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延迟断奶可以提高犊牛采食量和日增重 犊牛饲喂方案有很多种,现行的是犊牛8周龄断奶时必须达到出生重的2倍。有学者进行一项研究比较不同断奶周龄的差异。选择20头新生母犊随机分为两组,断奶日龄分别为8周和6周。每天饲喂2次代乳粉(蛋白含量26%、脂肪含量16%),每头每天1.18kg,断奶前1周饲喂量逐量下调,直至完全断奶并停止饲喂代乳粉。  相似文献   

2.
采用 10头初生犊牛 ,分为 2组 ,每组各 5头 ,分别进行 4 0日龄 (试验组 )和 10 0日龄 (对照组 )断奶试验。试验组 4 0日龄断奶后用代乳料喂至 10 0日龄 ,然后与对照组一起采食普通草料。结果 :两组犊牛各阶段体尺、体重、发病率 ,成活率的差异均不显著。而成本核算试验组每头犊牛的培育成本降低 5 2 5元  相似文献   

3.
旨在探讨补饲开食料对牦牛犊牛生长性能和免疫器官发育的影响。选取出生日龄、体质量相近、健康的大通牦牛犊牛(公)30头,随机等分为两组,对照组犊牛饲喂代乳粉和苜蓿干草,补饲组犊牛在对照组基础上补饲开食料,两组犊牛的干物质饲喂质量保持一致。分别在犊牛断奶前(160 日龄)和断奶后(230 日龄)进行屠宰,每组各屠宰5头,采取肝脏、胸腺和脾脏,观察各器官组织形态,测定分泌激素和细胞因子含量。结果表明:补饲开食料显著提高160日龄和230日龄犊牛平均日增质量。补饲开食料促进160日龄和230日龄犊牛肝细胞的发育;160日龄犊牛肝脏细胞因子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230日龄对照组犊牛肝脏细胞因子含量显著高于试验组。160日龄和230日龄犊牛胸腺皮质厚度显著高于对照组,胸腺细胞因子含量差异不显著。160日龄试验组犊牛脾脏脾小结半径显著大于对照组,脾脏细胞因子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230日龄两组犊牛脾脏细胞因子含量差异不显著。综上,补饲开食料提高160日龄犊牛生长性能,促进免疫器官发育,有效提高犊牛系统免疫力;对230日龄犊牛免疫器官形态发育和功能也具有潜在正向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4.
介绍仔猪从出生至3日龄、3~21日龄、21日龄至断奶、保育仔猪4个阶段的饲养管理技术,以为养殖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小牛出生之日起至6月龄(183天)为犊牛。加强新生犊牛饲养管理有利于预防犊牛的各种疾病,可提高犊牛成活率。  相似文献   

6.
犊牛指出生日起~6月龄这一时段,犊牛是牧场的后备力量,是牧场的新鲜血液,是牛群的基础,是牧场的生力军,也是牧场的未来.因此,我们应该对牧场"未来"加以重视,善待犊牛,精心饲养,精心培育,使其真正成为牧场的"未来". 犊牛饲养一般分两个阶段:1.哺乳期阶段:出生至45天~60天.2.断奶期阶段:45天~60天至180天.胎儿在未出生时,由于在母体子宫内各方面条件及环境较好,很少应激.一旦出生后就会受到外界各方面条件影响,受到很多应激.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实验设计,把39头犊牛随机分为三组:早期断奶(EW)组、低奶量(LQM)组和充裕奶量(HQM)组,研究掌握不同结构的日粮对犊牛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组犊牛7日龄时各项体尺指标均差异不显著(p>0.05)。30日龄时,LQM组犊牛体斜长、胸围最大,分别为78.2cm,92.1cm,且与其它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表明犊牛此阶段,LQM组的日粮结构和营养水平适合犊牛的骨骼发育。对犊牛实施早期断奶虽然对60日龄以前犊牛的生长有一定影响,但61~90日龄通过饲喂相同结构和营养水平日粮后使犊牛得到补偿生长,因此在北方寒区应用早期断奶技术培育犊牛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正>(续第1期第36页)一、犊牛的生长发育特点犊牛阶段是指从牛犊出生到6月龄断奶为止的阶段。这是犊牛对外界条件逐渐适应,各种组织器官功能上逐步完善的时期。该时期牛的生长速度和强度是一生中最快的时期。犊牛哺乳期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主要靠母乳提供,因而母牛的泌乳量对哺乳犊牛的生长速度影响极大。一般犊牛断奶重的变异性,50%~60%是受母牛产奶量的影响。因此,如果母牛  相似文献   

