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李超  曾辉  刘晓  向仰州  郭颖 《种子》2016,(7):83-87
对贵州省核桃待选优树的坚果进行评价,可为贵州核桃产业发展及优良种质资源储备提供理论指导.通过对贵州省16株核桃待选优树的表现性状进行评分,并对其7种主要经济性状(三径平均、果壳厚度、单果重、果仁重、出仁率、粗蛋白含量、粗脂肪含量)进行主成分分析,根据累积贡献率达到90%以上,提出了4个反映核桃主要经济性状的主成分及其主成分函数式.通过计算各优树的重要主成分,结合表观性状的评分,进而选择综合性状优良的优树,最终结果表明,a号核桃优树的坚果综合性状最佳.  相似文献   

2.
主成分分析法在核桃选优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进一步探讨核桃选优数量化方法,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复选的8株早实核桃优树树体性状(树龄、树高、胸径、分枝高、冠幅)和果实性状(产量、青果重、坚果重、坚果壳厚度、坚果三径平均值、缝合线高、脂肪酸含量、总糖含量、蛋白质含量)进行综合分析,确定用代表优树性状90.2%综合信息的4个重要主成分反映优树性状,列出了4个重要主成分的函数式,并计算出了4个重要主成分值。通过主成分值对供试优树进行综合评选得到的优良单株与实际表现型相近,证明了主成分分析法在核桃优树综合选择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为了给核桃优良性状选种提供理论依据,于2012年对‘西林3号’、‘香玲’、‘西扶1号’和‘契可’的物候期进行观察,并于9月采集果实后对这4个品种的单果重、坚果横径、坚果纵径、缝合线径、硬壳厚度和仁重进行变异系数、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只有‘契可’是雌先型核桃品种,‘西林3号’、‘香玲’、‘西扶1号’都为雄先型。通过对经济性状综合指标研究发现,‘香玲’品种的经济性状较其他3个品种更适合推广销售。以性状的累积方差贡献率达到80.971%确定了3个反映核桃主要经济性状的主成分,并通过计算品系的重要主成分值,对供试品系进行比较,进而选择综合经济性状优良的品系,其结果与品系的实际表现型相近似。表明,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核桃主要经济性状综合评选较科学、简便。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加工番茄品种多性状进行综合评价,为鉴定、筛选其优良种质资源提供决策支持。选取9个加工番茄品种(系)进行品比试验,分析、测定其13项农艺性状,并联合使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法(PCA -CA),对加工番茄主要农艺性状进行综合分析。13项农艺性状的平均变异系数为10.23%。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可将13项农艺性状归纳为果实外观品质因子、果实产量因子和果实内在品质因子3个主要指标,3个主要指标可较准确地评价加工番茄品种。其中,株高、单果重、果实纵径、果实横径、平均产量、可溶性固形物、番茄红素、总酸8个性状是主要性状。综合得分排名前2位的依次是‘T60’、‘新番15号’。采用类平均法对9个加工番茄品种进行系统聚类分析,将所有番茄品种分为5个类群。本研究建立的加工番茄综合评价体系可为加工番茄优质品种的选育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了比较不同日龄阶段青峪猪综合肉质性能的优劣,以便为研究青峪猪的最佳屠宰日龄提供科学依据。通过主成分分析的方法构建肉质性状综合评分模型,对不同日龄青峪猪的肉质性状进行综合评价,以确定综合评分最高的阶段,从而为青峪猪的最适屠宰日龄提供参考。首先对不同日龄的青峪猪进行屠宰测定,收集不同日龄的青峪猪13个肉质指标,然后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构建肉质综合评分模型,对13个肉质指标进行降维处理并得到4个主成分,其累积贡献率达到91.18%。结果发现第1主成分主要解释肉质中pH值、L值和熟肉率;第2主成分主要代表肉质的多汁性;第3主成分主要代表干物质含量;第4主成分主要代表嫩度和韧性。最后青峪猪综合肉质评分最高的日龄为365日龄,在300 d后肉质综合评分指数均较高,因此青峪猪在300日龄以后屠宰综合肉质性状较好。  相似文献   

6.
《种子》2020,(7)
以贵州不同区域的8个早实核桃优树种子为材料,观测种子经济性状及子代苗生长特性和生物学特性,比较分析优树种子质量及子代苗高、地径、生物量生长情况和早实性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早实核桃种子的三径均值、单果重、种仁重、出仁率、粗脂肪含量、粗蛋白含量差异显著,不同早实核桃一年生子代苗的苗高、地径、生物量差异显著,不同早实核桃的早实性有分化现象,通过隶属函数综合评价,初步筛选出G 4号最优。  相似文献   

