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早期活动对广泛性子宫全切加盆腔淋巴清扫术患者膀胱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广泛性子宫全切加盆腔淋巴清扫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拔管前3天夹管训练膀胱反射性排尿功能。观察组给予常规护理,拔管前3天夹管训练膀胱反射性排尿功能和手术后早期活动,比较两组术后膀胱残余尿量和留置导尿管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膀胱残余尿量〉100ml和留置导尿时间较对照组少,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早期活动可促进广泛子宫全切加盆腔淋巴清扫术患者的膀胱功能恢复,减少膀胱残余尿量,缩短留置导尿管的时间,减少尿潴留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术后双J管结石形成的防治及护理。方法对行尿管镜取石术治疗的100例尿路结石患者病例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入选患者输尿管镜取石术后均给予针对性护理,并依据术后是否服用复方金钱草颗粒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术后在常规处置的基础上给予复方金钱草颗粒口服治疗,对照组术后仅行常规处置;对比2组双J管尿盐结垢分级、结石形成情况及用药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术后拔管时A级尿盐结垢患者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且结石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留置双J管期间尿路感染、膀胱刺激症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期间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输尿管镜术后留置双J管期间给予复方金钱草颗粒治疗并施以针对性护理方案,能有效降低双J管结石形成及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经电视胸腔镜(VATS)行肺癌手术患者不常规留置导尿管促进快速康复的临床效果。方法 85例VATS下行肺癌根治术患者经术前评估,17例术中放置尿管术后麻醉清醒前拔除尿管(处置组),其余68例随机分为非留置尿管组(术中不留置尿管)及留置尿管组(术中常规留置尿管)各34例。观察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情况及尿潴留、尿路感染、排尿不适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非留置尿管组无尿潴留等不良反应。处置组术后出现排尿困难引起尿潴留2例,尿路感染2例,尿道或排尿不适3例。留置尿管组术后出现尿潴留6例,尿路感染8例,尿道或排尿不适4例。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腔镜肺癌手术不常规留置尿管不增加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可以明显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术后舒适度,减少并发症等,更符合加速康复外科理念。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直肠癌Miles术后人工肛门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直肠癌Miles术后人工肛门患者60例,依据护理方案不同分为常规组及综合组各30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综合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使用焦虑、抑郁量表(HAMA、HAMD)评价2组护理前后焦虑、抑郁情况,使用圣乔治问卷(SGRQ)评价护理前后生活质量。结果护理前2组HAMA、HAMD、SGRQ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HAMA、HAMD及SGRQ评分均较护理前明显下降(P0.05),且护理后综合组HAMA、HAMD评分低于常规组(P0.05),SGRQ评分改善程度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缓解直肠癌Miles术后人工肛门患者焦虑、抑郁情况,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综合干预方案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lower extremity deep venous thrombosis, LDVT)的预防效果。方法 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综合组及常规组各50例,在治疗期间分别实施综合干预方案及常规护理干预方案;采集干预前及干预2周后晨起空腹肘静脉血,检测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ctivated partial prothrombin time, APTT)、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 TT)、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 FIB)水平;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量双下肢静脉血流峰速度和平均速度变化;对比2组干预前后LDVT发生率,并向患者发放护理满意度评价问卷,以评价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干预后综合组凝血各项指标改善均优于常规组(P0.05);干预前2组双下肢静脉血流峰速度和平均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双下肢静脉血流峰速度和平均速度较干预前明显提高(P0.05);干预后综合组双下肢静脉血流峰速度和平均速度高于常规组(P0.05);综合组治疗期间LDVT发生率为2.0%(1/50),常规组治疗期间LDVT发生率为14.0%(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组患者护理满意率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配合综合干预方案,可有效改善患者凝血指标、促进下肢血液循环,降低LDVT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Kegel盆底肌训练对改善宫颈癌术后患者盆底功能的效果。方法 将82例广泛全子宫切除术患者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38例,对照组44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指导患者掌握Kegel盆底肌训练方法,并在术后延续性护理中跟踪指导。评估监测术后两组膀胱残余尿、膀胱颈移动度、盆底肌力及性生活质量评分等指标,并对研究结果相关数据作统计学处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膀胱残余尿量和膀胱颈移动度较对照组减少,性生活质量问卷分值较对照组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盆底肌力正常率高于对照组,但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结论 Kegel盆底肌训练有利于宫颈癌广泛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恢复并改善术后盆底整体功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并发症及非计划拔管率的影响。