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3 毫秒
1.
 植物源杀螨剂是当前杀螨剂研究的热点。杀螨植物的筛选是首要关键环节,研究杀螨植物的特异性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杀螨植物包括中草药植物、非药用野生植物。不同地区植物的杀螨活性差异较大。即便同种植物,不同溶剂中提出的物质的杀螨作用和效果也不同。螨类害虫生理学的特殊性增加了杀螨植物筛选的工作量和难度。综述了国内外植物性杀螨剂在杀螨植物筛选、杀螨作用方式和作用机理的研究及出现的问题。并对该领域新的研究方向做了介绍,对植物源杀螨剂在未来的发展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利用植物防治植物寄生线虫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综述了具有杀线虫活性的植物在植物寄生线虫防治中的研究概况,并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杀线植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杀线植物在防治植物寄生线虫上的研究进展,着重说明杀线植物的种类、作用方式、作用机制及影响其作用的因子,提出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对未来发展前景的展望。  相似文献   

4.
为找到更多防治水稻潜根线虫的植物源农药,测定了6种植物的2%丙酮提取液稀释5倍、10倍、20倍对水稻潜根线虫的抑杀活性.结果表明,洋葱、夹竹桃(花)提取液的杀线虫活性较好,细辛、夹竹桃(叶)、烟草提取液的杀线虫活性次之,杀线虫活性最弱的是苦参和泽泻.随着处理浓度的下降,大多数植物提取液的杀线虫活性都不同程度下降.  相似文献   

5.
22种植物甲醇提取液对南方根结线虫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寻找新型植物源杀线虫活性物质,测定了22种植物甲醇提取液对南方根结线虫2龄幼虫的毒杀效果。试验结果表明:紫茎泽兰、蕺菜、草麻黄、马钱、半夏、艾蒿、小米椒、大蒜等8种植物在48 h内对线虫的校正死亡率在50%以上,具有较强的杀线虫活性;蕺菜对线虫的校正死亡率在24 h4、8 h内均达到100%,具有极强的杀线虫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找到更多防治水稻潜根线虫的植物源农药,选用6种植物提取液研究其对水稻潜根线虫的抑杀活性。结果表明,细辛、夹竹桃(花)、洋葱的杀线虫活性较强;夹竹桃(叶)、烟叶的杀线虫活性次之,杀线虫活性较弱的是苦参和泽泻。  相似文献   

7.
国外利用杀线植物防治植物寄生线虫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杨秀娟  何玉仙 《世界农业》1998,(4):37-37,50
国外利用杀线植物防治植物寄生线虫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杨秀娟何玉仙世界上已有许多国家如:美国、英国、印度、阿尔及利亚、墨西哥、埃塞俄比亚等国已开始使用植物防治植物寄生线虫,并取得较好的效果。一、杀线植物的种类现已研究发现,具有杀线虫作用的植物有:瓜叶...  相似文献   

8.
菊科植物是杀线虫植物中种类最多的一类,在植物性杀线虫剂研究中具有重要地位。本文报道了菊科杀线虫植物及其防治线虫的种类,应用植物提取物、植物干粉或绿肥和作为间套种植物防治线虫的应用研究进展,并对菊科杀线虫植物活性成分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筛选具有较高杀蚜活性的植物精油种类,为开发新型植物源杀蚜剂提供依据。【方法】以甘蓝蚜、菊小长管蚜、麦二叉蚜、烟蚜和苹果黄蚜为试虫,采用浸虫浸叶法,对54种供试植物精油的室内杀蚜活性进行测定。【结果】在供试质量浓度下,玫瑰醇、柠檬草油、川芎油、香叶醇和丁蕾油对供试的5种蚜虫具有较好的毒杀活性,校正死亡率均在60%以上;以285.7mg/L的质量浓度进行复筛,结果表明,玫瑰醇、柠檬草油和川芎油对除烟蚜外的其他4种蚜虫均具有较好的毒杀作用,校正死亡率均在75%以上。【结论】玫瑰醇、柠檬草油、川芎油对甘蓝蚜、菊小长管蚜、麦二叉蚜和苹果黄蚜均表现出较强的毒杀作用,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我国具有杀根结线虫活性的植物资源统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统计了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植物源杀根结线虫活性药剂研究领域已经进行过活性筛选的60多种植物资源,其中,具有显著杀根结线虫活性的植物共21科29种 以南方根结线虫为活性受体的有13科18种植物 以爪哇根结线虫为活性受体的有7科8种 以花生根结线虫为活性受体的有3科4种。展望了杀根结线虫活性植物资源筛选工作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李明  毕亚玲  潘桂宇  刘光华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9):1708-1708,1719
植物病毒病是农作物的主要病害之一。目前,植物抽提物防治植物病毒病的研究已取得初步进展,主要是在药剂的类型、活性成分、作用机制等方面,并开发出一些新产品,但也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农药在环境中的光化学降解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郑立庆  方娜  刘国光  姚琨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9):5012-5014
介绍了农药在环境中光解的原理和影响农药在环境中光解的一些重要因素。环境中有机光敏物质,无机光敏物质,其他种类的农药分子以及土壤的水分等都会对农药的光解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3.
Guided pesticide is an unique compound resulted from the conjugation with carrier (amino acid, protein, sugars, etc) and the active pesticide ingredient. One of the attributes of the guided pesticide is its potential to accumulate at the site of the damaged points caused by pest or at the site of entry to the target pests, such as via inhalation, cuticular penetration, and oral digestion. Movement protein (MP) is a kind of protein coded by plant virus. A genetic fusion between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 (GFP) and movement protein resulted in the expression of a fluorescent fusion MP-GFP protein, which was fully biologically active in mediating the cell-to-cell spread of virus. In order to obtain a suitable carrier for a pesticide,fluorescent carrier MP-GFP was constructed. It was found that the recombinant MP-GFP protein was the inclusion body.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optimized cultural condition for expression of recombinant MP-GFP protein was incubation at 37℃ for 2 h and induction with 0.2 mmol L-1 IPTG (isopropyl-β-dthiogalactopyranoside) at 25℃ for 4 h. MP-GFP protein was purified by using Ni-NTA resin. The expressed recombinant MP-GFP protein had both the fluorescence character of report GFP gene and moving character of movement protein. It could provide a guided carrier for studying the guided pesticide. It could also provide convenience for studying the delivery and distribution of the guided pesticide ingredients in the plant.  相似文献   

