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秀水6545是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育成的耐迟播常规晚粳稻,2020年通过浙江省审定。2020年进行了不同品种播期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在7月25日前播种,秀水6545和秀水519产量均较高,均可作为救灾品种;但7月25—30日播种,秀水519抽穗迟,产量低,千粒重大幅下降,有种植风险,而秀水6545仍能取得较高产量,耐迟播性好,可作为抗灾救灾的晚稻补播品种。  相似文献   

2.
2014年对永康市6个特早熟晚粳品种,设置4个播期进行试验。结果表明,迟播丰产性最好的是秀水519,其次为甬优1640,为今后相仿气候条件地区救灾补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针对极端天气频发的问题,通过试验确定品种合适的播期,筛选较早熟的品种,可以避开自然灾害,保障水稻的产量,并为下茬作物栽种提供弹性时间。本研究设置5个播种期处理,研究各品种水稻生育期、经济性状、理论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特点。随着播种期的推迟,不同品种的全生育期均缩短;在不同播种期处理下,浙粳优6153的始穗期、齐穗期、成熟期最早,其次为浙粳优17113、浙粳优1758,甬优1540最迟,说明播期对生育期的影响在水稻不同品种间存在差异。播种期推迟,供试品种的穗长、有效粒数均下降,其穗形变小;不同的播期处理对千粒重影响不明显;随着播期的推迟各供试品种的理论产量呈下降的趋势。浙粳优6153即使在最迟的播种期下,也具备一定的产量,并且可以通过增加基本苗数来达到提高产量的目的,说明浙粳优6153具备作为救灾储备品种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为筛选出适宜嵊州市等同生态类型地区作单季稻种植的籼粳(偏籼)杂交水稻品种,特收集华中优1号、浙粳优17113、荃优610等14个单季籼粳(偏籼)杂交水稻在嵊州市开展综合性状比较试验。以甬优1540为对照,考查各水稻品种的生育期、产量、主要农艺性状、抗逆性、米饭食味等性状。结果表明,甬优15、嘉丰优2号、甬优1540、浙杭优K202、浙科优1号5个品种生育期适中、株叶形态理想、产量突出、米饭食味口感等较好,综合性状表现优秀,适宜在嵊州市等同生态类型地区作单季水稻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5.
对4个小麦品种和8个耐迟播高分蘖小麦种质资源进行迟播产量鉴定。结果显示,迟播较常规播期产量平均下降25.8%,不同种质资源间迟播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产量超过对照扬麦158的种质资源有4个,其中浙889 和浙902是2个耐迟播最好的种质资源,可作为耐迟播的育种材料,进一步转育利用。这2个种质资源耐迟播主要原因在于其有效穗数减小量较少。  相似文献   

6.
为筛选适宜宁化县烟后机插的高产优质籼粳杂交稻品种,2022年宁化县农技站引进甬优7860等8个籼粳杂交稻新品种,以当地主推品种甬优1540为对照,在宁化县方田乡村头村进行品种筛选试验,分析比较这些品种的农艺特性与产量水平。结果表明,春优590、浙优21、诚优13品种比对照甬优1540分别增产19.6%、16.7%、15.4%,从生育期、适应性、抗逆性、丰产性和米质等方面来看,春优590、浙优21、诚优13等品种可作为今后宁化县烟后稻机插推广示范品种。  相似文献   

