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 毫秒
1.
柑橘园生草栽培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橘园生草栽培是柑橘生态培育的一种重要模式.分析了橘园生草栽培的生理,生态效应,并介绍了科学合理的柑橘生草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
以化学除草为对照,研究生草栽培条件下橘园主要天敌种类及数量、主要害虫种群动态,统计产量和水果外观商品性。结果表明,柑橘园生草栽培、自然生草栽培和稻草覆盖栽培处理,果园捕食螨、草蛉、瓢虫、寄生蜂和蜘蛛等五大类害虫天敌都有不同程度增长,柑橘园生草栽培增长最明显,而化学除草(对照)处理几乎没增长甚至负增长;3个处理的柑橘产量和质量也都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3.
通过测定杨梅、柑橘复合栽培模式下低丘红壤橘园的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状,并与对照比较。结果表明:杨梅、柑橘复合栽培能改善橘园的生态环境,对橘园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提高、结构性的改善和土壤养分的增加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优于单作橘园。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我国柑橘栽培管理技术现状,采用问卷方式对我国主要柑橘种植省(市)的306个种植主体就冬季清园、控草、肥水管理等技术进行调查。结果显示:96.7%的种植主体对橘园进行冬季清园,年均控草为3.2次、施肥4.9次、灌水6.7次和施药11.5次;采用除草剂、背负式割草机和手工方式控草的种植主体分别占57.5%、56.2%和47.4%,采用撒施和叶面喷施方式施肥的分别为65.5%和63.9%;53.1%和39.3%的种植主体采用管道浇灌和滴灌方式灌水,71.2%的种植主体采用管道方式施药,采用风送式机械施药的比例比较低(14.7%);仅有34.5%的种植主体的橘园会经常进行生长季节修剪,以纯人工修剪方式为主,占比达到86.6%。柑橘栽培管理技术应用与橘园面积、类型和分布有关:面积大或缓坡平地橘园年均控草和施肥次数、滴灌施肥的比例有比小面积或山地橘园多,但年均施药次数则相反;华中地区橘园灌水、施肥次数和成熟期撑果操作比例最少。另外,结合现状调查提出了柑橘栽培管理技术发展建议:一是需要持续重视符合时代需求的柑橘栽培管理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二是重视农艺农机结合的栽培技术和装备研发,三是轻简优质栽培技术和装备研发要注重系统性。  相似文献   

5.
柑橘是景宁县的主要水果之一。橘园基本上都分布在瓯江支流小溪两岸,多数橘园为20世纪80年代初建造的密植橘园,至今橘园已封行郁闲,因此严重影响了产量和品质。目前,我县的柑橘已从"数量型"转向"质量型",农业生产已步入了"高效生态农业"的行列。为了优化水果的品种和质量,因此急需对密植  相似文献   

6.
柑橘是我国重要的水果果树之一,经济效益较高,能够促使农民收入得到提升,经济效益得到增加。目前,柑橘在我国的种植范围不断扩大,但是却经常会有病虫害发生,对柑橘的产量、品质、效益等造成影响;针对这种情况,就需要充分重视柑橘病虫害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讨新诱剂对柑橘大实蝇的防治效果,研究设计了地面覆草以及添加红糖等辅助措施,对比分析了新诱剂与果瑞特的诱杀效果和经济成本。结果表明,新诱剂对柑橘大实蝇的诱杀效果显著优于果瑞特,其橘园的虫果率仅为果瑞特处理的22.9%,扣除成本后,经济效益比果瑞特处理高209元/667m2;在地面自然长草的橘园,新诱剂的诱杀效果较好,其虫果率比地面没有长草的橘园的虫果率低39.57个百分点;在地面少草的橘园,红糖能显著提高其对柑橘大实蝇的诱杀率,其虫果率比不添加红糖的处理低18.4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8.
本文针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常规柑橘生产模式中存在高投入、低效益、果实品质下降、破坏生态环境和规模化养殖环节中产生的大量禽畜粪便多数未能资源化利用并严重污染环境的问题,阐述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柑橘产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在完成柑橘园适宜间作牧草与芳香植物品种的筛选和沼渣施用方案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橘园—草—猪—沼—橘园"绿色高效循环农业模式,并与传统"猪—沼—果"循环农业模式进行了对比分析;再通过对"橘园—草—猪—沼—橘园"绿色高效循环农业模式推广应用效果的评价,证明该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有助于实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柑橘产业绿色、高效、优质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刘先锋 《北京农业》2013,(27):117-118
柑橘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水果之一。如果确保柑橘产量、提高经济效益,已成为当前柑橘种植户普遍关注的课题。柑橘易受病虫害侵袭,这是造成减产的主要原因。所以,准确诊断柑橘病虫害,对其进行科学有效管理,已是当务之急。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基于此,阐述了柑橘的生长习性和对环境的要求,分析了柑橘常见病虫害的种类,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防止柑橘常见病虫害的措施办法,以期对广大柑橘种植户有所借鉴帮助。  相似文献   

10.
柑橘属于亚热带水果,主要分布于我国南方,对土壤和温度具有较高要求。当前,我国柑橘种植规模和范围不断扩大,各种病虫害问题也更加严重。本文主要对江西省九江市星子县的柑橘栽培管理和病虫害防治问题进行分析,以提高该地区柑橘种植效果和产量。  相似文献   