7.
确定适宜加工龙井茶的茶树品种的多性状评价指标,建立龙井茶适制品种农艺性状的综合评价体系,为鉴定筛选优良龙井茶适制品种或资源提供技术支撑。对浙江省15份主要栽培茶树品种(系)的芽叶长宽比、百芽重、展叶角度、亮度值(L)、红绿属性(a)、黄蓝属性(b)、色彩饱和度(C)、氨基酸、茶多酚、水浸出物、咖啡碱、酚氨比、外形、汤色、香气、滋味和叶底17项农艺性状进行综合比较,并联合使用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和层次分析对茶树品种(系)的龙井茶适制性进行综合评价。17项农艺性状的平均变异系数为12.05%,百芽重的变异系数最大(28.15%),叶底的变异系数最小(0.86%),适制龙井茶农艺性状变量间既相对独立又密切相关,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将17个评价指标压缩成6个综合指标,经过分析6个主成分函数式中的17项农艺性状系数,可以将17项农艺性状分为外形因子、内质因子、感官因子3个主要指标,这3个主要指标可以较准确地评价龙井茶适制品种,其中芽叶长宽比、a值、茶多酚、酚氨比、外形、香气和汤色是主要性状。采用聚类分析,可以将15个品种分为2个大的类群,采用层次分析可以将茶树品种采制龙井茶的适宜性进行综合排序。采用多元统计分析中的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15份茶叶品种的17项农艺性状进行龙井茶适制性综合评价是可行的,结合层次分析可以得到更加准确的排序,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较全面客观评价,为龙井茶适制品种的选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不同鲜食大豆品种(系)在赤峰地区的适应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内蒙古赤峰地区,对引进的11个鲜食大豆品种(系)的农艺性状、鲜荚相关性状、产量性状、生育期和外观品质、口感品质等指标进行调查测定和评价。结果表明:供试的11个品种(系)中,有2个品系在赤峰地区无法成熟,其余9个品种(系)的农艺性状对当地的适应性较好。对9个品种(系)的14个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到累计贡献率88.7%的4个主成分因子。对各品种的主成分得分和综合得分分析表明,毛豆6号综合得分最高。综合评价筛选出适宜赤峰地区种植的品种(系)有毛豆6号、浙鲜8号、毛豆8号和H0992。  相似文献   

9.
小麦品质性状的主成分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为了评价小麦品质指标对不同类型小麦品质的贡献大小,采用NCⅡ遗传交配设计对9个冬小麦品种产生的F1代的13个淀粉和蛋白质品质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对13个品质性状指标按主成分分析可简化为5个主成分因子,其累积贡献率达85.52%,其中第一主成分因子的贡献最大达到了39.29%,第二主成分因子对品质性状贡献次之。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13个小麦主要品质性状进行综合评价,认为在品质性状育种改良过程中,第一、二和四主成分适当增大有利于对强筋小麦品质的改良,第三主成分适当增大时有利于弱筋小麦性状选择和品质改良。  相似文献   

10.
确定适宜加工龙井茶的茶树品种的多性状评价指标,建立龙井茶适制品种农艺性状的综合评价体系,为鉴定筛选优良龙井茶适制品种或资源提供技术支撑。对浙江省15份主要栽培茶树品种(系)的芽叶长宽比、百芽重、展叶角度、亮度值(L)、红绿属性(a)、黄蓝属性(b)、色彩饱和度(C)、氨基酸、茶多酚、水浸出物、咖啡碱、酚氨比、外形、汤色、香气、滋味和叶底17项农艺性状进行综合比较,并联合使用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和层次分析对茶树品种(系)的龙井茶适制性进行综合评价。17项农艺性状的平均变异系数为12.05%,百芽重的变异系数最大(28.15%),叶底的变异系数最小(0.86%),适制龙井茶农艺性状变量间既相对独立又密切相关,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将17个评价指标压缩成6个综合指标,经过分析6个主成分函数式中的17项农艺性状系数,可以将17项农艺性状分为外形因子、内质因子、感官因子3个主要指标,这3个主要指标可以较准确地评价龙井茶适制品种,其中芽叶长宽比、a值、茶多酚、酚氨比、外形、香气和汤色是主要性状。采用聚类分析,可以将15个品种分为2个大的类群,采用层次分析可以将茶树品种采制龙井茶的适宜性进行综合排序。采用多元统计分析中的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15份茶叶品种的17项农艺性状进行龙井茶适制性综合评价是可行的,结合层次分析可以得到更加准确的排序,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较全面客观评价,为龙井茶适制品种的选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为了筛选出适宜贵州种植的干籽粒豌豆新品种(系),同时为干籽粒豌豆遗传育种提供优良的种质资源,以 11 个干籽粒豌豆新品种(系)为材料,采用随机区组排列设计,考察生育期、株高、始荚高度等 13 个农艺性状,并运用描述性分析、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对农艺性状进行综合评价。在 13 个农艺性状中,除生育期、荚长、荚宽外,其余 10 个农艺性状的变异系数大于 15% ,株高变异系数最大,为 64.19% ;从相关性分析结果看,各农艺性状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通过主成分分析将13 个农艺性状转化为 3 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 90.27% ;综合主成分得分较高的品种(系)有 20205 、定豌 9 号,这 2 个品种(系)综合农艺性状表现良好,可引进到贵州省范围内进行示范试验。  相似文献   

