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白背毛木耳是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主要的食用菌之一,素有"树上海蜇皮"的美称,目前在国际市场上的需求量日益增长。20世纪80年代,台湾商人在福建漳州一带租地办场,建立了多个白背毛木耳"太空包"墙式栽培模式的集约化种植场,由于当  相似文献   

2.
《食用菌》1997,(2)
我场是漳州大型的白背毛木耳种植、加工厂家之一,占地3公顷,年种植100多万包木耳,拥有先进的食用菌工厂化栽培和加工设施。产品有:白背毛木耳,白色金针菇,猴头菇,鲍鱼菇等。销售日本、欧美一带,深受客户  相似文献   

3.
白背毛木耳集约化立体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背毛木耳集约化立体栽培技术黄毅,谢宝贵,朱坚(福建农业大学福州金山350002)白背毛木耳是近年来引进的一个毛木耳新品种,它营养丰富,质脆嫩,口感优于普通毛木耳。该品种耳片面黑背白,商品外观性状好,是出口畅销品种,价格是普通毛木耳的1~3倍。我国目...  相似文献   

4.
2009年9月24日,江苏省农科院食用菌项目组应福建省漳州市农科所的邀请参加白背毛木耳和双孢蘑菇的病虫害防控讲座,随后走访了当地的毛木耳和双孢蘑菇栽培基地。在漳州市龙文区朝阳镇西洋村白背毛木耳种植地,发现毛木耳原种已有严重的木耳卢西螨(Luciaphorus aurlculoriae Gao et al.)(图1)为害,表现为菌袋收缩,  相似文献   

5.
白背毛木耳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背毛木耳高产栽培技术福建省漳州市大房农场食用菌场汤光宇台湾白背毛木耳43号菌株自1990年引进到大陆,特别是福建省漳州地区以来,其栽培数量已由原来的500万袋发展到1995年的1.5亿袋左右。由于其产品脆嫩可口,有很好的食药兼用价值,特别其背面绒毛...  相似文献   

6.
毛木耳(Auricularia polytricha)又名构耳、粗木耳、黄背木耳、白背木耳,属木耳科木耳属,素有"树上海蜇皮"之美称,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福建省漳州市生产白背毛木耳有着得天独厚的气候条  相似文献   

7.
毛木耳菌株品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木耳是四川主要栽培食用菌品种之一,年生产量居全国首位,主要栽培的毛木耳菌株为黄背木耳,该品种已栽培10余年。为提高毛木耳的质量,我们从各地引进了6个毛木耳菌株和1个野生毛木耳菌株进行了品比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一)菌株来源 AP01原名台耳,引自福建三明市食品研究所;AP02,原名143,来源同上;AP03,原名黄背木耳,本场保藏菌株,四川栽培当家品种(对照);AP05,原名2039,引自台湾省;AP07,野生毛木耳组织分离菌株;AP09,原名243,引自福建宁古食用菌所;AP10,原名143,来源同上;AP13,原名台耳,引自福建闵侯真菌厂。  相似文献   

8.
利用木屑栽培白背毛木耳等食用菌时一般都需要将木屑先在室外长时间堆积放置,并反复淋水以使其中的有害物质如单宁、树脂等溶出去除,之后方可用作培养料。试验将尾巨桉木屑少量淋水,在室内堆积发酵约2个月,期间翻堆3~4次,之后用于制作白背毛木耳原种和栽培料。试验结果表明,尾巨桉木屑经过发酵预处理后可以替代常规的阔叶树杂木屑栽培白背毛木耳,毛木耳菌丝长势和产量不会受到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9.
白背木耳,是近年来从我国台湾省引进的一个毛木耳新品种,营养丰富,品质脆嫩,口感优于普通毛木耳.是国内市场和出口畅销品种,价格是普通毛木耳的1~3倍,每kg鲜耳上市价4~6元.现将白背木耳的生物学特性及其栽培技术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0.
商东升 《食用菌》2007,29(1):36-36
毛木耳在本地食用菌鲜销市场上为一个新品种,栽培户和鲜销量逐年增多。为筛选出适宜我地毛木耳栽培的配方,我站于2001~2004年做了11种配方试验,结合本地区原料特点,筛选出4个配方进行栽培,现将结果介绍如下。1菌株选择本地市场偏爱颜色偏黑的品种,因此我站选择上海3号(白背)、951,引自河南省农科院菌种研究中心。  相似文献   

