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自动淋胶是一种智能化的涂胶方式,将其应用于自动化生产线,可以提高涂胶工作的效率和智能化水平。介绍自动淋胶生产线的构成布局,阐述自动淋胶系统与集中控制系统的构成与功能,以期为实现制造业智能化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2.
为实现寒富苹果的自动分级,对寒富苹果自动分级生产线的控制系统进行设计。说明控制系统的原理与功能,阐述控制系统的硬件组成和信号采集及传递过程,利用PLC对控制系统的软件程序进行编程,最终实现寒富苹果的精准分级。  相似文献   

3.
首先介绍了拖拉机自动化作业发动机智能启停控制系统的整体结构,设计了发动机自动启停装置,并基于嵌入式控制系统实现了车载控制终端的软硬件开发;最后,利用Eclipse设计开发了手机终端APP软件,通过手机终端APP,可以实现对拖拉机发动机开启和关闭控制。测试结果表明:APP可以实现对发动机的关闭控制,对发动机进行关闭时,系统能够自动关闭空调、车灯和车锁,满足了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应用于红条茶加工生产线上的自动控制系统,控制系统由PLC、触摸屏、变频器和变送器等组成,给出了系统的工作流程及其相应的软硬件设计,实现了红条茶加工生产线的全自动控制。  相似文献   

5.
电控发动机能根据工况自动调整点火提前角,并提供与该工况相适应的混合气,从而实现了对汽油机所供混合气成份与点火时刻的优化控制。但电控系统结构复杂,难以用常规的仪器测试发动机的性能和诊断故障。为此,设计了以PC工控机为核心的微机测试系统。通过对电控发动机的温度、转速、点火等信号的采集和处理,来测试发动机的工作性能。系统具有可靠性高、抗干扰性强、操作方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发动机监控系统具有数据采集、实时显示、参数在线调整、数据保存和打印、报警等功能以及友好的人机交互式界面,可以对发动机的运行状况进行实时监控.PC机与DSP的稳定、迅速的通讯功能是实现监控系统功能重要保证.在Windows XP系统下,利用Freescale公司 DSP 56F807中的SCI模块以及VB语言的Mscomm控件作为开发工具,实现了DSP与微机间串行通讯,完成了准确、可靠的指令和数据传递.此系统在电控柴油机试验中已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7.
以XC164CM单片机为核心开发了消防车智能油门控制系统。根据消防工况的动态变化,该系统通过自动调节发动机油门,可有效实现消防水泵出水压力及流量的设定与自动控制功能,同时降低了消防战士的劳动强度,并保障了消防战斗力。XC164CM单片机具有CAN总线接口,使得该系统也可用于电控发动机。经测试,该系统工作性能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8.
以AT89C51单片机为核心的温室微灌双湿度(土壤湿度和空气湿度)自动测控系统,能够实现多路采集输入和多路输出控制功能,通过传感器实现自动闭环和开环等湿度调控模式,并具有系统故障报警和参数越限报警功能。为此,对温室微灌双湿度自动测控系统进行了设计与研究。系统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可进行二次开发。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采用高性能16位单片机实现的新型备用电源自动投入和系统自动恢复方案,该方案软件自动跟踪和判断系统的运行方式,具有自适应功能。不仅可实现常规备用电源自动投入的功能,还可实现系统的自动恢复。两种通讯口(RS232和RS485)既可与PC机连接.又可方便联网实现遥测、遥信、遥控等三遥功能。另外,有压无压采用新型带电显示装置接点判断。为变电部向小型化、无油化和实现综合自动化及真正实现无人值班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采用高性能16位单片机实现的新型备用电源自动投入和系统自动恢复方案,该方案软件自动跟踪和判断系统的运行方式,具有自适应功能。不仅可实现常规备用电源自动投入的功能,还可实现系统的自动恢复。两种通讯口(RS232和RS485)既可与PC机加接,又可方便联网实现遥测、遥信、遥控等三遥功能。另外,有压无压采用新型带电显示装置接点判断。为变电站向小型化、无油化和实现综合自动化及真正实现无人值班创造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利用智能控制技术和计算机控制技术设计的车用柴油机自适应智能调控控制系统,该系统将人工智能中的神经网络控制技术,模糊控制 技术和遗传算法有机地结合起来,用单片机实现对柴油机转速的自适应智能自动控制,试验表明,这种控制系统具有较高的自学习性和鲁棒性,控制精度高、速度快。  相似文献   

12.
研究柴油机线性自动控制系统的时间响应,并揭示影响系统性能参数间的联系,为机组优化匹配打下基础。根据柴油机线性自动控制系统模型的微分方程,求出了系统的稳定条件和微分方程通解的判别式,进而给出了系统对零输入时初态激励和阶跃输入的时间响应,讨论了可能出现的各种响应情况。以计算实例证明了时间响应是发动机工作点的函数,同时证明时间响应不仅与其曲轴系统和调速器的特性有关,而且与两者的匹配有关。  相似文献   

