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香菇是我国栽培量最大的食用菌种类,在我国已有800多年的人工栽培历史。近年来,香菇生产工厂化发展迅猛,生产规模及年产量逐年递增。香菇工厂化生产模式主要为工厂化生产制棒养菌、大棚或农户出菇,生产流程主要包括制棒、灭菌、冷却接种、培养及出菇。该文主要介绍了香菇菌棒工厂化生产、培养过程中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2.
黄毅 《浙江食用菌》2014,(5):255-259
针对国内迅速掀起的香菇工厂化栽培热潮,讨论香菇的生长特性,介绍分析目前国内出现的上海基于二次培养的菌砖栽培模式、湖北仿日韩菌砖栽培模式和山东短袋吊式栽培模式等香菇工厂化栽培模式的特点,并指出现阶段我国暂时不适合进行香菇工厂化周年大面积栽培,而应进一步探讨适合我国国情的简便化香菇生产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3.
台湾地区菇类生产技术先进,除了传统的金针菇、香菇,近年来杏鲍菇、鸿喜菇(真姬菇)、巴西洋菇等菇类也备受追捧,台湾地区菇类的总产值已经突破88亿元,相当惊人,显示出当地人对菇类的了解和喜爱。  相似文献   

4.
开展以突破南方夏季高温期优质香菇工厂化生产为核心的优质厚实型香菇新品种选育和周年高效栽培技术研究,初步选育出适于工厂化栽培的香菇新菌株L901和L615,其平均每棒总产量(三潮菇)分别达750克和700克;通过工厂化富氧出菇技术集成应用,夏季高温期栽培的香菇菇盖厚实、菇柄较短、柄盖比小,优质菇率均达70%以上。并探索提出"1+N双百共富"香菇工厂化生产模式,即亩产百吨菇、百万产值,企业与菇农同发展共富裕的香菇工厂化生产模式。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香菇产业转型升级,不少企业投资建设香菇菌棒工厂化生产车间。在扼要介绍香菇菌棒工厂化生产技术要点的基础上,分析其运作难点,建议香菇菌棒工厂化生产企业选址前要重点考虑当地气候条件,已经投资建设的企业要配套其他品种或开拓出口市场提高设施设备利用率。  相似文献   

6.
论述台湾地区菇类产业结构与产值,主要菇类市场量与价格变化,产区与栽培面积,以及国际贸易变化,并就产业发展趋势加以探讨。2011年在14种菇类中,在台湾年交易量居前5名依次为:金针菇、杏鲍菇、香菇、双孢蘑菇、木耳;年交易总值前5名为:杏鲍菇、香菇、金针菇、双孢蘑菇、秀珍菇。台湾不同菇类平均批发价由高到低前5名依次为:白菇、猴头菇、柳松菇、香菇、杏鲍菇。台湾不同种类菇类其产区有明显的差异,双孢蘑菇产区主要为台湾南部之台南市与彰化县,段木栽培香菇产区主要为台湾北部之苗栗县与新竹县,太空包栽培香菇与金针菇产区主要为台湾中部之台中市与南投县,木耳产区主要为台湾南部之嘉义县与台南市。台湾菇类产业发展趋势主要为:农业生产履历、食品安全认证、食药用新兴菇种开发与量产、农业产业进入服务业、自动化工厂量产和研发驱动专业成长。  相似文献   

7.
香菇菌棒传统生产模式与工厂化生产模式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扼要介绍香菇菌棒生产工厂化模式及传统模式特点的基础上,分析比较两种模式的菌棒生产成本和适用性,得出现阶段香菇菌棒生产传统模式因可使用常压灭菌,不需要净化车间等设施设备投资,运行成本低,更适合我国现状。  相似文献   

8.
<正>香菇在我国人工栽培历史悠久,是我国主要的食用菌栽培品种之一。据统计,2014年我国香菇产量达到769万t,占全国食用菌总产量的23.5%左右。从800多年前的砍花栽培,到近代的菌种椴木栽培,发展到当前的袋料栽培、设施化工厂化生产,我国香菇产业生产技术不断提升,产量不断增长,产销一路看好。香菇栽培已成为我国很多产区经济发  相似文献   

9.
2010年8月9~18日,庆元县由县人大吴泽民主任和风景旅游局叶泉清局长带队,在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食用菌分会的大力协助下,组织考察了我国台湾地区的食用菌产业和食用菌餐饮业发展情况。考察的单位主要有台湾生物科技企业、工厂化栽培工厂、休闲菇类农场、菇类生产合作社,还穿插着体验菇类餐饮,这些企业在台湾具有较好的代表性和权威性。参观的葡萄王生物技术公司和金颖生物技术公司,是台湾最具实力的两家食用菌生物科技公司;青松农场日产15吨杏鲍菇,是台湾最大的杏鲍菇栽培工厂;蕈优菇业的“蘑菇部落”是集工厂化栽培和体验销售于一体的休闲农业模式代表。  相似文献   

