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明确桂蔬一号黑皮冬瓜氮磷钾施用效应及最高产量与最佳产量施肥量。【方法】采用"311-A"最优混合设计,研究氮、磷、钾组合对桂蔬一号黑皮冬瓜的产量效应,同时建立产量与施肥量数学模型,并对模型进行模拟寻优。【结果】施用氮、磷、钾肥对桂蔬一号黑皮冬瓜均起到增产作用,其肥效表现为:钾肥〉磷肥〉氮肥;氮磷、钾磷间存在明显的正交互效应,氮钾间存在明显的负交互效应。利用计算机对产量与施肥量数学模型进行摸拟寻优,获得桂蔬一号黑皮冬瓜最高产量(90992.84kg/ha)的施肥量为N309.4kg/ha、P2O5183.8kg/ha、K2O450.0kg/ha,收益为102061.2元/ha;最佳产量(90906.20kg/ha)的施肥量为N168.8kg/ha、P2O5183.8kg/ha、K2O412.5kg/ha,收益为103209.6元/ha。【结论】在该试验条件下,钾素是桂蔬一号黑皮冬瓜产量的主要限制因子。由于生产上存在各种变化因素对冬瓜产量的影响,栽培上应注意氮、磷、钾肥的合理搭配,以提高冬瓜产量和品质。生产75000~90000kg/ha的冬瓜产量,氮、磷、钾优化施用配比应为1.00∶0.70~0.99∶0.86~0.92。  相似文献   

2.
华北沙质潮土夏玉米“3414”肥效试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沙质潮土条件下,采用"3414"肥效试验设计,通过不同方法对玉米产量结果与肥料施用量的回归拟合,建立不同施肥因子组合的施肥效应模型。单因子效应分析结果表明,氮、磷、钾肥料的增产效应表现为氮〉磷〉钾;夏玉米对钾肥的忍耐度低于磷和氮,表现为过量施用会引起产量快速降低。3种肥料因子间均存在正向交互作用,但交互作用的大小和程度在不同的模型上特点不同。通过对模型寻优分析,确定沙质潮土夏玉米N、P2O5、K2O最高产量施肥量分别为164 kg/hm2、93 kg/hm2和57 kg/hm2,投入比例为1.0∶0.6∶0.4;最佳经济施肥量分别为96 kg/hm2、78 kg/hm2和38 kg/hm2,投入比例为1.0∶0.8∶0.4。  相似文献   

3.
【目的】明确桂蔬一号黑皮冬瓜氮磷钾施用效应及最高产量与最佳产量施肥量。【方法】采用“311-A”最优混合设计,研究氮、磷、钾组合对桂蔬一号黑皮冬瓜的产量效应,同时建立产量与施肥量数学模型,并对模型进行模拟寻优。【结果】施用氮、磷、钾肥对桂蔬一号黑皮冬瓜均起到增产作用,其肥效表现为:钾肥>磷肥>氮肥;氮磷、钾磷间存在明显的正交互效应,氮钾间存在明显的负交互效应。利用计算机对产量与施肥量数学模型进行摸拟寻优,获得桂蔬一号黑皮冬瓜最高产量(90992.84 kg/ha)的施肥量为N 309.4 kg/ha、P2O5 183.8 kg/ha、K2O 450.0 kg/ha,收益为102061.2元/ha;最佳产量(90906.20 kg/ha)的施肥量为N 168.8 kg/ha、P2O5 183.8 kg/ha、K2O 412.5 kg/ha,收益为103209.6元/ha。【结论】在该试验条件下,钾素是桂蔬一号黑皮冬瓜产量的主要限制因子。由于生产上存在各种变化因素对冬瓜产量的影响,栽培上应注意氮、磷、钾肥的合理搭配,以提高冬瓜产量和品质。生产75000~90000 kg/ha的冬瓜产量,氮、磷、钾优化施用配比应为1.00∶0.70~0.99∶0.86~0.92。  相似文献   

4.
保水剂不同用量对土壤理化性状和木薯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木薯品种新选048为试材,进行保水剂不同用量对土壤理化性状及木薯产量的影响试验,探讨木薯施用保水剂的最佳用量及经济效益。结果表明:随着保水剂施用量的增加,土壤含水量增加,土壤毛管孔隙度、总孔隙度增大,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增加。木薯施用保水剂后可达到增产、增收的效果,其最佳施用量为30kg/ha。  相似文献   