12.
为了筛选出适宜山东省种植的棉花新品种(系),本研究以中早熟常规组 21 个新品种(系)为研究对象,对其农艺性状、产量和品质等进行了变异系数、相关性、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21 份棉花材料 15 个性状变异系数为 0.62%~30.20%,单株结铃数变异系数最高(30.20%);其中有 5 个性状变异系数均超过 10%(均为农艺性状),而纤维品质指标均小于 10%。生育期与株高、单株结铃数、单铃重、衣分、籽棉产量、上半部平均长度、断裂比强度呈正相关,籽棉产量与单株结铃数、单铃重、衣分呈极显著正相关。主成分分析共提取了 6 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 81.82%,可代表 15 个性状的大部分信息。通过每个主成分的得分及其对应的权重求和对参试材料进行了综合评价,鲁棉 1142、鲁棉 271、德棉 14 号综合评价较高,表现较好。  相似文献   

13.
青花菜主要农艺性状相关性、主成分与聚类分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揭示青花菜各农艺性状间的相关性和特征规律,以期为种质资源改良与创新,新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从主要种植区搜集76份种质材料,观测生育期、单球重等16个主要农艺性状,并对其进行相关性、主成分和聚类分析研究。青花菜各性状间存在较高相关性。在主成分分析中,选取方差累积贡献率为73.104%的前6个主成分来评价青花菜种质材料。可将其归纳为产量因子,生长势因子和花球特征因子,是青花菜种质评价的主要指标。聚类分析将76份种质分成3类;第Ⅰ类主要为早中熟种质,侧枝多,球形中高圆,单球重低;第Ⅱ类主要为晚熟种质,株型开展,球高圆紧实,单球重中等;第Ⅲ类主要为中熟种质,株型较直立,球形极高圆,单球重高。可利用相关性、主成分与聚类分析方法对青花菜农艺性状进行分析和综合评价,筛选特异种质,指导育种。  相似文献   

14.
对宁夏26份枸杞属(Lycium)种质资源的27个表型性状进行多样性分析、主成分分析以及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枸杞属种质资源具有丰富的多样性.其中,12个质量性状的变异幅度范围为19.17%~50.38%.15个数量性状变异幅度范围为6.92%~27.59%,表明供试种质各表型性状间存在较大程度的变异;主成分分析提取的8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84.749%,根据主成分载荷结果从各主成分中筛选出果实纵径、果形指数、果形、花径等21个表型指标可作为种质评价的重要指标.通过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超杞1号'、'中科绿川'综合得分较高,分别为0.474、0.464;进一步系统聚类,在平方欧氏距离为7.5时可将供试种质分为四类,分别包含20、3、1和2份种质.本研究可为今后枸杞属植物资源的选育、评价以及开发利用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5.
枫杨散生木优树选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旨在有效利用枫杨优良遗传资源,建立枫杨散生木优树选择的方法体系,以期为挖掘枫杨遗传改良和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在野外广泛调查的基础上,建立江汉平原枫杨散生木年龄与胸径的回归方程为Y=0.737X 10.277。以初步选出的24株候选优树为对象,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年均生长量、高径比、枝下高、冠幅、冠径比、分枝角、树皮厚度和最粗分枝制定各性状的权重。结合初选优树的数量指标和形质指标,利用综合评分法评选出枫杨散生木优树6株,入选率为25%。建立的综合评分法为枫杨散生木优树选择提供科学方法。  相似文献   

