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木材商品分类、分等专家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有科 《林业科学》1998,34(1):81-89
本系统通过对木材分类的研究,并依照我国原木、锯材分等国家标准,运用Prolog语言,建立了木材分类、分等的专家系统WCGS(WoodClasfyingandGradingSystem)。该系统能:①对木材分类、分等;②检索木材的物理、力学等性能指标;③用于商品材的管理,即按管理人员要求统计期限、等级,统计汇报原木或锯材的材积、价值等,便于管理人员管理。  相似文献   

2.
木塑复合材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将苯乙烯及顺丁橡胶混合液浸注于沙兰杨(Populuseuramericana)木材中,经加热聚合而成木塑复合材。这种复合材在力学强度和尺寸稳定性等方面均较沙兰杨素材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3.
林楠 《国际木业》2006,36(8):35-35
日本:据报道,日本积水树脂技术研究所开发的表面桔皮状木塑复合材,其商品名分为桔皮木材(OW)、桔皮木材(OWE)和超级桔皮木材(SOW)3种。OW是该公司最初开发的室外用高耐久性木塑复合材,由聚乙烯和木粉(25%)添加颜料、发泡剂等其他添加剂混炼而成,树脂使用高密度聚乙烯,使用回收塑料和25%木粉制成的木塑复合材,经表面压花加工制成公园内座椅;表面施加弹性材料并添加发泡剂挤塑成型时形成桔皮状,适于做防滑甲板,其最大特点是有木质感和具有较强的耐久性。  相似文献   

4.
胶合板单机生产作业的质量管理刘德枞(成都峡光实业有限公司人造板厂成都610082)QualityControlinPlywoodProductionofIntermittentProcessLiuDecong(Wood-basedpanelPlant...  相似文献   

5.
纤维板热压机液压系统采用水作工作介质崔英日,杜宝生(吉林省敦化林业局纤维板厂敦化133714)UsingWaterasWorkingMediuminHydraulicSystemofHotPressCuiYingriDuBaosheng(Wood-b...  相似文献   

6.
多年来,采用各种化学药剂处理以改善木材的物理性能。用乙烯基单体注入木材,然后在细胞腔和细胞壁中产生自由基增容聚合作用,有利于改善木材特殊的物理性能,这种方法已获得工业应用。工业上通常采用两种方法—辐射法和触媒—加热法制造木塑复合材。这种材料含有坚固的聚合物如商业牌号为Lucite或plexiglas,能够提高木材的硬度、耐磨性、抗压强度、体积稳定性等各项性能。由于对木塑复合材进行了全部综合处理,因此使用时的维护保养问题可控制到最低限度。生产木塑复合材的国家有美国、德国、英国、波兰、意大利、日本和新西兰等。木塑复合材拼花地板是主要的工业产品。其它产品还有射箭用的箭弓、弹子棒、高尔夫  相似文献   

7.
木塑复合材料是一种新型结构用材,目前已经大量应用于建筑装饰以及汽车、飞机制造等行业,是一种性能较为稳定的建设材料,但是在木塑复合材料的生产过程中由于其粘合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木塑复合材的强度,本文通过对木材或塑料等高分子基材进行相应处理方法的讨论,提出了提高木塑复合材性能的方法与途径。  相似文献   

8.
木塑复合材(Wood Plastic Combina-tion缩写为WPC)就是将塑料单体,通过外加的能量,使之渗入木材内部,与木材产生聚合的一种新材料。它具有形状稳定性好,力学强度大,外表美观的特点。木塑复合材的研  相似文献   

9.
西南桤木木塑复合材料处理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邱坚 《林产工业》2004,31(3):32-34
以西南桤木作为试材,注入不饱和烯烃类单体。通过正交试验,分析了真空度、真空时间、浸注压力和加压时间4个因素对木材单体留存率的影响。并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检测浸渍处理后高聚物在木材细胞壁内的分布情况。提出了较为理想的西南桤木木塑复合材处理工艺参数,能初步实现西南桤木木塑复合材的有效制备。  相似文献   

10.
加热法制造木塑复合材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论述了通过选择带有正、负性基的烯类单体苯乙烯与顺丁烯二酸酐,以等克分子比混合浸注木材,经适度加热反应,放出热量,自行聚合生产木塑复合材的方法。这种木塑复合材的力学强度、体积稳定性均较素材有显著改善,是木材改性和提高速生树种材质的一种好方法。  相似文献   

