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4 毫秒
1.
奶牛皱胃变位的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奶牛皱胃变位作为一种生产性疾病,随着奶牛规模化养殖的发展,产奶量的提高,发病率不断增加,严重影响奶牛业的发展。奶牛皱胃变位主要发生在产后30d内的高产奶牛,早期手术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
奶牛皱胃变位作为一种生产性疾病,随着奶牛规模化养殖的发展和产奶量的提高,发病率不断增加,严重影响奶牛业的发展。从我们对453例奶牛皱胃变位统计表明,该病主要发生在产后30d内的高产奶牛,在TMR饲养下发病年龄提前,早期手术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皱胃变位是指皱胃的自然位置发生了改变。随着奶牛业的发展,皱胃变位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严重影响和制约着奶牛的发展规模和经济效益。了解和掌握其发病原因及诊疗方法,可在很大程度上减少疾病的发生率和提高疾病的治愈率。通过十几年的临床实践再次证明,皱胃可发生左方变位,也可发生右方扭转,但左方变位的发病率明显居高,且治愈率相对皱胃右方变位较高。现就奶牛左方变位的发病原因和诊疗方法探讨如下:1奶牛妊娠前、后皱胃的位置变化奶牛妊娠前的皱胃位于腹腔右侧,对应于9~11肋骨,占据腹底而靠近体中线、其幽门部延伸至牛体右侧瓣胃后方…  相似文献   

4.
皱胃变位指皱胃的正常解剖学位置改变。临床上皱胃变位分为两种类型:一种类型是左方变位,皱胃通过瘤胃下方从腹腔右侧移至左侧,位于瘤胃和左腹壁之间;另一种类型是右方变位,皱胃按顺时针方向转到瓣胃的后上方,位于肝脏和右腹壁之间,临床上又称为皱胃扭转。绝大多数病牛未能确诊或确诊后由于各种原因未能进行手术而被淘汰,给奶牛业生产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随着我国奶牛业的发展及产奶量的不断提高,皱胃变位作为一种生产性疾病也不断增多,逐步引起了国内畜牧兽医工作者的重视。现将一奶牛皱胃左方变位的诊治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皱胃的正常解剖学位置改变,称为皱胃变位。皱胃通过瘤胃下方移到左侧腹腔,置于瘤胃和左腹壁之间,称为左方变位。近几年,随着奶牛饲养数量的增多,奶牛皱胃左方变位发病率大幅增加,给养殖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严重影响了奶牛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奶牛业的发展及产奶量的不断提高,皱胃变位(displacem entoftheabom asum)作为一种生产性疾病也不断增多,逐步引起了国内畜牧兽医工作者的重视。在国内继上海、南京、北京、成都等奶牛比较集中、产量比较高的大城市报道之后,东北、内蒙、山东等地也相继对奶牛皱胃变位进行了报道。根据1999~2001年3年间对北京郊区7个大中型奶牛场的调查统计,成乳牛群的年发病率平均为1.8%。绝大多数病牛未能确诊或确诊后由于各种原因未能进行手术而被淘汰。按比较保守的测算,全国奶牛业每年的经济损失为2.5亿元(按成乳牛存栏200万头计算)。皱胃变位…  相似文献   

