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不同澄清处理对赤霞珠干红葡萄酒澄清度和色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明胶、壳聚糖、蛋清、果胶酶、木瓜蛋白酶5种澄清剂,对赤霞珠干红葡萄酒进行澄清处理,分解其中的果胶和蛋白质等胶体物质,使其与酒中的单宁、蛋白质、金属复合物,以及果胶质等发生絮凝作用,从而将这些物质除去,以提高酒的澄清度、稳定性和减轻酒的脱色。结果表明,0.08%壳聚糖、0.005%木瓜蛋白酶、0.05%明胶澄清处理的澄清度好于0.05%果胶酶和0.04%蛋清处理,但0.05%明胶处理引起酒的脱色较重。因此,0.08%壳聚糖和0.005%木瓜蛋白酶处理是较理想的赤霞珠干红葡萄酒的澄清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2.
分别用澄清剂法、离心法、过滤法,以透光率、果胶残余量、沉淀量为指标,对贝达葡萄汁澄清工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葡萄汁澄清的效果因其澄清工艺不同而存在差异。应用的几种澄清剂中,效果最好的是蛋清粉,当添加量达到60 mg/L时,透光率为61.3%。当果胶酶添加量达到0.28 g/L时,果汁透光率最大,果胶呈阴性反应,表明果胶酶将果胶完全分解,此外对澄清度具有明显影响的还有温度。采用物理澄清法进行研究时,澄清效果为过滤-离心法过滤离心法,且过滤-离心法是所有的澄清方法里效果最好的,透光率为63.5%。澄清工艺可以选择蛋清粉澄清法与过滤-离心澄清法相结合,将葡萄原汁加入60 mg/L蛋清粉在20℃下澄清8 h,再进行过滤,最后进行离心(转速为3 000 r/20 min)澄清。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传统家酿葡萄酒的产品质量,收集并测定了22份家酿葡萄酒的理化指标和卫生指标。结果表明,仅11份样品的酒精度达标,达标率为50%;18份样品残余总糖含量小于4.0g/L,属于干型葡萄酒;18份样品总酸含量超标(大于5.0 g/L);4份样品的挥发酸含量超标(大于1.05 g/L);8份样品甲醇含量超标(大于0.04 g/100 mL);样品的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数各有5份超过我国发酵酒的卫生标准。综合分析22份样品的质量,仅6份样品完全符合国家标准,样品不合格率高达72.7%。因此,传统家酿葡萄酒的制作和饮用应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赤霞珠葡萄汁中花色苷等酚类物质的溶入量,以赤霞珠葡萄浆为试验原料,研究冷冻-微波处理1、3、5、7、9、11次后葡萄汁的品质和活性成分变化,优化该葡萄汁处理方式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冷冻-微波处理7次的葡萄汁理化指标表现较优,出汁率为89.5%,总糖含量为277.143 g/L,总酸含量为7.65 g/L,澄清度为88.46%,色度值为6.1,且在该处理次数下的葡萄汁中生物活性成分含量高于其他组,VC含量为3.5 mg/mL,多酚含量为2 430.714 mg/L,花色苷含量为729.416 mg/L,总黄酮含量为86.556 ?滋g/mL。说明冷冻-微波处理7次的葡萄汁品质最好,酚类物质溶出率最大。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高脱盐咸蛋清蛋白的酶解效率,采用胰蛋白酶、复合蛋白酶与风味蛋白酶对脱盐咸蛋清蛋白进行复合酶酶解。结果表明:在加酶量(胰蛋白酶∶复合蛋白酶∶风味蛋白酶=1∶2∶2)0.04%,料液比1∶3(g/m L)、pH值7.5、酶解温度50℃条件下酶解4 h,可获得水解液清亮、无苦味、具有较好的鸭蛋蛋清风味特征、感官品质评分88分、水解度为47.2%的蛋清酶解液。  相似文献   

6.
广西南部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冬季光热资源丰富,降水稀少。利用反季节栽培技术,采用避雨栽培,人工诱发萌芽等措施,使赤霞珠和梅露辄葡萄在该地区成功种植。经检测赤霞珠和梅露辄的冬果总糖含量均达到130 g/L,总酸分别为7.58 g/L和7.42 g/L,利用GC-MS分析了两种单品种酒的挥发性成分,两种酒中检测并鉴定出的化合物达40种以上,赤霞珠干红葡萄酒中酯类占56.82%,醇类20.45%,酸类15.9%,其他6.8%。梅露辄干红葡萄酒中酯类占55.0%,醇类17.5%,酸20.0%,其他7.5%。研究结果表明反季节栽培的赤霞珠和梅露辄在桂南亚热带地区生长表现良好,葡萄酒表现出品种的特征香气。  相似文献   