11.
再生木塑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木塑复合材料(WPC)具有比单独的木质材料或塑料产品更优异的性质,是木材的理想代用品。从固体废弃物中分离出木材和塑料进行复合,不仅可以减缓废弃木材和塑料对城市环境的潜在污染,而且也适应了现代材料复合化发展的规律。文中论述了国内外学者在木塑复合材料方面所进行的研究情况及其应用前景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北美木塑复合材市场动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伍德 《国际木业》2004,34(2):8-8
市场对木塑复合材的需求快速增长,新的生产工艺有助于推出第2代木塑复合材产品,尤其是无机物和长纤维的木塑复合材有更大的发展潜力。因此,无机物和长纤维木塑复合材预计到2010年以年均增长率为25%的速度发展。  相似文献   

13.
木塑复合工艺因子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选用2种人工林木材(马尾松与杨木)和3种废弃塑料(聚乙烯、聚丙烯及聚苯乙烯)为原料,采用木材与塑料冷混-热压工艺,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不同树种、木材组元形态、补强剂、塑料种类、板材密度及不同木塑混合比等复合工艺因子对木塑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树种、木材组元形态、塑料种类、木塑复合比例、板材密度与补强剂等复合工艺因子对木塑复合材料性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提高塑料在木塑复合材料中的比例也可以达到与添加酚醛补强剂同样或更好的结果;以杨木原料、细长刨花形态、聚丙烯塑料、板材密度为1g*cm-3等为最佳复合工艺因子,制成的复合材料性能达到或超过相关普通刨花板,包括室外结构用刨花板性能指标.  相似文献   

14.
阐述了木塑复合材家具的特点及其应用领域与发展前景,指出了木塑复合材家具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应采取的对策,提出了"打印木塑复合材家具"的观点。  相似文献   

15.
阐述了木塑复合材家具的特点及其应用领域与发展前景,指出了木塑复合材家具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应采取的对策,提出了"打印木塑复合材家具"的观点。  相似文献   

16.
用配有Li-610露点发生器的Li-cor6200在温室中测定了4个杨树无性系叶水平上的气孔导度(Cs)和净光合速率(Pn).在3个相对湿度(RH)水平(70%,50%和30%)控制下,不同温度(25℃,30℃和35℃)条件下,杨树无性系的Pn、Cs、蒸腾速率(E)和胞间CO2浓度(Ci)表现出显著差异(P<0.0001).随着空气湿度的减小,E、Cs、Ci明显下降.结果表明:RH低时,而不是VPD高时,气孔关闭在调节蒸腾速率和胞间CO2浓度中起更大作用.另外,还选用了净光合速率-光照模型和Cs-Pn复合模型模拟了不同光照、温度和相对湿度条件下Pn和Cs间的关系.尽管无性系、温度和湿度间存在差异,但在模拟Pn对光照的关系上净光合速率-光照模型最合适.关于Cs-Pn模型,检验了Leuning模型,建立了新的Cs-Pn模型:Cs=Cs0+a0Pn/[(CO2-Γ)(1+f(T)(1-RH/100)/D0)].基于它们之间的关系,式中加入了反映温度和RH的变量,代替了VPD变量.与田间数据模拟结果相比较,新模型和Leuning模型一样适合.并且,为了预测气孔和气体交换的行为,可以用净光合速率-光照模型修正Cs-P  相似文献   

17.
速生杨木木塑复合材料处理工艺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速生杨木为试材,并通过向试材中注入不饱和烯烃类单体;用正交试验的方法,分析了真空度、真空时间、浸注压力和加压时间4因素对木材留存率的影响来初步判断实现速生杨木的木塑复合材的有效工艺。  相似文献   

18.
发展木材干燥生产的意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展木材干燥生产的意见何定华(中国林科院木材工业研究所北京100091)CommentsonDevelopingWoodDryingProductionHeDinghua(ResearchInstituteofWoodIndustry,CAF,Bei...  相似文献   

19.
国外橡胶木材应用及研究简介杜官本,徐钊(西南林学院)橡胶木材(Rubberwood或Heveabra-siliensis)颜色浅淡、纹理通直、质地良好,无明显的心材和边材之分,基本密度为450~550kg/m3。是一种制造家具及相关用途的良好木材。橡...  相似文献   

20.
<正>桉树是我国"四大"速生材之一,资源非常丰富。自20世纪80年代,我国木材加工行业的专家对桉树单板化利用进行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但桉树胶合板长期存在着产品品种单一,板材环保性能差,产品质量不稳定,附加值低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桉树人工林实木化利用产业的发展~([2])。为此笔者拟探讨一种新型环保速生材单板/聚乙烯塑料薄膜复合胶合板——木塑复合胶合板在美式家具上的运用工艺与方法。木塑复合胶合板是在传统胶合板工艺基础上,以速生材桉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