9.
(续第1期第37页)犊牛是指从出生到6月龄这一阶段的小牛。根据犊牛饲养管理的需要,又习惯把犊牛期细分为3个阶段:7日龄以内叫新生犊牛(也称初生犊牛),7日龄~2月龄的犊牛叫哺乳期犊牛,2~6月龄犊牛叫断奶期犊牛。奶牛在这一时期正处于生长发育最快的阶段,且各个器官发育尚不完善,具有极大的可塑性。犊牛饲养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成年后的生产性能。因此,掌握好犊牛的饲养管理要点,加强犊牛的科学  相似文献   

10.
<正>本文分析和讨论了关于新生犊牛饲喂3方面的问题。在探讨奶犊牛的饲养时,出生是个起始点,但新生犊牛的健康和精神状态主要取决于母牛在分娩前60 d的营养状况。犊牛直到60日龄时,具备瘤胃机能的微生物才开始定居瘤胃,此阶段要给犊牛提供特殊的饲喂方式。在1周龄时应给犊牛饲喂开食料,为断奶做准备。1犊牛的第1个关键时期的饲喂在探讨奶犊牛的饲养时,出生是个起始点,然而,事实上新生犊牛的健康和精神状态主要取决于母牛在分娩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开食料中性洗涤纤维(NDF)含量对犊牛生长发育、血清生化指标及抗氧化性能的影响,为犊牛开食料的合理配制提供试验依据。【方法】选取平均体重为(42±2.5)kg 的60头(包括36头公犊牛,24头母犊牛)新生荷斯坦犊牛,随机分为4个试验组,每组15头(9头公犊牛+6头母犊牛),15日龄起依次饲喂10%(10N)、15%(15N)、20%(20N)和25%(25N)NDF水平的开食料。试验犊牛单个饲养于犊牛岛,70日龄断奶,饲喂至112 日龄。每日记录开食料采食量,每两周称量犊牛的体重,于35和112日龄测量犊牛的体尺,35、70、90和112日龄空腹颈静脉抽血测定血液生化和抗氧化指标。【结果】(1)70—112日龄,犊牛开食料采食量10N组显著低于25N组(P<0.5);42—70日龄,20N和25N组NDF采食量显著高于10N和15N组(P<0.05);70—112日龄,NDF采食量随开食料NDF水平升高而显著增加(P<0.05); (2)70—112和15—112日龄,15N组犊牛体增重显著高于其他三组(P<0.05),分别高出12.67%、43.56%、30.17%和6.16%、18.09%、15.16%;15N组体高显著高于20N和25N组(P<0.05),体斜长和胸围显著高于25N组。(3)90日龄,15N组血清球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其他三组,白球比显著低于其他三组(P<0.05);112日龄,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和碱性磷酸酶含量随NDF水平的提高而显著降低(P<0.05)。(4)35、70和112日龄,15N、20N和25N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浓度显著高于10N(P<0.05)组,血清丙二醛浓度低于10N组。【结论】犊牛开食料中NDF水平直接影响进食量和体增重,15—112日龄荷斯坦犊牛开食料中NDF的适宜水平为15%。  相似文献   

12.
悦锟 《农村科技》2005,(4):21-22
一、犊牛阶段(初生至断奶) 1.犊牛饲养护理 消除粘膜;断脐带(5%碘酒消毒);出生1小时内吃初乳2升,再过2小时吃2升;出生12~24小时内,喂初乳3~4次,每次2升;喂初乳应定时、定量、定温(奶温35~38℃).新生期哺乳方案:1~3天喂初乳6千克(2千克×3次);3~5天喂初乳7.5千克(2.5千克×3次),每天增喂0.5~1.0千克;42~56天断奶.为减少牛体互相受到创伤,犊牛生后7~30日龄应去角.去角时,先剪去犊牛角周围的毛,在角根周围涂一层凡士林,手持苛性钠捧(手拿部分须用布或纸包住,以免烧伤)在角根上轻轻涂磨,直至出血.  相似文献   

