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采前钙处理对木洞杨梅果实采后品质和延缓衰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不同浓度CaCl2溶液对木洞杨梅果实进行采前喷钙处理,研究其对果实品质和延缓衰老的影响,达到延长贮藏期的目的。结果表明:钙处理能有效维持果实的硬度,延缓可滴定酸、可溶性固形物、Vc含量的下降;钙处理能显著降低果实的腐烂率、损失率和呼吸强度;钙处理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果实膜透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增加,显著抑制超氧化物歧酶(SOD)活性的降低。从而延缓果实成熟衰老进程,较好的保持了果实品质。3种喷钙浓度处理中以 0.25% CaCl2 溶液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
以"达赛莱克特"草莓为试材,研究1%壳聚糖处理的草莓果实在0℃低温贮藏7 d后20℃常温货架6 d期间的品质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与对照(0.1%醋酸溶液处理)相比,壳聚糖处理降低了低温贮藏后期和货架期草莓果实的呼吸速率、花青素、类黄酮及酚类物质的含量,保持较高的果实硬度,显著减少了货架期草莓果实腐烂和霉菌的发生,对果实失重率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无显著影响。表明1%壳聚糖处理可有效延缓草莓的采后衰老进程,延长果实的货架期。  相似文献   

3.
【研究目的】该文对磷脂酶D抑制剂-LPE(溶血磷脂酰乙醇胺)处理采后“达赛莱克特”草莓果实品质的影响的研究,以探索保持草莓采后品质、延长其贮藏期的新措施;并为非呼吸跃变型果实采后贮藏保鲜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采用25μM LPE、75μM LPE浓度的磷脂酶D抑制剂LPE处理草莓果实,设对照,放入4℃低温条件下贮藏。通过对草莓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超氧阴离子含量、呼吸速率、可滴定酸含量、维生素C含量的研究表明:【结果】25μM LPE处理后的草莓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较高,降低了呼吸速率,维持较低超氧阴离子含量,贮藏后期保持了较高水平的维生素C含量和较低水平的可滴定酸含量,与75μM LPE处理和对照相比,较好地保持草莓果实采后品质,具有一定的保鲜效果。【结论】磷脂酶D抑制剂LPE处理有利于草莓果实采后品质的保持,且其作用效果受处理浓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采前CaCl2处理对西兰花采后品质的影响,以"苏青6号"西兰花为试验材料,通过测定各生理生化指标,研究采前CaCl2处理对西兰花运输中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10 mmol/L CaCl2溶液能有效地延长西兰花的货架寿命.CaCl2通过抑制叶绿素酶活性来延缓叶绿素的降解,维持其表观绿色,抑制了呼吸强度、过氧化物酶和a*、b*值的增加,提高了总酚含量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等抗氧化酶活性,保持了较高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VC、总硫代葡萄糖苷和异硫氰酸酯含量,减少了丙二醛的积累.采后24 h难以实现预冷时,采前10 mmol/L CaCl2溶液处理可有效抑制采后西兰花品质劣变.  相似文献   

5.
以全明星草莓为试验材料,研究CaCl2、植酸、柠檬酸和山梨酸钾不同浓度的复配组合及其结合壳聚糖涂膜处理对常温(20~25℃)条件下贮藏7d草莓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对在常温条件下草莓采后保鲜的最佳复配组合为:1%CaCl2+0.15%植酸+2%柠檬酸+0.1%山梨酸钾。该复配保鲜剂再与l%壳聚糖制成涂膜,在抑制草莓果实腐烂,保持果实硬度,延缓可溶性固形物和VC含量下降方面的作用效果好于单纯复配保鲜剂。  相似文献   

6.
壳寡糖处理对草莓贮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草莓为试材,果实采后,分别用质量分数为1.0%,1.5%,2.0%的壳寡糖溶液浸泡处理草莓果实1min,研究壳寡糖处理对草莓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壳寡糖处理能较好地保持贮藏草莓的感官品质、风味品质、营养品质;能有效调节、控制果肉细胞的成熟与衰老,从而延长果实贮藏期。质量分数1.5%壳寡糖处理果实的各项品质指标均优于其他处理组,是有效延长草莓果实贮藏时间的最佳浓度。  相似文献   

7.
以草莓为试材,用50 kV/m、100kV/m高压静电场处理草莓果实30 min后,在4~8℃低温,RH为90%左右条件下贮藏12天,研究高压静电场处理对其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经高压静电场处理的草莓果实腐烂指数、丙二醛含量、多酚氧化酶活性、花青素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其中以100kV/m处理30min的效果最佳.另外,高压静电场不利于保持草莓果实外观品质.  相似文献   

8.
草莓贮藏保鲜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保鲜剂 1号、 2号、 CaCl2、 GA3和 ClO2等药剂处理,结合低温贮藏和真空冷藏对 2个草莓品种 (全明星和达赛莱克特 )进行采前和采后处理,研究其对果实腐烂率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果实采后用保鲜剂 1号+ 5% CaCl2+ 100 mg· kg- 1GA3处理和真空处理并结合冷藏保鲜效果较好,可使保鲜期长达 24天和 42天,且贮藏过程中营养损失最小。  相似文献   

