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专业教学团队的建设是高等职业院校专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优秀的专业教学团队能有效推动专业的建设。通过对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水土保持专业省级教学团队建设实践的总结,探讨了优秀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基本途径:首先应构建合理的团队人员结构;其次应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第三,培育优秀的团队带头人;第四,不断提升教学团队社会服务的能力。专业教学团队的建设,推动了专业建设,提高了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
由于高等学校教学团队建设是实施高等教学质量工程的重要环节,以延边大学农学院微生物教学团队构建为例,提出了教学团队建设的内涵,从建立目标机制、合作机制、激励机制和管理机制4个方面探讨了学校微生物教学团队的管理与运行机制,制定了统一的团队目标,以保证团队的合作共赢和谐发展,促进团队成员自我价值的实现,科学的管理方法保证微生物教学团队的有效运转,取得了良好的团队建设效果,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微生物教学团队还将借助学校农学院搭建的教学与科研平台,打造一支高绩效的创新型教学团队。  相似文献   

3.
专业教师队伍建设是专业建设的关键。该文结合北京林业大学林学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实践,从学科建设、精品课程建设以及教育教学研究等方面进行了经验总结,并提出了今后教学团队建设的计划与设想,即发挥优良传统,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不断强化团队力量,巩固优势地位;进一步加强中青年杰出人才的培养;不断强化专业人才培养的特色和优势。  相似文献   

4.
基于生态性创业型大学的办学理念,针对我国大众化教育背景下高等教育的特点,结合浙江农林大学生态学的教学、科研现状,通过"1个团队优化、2个平台建设、3期式创新指导、4段式课堂教学"的初步尝试,开展了生态学教学与科研互相促进的改革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浙江农林大学基于学科建设,不断优化生态学教学科研团队;基于生态化校园,构建生态学教学、科研2个平台;基于本科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开展"3期式"重点指导;基于研究生的基本理论应用,探索"4段式"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5.
正河北农业大学林学学科源于1909年清宣统元年创立的顺天中等农业学堂,历经110年,现已发展为河北省强势特色学科、国家林业局重点学科、河北省"双一流"建设学科,在山区综合治理、抗性育种、森林保护、森林经营、生态与植被恢复等领域做出突出贡献,涌现出以改革先锋、太行山新愚公李保国山区开发与林果产业协同创新团队为代表的多个科研和教学优秀团队。在这些团队中,有这样一支既传承了林学学科优良基因又年轻而充满活力的森林经营与生态修复协同创新团队。它根植于百年农业学堂的沃土,历经无数次沧桑巨变,却始终初心不改,默默投身于伟大的林业教育与实践,为我国特别是河北省的林业和生态建设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6.
"双万计划"实施背景下,浙江农林大学"土壤学"课程积极面对课程内容结构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联系不够紧密、课程内容更新滞后于土壤学学科的发展、课程教学方式与学生的期待存在差距等挑战,围绕"教学团队与科研团队一体化建设、科学研究与教学资源一体化建设、一流课程与制度保障一体化建设",加强新时代背景下的课程内涵建设,在明确"建设一流的教学团队、优化课程教学内容体系、建立科学的教学管理制度"等课程建设与改革目标的基础上,对课程升级提质路径进行了探索。首先,从组织、目标、考核一体化入手,开展教学团队与科研团队一体化建设。其次,通过将最新研究成果编入教材、将科研成果或项目与实验项目相结合并引入实践基地、以科研项目支持本科生创新等,开展科学研究与教学资源一体化建设。最后,通过出台教学团队与科研团队一体化建设的管理制度、科学研究与教学资源一体化建设的激励制度、鼓励教师积极投入教学的奖励制度等,开展一流课程与制度保障一体化建设。经过实践探索,"土壤学"课程建设与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及时更新了课程教学内容,丰富了课程实践教学内容和形式,提升了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特别是创新了"土壤学"课程升级提质的路径,优化了课程推陈致新的立体多维模式,建立了教学与科研一体化的良性循环机制。  相似文献   