7.
利用3种不同抗氧化剂的高、低2种浓度分别作用于片烟,探究富氮气调养护片烟在散气后的品质变化。以持续富氮气调养护28个月的云南文山C3F复烤片烟为试验材料,分析碘值、pH、色差值、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变化情况。不同处理组对减缓自然放置3个月的烟叶碘值增幅的效果为Ve-环糊精复合物处理>富氮气调处理> 0.75 g/L Ve> 0.75 g/L Vc> 0.075 g/L Vc/0.075 g/L Ve。自然放置6个月后高浓度的Ve和Vc处理效果最佳。Ve-环糊精复合物处理下样品的pH下降速度最慢,对样品的原pH维持效果最佳。低、高浓度的Ve和高浓度Vc、Ve-环糊精复合物的处理均可提升散气后自然放置6个月内的烟叶的色度。自然放置6个月后,高浓度的Ve处理下多酚氧化酶的活性最低。3种抗氧化剂均能有效延缓富氮气调储存烟叶散气后自然放置状态下的性质变化,且高浓度的Ve对烟叶感官评价结果的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8.
宋昊  阙斐 《保鲜与加工》2022,22(5):78-85
以燕麦和鹰嘴豆为原料,参考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FAO/WHO)规定的氨基酸组成标准模式,确定了燕麦和鹰嘴豆最佳氨基酸互补质量比为138∶18。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对燕麦鹰嘴豆复合饮料配方进行正交试验优化,并在最佳复合饮料配方基础上,通过响应面试验对其稳定性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燕麦鹰嘴豆复合饮料最佳配方为:料液比(燕麦鹰嘴豆复合粉∶水)1∶16(g/mL),白砂糖添加量20 g/L,柠檬酸添加量2 g/L,在此条件下配制的复合饮料口感最佳,感官评分为88.63±0.97分;燕麦鹰嘴豆复合饮料最佳稳定剂配方为: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添加量0.8 g/L,黄原胶添加量0.5 g/L,海藻酸钠添加量0.3 g/L,在此条件下复合饮料稳定性最高,离心沉淀率为12.40%±0.07%。该试验结果为谷豆类复合饮料加工提供了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9.
利用壳聚糖、明胶、蛋清液、琼脂及壳聚糖-明胶复合澄清剂对椪柑发酵原酒进行澄清处理,测定椪柑酒的吸光度、透光率,并观察沉淀和椪柑酒颜色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5种澄清剂的澄清效果优劣顺序依次为壳聚糖琼脂壳聚糖-明胶复合澄清剂明胶蛋清液,最佳澄清方式为椪柑酒中添加4%的壳聚糖溶液(1%),透光率达到96%,形成沉淀较为紧实,所得椪柑酒澄清透亮,酒体为金黄色。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向慕萨莱思基酒中加入枸杞、玫瑰花、藿香、杏干四种辅料,测定添加辅料后慕萨莱思中的黄酮含量及感官评价得分,研究单一添加及复合添加对慕萨莱思品质的影响,并通过响应面优化试验确定慕萨莱思的最优配方。结果表明:结合黄酮含量和感官评价,慕萨莱思中黄酮含量均随四种辅料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加,单因素试验得出杏干10 g/L、枸杞8 g/L、玫瑰4 g/L、藿香0.4 g/L为最佳添加量,对应的慕萨莱思中黄酮含量分别为0.30、0.39、0.36、0.31 g/L。随着四种辅料添加量的增加,感官评分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利用响应面优化得出最佳辅料添加量为:杏干12 g/L、枸杞10 g/L、玫瑰5 g/L、藿香0.4 g/L,此时慕萨莱思中黄酮含量达到0.80 g/L,产品色泽莹润,澄清度高,果香和酒香和谐,典型性突出,感官评分最高。  相似文献   

11.
南方葡萄新品种酿酒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新选育的6个南方葡萄新品种(编号)成熟浆果为材料,分析检测了果实性状和酿酒样品理化性,并进行酿造试验和鉴评。“V-32”采用干白葡萄酒生产工艺进行酿造试验,其他品种采用传统的红葡萄酒生产工艺进行酿造试验。结果表明:“南宝石”和“南珍珠”可溶性固形物和总酸含量相对较高,分别为:17.0%、12.74g/l和19.0%、10.3g/l;“V-64”出汁率最高,达73.3%;“V-63”总糖、还原糖和单宁含量相对较低。酿酒样品感观鉴评认为:“V-32”适宜酿造干白葡萄酒;“V-64”、“南宝石”和“南珍珠”适宜酿造甜型山葡萄酒,其中“南宝石”可以酿制上等干型山葡萄酒,品种推广潜力很大;“V-59”为优良鲜食品种;“V-63”不适宜酿造葡萄酒加工。  相似文献   

12.
‘蛇龙珠’亲缘关系鉴定在营养系选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所收集的烟台及周边地区具有典型差异的‘蛇龙珠’进行亲缘关系分析,并将其与‘赤霞珠’、‘品丽珠’之间的亲缘关系进行验证,为优良酿酒葡萄营养系筛选提供理论依据。研究利用RAPD和PCR技术,对8个蛇龙珠营养系及‘赤霞珠’、‘品丽珠’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E-03、E-04、E-06、E-07和E-08之间没有差异,E-01、E-02、E-05之间有一定差别。‘蛇龙珠’各营养系与‘品丽珠’之间亲缘关系较近,与‘赤霞珠’较远。对‘蛇龙株’进行营养系筛选可缩小到4个营养系进行进一步筛选。  相似文献   