9.
采用6种不同处理方式对五叶草莓进行保鲜处理,以蒸馏水处理组为对照,测定贮藏过程中五叶草莓果实感官性状、失重率、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VC及丙二醛含量等指标的变化,研究不同处理方式对其贮藏保鲜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6种处理组五叶草莓果实保鲜效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其中2%柠檬酸+3%CaCl2处理、1%壳聚糖处理和2%柠檬酸+2%VC 3种处理组的五叶草莓果实感官性状维持最好,且1%壳聚糖处理组还在减少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VC损失及丙二醛产生等方面显著优于上述两种处理组.综合各项指标考虑,五叶草莓采用1%壳聚糖处理保鲜效果最好,保鲜期可延长至6d左右,具有一定的市场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钙元素对桃果实品质、耐贮藏性的影响,确定最佳的叶面喷施钙元素的浓度,研究了喷施钙后,桃果肉组织中钙元素的分布特征、叶片叶绿素的含量以及对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SSC)、大小、硬度和耐贮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果肉中Ca2 的含量随着喷施钙元素浓度的提高而增加,当喷施CaCl2浓度为0.5%时叶绿素的含量最大,当喷施CaCl2浓度为1%时,SSC、果实大小和果肉硬度达到最大值;当喷施CaCl2浓度为2%时,放置3天后果实硬度最大。本研究确立了最佳的喷施浓度,为深入研究果实钙离子浓度梯度在果实品质形成方面的作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采后外源钙对甜樱桃货架品质的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明外源钙对甜樱桃采后货架期品质的影响,以晚熟品种"晚红珠"为研究试材,经不同浓度CaCl2(1.5%、2.5%)浸果5 min处理后,在货架条件(18~20℃)下存放,并测定其相关商品指标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浓度CaCl2处理在货架期6 d内,可显著控制果实腐烂率和失水率的下降,保持果面色泽亮度和饱和度,维持果实硬度、减缓果实软化,延缓果实花青苷的合成以及保持果柄持绿程度。其中,1.5%CaCl2处理组在各个取样时间点测得的腐烂率和失水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模拟货架条件下放置6 d内,腐烂率和失水率分别控制在5%和2.5%以内;2.5%CaCl2处理,在模拟货架条件下放置12、15 d时,硬度较对照组分别高17.0%、19.0%。因此,综合以上指标,1.5%CaCl2处理对甜樱桃货架期的延长具有显著效果。本研究为CaCl2在甜樱桃采后货架期保鲜技术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以新鲜草莓为试材,分别采用大蒜精油、山苍子精油、丁香花蕾精油、生姜精油复合羧甲基纤维素钠为涂膜保鲜原料,研究(15±2)℃条件下不同精油涂膜液处理对草莓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山苍子精油、大蒜精油、生姜精油-羧甲基纤维素钠复合涂膜液均能显著降低草莓果实在贮藏过程中的腐烂指数及重量损失,显著抑制贮藏前期草莓果实的呼吸强度,进而抑制草莓果实在贮藏过程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花色苷含量的下降及丙二醛含量的上升,提高草莓的贮藏品质。其中,山苍子精油-羧甲基纤维素钠复合涂膜液对草莓的保鲜效果最佳,为草莓的贮藏保鲜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二氧化氯(40 mg.L-1,10 min)、超声波(100 W,10 min)处理和二者联合处理对李果实采后贮藏效果的影响。二者结合使用采取两种方式,一是将ClO2水溶液与超声波同时对李果实进行处理(一步模式),二是将二者依次对李果实进行处理(二步模式)。两种结合处理方式对保持果实总类黄酮和抗坏血酸含量及减少糖和可滴定酸含量的效果类似,但是要优于单独处理和对照。一步模式对减少果实微生物数量和保持果实感官品质方面要好于二步模式,并且果实货架期与对照(35 d)相比延长到了60 d。而且,一步模式处理之后在样品上未检测到有化学物质残留。以上结果可以说明,ClO2与超声波结合处理能够有效保持李果实采后贮藏品质,保证果实具有良好的商品性及食用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复合微生物制剂对温室重茬草莓生长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于日光温室条件下,研究了复合微生物制剂和活性有机肥对重茬草莓植株生长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微生物制剂和活性有机肥对草莓黄萎病均具有较好的防效,可提高草莓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和根系活力,促进草莓植株的生长,使物候期提前,产量显著提高。并可提高草莓果实维生素C和可溶性糖的含量,降低可滴定酸含量,改善了果实品质和风味。  相似文献   

15.
对茶多酚-海藻酸钠复合涂膜提升储藏过程中草鱼品质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在1.5%海藻酸钠溶液中分别加入0、1%、2%、3%(m/m)的茶多酚,制成茶多酚与海藻酸钠复合涂膜剂处理草鱼片,并以不作涂膜处理为对照组(CK),考察草鱼储藏过程中鱼肉的持水性、pH、菌落总数、挥发性盐基氮(TVB-N)、硫代巴比妥酸值(TBARS)及质构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茶多酚-海藻酸钠涂膜组草鱼品质变化程度明显较低,并且涂膜中茶多酚含量越高,鱼肉品质保持越好。由此说明,茶多酚-海藻酸钠涂膜能够有效控制鱼肉品质的劣变,保鲜效果良好,且以3.0%茶多酚+海藻酸钠涂膜组处理保鲜效果最佳,能够有效延长鱼肉的储藏期6 d左右。  相似文献   