方法选择行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venous catheters,PICC)化疗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174例,依据护理方案不同分为集束化护理组及常规护理组各87例,分别行集束化护理干预及常规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置管情况。结果集束化护理组治疗期间穿刺点感染、静脉炎、血栓形成及导管相关感染发生率均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集束化护理组治疗期间导管渗漏、堵管、管道滑脱、导管尖端异位及非计划拔管发生率均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且平均PICC留置时间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治疗期间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留置管意外发生率,延长留置管留置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对拔除尿管后排尿功能的影响.方法 90例前列腺增生并急性尿潴留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常规组,每组45例,干预组在留置导尿管时开始进行护理干预,常规组则进行常规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患者拔尿管后排尿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 干预组成功42例,相对失败3例,失败0例;常规组成功33例,相对失败8例,失败4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c=6.749,P<0.01).结论 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前列腺增生并急性尿潴留患者拔管后排尿功能的恢复,降低再次导尿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预防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发生的有效护理干预方法。方法:对宫颈癌IIa~Ⅱb期手术患者46例,在术前给予预防接种式心理护理干预.术后拔除尿管前行个体化排尿训练和预留膀胱冲洗液测残余尿。结果:46例患者术后未发生l例尿潴留。结论:对宫颈癌根治术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和个体化排尿训练可有效预防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妇科肿瘤术后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对患者心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妇科肿瘤术后患者50例依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综合组及常规组各25例,常规组患者仅行常规护理干预,综合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配合健康教育及放松训练。使用生活质量核心量表(QLQ-C30)及抑郁、焦虑自评量表(SDS、SAS)评价干预前后患者生活质量及抑郁、焦虑状态变化。结果护理干预前2组患者QLQ-C30量表各单项评分及总分、SDS及S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QLQ-C30量表各单项评分及总分较护理干预前明显提高(P0.05),SDS及SAS评分较干预前下降(P0.05);干预后综合组QLQ-C30量表各单项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SDS及SAS评分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妇科肿瘤术后患者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配合健康教育及放松训练,可有效纠正患者悲观、抑郁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腹直肌旁入路骨盆骨折(pelvic fracture, PF)术后患者生活质量、骨盆功能及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行腹直肌旁入路PF手术术后患者4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综合组及常规组各20例,分别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及常规护理干预,使用健康调查量表(SF-36)评价患者生活质量,使用Majeed SA骨盆骨折评分系统对患者骨盆功能进行评价,并向患者发放自制护理满意度评分量表,对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 2组患者干预前SF-36各项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干预后SF-36各项评分较干预前显著提高(P0.05),综合组干预后SF-36各项评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综合组干预后骨盆功能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行腹直肌旁入路PF术后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可显著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提高骨盆功能及护理满意度,临床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综合干预方案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方法选取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256例,随机分为综合组及常规组各128例,分别给予综合干预方案及常规干预方案进行护理,对比2组干预前及干预1年后颈动脉斑块面积、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斑块性质变化,并监测各时间点血脂水平。结果干预前2组颈动脉斑块面积、IMT及斑块性质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颈动脉斑块面积、IMT较干预前明显下降(P0.06),不稳定斑块向稳定性斑块逆转增多(P0.05);干预后综合组颈动脉斑块面积、IMT及斑块性质改善情况均优于常规组(P0.05)。干预前2组TC、TG、HDL及LD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TC、TG、LDL较干预前下降(P0.05),HDL较干预前升高(P0.05);干预后综合组上述指标改善程度均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综合干预方案可稳定或逆转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降低心脑血管事件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患者股四头肌等速肌力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KOA患者100例,依据前瞻性对照试验设计方法分为综合组及常规组各50例,综合组患者在治疗期间依据综合护理方案进行干预,常规组在治疗期间仅行常规护理,使用Cybex等速肌力测试仪器记录并评价2组患者干预前后股四头肌峰力矩(peak torque,PT)、平均功率(average power,AP)变化,通过Lysholm膝关节评分量表评价患者治疗前后膝关节功能,通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膝关节疼痛程度评分变化。