7.
籼粳杂交稻枝梗和颖花形成的播期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播期对不同籼粳杂交稻穗粒数形成规律的影响。【方法】以杂交稻偏粳型中熟中粳甬优8号、偏籼型迟熟中粳甬优15号、中熟晚籼钱优2号和常规品种迟熟中粳浙粳88为材料,通过分期播种研究不同类型水稻枝梗和颖花分化与退化的特性及其与籼粳性成分的关系。【结果】籼粳杂交稻甬优8号及甬优15号每穗总颖花分化数均显著高于籼稻钱优2号和粳稻浙粳88;甬优品种的一次枝梗及颖花分化数显著高于籼、粳稻,二次枝梗和颖花分化数以偏籼型品种甬优15号和钱优2号较高,而甬优8号二次颖花分化数与钱优2号的基本持平。随播期推迟,每穗总颖花分化数显著降低,尤为二次颖花分化数,而一次颖花分化数以适期播种最高。甬优8号和钱优2号总颖花分化数以早播显著高于适期播种和迟期播种,甬优15号则以适期播种最高,适期播种能显著提高籼粳杂交稻品种甬优8号和甬优15号的一次颖花现存数,主要体现在稻穗中上部与穗基部、顶部,这与其较高的一次枝梗分化能力有关。不同播期间,各类型品种稻穗不同部位一次枝梗上的二次枝梗分化数从穗基部到穗顶部总体呈下降趋势,而二次枝梗和颖花现存数、二次颖花分化数总体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其中甬优8号不同部位一次枝梗上二次枝梗和颖花现存数的早播优势主要体现在穗中上部位,钱优2号早播的优势为稻穗中下部,甬优15号适期播种的优势主要体现在穗顶部,而浙粳88迟播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稻穗基部。相关分析表明,各类型品种粳性成分与稻穗总颖花分化数及一次、二次枝梗和颖花分化数均呈极显著抛物线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8172、0.9416、0.9004、0.8718和0.7988。【结论】与籼、粳稻相比,籼粳杂交稻具有较多的枝梗数和颖花数。推迟播期,降低每穗颖花分化数和二次枝梗分化数;早播有利于中熟品种颖花和二次枝梗的形成,而适期播种对迟熟品种的效应较好。不同播期下各类型品种粳性成分与稻穗枝梗和颖花呈极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8.
开化县单季籼粳杂交稻新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开展单季籼粳杂交稻新品种比较试验,以期筛选出适合开化县种植的产量高、抗性强、生育期适中的品种。结果表明:甬优1540、浙优910、甬优150、嘉优12、浙粳优2580等品种产量较高,适应性好,抗逆能力强,均比对照甬优9号增产,实际产量在10458.0~9254.3kg/hm2,值得进一步扩大试验和示范性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索籼粳杂交稻在湖南汨罗作双季晚稻的生产适应性,摸索与之相配套的水稻丰产栽培集成技术,加速推动早籼-晚粳双季栽培模式的形成,特引进甬优538等5个粳稻品种开展适应性和播期试验,从中筛选适应当地栽培的高产、高抗、优质型晚粳品种。试验结果表明:甬优538、甬优1540作为晚粳栽培具有较好的增产潜力和生产适应性,可作为当地晚粳品种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0.
以丙16-204、浙粳96、甬优362、宁84共4个晚粳稻品种为材料,通过播种期试验,研究了不同晚粳稻品种的连作适宜播期及极限播期。结果表明,在秧龄15 d条件下,6月30日至7月10日播种均可安全齐穗,随着播期的推迟,产量出现不同程度下降;与6月30日播种相比,7月5日播种平均减产6.6%,7月10日播种减产13.0%;甬优362在各个播期的产量明显优于其他品种,该品种的极限播期为7月10日;宁84、甬优362的适宜连作播种期为6月30日至7月5日,此期间两者产量较为稳定。  相似文献   

11.
进行温岭救灾用特早熟晚粳稻品种播期试验,结果表明:所有参试品种产量表现均较好,宁82最迟播期为7月15日,秀水114最迟播期为7月20日,秀水103最迟播期为7月19日,秀水134最迟播期为7月15日。  相似文献   

12.
研究不同播种期处理对4个杂交晚粳稻品种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播种期与品种的齐穂期呈正相关、与全生育期呈负相关,其中对甬优12、浙优18的影响最大;与品种株高呈负相关,其中对甬优12、浙优18、春优84的影响较明显;与每穂总粒、结实率呈负相关,其中对浙优18、甬优12、甬优538的穂粒及甬优12、浙优18的结实率影响显著;与甬优12、浙优18、春优84的产量呈显著负相关,迟播减产明显;与品种总叶龄、穂数、千粒重的相关性不显著。甬优538表现高产稳产、播种期弹性较大,浙优18、甬优12稳产性欠佳,适宜5月底前早播,春优84稳产性中等,适宜6月上旬前播种。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杂交晚粳稻甬优538在浙北嘉兴的最适播种期。[方法]以常规晚粳主栽品种秀水134为对照,采用分期播种处理,研究其对甬优538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播种期与其齐穂期、全生育期分别呈极显著正、负相关,每迟播1 d,分别延迟、缩短0.31、0.71 d;与其株高、总叶数呈弱负相关,每迟播1 d,株高下降0.34 cm、总叶数减0.02叶;与其有效穂数、穂总粒、结实率均呈弱负相关,与千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每迟播1 d,分别减少0.043万/hm~2、0.92粒、0.11个百分点,千粒重增加0.03 g;与其产量呈二次曲线关系,产量最高点播种期为5月23日,过此期随播期延迟产量下降。[结论]甬优538高产稳产,播种期弹性大,单产≥13 000 kg/hm~2的适宜播期范围为5月15日~6月6日。  相似文献   

