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4 毫秒
1.
食用菌优质安全生产是食用菌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提高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提高出口贸易量和价格,增加菇农效益。近年来随着食用菌种植品种的增加,利用栽培资源种类的拓宽,栽培面积的扩大和栽培地域的扩展,一些产区由于栽培配方的改变,为追求高产添加一些用途机理不明的化学成分,为片面追求省工,采取一些不科学的生产管理措施,加上环境、水质对栽培环境的影响,食用菌栽培受污染的事件时  相似文献   

2.
二、病虫害综合控制 安全、优质的产品是市场的第一需求。创造只适宜食用葛生长而不利于病虫生长繁殖的环境是防治病虫的主要手段,栽培者应将产品产量为第一追求目标改变为产品安全为第一目标。规范栽培,安全用药,在确保产品安全前提下.达到优质、稳产的目地。在食用菌产业化栽培过程中,  相似文献   

3.
农作物秸秆及林副产品年累积量巨大,为生产食用菌提供了充足的原料。如何生产出无污染、安全、优质的无公害食用菌产品是食用菌产业所面临的重要课题。现依据国家无公害食用菌生产技术标准,介绍灰树菇仿野生无公害栽培技术如下。1、优选栽培场所和原料食用菌对有害重金属有较强的富集能力,所以要优选灰树菇栽培场所和原料,尽量减少因栽培场所和原料所带来的有害物质积累。  相似文献   

4.
<正>农作物秸秆及林副产品年累积量巨大,为生产食用菌提供了充足的原料。如何生产出无污染、安全、优质的无公害食用菌产品是食用菌产业所面临的重要课题。现依据国家无公害食用菌生产技术标准,介绍灰树菇仿野生无公害栽培技术如下。1优选栽培场所和原料食用菌对有害重金属有较强的富集能力,所以要优选灰树菇栽培场所和原料,尽量减少因栽培场所和原料所带来的有害物质积累。①  相似文献   

5.
由于食用菌的栽培周期较短,因此对食用菌使用农药,尤其是出菇期使用农药,农药极易残留在子实体内,直接食用会对人体健康不利。因此在国际市场上对食用菌的卫生要求和检测越来越严格,对产品的无污染要求也越来越高。如美国等一些发达国家已明令禁止在食用菌生产上使用多菌灵等药品。所以要生产无公害、无污染、无残留的  相似文献   

6.
2003—2005年间,通过对浙江省各地268个食用菌产品及5个食用菌生产基地灌溉用水、覆土、原辅材料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浙江省食用菌中重金属含量存在超标现象,不同食用菌产品以干香菇、姬松茸中重金属含量超标较多,不同重金属种类以Cd、As含量超标较多,也有少数产品的Hg、Pb含量超标。因此,食用菌中重金属污染应引起高度关注,尤其是食用菌中的Cd。另外,调查研究结果还表明市场上干食用菌(尤其是干香菇、黑木耳)水分含量严重超标,影响品质,干香菇中亚硫酸盐超标率为53.8%,但是食用菌农药残留超标并不严重。通过研究我们提出以下结论:(1)生产中应控制好培养基及其生长环境中的重金属污染,以提高食用菌的质量安全水平;(2)栽培过程中严格按质量安全规程操作时,农药残留是可以控制的。  相似文献   

7.
浙江省食用菌质量安全现状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2003-2005年间,通过对浙江省各地268个食用菌产品及5个食用菌生产基地灌溉用水、覆土、原辅材料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浙江省食用菌中重金属含量存在超标现象,不同食用菌产品以干香菇、姬松茸中重金属含量超标较多,不同重金属种类以Cd、As含量超标较多,也有少数产品的Hg、Rb含量超标。因此,食用菌中重金属污染应引起高度关注,尤其是食用菌中的Cd。另外,调查研究结果还表明市场上千食用菌(尤其是干香菇、黑木耳)水分含量严重超标,影响品质,干香菇中亚硫酸盐超标率为53.8%,但是食用菌农药残留超标并不严重。通过研究我们提出以下结论:(1)生产中应控制好培养基及其生长环境中的重金属污染,以提高食用菌的质量安全水平;(2)栽培过程中严格按质量安全规程操作时,农药残留是可以控制的。  相似文献   

8.
方芳 《农家致富》2008,(2):30-31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及我国加入WTO.食用菌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压力由增加产量转为提高质量。大力发展质量安全的无公害、绿色食用菌产品,是拓宽我国食用菌贸易“绿色营销”通道的突破口。同时.国人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对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的呼声越来越高,热切盼望吃上安全优质的农产品。因此,按照市场需求的变化.发展无公害食用菌生产技术,提高食用菌产品的内在质量和食用安全性非常重要。为了帮助广大食用菌种植户掌握其无公害生产技术,本刊约请食用菌专家方芳老师撰写此文.分期刊出。  相似文献   

9.
《国际食用菌科学及栽培大会》于1998年10月12日至15日在南京举行。这次大会由1995年英国牛津第14届国际食用菌大会、国际食用菌科学协会执委会讨论通过,并经国家科委批准,由江苏省科委和国际食用菌科学协会联合主办。会议的主要内容是:1.蘑菇及其它食用菌的栽培技术;2.食用菌病虫害防治;3.食用菌遗传与育种;4.食用菌种质与资源;5.食用菌的分子生物学;6.食用菌生物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7.食用菌酶催化的生物转化;8、药用真菌——灵芝及其它;9.采后技术;10.市场与经营。出席会议的代表共249人,其中来自国外18个国家…  相似文献   