14.
在已筛选出低农药残留量的乌龙茶种质资源的基础上,本试验研究了茶树叶片表面特征、解剖结构与不同品种抗农药残留的关系,初步明确了茶树对农药残留的抗性机制:茶树品种对农药残留的抗性与叶尖形状、角质层同栅栏组织的比值、角质层同海绵组织的比值、上表皮同角质层厚度的比值有较密切关系。低农残的茶树资源具有如下特征:叶尖急尖、角质层同栅栏组织厚度之比低、角质层同海绵组织厚度之比低、上表皮同角质层厚度之比较高;反之为高农残的茶树资源。  相似文献   

15.
苦豆子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综述了苦豆子的生物碱、黄酮等几类植物化学成分研究进展,描述了其活性成分的医药药理活性和杀虫、杀菌作用等农用活性等多方面的研究应用概况;简要讨论了苦豆子农用杀菌活性研究中存在的成分分离和机理研究等问题,对其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对量子农药学发展的促进作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研究目的]为探索茶树对农药残留的抗性机制,[方法]在已筛选出低农药残留量的乌龙茶种质资源的基础上,该文研究了茶树叶片表面特征、解剖结构与不同品种抗农药残留的关系.[结果]结果表明:茶树品种对农药残留的抗性与叶尖形状、角质层同栅栏组织厚度的比值、角质层同海绵组织厚度的比值、上表皮同角质层厚度的比值有较密切关系.[结论]低农残的茶树资源具有如下特征:叶尖急尖、角质层同栅栏组织厚度之比低、角质层同海绵组织厚度之比低、上表皮同角质层厚度之比较高;反之为高农残的茶树资源.  相似文献   

17.
为了减少化学农药滥用造成的危害,精准施药技术及相关植保机械发展迅速,实现了化学农药的减施增效,并提高了化学农药的利用率。但在生物防治领域,尤其是利用活体生物的防治措施中,精准化施药技术研发相对滞后,增加了生物农药向市场推广应用的难度。为了更好地了解针对生物防治的精准化施药技术研究现状,分别从植保机械精准施药技术现状、植物病虫害和杂草生物防治的精准施药技术等方面展开综述,并对生物防治精准化施用技术进行了研究展望,旨在为生物防治更加精准高效地推广应用提供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8.
植物杀虫剂由于其自身不足等原因,使其利用发展缓慢,利用植物组织细胞培养技术是解决该问题的重要途径。论述了杀虫植物的离体快繁、杀虫植物细胞培养技术的优缺点及调控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农药剂型、表面活性剂的发展动向及其对生物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综述了农药制剂,农药表面活性剂,农药使用方法对农药药效的影响,旨在为农药工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减少农药对生态的环境破坏,选择新型剂型及新型表面活性剂,提高农药的生物活性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农药是环境中重要的有机污染物之一,吸附作用是农药在土壤/沉积物环境中的重要迁移转化行为之一。从农药的性质结构、土壤/沉积物的组成、温度、pH值和共存有机化合物等几方面,阐述了上述因素对农药在土壤/沉积物上吸附作用及其机理的影响,并提出了该领域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