11.
《农家顾问》2014,(1):40-41
<正>南华县罗武庄乡有"柑橘之乡"的美称,所产的柑橘果大味美、甘纯,品质极佳。该乡橘农通过"四改",实现省力化(省劳动力、省生产资料成本)栽培。笔者对该方法进行了实践和总结,现介绍如下:1.改柑橘园土壤翻耕为少耕加生物覆盖能套种的橘园可套种大豆等豆科作物或绿肥,不宜套种但能生草的橘园,任其自然生草,于秋后刈割用于覆盖树盘;既不能套种也不能生草的橘园用农作物秸秆或山茅杂草及垃圾等覆盖树盘。橘园土少耕覆盖重在覆盖质量和数量,要求覆盖均匀,厚度不低于10厘米。  相似文献   

12.
针对柑橘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应建立完善的病虫害预警机制,并采取防治结合的方式,从而在维护橘园生态平衡的同时最大限度的降低病虫害影响。本文通过具体分析南方柑橘的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措施与效果,旨在提升柑橘树的种植效益。  相似文献   

13.
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柑橘品种的更新换代,幼龄柑橘园每年都达到一定面积,柑橘生产周期相对较长,一般3年内不能取得经济效益,而幼龄柑橘园套种马铃薯是果农提高前期收入的最有效方法。同时,幼龄柑橘与马铃薯套种,相互促进,互相补充,是一种优良的栽培模式。本文综述了幼龄橘园套种马铃薯的概况、优越性、栽培技术,分析了广东省发展幼龄橘园间套种马铃薯生产的有利条件,并对该模式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柑橘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水果作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农民收入,增加经济效益,促进进出口贸易的发展。但是在种植柑橘的时候,经常会出现病虫害,从而影响柑橘的产量、品质,降低效益。因此,防治柑橘病虫害技术就变得十分重要,防治结果对于柑橘的产量和质量造成极大影响,从而影响柑橘的销售。在种植的时候,进行综合方防治可以有效的降低对环境的污染,降低成本,以及能够得到很好的经济效益,依据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式来不断提高柑橘的管理和培育。  相似文献   

15.
<正> 橘园生草就是利用柑橘果园的空隙地种草,树盘清耕的一种耕作方式,它在夺取柑橘优质高产高效、环境保护和绿色果品生产方面都有重要意义。目前各地提出橘园生草的种类不少,其中藿香  相似文献   

16.
广东是我国柑橘重要产区,柑橘产业受黄龙病影响严重,在柑橘生产中,果农高度依赖化肥、农药的投入。近些年随着品种改良和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广东柑橘生产水平逐年提高,但仍存在施肥过量、施肥方式不合理、管理粗放、农药滥用、肥药利用率低等问题,并由此带来了生态环境污染及柑橘果品质量安全等问题。目前,广东柑橘产区化肥、农药用量高,施用方式不合理,具有较大的减施和改进潜力。为改善广东产区柑橘施肥施药现状,按照"科学用量、替代减量、协同增量"的橘园科学用量的思路,通过多年田间关键技术筛选、集成与示范,优化整合相关配套措施,构建了广东产区柑橘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技术模式。该技术模式明确了水肥一体化、有机肥替代化肥、病虫害精准测报、同适期多病虫害协同防治、合理配施增效助剂、地面覆盖除草等技术要点,已经在广东柑橘产区应用推广,有效地减少了橘园化肥、农药的用量,并且在主要病虫害防控、产量及品质上取得效果良好,为广东产区柑橘的健康可持续生产提供了科学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7.
柑橘“三低园”是指低产能、低品质、低效益的橘园,主要表现在。树势弱、根系分布范围小、须根少;叶片小而薄、叶色发黄;枝梢抽生量少、生长势弱;落花落果严重、着果率低、且果实小、产量低;品质差、商品率低、经济效益差。柑橘“三低园”在各柑橘产区均占有较大比例,加强“三低园”的改造迫在眉睫。形成柑橘“三低园“的主要原因是:品种繁多,品种混杂严重;土壤管理技术措施落实不到位;密植园改造不及时;修剪不当;肥料品种选择和施用主法不当;病虫防治不力和过量使用除草剂等七大主要因素。本文根据“三低园”形成的主要原因,有针对性提出通过高接换种;改善根际环境;改善群体结构;提高施肥水平;加强病虫防治;拒绝使用化学除草剂推广橘园生草栽培等改良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8.
柑橘是人们日常食用的水果之一,近年来右江区种植柑橘的农户逐渐增多,而影响柑橘产量和品质的最重要因素就是病虫害。如果不能有效防控病虫害,将会导致柑橘产量下降甚至果树死亡,给柑橘种植户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柑橘的主要病虫害有柑橘红蜘蛛、潜叶蛾、介壳虫、蚜虫、柑橘实蝇、炭疽病、溃疡病等,广大种植户需要合理利用现代化农业生产技术来实现绿色防控,并科学、规范、合理地使用农药,从而生产出绿色、安全的柑橘。  相似文献   

19.
柑橘病虫害综合治理示范园建设与推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柑橘是我国的第二大水果和主要出口果品之一,浙江省是我国的主要柑橘产区,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柑橘生产已成为浙江省台州、衢州、丽水等地的主导产业之一。在柑橘生产实践中,不可避免地会受到病虫害的发生为害,在生产上致力于通过各项技术措施的协调应用,为实现既可有效控制病虫害的发生为害,又能确保产品质量安全,降低生产成本,减轻有赖于农药防治病虫害重加环境污染负荷之目的。  相似文献   

20.
浙江省永康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柑橘种植为次适宜区,每年易遭受低温不同程度的为害。通过橘园深翻改土、控梢、肥水调控、病虫防治等技术健壮树体提高橘树抗逆性,利用营造防风带、生草(地膜)覆盖等改善立地小环境,从而达到柑橘防寒抗冻栽培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