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根据河东总干渠灌区用水管理损失现状,对河东总干渠灌区的灌溉用水管理损失情况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研究,认为影响灌区用水管理损失的因素有:管理体制与运营机制;水费、水价政策;农耕技术与种植结构等。提出应从输配水、田间灌水等方面,减少灌溉用水管理损失。  相似文献   

2.
根据河东总干渠灌区用水管理损失现状,对河东总干渠灌区的灌溉用水管理损失情况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研究,认为影响灌区用水管理损失的因素有管理体制与运营机制;水费、水价政策;农耕技术与种植结构等.提出应从输配水、田间灌水等方面,减少灌溉用水管理损失.  相似文献   

3.
对青铜峡东干渠灌区的灌溉用水管理损失情况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影响灌区用水管理损失的因素有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水费,水价政策,农耕技术与种植结构等。由此提出了相应的管理措施用来提高本灌区灌溉水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4.
根据二峰总站提水灌区实际情况,利用干渠渠系配套齐全,进出水量易于掌握,采用水量平衡法对干渠渠系水利用系数进行测算,支渠及以下的渠系水利用系数选择典型支渠采用首尾测算法进行测定,田间水利用系数选择典型田块进行测定,这样简化了测量工作,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方法简单实用,易于操作,测得2014年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为0.526,基本上反映了灌区渠系实际用水情况、灌溉工程质量及灌溉用水管理水平.该方法适合同类型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的测定与评价.  相似文献   

5.
渠首管理处统一管理着青铜峡灌区内10大骨干干渠及卫宁灌区3大干渠的进、退水闸,主要任务以各大闸的调度管理为主,Ⅰ级配水的水量分配和调度均在这里实现,是整个灌区调度管理的核心所在,水量调度远程监控系统建设实现将全面提升工程运行管理的现代化水平,有效的改善劳动条件,真正的体现水资源的统一调度和科学管理.  相似文献   

6.
随着信息产业的发展及计算机管理在基础产业中的应用 ,论述计算机管理水费在大型灌区的推广应用势在必行 ,并简单扼要说明水费管理系统的原理、特点及操作 ,总结了该系统的功能和作用。  相似文献   

7.
姜若松 《新农业》2004,(2):16-16
沈抚灌区是沈阳市重点灌区之一.主干渠长7公里,南分干渠长19公里.北分干渠长12公里.支渠98条.有11个乡镇88个自然村庄。节水灌溉突出渠道防渗、提高田间水的利用率、修建小型蓄水工程及用水管理的节水。具体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8.
中卫市北干渠灌区农民用水者协会成立于2005年,两年来,在市水务局的指导下,认真遵照协会章程,履行协会各项工作义务,在支渠以下灌溉管理中,充分发挥了群管组织的作用,创新了管理模式,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为同类型灌区提供了有益的、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9.
中宁县灌区现有灌溉面积3.2万公顷,其中自流灌区2.1万公顷,扬黄灌区1.1万公顷。各类渠道7824条,总长3218公里,建筑物13600座,这些水利基础设施为中宁县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协调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2001年至2002年,中宁县在灌区推行了以农民用水协会加渠道承包经营为主要模式的水利管理体制改革,通过两年的运行,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逐步凸现,一是末级渠系水费返还不及时,一些乡镇对农村水费改革工作的艰巨性和复杂性认识不足,不能严格执行区、市、县农村水费改革政策,水费收缴专用帐户、各类财务手续不齐全,使水管单位无法及时…  相似文献   

10.
引大入秦工程是将大通河水流域调至兰州以北 6 0 处的秦王川地区的一项大型自流灌溉工程。工程设计总流量 32 /S,加大流量 36 /S。支渠以上渠道设计总长度约 880 ,其中总干渠、干渠、抽水分干渠合计总长2 0 5.7 ,支渠总长 6 75 。引大灌区规划灌溉面积 86万亩 ,年引水量 4 .4 3亿 ,设计净灌溉定额 2 95.4 /亩 ,毛灌溉定额 50 8.4 /亩。由于沿用传统的大水漫灌方式 ,近 50 %的水损失于蒸发和渗漏 ,水浪费特别严重 ,节水潜力很大。根据测算 ,若实行节水灌溉 ,最大限度发挥引大水资源优势及投资效益 ,进一步挖潜灌区可耕面积 ,灌区面积由 86万亩可扩大至 10 0万亩以上。同时对于有效地防止土壤次生盐碱化及缓解黄河全流域缺水现状有着积极的作用 ,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极为显著。渠道防渗衬砌作为一种传统的节灌方式在灌区已完成配套工程的农田中特别适应 ,是一种投资低 (亩投资30 0~ 4 0 0元 )、见效快、施工简单、群众乐于接受的灌溉方式。引大灌区于 1998年开始 ,在灌区内全面组织实施以渠道防渗衬砌为主的节水灌溉工程。截止 2 0 0 ...  相似文献   

