肥,微量补充锌肥。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生物有机肥料的环境效应,进一步改善生物有机肥的性能。[方法]施用生物有机肥,研究生物有机肥对土壤氨挥发和土壤氮、磷、钾淋溶的影响。[结果]施用生物有机肥后果园根区域土壤氮挥发损失率减少;与施用化肥相比,氮、磷、钾的淋溶损失率减少。[结论]施用生物有机肥可以减少土壤中氨挥发损失和氮、磷、钾的淋溶损失,增强土壤的保肥性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针对辽宁省花生产地速效钾含量偏低,钾肥施用量不足的现状,探究不同钾水平对花生根系、根瘤特性、主要养分吸收速率以及产量的影响,以期明确最佳的钾肥施用量,为当地的花生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方法】本试验于2018—2019年在沈阳农业大学进行,以农花9号为试材,设0(CK)、112.5 kg·hm-2(T1)、225 kg·hm-2(T2)和337.5 kg·hm-2(T3)4个钾肥处理,采用大田随机区组试验,研究了不同施钾量对花生根系干物质积累、根系形态、根瘤特性、植株养分吸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2年试验结果表明,施钾对花生根系干重影响不大,各处理的根系干物质积累量无显著差异;与未施钾肥的CK相比,T2处理的施钾量可显著增加花生的总根长、总根表面积和总根体积;根瘤对钾素较敏感,在施钾量为112.5 kg·hm-2时,根瘤数量及干重在各时期均达到最大,钾素的施入促进了根瘤在花生结荚期的衰老;增施钾肥提高了植株氮、磷、钾素的最大积累速率、平均积累速率和最大积累量,延长了氮和钾的活跃积累期;施钾225 kg·hm-2时单株荚果数等产量构成因素及产量均高于其他处理。【结论】施钾量为225 kg·hm-2(T2)时,最有利于花生根系生长和养分吸收,增产效果最好;在施钾量为112.5 kg·hm-2(T1)时,最有利于根瘤的生长,增产效果次之。  相似文献   

18.
高海拔干旱山区钾肥不同用量对马铃薯的施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为干旱山区马铃薯的合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乐薯1号为材料,在氮磷肥用量一致的情况下研究不同钾肥用量(0、60、120、180、240 kg/hm^2)对其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施钾处理后马铃薯的产量均高于对照。施钾肥后马铃薯的产量和商品率分别较对照高21.1%-49.6%和2.8%-11.8%。在一定范围内,钾肥用量越多马铃薯产量和商品率越高,但钾肥用量增加到一定限度后,随钾肥用量增加马铃薯产量呈下降趋势,当钾肥用量为120 kg/hm^2时,马铃薯产量最高(50 544 kg/hm^2),经济效益最好(较对照增收7 775.28元/hm^2)。[结论]钾肥用量与马铃薯的效应方程为y=2 193.01+227.82x-12.65x^2,由此求出干旱山区马铃薯最高产量的钾肥用量为135 kg/hm^2,最佳经济效益钾肥用量为130.5 kg/hm^2。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伊犁河谷红花最佳施肥方案。[方法]采用"3414"试验方案,研究不同氮、磷和钾肥对红花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最佳施氮量为尿素355.50 kg/hm~2,最佳施磷量为过磷酸钙245.25 kg/hm~2,最佳施钾肥量为硫酸钾99.90 kg/hm~2。[结论]该研究为红花的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不同施用方式对紫甘薯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方法]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腐殖酸活性肥、甘薯专用肥、氮磷钾复合肥对紫甘薯生产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与不施肥处理相比,3种施肥方式都可以增加分枝数、最长蔓长及蔓粗,促进紫甘薯地上部的长势,鲜薯产量增加54.8%~67.7%,薯干产量增加67.3%~78.6%,腐殖酸活性肥及甘薯专用肥均能显著提高紫甘薯的综合食用品质及花青素含量。[结论]对于鲜食型品种及花青素型品种建议施用腐殖酸活性肥及甘薯专用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