16.
以鼠尾藻为原料提取多酚,研究海藻多酚处理对采后草莓腐烂的控制与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鼠尾藻海藻多酚单体组成主要为儿茶素、表儿茶素、儿茶酚、阿魏酸和芦丁,其质量浓度分别为1.95,9.60,43.98,0.63,0.23 mg/mL。总酚质量浓度为16 mg/mL的鼠尾藻提取物可100%抑制草莓灰霉菌(Botrytis cinerea)的生长。新鲜草莓经质量浓度10 mg/mL的海藻多酚处理并于(2±1)℃,90%~95%RH贮藏12 d后,其腐烂率和腐烂指数分别比对照低61.6%和52.5%,草莓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及VC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p<0.05)。在常温刺伤接种和冷藏不接种Botrytis cinerea 2种条件下,海藻多酚处理的草莓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均明显高于对照(p<0.05)。结果表明,海藻多酚不但具有直接抗菌活性,可控制草莓的采后腐烂,而且能诱导草莓的采后抗病性,提高抗病相关酶活性,从而降低草莓果实的腐烂,保持草莓品质。  相似文献   

17.
以甜查理、红颜和章姬3个品种草莓(Fragaria ananasa Duch.)为试材,研究比较了0~1℃环境下各品种草莓采后生理和果实品质变化。结果表明,贮藏期间3个品种草莓的呼吸强度、乙烯释放速率和失重率均呈上升趋势,果实硬度、主要营养物质含量呈下降趋势;甜查理果实硬度、主要营养物质含量、呼吸强度、乙烯释放速率和失重率均高于红颜与章姬,结合贮藏过程中好果率的变化,贮藏7 d时,甜查理好果率达97.58%,而红颜和章姬仅为62.82%和57.87%,甜查理耐贮性较好。  相似文献   

18.
为筛选出适用于京郊草莓生产的海藻酸肥,以‘红颜’草莓为供试材料,选择市场关注度较高的4种海藻酸肥产品,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海藻酸肥对草莓生长性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海藻酸肥处理均可促进草莓植株的生长,以海藻精海藻酸肥处理(T2)的株高和叶柄长效果最好,与清水对照处理(CK)相比,128号棚株高显著增长32.0%,234号棚叶柄长显著增长25.71%。海藻酸肥可以通过提高果个数提高草莓产量,与CK处理相比,128号棚T2处理产量显著增加18.47%,234号棚T3处理显著增加23.36%,各海藻酸肥处理间差异不显著。海藻酸肥可以提高草莓果实品质,提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糖酸比和维生素C含量,降低可滴定酸和硝酸盐含量。研究认为,海藻酸肥可以促进草莓生长、提高产量、改善品质,并以T2处理施肥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采前处理对蟠枣果实采后贮藏品质的影响,以新疆主栽鲜食品种蟠枣为研究对象,分别于果实花期、幼果期、膨大期、着色期采用清水(CK)、10 g/L氯化钙(CaCl2)、100 mmol/L水杨酸(SA)和10 g/L CaCl2+100 mmol/L SA进行采前喷施处理,采收后置于常温货架贮藏,每天统计果实的转红率、转红指数、腐烂率和失重率,测定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硬度和色泽等指标。结果表明:采前喷施CaCl2、SA和CaCl2+SA均可一定程度上抑制蟠枣的转红和腐烂,使其保持较低的失重率,使果实维持较高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硬度,保持较好的色泽,其中,10 g/L CaCl2+100 mmol/L SA采前处理效果最佳,常温货架8 d时,果实的转红率和腐烂率分别较对照低23.34个百分点和36.66个百分点,失重率仅为1.68%,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维持在21.47%,硬度为9.45 kg/cm2,保持较好的商品性。综上,采前喷施10 g/L CaC...  相似文献   

20.
不同授粉方式对草莓生理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子植物育种》2021,19(19):6551-6556
动物授粉可以提高产量并提高果实品质,但昆虫授粉对收获前和收获后果实生理和品质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是未知的。本研究分析了自花授粉、开放授粉和人工授粉对草莓发育的生理反应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研究显示,自花授粉的草莓种子座果率低31.3%、植物激素生长素浓度降低、畸形果实较多(62.1%)、果实最小且最轻。但开放和人工授粉的草莓大小和重量无显著差异。开放式和人工授粉的草莓的IAA浓度显著较高。自花授粉的果实表现出较高的糖(8.1%总可溶性固形物)和较低的可滴定酸浓度(0.7%),较高的pH值(3.5%),较高的糖酸比例(9.7)。与开放授粉相比(7.5%和0.8%),人工授粉导致水果糖含量更低(6.8%),酸含量更高(0.9%)。本研究认为,通过昆虫授粉可改善草莓果实的植物激素表达,提高果实品质,有助于减少作物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