16.
甘肃麦积山景区核桃坚果品质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肃麦积山景区是秦岭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西段的代表地段,景区内核桃原生分布,栽培历史悠久。在麦积山景区筛选了17个核桃优树,在山东泰山筛选了7个核桃优树,连同栽培品种香玲、元林,对比分析了麦积山景区核桃优树的坚果性状。结果显示,麦积山核桃优树的果实较小,坚果重平均为9.98g,而泰山核桃优树的坚果较大,坚果重平均达22.49g。泰山核桃优株的平均坚果重、壳厚、横径、缝横径极显著高于麦积山核桃优株,纵径显著高于麦积山核桃优株,但出仁率极显著低于麦积山核桃优株。麦积山核桃优树脂肪和蛋白质含量的平均值和泰山核桃优树脂肪和蛋白质含量的平均值没有显著差异,但供试的所有优树间脂肪和蛋白质含量有极显著差异,麦积山优树GS-17的脂肪含量高达70.24%,GS-12的蛋白质含量达到了20.31%。供试优树的脂肪酸和氨基酸组成相差不大,但必须氨基酸均比美国国家营养数据库公布值为高。研究为更好地利用麦积山景区的核桃资源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秋播蚕豆主要农艺性状的主成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对蚕豆多品种、多性状等多指标体系进行科学的评价,对12个秋播品种的8个农艺性状进行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除生育期变异系数较小外,其余均较大;各农艺性状间存在复杂的相关关系;提取的3个主成分能够解释所有性状信息的86.318%,第1主成分为产量相关因子,贡献率为56.187%,第2主成分为生育期因子,贡献率为19.156%,第3主成分为荚长与株高因子,贡献率为10.975%。综合表现较好的3个品种分别是‘织金小青皮’、‘监利小蚕豆’和‘成胡18号’,研究为蚕豆多品种综合评价及品种筛选提供一种新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8.
《种子》2019,(8)
以17个优树自由授粉家系种子和子代一年生苗为试验材料,分析了种子性状和幼苗生长差异,并进行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以探讨薄壳山核桃不同家系种子性状、变异规律及与子代苗期生长的关系。结果表明:薄壳山核桃家系间种子性状、幼苗生长存在丰富的变异,种子性状变异系数为1.63%~11.85%,幼苗生长的变异系数为4.91%~17.26%,种壳厚、发芽率、茎干重和叶干重因变异程度高,可作为育种和优良单株选择重要性状指标;百粒重与种长、种宽呈极显著正相关,长/宽与种长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种宽呈负相关但不显著,说明其长/宽主要取决于种长。种子的种宽变化很小,种长变化较大,地径与种长呈显著负相关,说明种子过长对植株增粗生长有阻碍作用;通过主成分综合评价,初步筛选出家系1、8、4、3、7、12号和9号表现较优的子代,为薄壳山核桃优良植株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许杰  王封义  班启堂  陈文 《种子》2017,(9):97-100
以从贵州选出的12个三年桐种源和引进的2个种源为对象,调查了14个种源的果高、果径、果形指数、鲜果皮厚、鲜果重、籽重、气干果重、出籽率、仁重、出仁率、每果含籽数、仁含油率、单株果数、单株产量、冠幅平均产量、碘值、酸价17个指标,应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4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为87.395%,可以较好地反映出14个种源17个测试指标的综合信息.综合评价结果以1、2、3、4、5、6、9号种源的综合性状最佳.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花生籽仁品质多样性,对 19 个河南省夏直播花生品种的籽仁脂肪含量、蛋白质含量、油酸含量及亚油酸含量等主要品质性状,进行变异分析、相关分析、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以及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花生籽仁主要品质指标差异较大,油酸含量和亚油酸含量变异系数均超过平均变异系数,脂肪含量变异系数最小。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前 2 个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达到了 95.06%,第 1 主成分主要决定因子是高油酸、低亚油酸因子,第 2 主成分主要决定因子是高脂肪、低蛋白因子。19 个花生品种可聚为两类,类群Ⅰ包含开农 71 和农花 11,类群Ⅱ包含豫花 47 号、豫花 9327、郑花 013 等 17 个品种。综合评价得知,排名前 5 位的品种是农花 11、开农 71、郑花 013、豫花 9327 和豫花 47 号,其中农花 11、开农 71 属于高油高油酸双高花生品种,花生亲本组合选配时,可以考虑选择这 2 个品种作为目标亲本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