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大花绣球(Hydyangea macrophylla)、圆锥绣球(Hydyangea paniculata)和乔木绣球(Hydyangea arborescens)3个品系共56个绣球品种为试验材料,利用温室大棚进行高温胁迫试验,调查分析其形态变化及热害症状,对其耐热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高温胁迫之后,不同绣球品种的热害指数呈现较大的差异性,其中有19个品种的热害指数较小,表现出较强的耐热性,是适宜苏州地区引种和推广的优良绣球品种;大花绣球11个品种表现为中等耐热性,15个品种耐热性差,更适宜应用在温度不高的地区。  相似文献   

2.
以大叶绣球为试验材料,进行不同生长调节剂种类及浓度处理、不同基质配比2个方面的扦插试验,研究各处理对扦插生根率、生根数量、根长以及生根类型的影响。结果显示,生长调节剂吲哚乙酸(IBA)的促进效果比萘乙酸(NAA)明显,生根率均为100%,1.0 mg/L浓度的IBA对根长的促进效果最佳,1.5 mg/L浓度的IBA对生根数量的促进效果最佳,IBA处理的生根部位以愈伤组织为主。由结果还可以看出,草炭和珍珠岩不同体积比的混合基质对扦插生根的影响具有显著差异,以草炭和珍珠岩体积比为1∶4的生根率最高,根长最长,体积比为2∶3的生根数量最大,生根部位的规律不明显。  相似文献   

3.
低浓度外源激素对兔眼蓝莓扦插繁殖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4个兔眼蓝莓品种半木质化枝条分别进行了4种外源激素(NAA、IAA、GGR、OA)不同浓度(100、50、25mg/L)处理后的扦插试验。结果表明:清水处理的兔眼蓝莓品种间插条愈伤组织产生率和生根率为园蓝最容易扦插成活,杰兔次之,粉蓝和S13较难扦插成活。不同激素处理中,浓度为50mg/L的GGR激素处理有利于粉蓝插条的成活和生根,其插条愈伤组织产生率和生根率分别比对照提高42.5和33.33个百分点;浓度为50mg/L的GGR处理对园蓝插条愈伤组织产生率和生根率最佳;100mg/L的GGR激素处理有利于品种杰兔插条的成活和生根,其插条愈伤组织产生率和生根率分别比对照提高10.83和7.5个百分点。25mg/L的GA有利于品种S13插条的成活,其愈伤组织产生率比对照提高36.66%,但是插条扦插生根率仅比对照提高10%;100mg/L的GGR对品种S13插条产生愈伤组织没有效果,其插条愈伤组织产生率与对照无显著差异,但是有利于插条生根,其插条扦插生根率比对照提高21.66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4.
为了构建绣球种质资源观赏性的综合评价体系,筛选具有良好观赏效果的绣球品种,以大花绣球、圆锥绣球和乔木绣球3种类型的114个绣球品种为研究对象,在调查其茎叶及花部形态特性的基础上,分别筛选了17、13和12个与观赏性状相关的评价指标,建立了适用于3种不同类型绣球品种的层次分析法评价模型,并对每个品种的观赏性进行了综合评价及评价值等级排序。根据综合评价值判定结果,可将供试品种划分为4个等级,其中被评为Ⅰ级的有7个品种,Ⅱ级有49个品种,Ⅲ级有48个品种,Ⅳ级有10个品种。据此认为,在苏州地区的实际园林应用中,选用本评价体系中等级为Ⅰ级和Ⅱ级的绣球品种可望达到良好的观赏效果。  相似文献   

5.
不同杨树品种扦插生根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不同杨树品种生根能力有较大差异,通过对6个杨树品种进行扦插,结果表明:以皮部生根为主的易生根类型有华石1和中林2025,其他品种中愈伤生根占有较大的比例,生根相对较难。综合比较,华石1的品质高于其他品种。  相似文献   

6.
红椿无性系嫩枝扦插繁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红椿无性系采穗圃嫩枝进行扦插繁殖生根试验,结果表明:在红椿无性系嫩枝扦插繁殖试验中,发现无性系生根兼有愈伤组织生根和皮部生根2种生根类型,并且参试的22个无性系中有17个无性系以皮部生根类型为主,占参试无性系的77%,有5个无性系同时包含有2种生根类型;红椿无性系嫩枝生根能力(根系效果指数 REI)与生根率之间成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在遮荫降温、农膜保湿及自然温度条件下,以6月、9月和10月上旬红椿嫩枝扦插生根率最高。  相似文献   