7.
致奶牛皱胃左方变位的营养性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奶牛皱胃左方变位可导致产奶量下降,或继发酸中毒和酮病,甚至被淘汰和死亡。随着国内奶牛规模化养殖的发展和产奶量的提高,发病率不断升高,严重地制约着我国奶牛业的发展。本文从营养角度分析归纳了该病病因的国内外研究概况,从过渡期低饲耗、产后代谢病、引导饲喂、产后精饲及体况评分等方面进行系统综述,为预防奶牛皱胃左方变位的发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进一步探究奶牛皱胃变位的发病机制,本文通过对2003年4月至2020年8月间,手术治疗的1 527例奶牛皱胃变位病例进行分析,总结病例的胃肠道形态和位置变化规律,提出奶牛皱胃变位的发病机制及整复方法。奶牛皱胃左方变位是皱胃沿腹底向左移行,通过瘤胃后,沿左腹壁向上突起,不能自行复位而形成;整复方法是,将病变皱胃从腹腔左侧或推送或拖拉或搂拨到正常的解剖位置。右方变位是皱胃沿右腹壁向上180°翻转,不能自行复位而形成;整复方法是,将病变皱胃沿右腹壁向下按压,使其翻转180°回到正常位置。本文为临床治疗皱胃变位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9.
奶牛皱胃变位(DA)是指皱胃的正常解剖位置发生改变,引起消化道梗阻,导致消化机能障碍的内科疾病。皱胃变位(DA)可分为左方变位(LDA)和右方变位(RDA)。前者是皱胃从正常位置通过瘤胃下方移到左侧腹腔。置于瘤胃和左腹壁之间,又因皱胃内常集聚气体,而使其飘升至瘤胃背囊的左上方,发病率较高。后者是皱胃扭转后位置发生了变化,但皱胃仍位于腹腔右侧,逆时针扭转的称为前方变位,顺时针扭转的称为后方变位,人们习惯于把右方变位称为皱胃扭转。国外关于奶牛DA的病例报道最早见于1898年(Carougean和Prestat)。1950年Ford和Begg等对本病进行了较详细的描述和确认。国内民间由车船运输、横卧保定、突然起卧、爬跨跳沟等突发性运动引起的急性变位,采用滚转疗法进行治疗。随着奶牛业的发展,该病在世界许多国家的发病率、死亡率居高不下,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成为威胁奶牛健康发展的一种严重疾病。目前该病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外科手术治疗,但是费用较高,所以预防、控制该疾病的发生是当务之急,只有探明病因和疾病发生机理,采取相应的措施,才能有效控制或杜绝该疾病的发生。作者结合自己多年临床工作经验和研究,对奶牛皱胃变位的病因及发病机理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乔兴勇 《北方牧业》2004,(20):12-12,13
皱胃变位是奶牛最常见的消化道疾病.可分为左方变位和右方变位.多发于奶牛产后6周内。最近我们遇到的一例奶牛皱胃变位病例,经药物治疗后无效:之后作了皱胃复位手术.并进行了补液和防感染治疗.但术后奶牛食欲长时间未见好转,最后找到畜牧局。我们结合主诉、临床症状和手术记录对奶牛采用羊胃容物灌服.接种后治愈。  相似文献   

11.
奶牛皱胃变位是奶牛皱胃的自然生理位置发生改变的疾病,分左方变位和右方变位(皱胃扭转)两种,临床上以左方变位多见。奶牛皱胃变位病伴随着奶牛集约化饲养的扩大而逐年增加.每年有大量奶牛因该病死亡或产奶量下降.部分治愈的奶牛仍可复发或产奶量持续低下。  相似文献   

12.
国外关于奶牛皱胃变位的病例报道最早见于1898年,但当时奶牛的饲养方式以放牧为主,产奶量不高,该病的发病率还很低。20世纪60年代以后,日本及北欧一些国家较多地采用了集约化技术饲养奶牛,该病的发病率迅速上升。近年来,随着我国奶牛集约化饲养规模的迅速扩大,我国奶牛皱胃变位的发病率也有明显增加,发病率为1.8%~10.0%。目前,牛皱胃变位(尤其真胃左方变位)的发生已相当普遍,且多发生于产后不久的高产奶牛,已成为威胁我国奶牛业发展的一种重要疾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较大。为此,研究通过检测真胃左方变位的血液学方面的变化,旨在揭示此病可…  相似文献   

