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橘小实蝇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橘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Hendel)在18℃、22℃、25℃、28℃、30℃下卵、幼虫、蛹的发育历期及室内条件下成虫羽化、取食、交配、产卵等生物学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橘小实蝇卵、幼虫、蛹的发育历期随温度的降低而延长,其发育最适温度为25~30℃。在25℃下,卵、幼虫、蛹的平均发育历期分别为1.5d、19.5d和12.5d;在28℃下,卵、幼虫、蛹的平均发育历期分别为1.3d、16d和9d。成虫具趋光性,羽化高峰为9:00~10:00,8:00~10:30和15:00~18:00为取食时间,多数成虫只交配1次,交尾高峰为19:30~22:30,产卵高峰为16:00~18:30,产卵开始后约20d达产卵高峰期,卵聚产。初孵幼虫具群聚性和负趋光性,幼虫成熟后具趋光性.跳跃能力极强。老熟幼虫经1~2d预蛹期后化蛹,湿度以60%-70%为宜。  相似文献   

2.
红锯蛱蝶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描述了红锯蛱蝶4个虫态的形态特征;通过室内饲养和野外观察,研究了该蝶的生物学特性:在西双版纳该蝶1年7代,以第7代3龄幼虫越冬,越冬时间从每年的12月起至次年2月中旬止.其余各代历期35~40d,室内21~28℃下,卵期8~11d,幼虫期12~16d,蛹期8~9d,雌虫寿命12~18d,雄虫寿命6~10d.幼虫共4龄,l~2龄幼虫取食嫩叶,喜群集;3~4龄幼虫取食嫩叶、嫩枝和老叶;4龄幼虫还取食茎的绿色表皮,其食量占整个幼虫期的78.98%.幼虫喜食三开瓢,成虫喜访马缨丹、仙丹花、九重葛等有花植物.在人工饲养条件下,成虫的交配率和产卵量与网室的大小和蝴蝶的密度有关.  相似文献   

3.
顾玉霞 《农技服务》2010,27(6):744-745
黄连木种子小蜂在安徽省1~3年发生1代,但均以老熟幼虫在被害果内越冬。翌年4月中下旬化蛹,蛹期10~15d,5月上中旬至6月上旬成虫羽化,成虫在果壳内滞留3~5d,出壳后交尾产卵,寿命达4~15d。每雌产卵25~47粒,卵期3~5d。幼虫5月中下旬孵化,幼虫共5龄,初孵幼虫取食胚外海绵组织,食量少而生长缓慢,1龄期长达65~75d,当种胚膨大、子叶开始发育时,幼虫钻入胚内取食子叶和胚乳,此时2~5龄为快速生长期,仅20~25d,当子叶被食光后,幼虫老熟,进入休眠阶段,在被害的空果壳内越冬,分别于第2、第3或第4年羽化外出。  相似文献   

4.
为开展黑龙江省马铃薯甲虫的监测与防控,在两个疫情发生县市的网室内开展了越冬成虫发育、卵孵化、幼虫生长发育、老熟幼虫入土羽化、一代羽化成虫生理发育过程调查。结果表明:通过调查,得到了马铃薯甲虫在黑龙江省的发生规律,确定马铃薯甲虫在黑龙江省一年发生2代,以成虫在寄主田越冬,越冬成虫一般在第二年6月中旬出土,4~7 d后交尾产卵,卵孵化期5~6 d,后卵孵化为一代幼虫取食为害,13~15 d后老熟幼虫入土羽化,土层深度5~10 cm。蛹期10~12 d羽化为一代成虫。一代成虫发育10~12 d后,交尾产卵,孵化为二代幼虫,为害7~10 d后入土化蛹,蛹期10~12 d,羽化为二代成虫,二代成虫入土越冬。  相似文献   

5.
为评估外来广聚萤叶甲对外来入侵豚草的寄主专一性,在野外网室中采用析因试验设计,研究了幼虫期完成发育所取食的植物(豚草、苍耳)是否影响其成虫在这2种植物大、小株型上的产卵决策。连续观测雌虫的4次产卵量、卵粒大小及其卵孵化情况等。结果表明:成虫在小株型豚草和苍耳上平均产卵数量不受其幼虫期取食植物的影响,但在大株型豚草和苍耳上的平均产卵数量受其幼虫期取食植物的影响。当幼虫取食苍耳发育到成虫后,在大株型豚草上的产卵数量大于幼虫取食豚草的成虫,4次产卵数也差异较大(中位值25~46粒);但两者在大株型苍耳上的平均产卵数量无显著差异,4次的产卵数差异较小(中位值15~20粒)。总体上在豚草上的产卵量均明显多于在苍耳上的。所产卵粒大小(体积)不受幼虫取食植物种类、产卵植物种类及其株型大小的显著影响,但卵孵化率受幼虫取食植物、成虫产卵植物种类及其株型大小等因素互作的显著影响。当在大株型植物上产卵时,在苍耳上产的卵孵化率在幼虫期取食的2种植物之间没有显著差异,但在豚草上产的卵孵化率存在显著差异:幼虫取食豚草的成虫产的卵孵化率低于其取食苍耳的卵;而在小株型植物上产卵时,卵孵化率不受幼虫期取食植物以及产卵植物的影响。结论:广聚萤叶甲幼虫发育所取食的植物可能影响其发育到成虫后在这些植物上的产卵行为,而幼虫取食苍耳的成虫仍偏好大株型豚草产卵。  相似文献   