5.
通过"3414"施肥试验,研究苏州市吴中区黄泥土种植南粳46氮、磷、钾3种肥料的最佳施肥量,结果表明:施用氮160.05kg/hm2、磷50.10kg/hm2、钾55.35kg/hm2效果最佳,产量为8 658.45kg/hm2。  相似文献   

6.
氮磷钾肥平衡施用对素花党参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党参高产栽培的最佳施肥量和施肥配比,建立氮、磷和钾肥肥料效应模型,以素花党参为试验材料,采用"3414"肥料效应试验设计方案,研究氮、磷和钾肥平衡施用对素花党参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处理党参产量显著高于不施肥处理,增产率达29.7%;缺氮和缺钾处理其产量显著低于缺磷处理,对党参产量的影响依次为氮钾磷;氮、磷及钾肥之间存在一定的交互作用,互相影响肥效的发挥,任一因素过量施用均会导致产量显著降低。根据一元二次肥效模型得出党参氮(N)、磷(P2O5)和钾(K2O)的最佳施用量分别为197kg/hm~2、140kg/hm~2和298kg/hm~2,适宜的氮∶磷∶钾为10∶7∶15。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与土壤类型和养肥状况相适宜的水稻施肥技术,为右江河谷地区科学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分析土壤磷钾养分含量测定值和作物相对产量之间的线性相关关系,确定养分丰缺指标参数;应用方程拟合的方法,对所有"3414"试验数据分别采用三元二次、一元二次和线性加平台模型模拟计算得出最佳施肥量和最佳产量,然后根据散点图趋势和不同方程拟合的决定系数并结合专业背景知识得出产量、推荐施肥量和土壤测试值三者相关的检索表。【内容】对右江河谷地区水稻"3414"试验结果分析得到氮、磷、钾推荐施肥指标体系。【结果】土壤中氮、磷、钾含量处于低水平时,氮、磷、钾施用量分别为126kg/ha、75~90kg/ha、120~150kg/ha;氮、磷、钾处于中级水平时,氮、磷、钾(N、P_2O_5、K_2O)施用量分别为126~132kg/ha、60~75kg/ha、90~105kg/ha;氮、磷、钾处于高级水平时,氮、磷、钾(N、P_2O_5、K_2O)施用量分别为132~174kg/ha、45~60/ha、45~60kg/ha;氮、磷、钾处于极高水平时,除氮肥施用174kg/ha外,磷、钾肥均可少施或不施。【小结】通过试验数据的统计、分析和计算,确立广西右江河谷地区土壤磷、钾养分含量丰缺指标,初步建立了该区的水稻氮磷钾施肥指标体系。但是由于管理和测产中的一些误差难免会对结果有一定的影响,今后还应在实践中进一步验证和修订推荐施肥参数,以获得更加完善的水稻施肥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不同施肥措施及栽培密度对茄子新品种瑞丰3号产量的影响,为瑞丰3号紫长茄高产栽培提供科学参考。【方法】采用"416-B"最优混合设计,探讨种植密度和氮、钾、磷肥施用量与瑞丰3号紫长茄产量、利润及产投比的关系,并建立三元二次回归模型,分析各因子对产量形成的影响及相互作用效应。【结果】4个因素对茄子产量影响的顺序依次为氮肥〉钾肥〉种植密度〉磷肥,说明氮肥和钾肥施用量是制约紫长茄产量的主导因素。【结论】在该试验条件下,其最佳栽培措施是:施氮量297.33kg/ha,施钾量371.44kg/ha,施磷量95.68kg/ha,种植密度36908株/ha,紫长茄最优产量为100937.7±13239.5kg/ha。  相似文献   

9.
怀地黄“3414”肥效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怀地黄"3414"肥效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施用不同配比的氮、磷、钾肥对怀地黄产量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3个施肥因子对怀地黄产量的影响依次为:氮>钾>磷;在当地土壤肥力条件下,最佳肥料施用量为纯氮37.54 kg/666.7 m2、五氧化二磷11.30 kg/666.7 m2、氧化钾25.54 kg/666.7 m2,怀地黄产量3 094.45 kg/666.7 m2。生产100 kg怀地黄的最佳经济施肥量:纯氮1.213 kg、五氧化二磷0.365 kg、氧化钾0.825 kg。  相似文献   

10.
油菜施用氮、磷、钾"3414"肥效试验结果表明:在黄州区当地试验条件下,合理的氮、磷、钾肥施用量可显著提高油菜产量,施肥不足或过量会导致油菜产量的降低。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当纯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钾的施用量分别为202.5、45.0、81.0 kg/hm2时,最高产量为2 785.9 kg/hm2;当纯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钾的施用量分别为174.8、42.8、45.6 kg/hm2时,最佳经济产量为2 763.5 kg/hm2。  相似文献   