10.
适合食用菌生产发育的环境条件,往往也适合各种病虫害的生长。在食用菌栽培过程中,如果单靠药剂防治,容易造成食用菌产品商品性和入口安全性的降低。应坚持“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无害化原则。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通过合理安排生产布局,选用优良品种,采取科学栽培管理模式,选择安全、经济、有效的防治措施,达到减轻病虫害危害,提高栽培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针对生产中盲目使用高毒高残留化学农药、生长促进剂和其它有毒有害物质,使食用菌产品质量和安全性下降的实际,以目前宁波市场鲜销量最大的蘑菇、香菇、平菇为主要对象,通过绿色栽培原料与水土气环境的选择、化学药剂与栽培辅料的安全使用、从菌种到产品全程标准化绿色生产技术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工业固废具有资源量大、营养丰富、种类多样的特点,是食用菌栽培新型原料的首选。通过对近年来我国利用工业固废栽培食用菌的研究和应用现状进行综述,针对当前利用工业固废生产食用菌中存在的问题(资源整合困难、缺乏推广力度、具有安全风险隐患等),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如开发适配方和菌种、健全产业发展机制、提高食用菌产品质量安全等),旨在为优化工业固废栽培食用菌技术提供参考,从而降低食用菌生产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3.
阳江市是农业大市,特色农产品资源丰富,但同样面临农产品质量不高、生产分散、加工和储运仍较为落后等问题。在当今农产品市场竞争激烈的环境下,阳江市农产品要积极开拓国内国际市场,就要发展生产、扩大规模、做优特色产业;要鼓励发展绿色农业,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跨越贸易壁垒;要发展保鲜冷藏和产品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条,增加产品附加值;要开发新市场,建立农产品品牌战略等。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安徽省食用菌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安徽省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对策:加强菌种管理,提高制种技术;开发栽培新材料,扶持产业化龙头企业,推动食用菌产业化进程;建立食用菌生产安全体系,加强执法,提高其品质和安全性;合理开发利用野生食用菌资源,大力发展食用菌产品深加工。  相似文献   

15.
一、向新品种发展目前大面积栽培的食用菌近20个品种,近年又有不少新品种驯化栽培成功。专家指出,应在稳定原有食用菌生产的基础上,积极推广新品种。二、向高质量发展目前食用菌生产仍存在“追求产量,忽视质量”的倾向,致使不少食用菌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三、向新材料  相似文献   

16.
食用菌是三明市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之一。1998年全市食用菌总产量达11.2万t,总产值6.1亿元,占全市农业总产值的9.5%,人均食用菌产值230元,食用菌生产的发展为 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和繁荣农村经济建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但随着食用菌生产的发展,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和矛盾:一是产业结构趋同化,栽培品种单一,市场开拓不力,生产起伏波动大;二是生产布局不合理,产业发展规划滞后,生产带有自发性、盲目性;三是菇棚占地多,综合利用率差;四是资源管控困难,林菌矛盾较突出。针对存在的问题,1998年三明市政府制定了1998~2010年的食用菌生态工程建 设的发展规划和战略构想。 1 食用菌生态工程建设的主要内容 1.1 稳定总量,积极调整品种结构 重点是控制常规菇规模,大力发展珍稀食 用菌。要求2005年以前,茶薪菇、姬松茸等珍稀食用菌的总量要达10万t以上,超过香菇、蘑菇、木耳的比重。 1.2 减少耕地占用,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 重点是提高菇棚的立体、空间种植,提高 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17.
珍稀食用菌的栽培,其效益可比栽培常规菌类提高3-10倍。本项目《食用菌珍稀菌种繁育及工厂化应用》是福州市科技局下达的项目,旨在有目标地开展珍稀食用菌菌种引进、筛选、选育和示范栽培;对珍稀品种进行小规模工厂化生产,为大规模工厂化生产及标准化栽培提供一定的雏形与技术服务;  相似文献   

18.
农业生产过程中会产生的大量农林废弃物,存在体量大、利用率低、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食用菌能有效将农林废弃物转化为人类优质高蛋白食品,食用菌菌渣亦可作为食用菌栽培基质原料、作物肥料、动物饲料、生物质燃料、养殖垫料、环境修复材料等在农业生产中得到循环利用。为了探索解决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问题,在总结食用菌栽培基质和菌渣综合利用途径研究现状基础上,提出了“菌-果-畜-粮”循环农业发展模式构想,并以陕西省商洛市为例,具体分析了该模式的产业基础与生态、经济效益。总体而言,该模式能够实现农林废弃物资源多级循环和转化,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最后,对相关亟需解决的问题和攻坚方向进行展望,以期为循环农业发展和农业资源高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思路参考。  相似文献   

19.
食用菌生产过程中虫害(菇蚊、菇瘿、跳虫、螨类、线虫类等)的防治是让菇农头痛的事。这些小虫会潜入到培养基各处进行取食、生存和繁殖,很难发现,要想把它们赶尽杀绝谈何容易,尤其是当前,受国际市场作用,各地都火力发展无公害绿色安全产品,对一些常用的农药做了严格控制。所以,对待食用菌虫害,一定要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但对已造成危害的虫害,也  相似文献   

20.
《广东农业科学》2006,(1):I0001-I0001
主要从事食用菌新品种选育、栽培技术及食用菌产品深加工的研究开发和示范推广。供应各类食用菌母种、原种、生产种;食用菌制种和栽培的机械及用具、原辅材料等;各类食用、药用菌干鲜产品,最新产品有灵芝孢子粉、灵芝茶、灵芝胶囊、虫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