7.
指出了对于高职高专院校而言,建设一支适应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需要,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教学团队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依据实践,提出了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建设高职高专针灸推拿专业团队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经济林栽培学”是经济林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主要介绍经济林树种栽培理论和实践技术,是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综合型创新人才的重要载体。课程内容具有丰富的传统文化底蕴,具备良好的课程思政建设资源和保障,拥有优秀的课程教学团队。文章在分析“经济林栽培学”课程具有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优势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挖掘课程中蕴含的家国情怀、道德品质及科学精神等思政教育元素,并将专业教学与思政教育有效融合,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育人中的“主渠道”作用,采用案例教学,强化课程思政的育人实效。课程教学实践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让学生切实感受到了专业价值,树立了良好的价值观,对于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及促进我国经济林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以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在阐述了"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取得的主要成效的基础上,概括总结了所采取的主要举措,包括强化实践教学,促进教师重视技能的提高;积极构建产学研一体化平台,为"双师型"教学团队施展才干提供舞台;开展科技服务与开发,为培养"双师型"教学团队创造条件;制定扶持政策,为培养"双师型"教师团队提供多方面的保障等;并对进一步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进行了思考,提出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制定"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实施"五项"工程建设,提高"双师型"师资队伍的综合素质;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提供保障等设想,从而努力打造一支具有高职教育特色的高素质的"双师型"师资队伍,使学院的教学团队建设能够健康、快速、可持续地发展。  相似文献   

10.
“高级数据库技术”是软件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一门基础理论课程,该课程的学习对于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性思维有着重要的意义。为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针对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和该课程的教学目标,从教学团队、课程内容和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了课程建设。在课程建设的各个环节注重体现以研究生的“学”为主,教师的“教”为辅的指导思想,充分发挥研究生的知识潜能,使研究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研究生在数据库应用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就业竞争力等方面均有大幅度提高,课程建设的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精品课程建设在专业教学改革中处于核心地位。从课程建设思路、建设成效、建设特色3个方面阐述了"森林营造技术"精品课程建设的内涵,强调要优化课程教学内容,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开发项目教材,改革教学方法,更新教学手段,加强"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和实训基地建设。实施"任务驱动、工作导向式"的教学模式,促进了教师教学方式、学习者学习方式的根本改变,提高了"森林营造技术"课程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2.
在"双一流"背景下,高等农林院校数理基础学科对创新型人才培养及学校长远发展的支撑作用尤为重要。而基层教学组织建设对学科建设和发展又起着基础性支撑作用。为此,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理学院以基层教学组织改革为突破口,针对基层教学组织建设面临的组织内部管理条块分割导致资源配置及运行的效率低下、基于教研室构建的教学团队功能单一且发展缓慢导致团队作用的发挥受到限制、基层教学组织的功能不健全导致对一流学科建设和创新型人才培养等的支持力度不够等问题,提出加强和完善基层教学组织建设的建议措施:一是优化基层教学组织结构,强化教学平台建设,突出教学中心地位;二是创新教学团队组建模式,促进数理基础学科教学质量的提高;三是完善基层教学组织内部管理机制,提高组织运行效率。通过基层教学组织建设的改革实践,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理学院初步建成了运转高效、结构合理的新的基层教学组织体系,在教学任务的落实、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教学改革的推进和教学团队的优化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使基层教学组织在学校"双一流"建设中的重要支撑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13.
传统的大学物理教学与农科专业的学习存在严重脱节,导致农科大学物理教学无法突破质量"瓶颈"。为此,对农科大学物理教学的改革进行了深入探索,初步构建了农科大学物理"4443"教学新模式。其具体内容包括:调整教学内容和教材内容,搞好教学内容经典物理与现代物理有机结合、教学案例新颖性与专业针对性有机结合、教学方法教师主导与学生自主学习有机结合、课程考核理论知识与综合能力考核有机结合的"四个结合";采取教学任务目标约定、教学团队集体授课、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教学研究协同攻关等"四项措施",保障教学团队的建设;推进课堂教学形式由灌输式转变为研究式、由学生单纯接受知识转变为以能力培养为主,考核方式由单纯的期末笔试转变为以课堂讨论、论文写作等平时考核为主,课程实验由验证性的简单操作转变为设计性自主实验等"四项改革",改进教学方法。"4443"教学新模式的实施有效地解决了农科大学物理教学中专业培养目标与课程教学目标不一致、计划课时少与教学内容多、学生学习兴趣与课程教学内容不符的"三大矛盾";并取得了"四大收获",即教学理念得到升华,课程教学目标得到科学定位,课程建设取得较大成效,系列教材的建设日臻完善,教学团队建设得到加强,学生自学能力、质疑能力和探索能力得到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4.
指出了在当前“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信息化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到高等职业教育中,因此,建设适应时代发展的实践教学数字化资源库显得尤为重要。对实践教学数字化资源的认知情况、现有实践教学数字化资源的使用情况、化学类课程实践教学资源库的需求进行了调查分析,明确了以学生需求为导向进行实践教学数字化资源库建设的思路,通过建立专业的实践教学资源库建设团队,强化日常监管,保障资源库的长效运行。  相似文献   