13.
奶牛皱胃变位是经常发生的一种疾病,根据变化方位可分成左方变位和右方变位,临床上主要是发生左方变位。左方变位也叫做皱胃移位,是指皱胃通过瘤胃下方移至左侧腹腔,位于瘤胃和左腹壁之间;右方变位也叫做皱胃扭转,是指皱胃按顺时针方向扭转至瓣胃的后上方,位于肝脏和腹壁之间。奶牛发生皱胃变位后,会导致生产性能下降,如泌乳量降低,延迟发情配种,缩短利用年限,并会严重损害经济效益,现主要介绍该病的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4.
腹腔输液治疗奶牛皱胃变位○南昌市奶业产销公司(330043)张早霖皱胃变位是舍饲奶牛较常见的一种内科疾病。笔者从1992年开始对公司王三牧场14例确诊皱胃变位的奶牛实行腹腔输液治疗,收到了较满意的效果。1临床症状本病较多发生于高产奶牛,一般开始大多数...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我市奶牛业发展迅速.散养户奶牛皱胃左方变位的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通过对200多病例的诊断和整复.总结出一套综合诊断方法和皱胃“N”字形穿线.两针固定术.所做近150例均取得了十分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正>奶牛皱胃变位近年来为常发病之一,是奶牛最常见的皱胃疾病,是危害集约化养牛尤其是高产奶牛的多发性腹腔疾病之一,随着畜牧业的迅猛发展,其危害性越来越突出。2009~2014年笔者在陕西各大牧场诊治此病1902例,其中90%病例予以手术治疗,疗效较好。现就该病诊治中的经验与体会进行总结,供同行们参考指正。奶牛皱胃变位通常分三种类型:1前方变位:皱胃从腹腔右侧移至网胃、瘤胃前、膈肌后方,称皱胃前方变位。2左方变位:皱胃向瘤胃左侧壁和腹腔之间移动,有时甚至皱胃移至左  相似文献   

17.
再论奶牛皱胃变位及其手术治疗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随着我国奶牛业的发展及奶产量的不断提高 ,皱胃变位 ( displacement of the abomasum)作为一种生产性疾病也不断增多 ,逐步引起了国内畜牧兽医工作者的重视。在国内 ,继上海、南京、北京、成都等奶牛比较集中、产量比较高的大城市报道之后 ,东北、内蒙、山东等地也相继对奶牛皱胃变位进行了报道。报道与发病的增多 ,一方面是由于奶牛饲养量和地区的扩大 ,另一方面也反映了诊断与治疗技术有所提高。但目前我国兽医工作者对本病重视和认识的程度还远远不够。仅就北京市而言 ,虽然每年都举办各种类型的奶牛疾病培训班 ,重点讲授皱胃变位的诊断…  相似文献   

18.
皱胃.即牛的第四胃,又称真胃。皱胃变位是指皱胃的正常解剖学位置发生改变,引起消化机能障碍,导致奶牛营养不良的一种内科疾病。一般分为皱胃左方变位和右方变位。其中左方变位是指皱胃的一部分通过瘤胃下方移到瘤胃左侧与腹壁之间。右方变位叉称为皱胃扭转,是指皱胃从正常的解剖位置以顺时针方向扭转到瓣胃的后上方.置于肝脏与腹壁之间。绝大多数病例是左方变位.右方变位占1/5左右。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对产前产后奶牛及皱胃变位奶牛血浆孕酮、电解质水平的变化进行了研究,旨在揭示奶牛皱胃变位产后高发可能的病因和发病机理。结果表明,皱胃变位奶牛产后发病率较高可能与分娩和分娩后血清孕酮水平突然降低,导致醛固酮作用加强,使得分娩后奶牛出现低血钾,从而直接造成奶牛皱胃变位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皱胃的正常解剖学位置改变,称为皱胃变位.皱胃变位是奶牛常见的一种皱胃疾病,按其变位的方向分为左方变位和右方变位两种类型.在兽医临床上,绝大多数病例是左方变位.皱胃变位发病高峰在分娩后6周内,也可散发于泌乳期或怀孕期,成年高产奶牛的发病率高于低产母牛.犊牛与公牛较少发病,断奶前常发生右方变位.奶牛皱胃变位病伴随着奶牛集约化饲养的扩大而逐年增加,每年有大量奶牛因该病死亡或产奶量下降,部分治愈的奶牛仍可复发或产奶量持续低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