11.
宁夏引黄灌区干渠以下包括支、斗、农渠工程均由地方管理,在近2年推行的农业供水管理体制改革中,将原乡村集体管理的支斗渠交新组建成立的农民用水者协会管理,进一步规范工程及灌溉管理工作.通过对宁夏引黄自流灌区典型渠道末级渠系供水成本的调查测算,对供水成本构成因素进行定量定性的分析,提出改革末级渠系水价政策和加强末级渠水价管理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2.
青铜峡灌区耗水量是一个复杂的非线性系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农业耗水量是耗水大户.将影响灌区农业耗水量的主要因素:引水量、排水量、降雨量、蒸发量和地下水位埋深作为影响因子,建立青铜峡灌区灌溉耗水量的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应用此网络,对2001-2003年灌区灌溉耗水量进行了预测,误差满足要求,精度较高,说明网络函数的选取和结构设计较为合理,该模型可用于灌区农业耗水量的预测.  相似文献   

13.
青铜峡市属宁夏引黄灌区,土地肥沃,灌排渠系完备,是全国重点商品粮产区.但随着全国农业用水日益紧缺,该市发展高效节水灌溉也势在必行,对此,建议该市对引黄自流灌区采取渠道防渗衬砌、配套建筑物+畦田灌溉、沟灌+农业节水措施+节水管理技术模式;对设施蔬菜采取机井+滴灌灌溉模式;对扬水灌区和新开发灌区,结合优势产业布局,采用蓄水池+滴灌+农业节水措施+节水管理技术模式,以应对日益突出的水资源短缺问题.  相似文献   

14.
通过加强对开都河-孔雀河灌区水利管理,使灌区实现了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的经验介绍,提出还应采取深化水管单位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的整体改革,促进水管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加快水利工程建设;改革水价格机制;加大投入力度与节水力度;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提高农业灌溉效率;偿试水资源使用权有偿转让;进行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等措施,促进灌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及高效利用,使开都河-孔雀河灌区和塔里木河下游生态系统逐步改善.  相似文献   

15.
唐徕渠农田灌溉面积占引黄灌区总灌溉面积的1/5左右,节水潜力巨大。笔者从唐徕渠用水管理现状、存在问题及节水灌溉总体思路等方面进行了阐述,提出了加强唐徕渠灌域用水管理的具体措施,以提高用水效率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6.
本文全面回顾了新疆阿勒泰地区农业节水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了阿勒泰地区当前农业节水存在的农田建设标准低、灌溉管理粗放,渠系建筑物配套不完善,难以实现精细化用水管理等问题。提出了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积极开展农业节水条件下的灌溉试验,加快渠系量水设施建设与改造,促进农业节水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的相关建议。对阿勒泰地区农业节水技术的推广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灌溉渠系配水优化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介绍了两种适用于半干旱地区某次配水的优化模型,第1种以作物水分生产函数为基础,以全灌区净灌溉增产值最大为目标函数;第2种以某次灌水全灌区的水费收入最高为目标函数。这两种配水模型用陕西省洛惠渠灌区1989,1990年夏灌的实际用水资料进行了验证。可供各自流引水灌区在渠系水量调配中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8.
张立新  田军仓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4):8716-8717,8720
以秦汉渠为例,根据秦汉渠灌区管理处下达的各干渠轮灌通知,按照灌区干渠轮灌要求,通过程序计算出各所最优水量和灌区管理处最大经济效益。同时,调用Matlab7.0对灌区最优经济面积进行计算,为灌区管理单位的高效管理提供了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9.
柴达木盆地幅员辽阔,矿产资源丰富,但水资源匮乏是其经济发展的"瓶颈"之一。2014年柴达木盆地用水总量为9.88亿m~3,其中农业用水量占85.6%,节约用水潜力较大。根据柴达木盆地德令哈灌区典型地块小麦灌溉用水量的监测试验,发现小麦种植灌溉用水量远低于该地区相关统计数据,渠道渗漏和管理粗放是传统小麦种植用水效率较低的主要原因,可以考虑通过提高渠道衬砌率和强化灌溉管理等方式来提高用水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