7.
从幼化的砧木采穗圃采集亚林6号插穗,进行硬枝扦插生根试验。利用植物生长调节IBA、ABT1、NAA、GGR6、IAA剂配制的不同浓度溶液及作为对照的清水浸泡插条切口,而后扦插于无菌基质。遮阴拱膜保湿环境下抚育45 d及露天滴灌环境下抚育15 d后,对生根效果进行取样检测、差异显著性分析和多重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处理之间扦插生根效果差异显著,IAA、IBA、GGR6等在合适配比下有较高的生根率和萌梢生长量。其中处理A1、G3、G2生根率分别达到75.6%、56.9%和52.8%,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生根率和愈伤发生率的规律不一致;生根类型有皮部生根、愈伤生根、混合生根3种类型;实验中扦插生根以皮部生根为主,混合生根为辅;IAA等处理有利于提高皮部生根发生,NAA、添加腐植酸的IBA等处理有利于促进愈伤组织生根。IAA 250 mg·L-1溶液处理的扦插生根效果最好,GGR6 500 mg·L-1扦插生根效果次之。综合成本优势和操作方便性,建议生产中使用GGR6 500 mg·L-1处理培育柿砧木扦插苗。  相似文献   

8.
基于语料库的英语新闻意识形态意义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桂花丹桂品种堰虹桂(Osmanthus fragrans ‘Yanhong’)在不同质量浓度NAA、IBA和IAA处理下的扦插生根情况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堰虹桂插穗生根类型为皮部生根型;以1.00 g.L-1 IBA处理插穗生根效果最好,愈伤组织和不定根出现最早,生根率可达94.71%,平均生根数和平均根长均优于其他处理。  相似文献   

9.
丽红元宝枫嫰枝扦插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丽红元宝枫(Acer truncatum Bunge.cv.Lihong)嫩枝扦插繁殖技术参数,以丽红元宝枫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了ABT1号不同浓度、不同处理时间、不同部位、不同时期及插穗带叶与否的生根试验。结果表明,丽红元宝枫嫩枝扦插适宜时间为5月下旬至6月下旬;适宜的插条部位在当年生枝条中部,ABT1号适宜的浓度为400 mg/kg,处理时间为5~6 s,这些条件能够获得80%以上的成活率。丽红元宝枫的生根类型为愈伤组织生根型及皮部生根型。  相似文献   

10.
对红椿无性系采穗圃嫩枝进行扦插繁殖生根试验,结果表明:在红椿无性系嫩枝扦插繁殖试验中,发现无性系生根兼有愈伤组织生根和皮部生根2种生根类型,并且参试的22个无性系中有17个无性系以皮部生根类型为主,占参试无性系的77%,有5个无性系同时包含有2种生根类型;红椿无性系嫩枝生根能力(根系效果指数REI)与生根率之间成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在遮荫降温、农膜保湿及自然温度条件下,以6月、9月和10月上旬红椿嫩枝扦插生根率最高。  相似文献   

11.
以贝尔奇卡金、金皇帝、牢苏尼阿纳3种哈克勒雷冬青与阳光狭冠冬青为试验材料,用不同浓度NAA、IAA和IBA处理插穗进行扦插试验。结果表明,3种哈克勒雷冬青表现为愈伤组织生根,并伴有少量皮部生根,经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后成活率达到50%左右;而阳光狭冠冬青则表现为皮部生根,同时伴有愈伤组织生根,生根率可达80%左右。贝尔奇卡金与金皇帝生根的最佳处理为200 mg·L-1 IAA浸泡0.5 h;牢苏尼阿纳的最佳处理为500 mg·L-1 IBA浸泡0.5 h;阳光狭冠的最佳处理为500 mg·L-1 IAA浸泡0.5 h。  相似文献   