11.
毛木耳常见的有黑面白背或黄背 ,双面粉红或紫红等不同品种。 1995年春本人通过采集野生毛木耳进行分离 ,精心选育一种毛木耳新菌株 ,在弱光的环境条件下栽培 ,其子实体柔软 ,双面长满细短白色茸毛 ,外观鲜白略带微黄 ,肉质透明 ,食之有接近黑木耳的滑嫩口感 ,产品投放市场 ,深  相似文献   

12.
杏鲍菇菌渣栽培白背毛木耳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白背毛木耳"漳耳43-28"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了在常规栽培料中添加30%杏鲍菇菌渣栽培白背毛木耳与对照处理的产量、经济效益、蛋白质、多糖、脂肪、粗纤维、灰分、氨基酸等各项指标,探讨了常规栽培料中添加杏鲍菇菌渣对白背毛木耳生产效益和营养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常规栽培料中添加杏鲍菇菌渣栽培白背毛木耳,可以提高木耳产量,平均增产22.92%,相对净收益增加54.21%;同时还可以增加其子实体中的粗蛋白、多糖、氨基酸含量,并可降低其中的粗脂肪和粗纤维含量,改善食用口感,提高其药用价值和食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白背毛木耳,是20世纪90年代从我国台湾引进大陆的,具有很好的食、药用价值,一直是出口创汇产品。2010-2011产季,福建省龙海市白背毛木耳年栽培1400万袋,年产干耳770吨,是福建省白背毛木耳主产区,栽培技术较为成熟。  相似文献   

14.
白背毛木耳是20世纪90年代龙海市从台湾引进的一种毛木耳,其产品有很好的食(药)用价值,是出口创汇的主要蔬菜产品之一。2010-2011年产季,全市白背毛木耳年栽培1400万袋,年产干耳770t,是福建省白背毛木耳主产区,栽培技术较为成熟,现将其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白背木耳营养丰富,具有毛木耳的清脆性和黑木耳和柔软性,成分与黑木耳基本相似,是一种保健食品。白背木耳适应性广,抗杂强,产量高,管理粗放,且耐高温,是食用菌周年生产比较理想的配套品种。笔者利用香菇棚夏季栽培白背木耳,获得高产。现将栽培技术介绍如下:1生物学特征 白背木耳是一种中温、恒温结实性菌类,较耐高温。菌丝生长温度3~35℃,适温25~30℃,于实体生长温度18~32℃,最适20—28℃。基质最佳含水量60%,菌丝白色,绒毛状,分校有横隔。多条菌丝体纵横交错互相缠绕为菌丝体。空气湿度在50%~…  相似文献   

16.
<正>毛木耳与黑木耳同纲、同科,因背面长有绒毛而得名。其中背面长有黄色绒毛的称为黄背毛木耳,背面长有白色绒毛的称为白背毛木耳。毛木耳高产稳产,质脆肉厚,不但养分丰富,而且具有极高的保健药用价值。在使用段木、玉米芯等材料栽培成功后,山东定陶县经过多年探索,利用木糖渣栽培该木耳又获得成功。"木糖渣"是玉米芯(或甘蔗渣、农作物秸秆等)经酸水解提取木糖后的酸性废弃物,多为工  相似文献   

17.
黄背木耳是1981年由日本友人从台湾引入四川的一个毛木耳新品种,我县经过十余年的试验推广,从1986年已形成规模性的商品化生产。近来我会配合县府对全县食用菌生产进行了大检查,以乡为单位,分户造册统计,1993年全县食用菌生产3500万袋,其中黄背木耳3200余万袋,今年产量、质量普遍好,每袋可产干耳0.12—0.18公斤,最低  相似文献   

18.
袋栽白背毛木耳菌种优质生产技术郭翠英(福建省亚热带植物研究所厦门361006)白背毛木耳干耳黑面白背,朵大肉厚,销路好,价格高,适合国际市场需要,发展势头好,近几年在福建闽南地区利用塑料荫棚进行墙式袋栽,一户(场)栽培量达数万袋,数十万袋至数百万袋,...  相似文献   

19.
总结漳州白背毛木耳生产出口基地主要害螨-卢西螨的生态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措施,阐明了"预防为主、全程控制、科学用药"的安全用药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20.
马陆为害毛木耳耳片的调查与防治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汪彩云  李勇 《中国蔬菜》2010,1(19):28-29
<正>江苏省丰县栽培毛木耳已有13a(年)的历史。近年来,丰县毛木耳栽培规模逐渐扩大。据初步统计,2010年栽培量约1.1亿袋。丰县毛木耳为白背木耳,其规模化栽培已成为丰县农业的亮点之一。笔者在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