11.
木薯华南5号“3414”肥效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英日 《广西农业科学》2009,40(8):1036-1039
2007年在合浦县乌家镇西大村开展了木薯良种华南5号田间“3414”肥效试验,结果表明:供试田块的整体地力属中低水平,土壤中有效养分含量丰缺程度表现为低N、中P、中K;在该地力条件下,以处理6(纯N165.0kg/ha,P2O5 60.0kg/ha,K2O 120.0kg/ha)的产量最高,为28852.3kg/ha。根据效应模型分析得出N、P、K的互作效应为:N、P和N、K正互作,P、K负互作;单元素对产量的作用效果是N〉P〉K。应用多元回归方程分析结果,得出该区域种植木薯华南5号的最佳施肥量(纯N141.5kg/ha,P2O5 36.5kg/ha,K2O 124.4kg/ha)和最佳产量(27094.8kg/ha),可用于指导木薯生产。  相似文献   

12.
2008年在柳江县进行莲藕田间“3414”肥效试验,通过建立氮、磷、钾施肥量与产量的回归模型,探索当地莲藕的最佳施肥量。结果表明,供试地块的整体地力属中等偏高水平,土壤有效养分含量丰缺程度表现为高N、低P、高K。在该地力条件下,以每公顷施纯N 390kg、P2O5 210kg、K2O 300kg的处理(N2P2K2)莲藕产量最高,达27400.5kg·ha^-1;通过建立回归方程并对回归方程进行分析显示,莲藕产量与氮、磷、钾施肥量之间具有显著的回归关系。结合试验推荐施肥量及供试土壤的特殊性,建议柳江县莲藕产区每公顷合理施肥量为400-500kg纯N、130~200kg P2O5和200~300kg K2O。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毛葡萄施用氮、磷、钾肥增产优质效应和筛选最佳配方,为毛葡萄生产施肥决策提供技术支持。【方法】采用“3414”完全实施方案(N、P2O5、K2O三者2水平的施用量分别为:100.20、114.30和108.90 kg/ha),测定毛葡萄野酿2号的产量及品质,并对肥料及经济效应进行分析。【结果】在土壤速效N含量为196 mg/kg、速效K含量为414 mg/kg的条件下,不同施肥处理对毛葡萄产量促进作用较高的施肥处理组合依次为:N2P2K0(28122.62 kg/ha)>N0P2K2(27819.57 kg/ha)>N1P1K2(25940.69 kg/ha)>N2P0K2(24849.73 kg/ha);P肥对产量影响不显著;N、K肥对毛葡萄有交互作用,N0P2K2的产量显著高于N3P2K2的产量(21970.80 kg/ha);随着K肥量的增加,其产量呈逐渐下降。不同施肥处理间对毛葡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影响差异不显著。【结论】应结合土壤类型及其有效成分含量,根据毛葡萄不同生育期合理调配N、P、K肥的比例。  相似文献   

14.
通过荔浦芋"3414"肥料效应田间试验,分析在一定的土壤肥力下氮、磷、钾肥用量、配比与荔浦芋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荔浦芋最佳产量2337.8kg/667m^2,推荐最佳施肥量:N为42.0kg/667m^2,P2O5为21.0kg/667m^2,K2O为35.0kg/667m^2。  相似文献   

15.
长武县玉米“3414”肥效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了科学地指导长武县玉米生产,提出最佳的推荐施肥量组合。[方法]通过3年的"3414"肥料效应试验,对长武县玉米氮、磷、钾肥合理配比施肥效应进行研究,同时对玉米产量进行肥效模型拟合,得出最佳经济效益氮(N)、磷(P2O5)、钾(K2O)推荐施肥量。[结果]根据三元二次肥效模型,在产量水平9 000 kg/hm2的地块,氮、磷、钾肥的最佳推荐量分别为126、57、30 kg/hm2;在产量水平为9 000~11 250 kg/hm2的地块,氮、磷、钾肥的推荐量分别为141~237、33~84、15~120 kg/hm2;在产量水平11 250 kg/hm2的地块,氮、磷、钾肥的推荐量分别为127.5~270.0、70.5~99.0、22.5~76.5 kg/hm2。[结论]合理配施氮、磷、钾肥既可提高玉米产量,又可增加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目的]确定甘蔗新品种“桂糖29号”最佳施肥量与种植密度,为生产上推广种植该品种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施肥量与种植密度两因素裂区试验,施肥量为主区,设3个施用复合肥水平,分别为2250、3750、5250 kg/ha,种植密度为副区,设7.5、9.0、10.5、12.0万芽/ha 4个水平,调查各处理甘蔗总苗数、有效茎数、株高、茎径、蔗糖分、产量等性状,分析不同施肥量与种植密度对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施肥量2250 kg/ha、种植密度9.0万芽/ha处理的产量最高,为95.34 t/ha;施肥量3750 kg/ha、密度7.5万芽/ha处理的株高最高,为209 cm,显著高于施肥量5250 kg/ha、密度10.5万芽/ha处理(193 cm);各处理间产量、分蘖率、茎径、蔗糖分差异均不显著;产量与单位面积内有效茎数呈正相关.[结论]桂糖29号适宜施肥量为N 260 kg/ha、P2O5 130 kg/ha、K2O 150 kg/ha(N∶P2O5∶K2O=12∶6∶7),最适种植密度为9.0万芽/ha.  相似文献   