12.
[目的]筛选绣球的最佳扦插基质。[方法]以珍珠岩、蛭石和泥炭为原料,配制7种不同的扦插基质:①珍珠岩;②蛭石;③泥炭;④珍珠岩∶蛭石=1∶1;⑤珍珠岩∶泥炭=1∶1;⑥蛭石∶泥炭=1∶1;⑦珍珠岩:蛭石∶泥炭=1∶1∶1,比较不同基质中绣球插穗的生根率、生根条数和生根长度。[结果]处理⑦、⑥、④插穗的生根率均为100%,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处理⑥插穗的平均生根条数(50.83条)显著多于其他处理;处理⑦插穗根最长(4.17 mm),且与其他处理差异极显著(P〈0.01),处理6插穗根最短(2.03 mm);处理②插穗的生根率最低,平均生根条数最少。[结论]泥炭可促进绣球插穗生根,而珍珠岩∶蛭石∶泥炭=1∶1∶1的基质可促进绣球插穗根的伸长生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质量浓度、处理方法和基质类型对冬青‘长叶阿尔塔’Ilex × altaclerensis ‘Belgica Aurea’插穗生根能力的影响及其不定根的起源与形成过程,以期为冬青属Ilex植物扦插繁殖及引种驯化提供理论基础。  方法  以‘长叶阿尔塔’当年生半木质化枝条为插穗,采用3因素(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和质量浓度、处理时间、基质类型)3水平正交试验设计。扦插后80 d,测定并分析不同处理下插穗的存活率、生根率、最长根长、根系效果指数。同时,使用萘乙酸(NAA)对插穗进行促根处理,观察插穗外部形态变化并定期取插穗基部制作石蜡切片,观察扦插前、后插穗的解剖学结构特征,利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技术对其愈伤组织进行形态学和细胞学观察。  结果  ①经1 000 mg·L?1 吲哚丁酸(IBA)溶液速蘸10 s,扦插于V(草炭)∶V(蛭石)∶V(珍珠岩)=4∶3∶3的插穗相关生根指标均处于较高水平,与其他处理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其中生根率相比其他处理提高了12.74%~48.83%。②插穗内不存在潜伏根原基,不定根由皮部产生,其生根类型为皮部诱导生根型,根原基起源于髓射线与维管形成层交叉处。③插穗茎段皮层与韧皮部之间存在1~2层环状厚壁组织,是导致插穗生根率低的原因。④愈伤组织中未发现根原基,其产生与不定根发生、发育彼此独立,同时生根并不是愈伤组织分化的最终结果。⑤插穗生根过程形成2类愈伤组织,其中胚性愈伤组织多为白色,排列紧密,表面细胞成团分布,大小近似,细胞核大核仁明显,细胞器丰富;非胚性愈伤组织多为深黄色,空泡化明显,表面细胞不饱满,大部分死亡破裂,内部几乎没有细胞器。  结论  初步筛选出了‘长叶阿尔塔’最佳扦插因素组合,从解剖学角度揭示了其扦插生根机制。图4表3参34  相似文献   

14.
杂种鹅掌楸不同季节扦插特征比较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在春季和夏季分别进行杂种鹅掌楸LiriodendronchinenseX×L.tulipifera扦插试验,对不同季节扦插生根所需时间、顶芽的作用、平均生根数及愈伤组织生长状况等特征做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季节扦插,其生根过程及生物学特性表现不同:春季扦插生根所需时间(60~80d)较夏季长(20~30d);夏季扦插顶芽的作用较春季明显;春插时,"假活"现象严重,而夏插时插条容易出现腐烂现象;春插时,不定根数多数稳定在3~4条,较夏插少,而夏插时不同插条上不定根数变化较大,常达到10条以上;春插时,愈伤组织较夏季产生的少,夏插时,有部分插条只产生愈伤组织而不生根,春插时则很少见。因此,在不同的季节扦插时应采取不同的措施,提高扦插生根率。图2表1参14  相似文献   

15.
生长调节剂对大马士革玫瑰绿枝扦插育苗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大马士革玫瑰为材料,采用三因素(生长调节剂、不同浓度、不同处理时间)三水平正交试验设计,在全光照迷雾条件下研究大马士革玫瑰绿枝扦插育苗效果,筛选提高大马士革玫瑰绿枝扦插成活率的最佳方法。结果表明,以IBA 50mg/L浸泡插穗0.5h的处理为最佳组合,成活率可达92.7%。不同生长调节剂、不同浓度对大马士革玫瑰绿枝扦插生根都有显著影响。大马士革玫瑰绿枝扦插生根是以愈伤组织生根为主兼有皮部生根的综合生根型。  相似文献   