14.
为明确浙东南地区不同类型优质稻的适宜播期,以籼粳杂交稻甬优1540和杂交籼稻泰两优217为材料,开展大田分期播种试验,研究5个不同播期(Ⅰ~Ⅴ期)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生育期、秧苗素质、分蘖特性、群体生长率、干物质积累和稻米品质的影响,并分析水稻产量、品质与气候因子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随播期推迟,甬优1540和泰两优217产量先增后减,分别以第Ⅱ期和第Ⅲ期最高,其对应的产量潜力分别为11.54和9.47 t·hm-2;其构成因素的变化趋势与产量变化基本一致。生育时期随播期推迟而相应顺延,播种-齐穗期缩短,齐穗-成熟期延长,全生育期变化因品种而异。随播期推迟,秧苗素质、干物质积累和收获指数先提高后降低,分蘖数上升而成穗率下降,群体生长率和茎叶输出率因品种、生育阶段不同而存在差异。播期主要影响稻米的加工和外观品质,其品质总体随播期推迟呈变优的趋势。产量与齐穗-成熟期的温光资源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而品质与齐穗20 d至成熟期的温光资源关系密切。综上,在该地区甬优1540高产与优质同步的播期为5月7日至5月26日;泰两优217高产且相对优质的播期为5月16日至5月2...  相似文献   

15.
正甬优系列籼粳杂交水稻品种是浙江省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和宁波市种子有限公司合作培育的杂交早、中、晚稻组合。2005~2018年福建省共引进试种、示范和推广(已审定或引种)了9个籼粳杂交水稻组合,分别是甬优6号、甬优9号、甬优15、甬优17、甬优2640、甬优4550、甬优1540、甬优12、甬优5552,其在福建省的推广种植面积达  相似文献   

16.
对浙粳22等浙江省主栽常规晚粳稻品种发芽种子淹水和覆土等特性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浙粳22、浙粳27和秀水63耐淹水能力较强,浙粳30较弱。耐覆土能力各个品种在覆土6 cm以上时都降到了15%以下,浙粳22、浙粳27和秀水63在直播条件下出苗较好。  相似文献   

17.
选择热粳优35(粳杂)、甬优1540(籼粳杂交)、扬两优6号(籼杂,对照品种)3种水稻,考察不同播种期对其秧苗素质、生育进程、产量的影响,比较粳稻和籼稻的差别,探索在京山县适宜种植的粳稻品种和最佳播种期。试验结果表明:在试验所设定的3个高产播种期(4月25日、5月5日、5月15日)内,籼粳杂交品种甬优1540的产量高于对照品种籼杂扬两优6号和粳杂品种热粳优35。以产量为考察指标,适宜在京山县种植的粳稻品种为甬优1540(籼粳杂交),其适宜播种期为4月25日至5月15日。  相似文献   

18.
直播稻适宜品种与播期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鲁昕  郝思军 《现代农业科技》2008,(2):125-125,129
以中熟中粳、迟熟中粳和早熟晚粳为试材,进行不同播期直播试验,结果表明,迟熟中粳适宜播期最广,而早熟晚粳要适当早播,中熟中粳最耐迟播,具体可根据不同茬类型加以选用,当地选用迟熟中粳最易实现高产稳产;在以油菜和小麦茬口为主的地区,不论什么类型的品种,播期总体宜早不宜迟,但早播要适当降低播量。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连作晚稻甬优1540的生产安全性,2018年进行5个播期试验。结果表明,在临海种植,甬优1540的临界播期为7月24—25日。7月5日至8月4日播种,播期早、产量高,7月5日播种产量达8.817 t·hm -2。随着播期延后,减产日趋明显,其生育期差异主要表现在播始历期,此时播期与有效积温的关联度高于日照时数。在临界播期下,满足甬优1540抽穗所需有效积温为1 028~1 032 ℃,日照时数为408~411 h。  相似文献   

20.
为探明中晚熟粳稻在休宁县的适宜播栽期,特进行了不同品种的不同播期试验。结果表明,甬优9号因稻瘟病抗性较差,不宜做晚稻种植。镇稻17和杂粳5号宜早播,应于6月10日前播种;晚粳30号可适当迟播,于6月20日前后播种较适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