10.
正2013年,潢川九龙春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开始利用杏鲍菇工厂化生产设施设备探索香菇工厂化生产技术与管理,至今共生产香菇菌棒560余万棒,涉及香菇品种有庆科212、L808、申香215等多个品种。笔者就香菇菌棒工厂化生产中的微孔污染、灭菌不彻底、接种穴口污染、热害与烧菌等易发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预防措施。1微孔污染微孔污染是菌棒污染的主要形式,其危害具有长期性。尤其夏末秋初及春末季节,环境气温偏  相似文献   

11.
以"庆科212"香菇为试材,采用高温季节香菇工厂化生产方法,研究了菌棒含水量、菇房内外温差和通风频度对香菇菌棒结露作用及香菇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对结露作用影响最大的是菌棒含水量,其次是菇房内外温差,最后是通风频度,结露控制能够显著缩短出菇周期、提高产量、提升品质,这一结果为高温季节香菇工厂化出菇过程中综合调控结露作用因子,缩短生产周期,提高香菇产量、提升成品菇质量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耿立  李直鸿  李龙 《食用菌》2016,(4):34-36
从设施设备、品种特性、季节安排三个方面,简述香菇庆科212工厂化生产及周年式出菇的背景条件;分析工厂化制棒、集控式发菌、菇房统一转色及顺季出菇和反季节出菇两种模式的关键技术节点;提出了香菇工厂化生产的技术难点及突破这些瓶颈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香菇工厂化栽培中普遍存在的病虫害问题,通过调查海拔360、450、610m等不同区域的香菇栽培基地,对在香菇工厂化栽培中常见的5种杂菌性病害(4种真菌和1种细菌)、3种生理性病害和2种害虫等病虫害特征进行介绍,并总结其发生规律;阐述了在香菇菌棒生产、培养及出菇等不同阶段的病虫害防控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4.
香菇(Lentinus edodes)是世界上栽培最广泛、需求量较大的一种菇类。日本每年鲜香菇生产约130000吨,全世界有95%以上的干香菇来自日本。在日本栽培香菇是人们最普遍的职业之一,因为它比任何种植业所获的利大。因此,为了香菇栽种者的利益,日本政府规定对任何国家不予出口菌种,不透露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5.
<正>2016年4月26日,浙江省食用菌菌棒工厂化生产技术现场观摩会在"中国香菇之乡"磐安县召开。浙江省农技推广中心主任王岳钧、副主任鲁长根,以及来自全省的食用菌专家、示范基地负责人等共120余人齐聚磐安,共同探讨食用菌发展新技术、新模式,促进食用菌产业提升发展。会议观摩了磐安县玉山镇铁店村富盛农场的香菇菌棒工厂化生产技术、菌棒集中培养模式和夏季香菇出菇管理技术,同时参观考察了万苍乡金土地农业公司的南方温室大棚香菇生产等现场;听取了磐安、庆  相似文献   

16.
香菇工厂化栽培的难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适宜香菇栽培的树种、树种资源现状、寻找替代原料尚未成功三方面,指出香菇栽培需要的木屑资源紧缺;分析我国传统菌棒栽培存在的问题及目前国内、外几种香菇主要栽培模式,比较各模式的利弊;指出目前工厂化栽培的难点,提出现阶段大规模进行香菇工厂化还不现实的论点。  相似文献   

17.
黄毅  郑永德 《食药用菌》2020,28(3):160-165
我国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水平近十余年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而香菇由于自身生物学特性的原因,工厂化生产技术研究进展相对迟缓。解析香菇设施栽培中菌棒制作培养的难点包括:培养料的木屑颗粒大小与比例,填料方式,灭菌,优质菌株,菌种类型,菌棒发菌及转色管理等。结合介绍当前较前沿的设施设备;分析讨论并提出解决途径;指出使用网格培养架进行发菌培养是突破性进步。  相似文献   

18.
为创造良好的菇场环境条件,以适宜香菇等菇类的生长需要,应用人工林地菇场,与人工菇棚进行研究比较。实践表明人工林地菇场能克服人工菇棚的不足,改善盛夏和寒冷冬季菇场中的生态条件,能明显提高香菇栽培的产量和质量,同时可增加林木和菇木资源。在以香菇等菇类为主的段木和代料栽培中可大力推广应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均较显著。  相似文献   

19.
香菇是我国特产之一,有很高的药用价值,香菇又是世界消费菇类,国外、国内市场供不应求。露地香菇属半野生,品质好、产量高、效益高,技术简单,不与粮、林、果争地,是农民致富好项目。几年来,葫芦岛市的寺儿堡、双树、西平等乡镇农民进  相似文献   

20.
陈晓  包金亮 《食用菌》2023,(1):35-36+39
为探索香菇工厂化栽培的可行性,筛选适宜工厂化栽培的香菇菌株,进行武香1号、L238、L212、申香215、浙香6号、L808等6个香菇菌株的工厂化栽培比较试验;考察试验香菇菌株菌丝生长、子实体性状、产量、栽培效益和污染率等,结果供试香菇菌株L238、L212、申香215、浙香6号相比较适宜工厂化栽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