6.
本文首次阐述了越南血蜱的生物学和季节动态。雌虫产卵前期为19~24d,产卵期为11~22d,产卵数为168~672粒。卵孵化期为40~52d。雌虫在兔体饱血期9~13d。幼虫在兔体饱血期1~3d,饱血幼虫蜕化期为18~28d。越南血蜱成虫寄生牛体的季节动态:每年两次高峰为10~12月和2~5月,6~8月消失。  相似文献   

7.
柠条癭潜蝇(Hexomyza caraganae)是在甘肃陇西地区固沙主要树种柠条(Caragana korshinskii)上新发现的蛀干害虫。本研究在温度25℃,相对湿度(RH)50%、光周期15L∶9D的室内条件下,观察柠条瘿潜蝇羽化习性、成虫寿命、交尾和产卵,幼虫的取食和化蛹习性等;在田间定点定时观察年生活史。结果表明,柠条瘿潜蝇在甘肃陇西地区1a发生1代,以2龄幼虫在潜道中越冬;次年3月下旬-4月上旬蜕皮进入3龄;4月上中旬3龄幼虫老熟化蛹;4月下旬至5月下旬为成虫期,成虫出现2~24h开始交尾;交尾完成后的12~24h开始产卵,卵期从4月中旬持续到6月中旬。在室内条件下,柠条瘿潜蝇卵、幼虫、蛹、成虫的发育历期分别为36、265、19、6d,完成1个世代约需320d。其卵孵化率、幼虫化蛹率、蛹的羽化率分别为55%、61%、70%。羽化多发生在6:00-12:00,羽化后静伏整理翅膀之后开始飞行;成虫雌雄性别比为7∶4,雌虫平均寿命为5.6d,雄虫平均寿命为6.1d;成虫交尾多发生于上午,交尾时间25~35min;交尾结束12~24h开始产卵,产卵时用产卵器刮破寄主皮层,将卵产在叶基芽苞周围皮下湿润处;1龄幼虫主要取食柠条韧皮部,2龄幼虫逐渐由韧皮部向木质部蛀食,3龄幼虫食量剧增,大量排泄,并在潜道上部或下部蛀掘羽化孔。研究明确了柠条瘿潜蝇在田间的年生活史及发生规律,确定了其成虫性比、寿命、产卵方式以及幼虫蛀食习性等主要生物学特性,可为柠条瘿潜蝇的人工饲养及科学防控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8.
向日葵螟属鳞翅目、螟蛾科昆虫,成虫和幼虫都可危害向日葵,成虫发生盛期在7月下旬-8月上旬。成虫夜间8-9时集中在葵花地取食、产卵。8月上旬卵孵化为幼虫,取食种子,常把花盘咬成很多隧道,并吐丝结网;遇雨时常使花盘腐烂,降低向日葵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9.
使用取食不同寄主植物的烟蚜饲喂黑带食蚜蝇的幼虫,观察其生长发育与繁殖规律。结果表明:黑带食蚜蝇以饲喂取食烟草烟蚜的幼虫和蛹历期最短,分别为8.91和8.31 d,其他的幼虫历期为9.10~11.60 d,蛹的历期为8.83~9.52 d。此外,以饲喂取食烟草烟蚜的成虫期最长,达47.18 d,单雌产卵量最多,为404.82粒;以饲喂取食菊花烟蚜的成虫寿命最短,为33.14 d,单雌产卵量最少,为274.08粒。饲喂取食烟草烟蚜的黑带食蚜蝇成虫获得率最高,达67.00%,其余依次为小白菜、桃树、菊花,其黑带食蚜蝇的成虫获得率分别为60.25%、53.00%、48.50%。由此可知,寄主植物可以通过烟蚜进一步影响黑带食蚜蝇,因此,在饲养黑带食蚜蝇时,应选择合适的寄主植物。  相似文献   

10.
观察研究了素吉尤犀金龟(Eupatorus sukkiti Miyashita&Arnaud)的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素吉尤犀金龟在昆明养殖约3年1代,以幼虫和羽化成虫越冬,成虫9月初开始羽化,养殖历期约1 050 d。幼虫取食腐植土,成虫取食阔叶树汁和成熟水果,具较强趋光性,在腐植土中产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