13.
Bayatkouhsar  J  Tahmasebi  AM  NaserianA  A  Mokarram  RR  Valizadeh  R 《饲料博览》2013,(12):30-30
用乳酸杆菌饲喂刚出生的母荷斯坦犊牛24只,并评估其对犊牛的影响。将犊牛分成3组:对照组(CON,不添加益生茵)、实验室产生的益生菌(LPP,益生菌2g·d-1·牛-1)和商品产生的益生茵(CPP,益生茵2g·d-1·牛-1)。如果连续3天消耗的干物质达到900g就对其进行断奶。记录日采食量和粪便评分。每周对犊牛进行称重,在出生7、21、42和90d采集血样。在断奶后24和168h采集血样来评价益生菌对断奶应激的影响,在出生后14、21、28和45d采集粪样标本来评价其对肠道菌群的影响。与对照组相比,添加益生菌显著影响犊牛的最终体重(P〈O.05)。添加益生菌可增加采食量和日增重,但差异不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添加益生茵可以缩短犊牛的断奶时间。与对照组相比,突然断奶对益生菌组的血液代谢物无显著影响(P〉0.05)。在14和28d,各处理组的LAB数无显著差异(P〉0.05);但与其他组相比,LPP组粪便中LAB的数量更多。研究结果表明,尽管益生菌对观察的几个指标的影响不显著,但在饲料中添加益生菌可以影响犊牛的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14.
犊牛是指从出生至断奶阶段的小牛。犊牛是牛整个生命过程中生长最为迅速的时期,也是对外界不良环境抵抗力较低、适应性较弱、自我保护机能较差的时期。早春是犊牛出生的主著季节,搞好这一阶段的疫病防治,是提高犊牛成活率、增加牛只数量、提高牛群生产水平和扩大再生产的基础。犊牛在早春要注意防治三种常见传染病。  相似文献   

15.
《饲料博览》2004,(1):52-53
犊牛指生后到断乳的小牛,一般将3月龄以内的牛称为犊牛。犊牛按生理特点分为初生期(出生后到7~10天)和哺乳期。也可将其分成三阶段:出生阶段(3日龄)、早期断乳阶段、断乳后阶段。育成牛分为育成前期(4~6月龄)和育成后期(7~24月龄)。总之各阶段都是按生长顺序来划分的,所以本栏目大致按生长顺序安排具体内容。  相似文献   

16.
在实际生产条件下,对仔猪进行了28、21 、14 日龄断奶的对比实验,其结果:在生长性状上,28 日龄断奶猪在前期生长速度快于后者,达100kg 体重日龄小于后者,达到显著水平( P <005) ;在胴体性状上,28 日龄断奶猪胴体较长、后腿发达,但屠宰率较低,达到显著水平( P <005) ;在肉质性状上,21 日龄断奶猪滴水损失较大,28 日龄断奶猪肌内脂肪含量较高,达到显著水平( P< 005) ;从经济效益上讲,其盈利情况为:21 日龄断奶> 28 日龄断奶> 14 日龄断奶。说明:在目前生产条件下, 进行严格的饲养管理,早于21 日龄的超早期断奶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饲料博览》2004,(1):53-54
犊牛指生后到断乳的小牛,一般将3月龄以内的牛称为犊牛。犊牛按生理特点分为初生期(出生后到7~10天)和哺乳期。也可将其分成三阶段:出生阶段(3日龄)、早期断乳阶段、断乳后阶段。育成牛分为育成前期(4~6月龄)和育成后期(7~24月龄)。总之各阶段都是按生长顺序来划分的,所以本栏目大致按生长顺序安排具体内容。  相似文献   

18.
完全混合日粮对延边黄牛犊牛复胃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完全混合日粮(TMR)对犊牛复胃发育的影响,选取12头健康的延边黄牛公犊,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饲养)和试验组(完全混合日粮),于4月龄断奶时进行体重和复胃发育指标的测量。结果表明,饲喂完全混合日粮的处理显著提高了犊牛4月龄的断奶重、瘤胃平均容积、瘤胃平均重量、四胃平均重量、瘤胃乳头平均密度和瘤胃乳头平均长度(P〈0.05);各项指标中,除网胃平均容积试验组略小于对照组外,试验组比对照组均有所提高,但两组之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9.
正大理州家畜繁育指导站奶水牛场建场于2003年,现存栏奶水牛120多头,主要以纯种牛为主及部分杂交牛组成,纯种牛有摩拉、尼里拉菲2个品种,杂交牛有摩本、尼摩本、地摩本、地尼摩本4个杂交组合。1犊牛的培育管理1.1犊牛的日粮组成1.1.1哺乳阶段(一般为0~4月龄)鲜奶为主,犊牛料、优质干草适量。1.1.2断奶阶段(一般为断奶至6月龄)精料补充料平均1.5kg,玉米青贮平均6kg,干稻草自由采。1.2初生犊牛的管理(1)要专人看护,根据情况及时处理,避免意外发生。(2)母牛舔干犊牛身上的黏液为分离的最佳时间(大概  相似文献   

20.
加强哺乳仔猪的饲养管理,及早吃足初乳是获得免疫力的唯一途径。哺乳仔猪的饲养管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出生至3日龄的管理、3日龄至21日龄仔猪的管理、过好断奶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