15.
探讨了四大穿刺团队建设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师资带教能力的效果。2018年5月~10月选择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光华医院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带教师资9名,通过组建培训师资团队、团队能力建设、团队制度建设、课程体系建设及实践考核等加强四大穿刺团队建设。采用自身对照法,比较了团队建设前后带教老师的理论、技能考核成绩,临床技能指导能力及规培学员对教学效果的满意度。结果表明:团队建设后,带教师资的理论成绩、技能成绩均较团队建设前明显提高(P0.05)。与团队建设前比较,带教师资的课堂讲授能力、课件制作能力、沟通表达能力、人文关怀均明显改善(P0.05)。与团队建设前比较,规培学员对带教师资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效果的满意度在团队建设后均明显提高(P0.05)。四大穿刺团队建设运用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带教老师教学指导能力培训,能使带教老师扎实掌握穿刺带教指导技能,实施系统化、标准化、层次化指导方法,从而提高穿刺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6.
国际化实践教学是促进本科生综合素质提升的重要途径之一。以南京林业大学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为例,探讨了高等院校林学专业开展国际化实践教学的意义和目的:首先,开展国际化实践教学可以弥补国内实践教学资源的不足,而且国外先进的实践教学理念可以促进我国实践教学的变革,对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有着积极的意义;其次,开展国际化实践教学可以拓展实践教学基地、丰富实践教学内涵、为学生提供接触多元文化的平台。因此围绕国际化实践教学的建设内容,提出了高等院校林学专业国际化实践教学的实现途径:首先,应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以保障国际化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其次,应组建专业的教辅团队,开展专业实践教学;最后,应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以保障国际化实践教学目标的达成。南京林业大学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促进了林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国际化,扩大了国际化实践教学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7.
在分析哈尔滨师资队伍、科研、实践条件建设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设"三体"型教师团队。通过构建教师团队、深化校企合作、加强"三体"联动、强化基地建设、订单培养人才等措施的实施,以实现"三体"型教师团队校内示范、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模块化教学课程体系优化、实训基地平台建设、教师科研能力提升、订单培养就业率95%以上,及完成500余人社会培训等成效。以期通过此研究为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平台建立、教师科研能力提升及培养专业型、技术技能型人才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8.
从纯语言教学向文化教学转变是当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在此背景下,北京林业大学外语学院开设了基于中西文化教育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系列课程,探讨了大学英语从语言教学到文化教学的实践途径:首先应积极进行课程改革;其次,应创新教学内容;第三,要加强教学团队建设;第四,要编写适应社会发展的教材。同时探讨了现代技术支持下的大学英语文化教学网络化的建设方法:首先应将教学研究成果实现数字化转换;其次,创建中西文化课程教学网站;第三,优化现有的网络教学资源。改革后的大学英语教学在课程建设、教学团队建设、教材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为现代技术支持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探索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北京林业大学理科生物学基地经过10多年建设,已成为具有森林生物学特色的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但是,目前基地科研能力培养的良好模式仍需进一步推广,优秀团队的培养还需要重点支持,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提升科研培训水平。为此,有必要加强科研训练平台的主体支撑作用,力争将科研训练纳入国家基础科学研究人才培养主渠道。理科生物学基地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应结合高校SRT项目,优化本科生“导师制”,着力推进大学生科研训练工作的“广度”和“深度”。同时,建立健全强有力的保障措施,确保通过科研训练加强研究与教学的融合,将学生科研能力训练寓于整个教学和科研系统工程之中,形成以提高能力为导向的人才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20.
摘要: 在论述工程绿化学科历史沿革、学科设置的社会需求以及“工程绿化学术动态”课程特点的基础上,针对课程教学教师队伍不稳定、课程内容过于宽泛、教学手段相对落后、教学和考核方式比较单一的问题提出了改革措施:建立一支较为稳定的课程外请教师团队;凝练课程内容,突出学科核心理论、技术和方法;建设课程教学网站;引入专题演讲竞赛,完善课程考核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