17.
木薯氮磷钾肥优化施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3414"田间肥效试验方法,研究木薯氮磷钾肥优化施用技术。结果表明,琼中县营根镇什罗那村木薯地土壤养分贫瘠,基础产量和地力贡献率分别为14 675.35 kg/hm2和49.4%。氮、磷、钾肥的施用极显著增加木薯的产量,当三者施用配比为2水平,即N 300 kg/hm2、P2O5 120 kg/hm2、K2O 450 kg/hm2时,木薯产量最高,为29 713.33 t/hm2,分别比0水平增产80.9%、45.4%和37.2%,增产贡献氮>磷>钾;氮、磷、钾肥的农学效率分别为44.3、77.3、17.9 kg,增产效应磷>氮>钾。利用Excel2003和SAS9.0软件进行多元回归方程分析,结果表明,N、P2O5、K2O分别施用399.46、124.09、481.82 kg/hm2时木薯产量最高,为28 027.86 kg/hm2。结合海南省琼中县木薯生产的实际,建议木薯生产中N、P2O5、K2O分别施用220~320、72~98、200~380 kg/hm2,N∶P2O5∶K2O为1∶0.3~0.4∶0.9~1.2较合适。  相似文献   

18.
涵江区花生“3414”田间肥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开展花生"3414"田间肥效试验,建立氮、磷、钾肥施用量与花生产量的肥效模型,以确定最高施肥量和最佳施肥量,为当地花生配方施肥和推荐施肥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花生每667 m2最高产量施肥量为N 7.58 kg,N∶P2O5∶K2O=1∶0.55∶1.12,花生最高产量369.34 kg;最佳经济施肥量为N 7.05 kg,N∶P2O5∶K2O=1∶0.56∶1.14,最佳利润达2 284.6元。  相似文献   

19.
谭丽霞  卓焕福 《安徽农学通报》2012,18(15):81-82,133
采用"3414"试验研究水稻氮磷钾养分用量优化,结果表明:水稻产量受氮肥影响最大,其次是磷肥,钾肥影响较小。多元回归方程分析表明,每667m2施用氮、磷、钾养分分别为13.96kg、7.54kg和16.85kg时水稻产量最高为642.81kg,结合海南琼中水稻生产的实际,建议水稻生产中每667m2施用氮、磷、钾养分分别为10~11kg、6~7kg和9~11 kg,此时氮、磷、钾养分配比以1∶0.60~0.64∶0.9~1.0较合适。  相似文献   

20.
云南河口山地香蕉测土配方施肥的田间肥料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构建适合河口县老范寨乡山地香蕉的测土配方施肥指标体系,为香蕉生产提供科学合理的施肥措施,本试验采用"3414"田间肥效试验方案,对香蕉氮、磷、钾施肥效应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处理10(N_2P_2K_3)的折合产量最高,为39.75 t/hm~2;其次分别为处理7(N_2P_3K_2)、处理6(N_2P_2K_2)和处理11(N_3P_2K_2),折合产量分别为39.06、39和38.85 t/hm~2;处理8(N_2P_2K_0)为除空白处理1(N_0P_0K_0)外产量最低的一组,为18.75 t/hm~2,说明不同施肥处理对香蕉的产量具有较大影响。在本试验条件下,三元二次方程拟合结果表明,该地区氮(N)、磷(P_2O_5)和钾(K_2O)的最佳施肥量分别为632.25、198.3和1 207.95 kg/hm~2。对于香蕉而言,该地区香蕉试验地基础地力贡献率为39.26%,土壤供钾能力极低,供氮能力较低,供磷能力中等,说明钾肥是影响香蕉产量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