13.
虚拟仪器技术在内燃机台架测控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了采用虚拟仪器技术组建内燃机台架通用测控平台的方法,以及该系统的应用情况。系统采用通用的软硬件模块组成,其开放式接口使系统具有极好的扩展性。新技术的应用,可使内燃机台架测控系统真正做到小型化、模块化,提高了系统的可维护性,并能实现一机多用。系统的自动测试以及文件管理和图表打印功能可使试验过程和记录格式规范化。  相似文献   

14.
XDNZ630型水稻插秧机GPS自动导航系统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以XDNZ630型水稻插秧机为试验平台,采用RTK-GPS定位技术,进行农业机械自动导航试验.增加了插秧机转向机构、变速机构和栽插机构的电控功能,实现了自动控制.根据GPS接收机与车载传感器获取车辆姿态信息,采用PID控制方法,构建转向闭环控制系统,实现插秧机的自动对行导航及地头转向,并进行了插秧机路面与田间导航跟踪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插秧机对行导航作业中,车辆行进速度不大于0.6m/s时,对行跟踪误差小于10cm,完全可以满足插秧作业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15.
调速技术作为柴油机电控技术的关键技术,能够起到对柴油机性能指标进行准确衡量的作用。从机械式调速器到现在的电液调速器,柴油机调速技术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功能逐渐丰富,自动化水平也得以提升。通过系统仿真结果和柴油机调速试验结果得出的数据相互吻合,证明建立模型与仿真计算是科学合理的。  相似文献   

16.
在某智能化农业系统中,使用OPC技术将iFIX组态软件监控的蔬菜温室大棚系统,以及组态王软件监控的智能养殖系统的数据统一传输到总控室。该技术能够在总控室实时监测蔬菜温室大棚系统的温度、湿度、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等,同时监测温室大棚内部各类辅助设备状态信息及作物生长状况信息;又能在总控室实时监控到智能养殖系统自动上料机、自动清粪机、供氧机、通风设备、灯具等的参数信息,为提高种植技术、养殖状况改良提供数据依据。依此来阐述OPC技术在智能化农业系统中的应用,给智能化农业的发展提供可靠的通讯方式支持。  相似文献   

17.
在某智能化农业系统中,使用OPC技术将iFIX组态软件监控的蔬菜温室大棚系统,以及组态王软件监控的智能养殖系统的数据统一传输到总控室.该技术能够在总控室实时监测蔬菜温室大棚系统的温度、湿度、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等,同时监测温室大棚内部各类辅助设备状态信息及作物生长状况信息;又能在总控室实时监控到智能养殖系统自动上料机...  相似文献   

18.
针对农业无人驾驶系统对高地隙植保机提出的油门自动控制需求,研制了以直流电机为动力源的油门自动控制系统,主要包括油门控制器、直流减速电机、电机驱动器、角度传感器、拉线轮等。油门控制器用以读取角度传感器的输出值,将其与CAN总线上的油门指令进行比较,将控制信号发送至电机驱动器以控制减速电机的正反转,从而带动拉线轮旋转至目标位置。研究根据高地隙植保机发动机油门动作原理,进行自动油门装置的总体结构设计,并对直流电机、角度传感器进行选型,加工制作零部件完成了自动油门装置的组装和调试。试验结果表明,所研制的油门自动控制系统在[0°,70°]范围内,角度相对误差不超过4%;发动机转速误差最大值发生在拉线轮转动角度为65°时,为19.8 r/min;发动机转速误差最小值发生在转动角度为50°时,为10 r/min;最小标准偏差和最大标准偏差发生50°和55°时,分别为3.03 r/min、6.33 r/min,相对标准偏差≤0.55%。本文研制的油门自动控制装置具备良好的控制稳定性和可靠性,能够满足农业无人驾驶系统对油门控制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9.
GIS支持下的农业信息化问题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农业信息化的关键技术。分析了GIS的功能和技术要点,通过GIS与GPS、RS以及Internet的集成,提出了农业信息化的基本构架和应用前景,为实现农业生产的精细化、远程化、虚拟化、自动化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0.
针对垦区工厂化育秧生产自动化与信息化的需求,为了促进育秧生产和管理效率、及时掌握育秧环境的参数,设计了一套基于Modbus的智能监控系统。该系统PC机与育秧大棚主机监控器之间采用无线的形式进行通信,通过监控中心就可以对育秧环境参数进行监测;主机监控器与从机采集器之间采用Modbus协议的RS4 8 5总线方式进行通信。该系统还具有喷灌和卷帘自动控制功能。同时,利用嵌入式微处理器技术、自动控制技术、通信技术和传感器技术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对育秧环境的实时监测,进而对秧苗的生长环境进行合理调控,以提高其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