结果干预前2组患者PT、AP对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干预后PT、AP较干预前明显改善(P0.05);干预后综合组PT、AP均高于常规组(P0.05);干预前2组Lysholm、VAS评分对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干预后2组Lysholm评分较干预前明显升高(P0.05),VAS评分较干预前明显下降(P0.05);干预后综合组Lysholm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VAS评分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提高KOA患者股四头肌肌肉力量及功能,并显著改善膝关节功能,临床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自制尿液引流装置对心脏病患儿术后尿量测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科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患儿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一次性尿袋+量杯测量尿量,实验组采用自制尿液引流装置测量,观察两组在单位时间内测量尿量所需时间、误差值、尿管堵塞发生率、尿路感染发生率等情况。结果实验组在单位时间内测量尿量所需时间、误差值均少于对照组(P〈0.01);两组尿路感染的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vs4.0%,P〉0.05)。两组均未发生尿管堵塞。结论自制尿液引流装置能精确测量心脏病术后患儿的尿量,该装置制作简单、成本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方案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 88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随机分为综合组及常规组各44例,术后分别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及常规护理。使用医用量角器测量患者干预前及干预1个月后患侧肩关节活动度变化;使用乳腺癌生命质量测定量表(FACT-B)评价患者干预前后生存质量评分变化。结果 干预前2组患者肩关节前屈、后伸、内收、外展活动范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患者患侧肩关节前屈等活动范围较干预前明显扩大(P<0.05),综合组活动范围大于常规组(P<0.05)。干预前2组患者FACT-B各项评分及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常规组各项评分及总分略有提升(P>0.05),综合组各项评分及总分改善优于干预前及常规组(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方案可促进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性骨折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8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综合组及常规组各40例,综合组患者入院后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SF-36量表)、焦虑/抑郁状态(SDS/SAS量表)及护理满意度,并于出院6个月时检测股骨粗隆处及股骨上端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结果干预后综合组SF-36量表各项评分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常规组(P0.05),SDS/SAS量表评分均低于常规组(P0.05);干预后综合组股骨粗隆处骨密度高于常规组(P0.05),2组股骨上端骨密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OP性骨折治疗中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及股骨粗隆处骨密度,改善焦虑/抑郁状态,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fast track surgery,FTS)理念在子宫肌瘤切除术围手术期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100例,随机分为FTS组及常规组各50例,FTS组患者给予基于FTS理念的护理干预,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FTS组术后2、6、24 h VAS评分均低于常规组(P0.05);FTS组术后进食时间、拔尿管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常规组(P0.05);FTS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子宫肌瘤切除术围手术期给予基于FTS理念的护理干预,可降低患者术后疼痛及并发症发生率,促进康复进程,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综合营养支持措施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行MHD治疗的患者80例,依据数字法随机分为综合组及常规组各40例,综合组患者在治疗期间给予综合营养支持,常规组给予常规营养支持,对比2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12个月后营养状况。结果干预后2组TSF、AMC、BMI较干预前升高(P0.05),综合组干预后高于常规组(P0.05)。干预后综合组Hb、TP、ALB及CHOL水平较干预前明显升高(P0.05),并高于干预后常规组(P0.05);常规组干预后HB、TP水平高于干预前(P0.05),ALB、CHOL水平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组干预后营养状态正常率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综合营养支持措施可改善MHD患者营养状况,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简易膀胱容量压力测定技术在神经源性膀胱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40例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0例,对照组常规依据患者膀胱残余尿量定间歇导尿时间和频次,试验组通过优化的简易膀胱测容量压力测定确定患者膀胱安全容量,依据膀胱安全容量及残余尿量确定间歇导尿时间和频次。观察两组患者的初次排尿时间、结束间歇导尿时间、膀胱容量、残余尿量及泌尿系感染情况。结果 试验组患者初次排尿时间和结束间歇导尿时间都早于对照组(P<0.01);膀胱容量更接近正常成人,残余尿量小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患者尿路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依据优化的膀胱容量压力测定技术确定膀胱安全容量结合残余尿量进行间歇导尿更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肛肠疾病术后便秘的防治效果。方法选取行手术治疗的肛肠疾病老年患者100例,依据术后护理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仅行常规护理措施,对比2组患者术后排便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便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且粪便质硬、排便费力、肛门堵塞感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便秘症状评分、大便干结症状评分、排便不尽症状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老年肛肠疾病术后便秘发生风险,缓解便秘症状,提升治疗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