16.
以濒危树种景东翅子(Pterospermum kinggtungonse)树1年生枝条为插穗材料,用200 mg·L-1ABT1 号生根粉溶液浸泡14 h,应用单因素完全随机区组试验方法,选用河沙、珍珠岩、蛭石、山地红壤4种不同扦插基质,研究不同基质对景东翅子树扦插生根率、不定根生根数、不定根根长、根系效果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景东翅子树扦插生根类型主要为愈伤组织生根型,兼有皮部生根型。不同基质对景东翅子树扦插的生根率有极显著影响。蛭石为最适宜的基质,其根系效果指数为3.74,生根率85.2%,不定根数1.93条,不定根长11.11 cm。  相似文献   

17.
引进微型盆栽月季10个品种,在文洛型智能温室内进行单芽扦插生根试验,开展10个微型盆栽月季品种的扦插生根状况和生长性状比较研究,观测记载扦插后愈伤组织形成、生根性状、扦插成活率等指标.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微型盆栽月季在愈伤组织、根发育性状、单芽扦插成活率等指标存在显著差异,扦插成活率都达90%以上,以无穷公主、埃斯托里尔和白无穷生根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4种桃砧木品种硬枝扦插生根情况。[方法]对4种桃砧木品种进行硬枝扦插生根试验,研究不用砧木品种、通气处理、生根剂浓度处理对其扦插生根的影响。[结果]4个砧木品种中,筑波6号生根率最高,其次是GF677,GF43最低;愈伤组织形成均较多,黑姑娘100%形成愈伤组织,筑波6号次之(87%),GF677最低(24%);扦插30 d后统计均无腐烂情况;通气处理后愈伤组织形成的数量和生根率均有所增加,其中筑波6号最高,GF677次之,GF43最低;ABT生根剂50 mg/L浸泡后生根率和愈伤组织均最高,分别为83%和100%,150~250 mg/L的生根率较低,仅为1%~5%。[结论]4种桃砧木品种中,筑波6号的生根率最高,黑姑娘最容易形成愈伤组织,GF677的生根率和愈伤组织最低。  相似文献   

19.
以当年生红花玉兰(Magnolia wufengensis L. Y. Ma et L.R.Wang)半木质化枝条为材料,通过石蜡切片法对插穗生根部位进行解剖学观察并测定扦插枝条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和吲哚乙酸氧化酶(IAAO)活性,研究750 mg/L NAA诱导红花玉兰不定根产生的过程。结果表明,红花玉兰扦插枝条在生根过程中清水处理组(CK)和生长调节剂处理组POD活力均呈增加趋势,直至35 d时含量达到最高;PPO活力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生长调节剂处理组和CK组在0~14 d时呈上升趋势,14 d后急剧下降;而IAAO活力则具有不同的趋势,具体表现为0~7 d CK组先下降,随后逐渐上升。解剖结构显示,扦插前的红花玉兰插穗内无潜伏根原基存在,不定根由扦插后形成的诱生根原基发育成,其中皮部产生的不定根起源于木质部和韧皮部之间维管形成层,愈伤产生的不定根是由愈伤组织形成的木质部特化而成。红花玉兰属于难生根的类型;低活性PPO、POD、内生高活性IAAO有利于生根,需要额外补施生长调节剂以促进生根;推测红花玉兰可能为诱导生根型树种,不定根产生方式有皮部生根和愈伤组织生根两种。  相似文献   

20.
长白落叶松嫩枝扦插生根的解剖研究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8  
1990年7月5日在帽儿山实验林场进行了长白落叶松嫩枝扦插试验,在插穗基部切口形成愈伤组织后不定根钻出体外前,定时切取穗条基部0.5cm长的材料固定于FAA液中,用石蜡制片法室内解剖研究。结果表明,落叶松从扦插到生根需要40d,插穗诱生根原基属内生源,它们来自两种途径:一种是插条基部切口产生愈伤组织,由愈伤组织维管形成层产生诱生根原基,而形成根。另外一种是皮部生根型,在插穗基部形成层与木射线的交界处产生分生组织细胞团,逐渐形成诱生根原基。两种生根类型在不定根突破外层组织时,均需经过挤压破碎和酶解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