13.
为筛选出酚类物质含量高且具有较高抗氧化活性的酿酒葡萄种质资源,分别以4个红色和4个白色酿酒葡萄成熟果实为材料,比色法测定果皮、果肉和种子中的总酚、单宁、总类黄酮、原花色素和黄烷醇含量,以总还原力、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评价其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各品种果皮、果肉和种子中各酚类物质含量具有明显差异,但均以果肉中含量最低。红色品种果皮和种子中酚类物质含量均高于白色品种(‘小白玫瑰455’除外),其中以‘黑比诺667’中总酚、单宁和总类黄酮含量最高,而果皮原花色素和黄烷醇含量以‘蛇龙珠’最高,种子原花色素含量以‘法国蓝’最高。白色品种中,‘小芒森’果皮各酚类物质含量均最低,而种子中含量以‘小白玫瑰455’最高。各葡萄品种果皮和种子的抗氧化能力和其总酚、单宁、总类黄酮、原花色素和黄烷醇含量之间均为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在0.8383~0.9983,而果肉中的相关性较弱。选用的3种方法对葡萄果实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价时,测定结果在不同方法间存在协同性与差异性。  相似文献   

14.
金针菇面包干工艺配方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鲜金针菇、金针菇粉和干金针菇段为原料,进行金针菇面包干工艺配方的研究。通过对产品感官评价、电子鼻和电子舌的综合分析,确定最佳的金针菇面包干配方,并对其进行膳食纤维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通过鲜加和干加等多种形式,形成6个金针菇面包干新配方;通过产品感官评价确定得分较高的配方为新配方1和新配方6;综合电子鼻和电子舌测定结果,确定金针菇面包干最佳配方为新配方1,即:小麦面粉1000 g,酵母32 g,白砂糖140 g,食用盐12 g,酥油110 g,鸡蛋100 g,水400 mL,金针菇粉60 g,该配方制得的面包干边缘呈焦黄色,组织细密,口感酥脆且富含膳食纤维。  相似文献   

15.
采用气流式超微粉碎机对枸杞皮渣进行超微粉碎,并将其应用于面包制备,获得一种具有较好品质面包的配方及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当粉碎频率为30 Hz,研磨压力为0.9 MPa,粉碎时间为10 min时,可得到枸杞皮渣超微粉的D50值为16.8μm。以感官评定为考查指标,经正交试验优化,最优面包制作配方为高筋小麦粉用量100 g,黄油用量10 g,纯净水用量25 g,食盐用量2 g,面包改良剂用量2 g,全蛋液用量25 g,枸杞皮渣超微粉用量7.5 g,酵母用量1.5 g,白砂糖用量15 g。  相似文献   

16.
以猴头菇粉和低筋面粉为主要原料制作饼干,探索不同猴头菇粉添加量对苏打饼干品质的影响。利用色差仪分析色度,质构仪测定质构品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合测定风味物质,结合感官评价筛选最佳猴头粉添加量。结果表明,不同猴头菇粉添加量均可显著提高苏打饼干的脆度,降低色度值L*值,增加a*值、b*值,使饼干颜色偏黄、偏暗,猴头菇粉添加量为7.5%的苏打饼干比普通苏打饼干多了18种不同的风味成分,且感官品质最佳。因此,猴头菇粉的最适添加量为7.5%。  相似文献   

17.
通过覆盖5种不同颜色的彩色塑料薄膜获得5种不同光质处理,比较研究了2个年度内不同光质处理对峨眉岩白菜的形态指标和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覆盖白膜有利于峨眉岩白菜株高、株幅、叶片数、叶片长度、叶片宽度和根状茎直径的增加,覆盖蓝膜最不利于上述形态指标的增加。(2)红膜、白膜和黄膜处理有利于峨眉岩白菜叶片鲜重和干重的增加,而蓝膜处理最不利于峨眉岩白菜叶片增加鲜重和干重,不同光质对株根状茎生物量和株生物量的影响未达到差异显著水平。(3)综合12个形态和生物量性状,覆盖白膜最适于峨眉岩白菜生长和干物质的积累,覆盖蓝膜对岩白菜的生长和干物质积累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以雪梨酿造的酒为基酒,用红枣、桑葚、菊花、蜂蜜等为原料,研究了浸泡温度、浸泡时间、物料比、料液比、酒精浓度、蜂蜜添加量、梨汁添加量等因素对复合梨酒的感官指标的影响。复合梨酒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浸泡温度5℃,浸泡时间7 d,物料比(红枣∶桑葚∶菊花)1∶1∶1(物料总量为3 g),料液比3∶100,乙醇15%Vol左右,梨汁添加量6 mL/100 mL,采用蜂蜜调节梨酒糖度为20°Brix。在此条件下制备的复合酒颜色呈红褐色,有光泽,酒体芬芳,兼具多种果香,甜度适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