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是苹果内部品质的重要指标,以"红富士"苹果为试材,测定了从果实膨大定型期到采收期整个成熟阶段,不同生长天数苹果的可见近红外反射光谱;对光谱进行了预处理,包括导数处理、标准正态变换、多元散射校正等方法;利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了苹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预测模型。结果表明:使用一阶导数和二阶导数处理后的光谱进行预测的准确度高于原始光谱,相关系数分别为0.915 9、0.934 4。  相似文献   

2.
李翠玲  姜凯  马伟  王秀 《蔬菜》2020,(9):9-13
为了提高辣椒种子品种鉴别效率,实现辣椒种子品种快速无损鉴别,研究了一种基于荧光光谱的辣椒种子品种快速无损识别方法。选择同一系列相似辣椒种子的杂交品种卓椒3号、卓椒4号和卓椒5号为研究对象,分别采集辣椒种子的荧光光谱56份,对原始光谱进行Savitzky-Golay(SG)卷积平滑和一阶导数(first derivative,FD)预处理;采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方法提取主成分,实现数据降维;采用Fisher判别分析方法建立辣椒种子品种识别模型。结果显示:采用荧光光谱建立判别模型时,卓椒3号辣椒种子的品种识别正确率达到92.9%,卓椒4号、卓椒5号辣椒种子的品种识别正确率均达到100.0%,整体识别正确率达到97.6%;采用荧光光谱的一阶导数光谱建立判别模型时,卓椒3号、卓椒4号、卓椒5号辣椒种子的品种识别正确率均达到100.0%,整体识别正确率达到100.0%。研究结果表明,种子叶绿素荧光光谱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能够有效识别辣椒种子品种。  相似文献   

3.
从重庆忠县蓬莱镇组紫色土区域随机采集土样,在不同土样厚度(10、20、25、30mm)和粒径(0.150、0.150~0.180、0.180~0.250、0.250~0.425和0.425~0.850mm)下分别采集土样的可见近红外(425~1 000nm)光谱反射率数据,采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在土样可见近红外光谱反射率与碱解氮含量之间建立预测模型,对比分析了土样厚度和粒径对土样光谱特征及预测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就柑桔栽培而言,总体上忠县蓬莱镇组紫色土碱解氮含量处于适宜至缺乏水平范围,1/3区域的土壤缺氮;土样光谱反射率随土样厚度增加而增大,随土样粒径增大而减小;碱解氮含量光谱预测精度有随土样厚度增加、粒径增大而提高的趋势;在土样厚度30 mm、粒径0.250~0.850mm条件下采集可见近红外光谱建立的PLS模型,预测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
锦橙叶片氮含量可见近红外光谱模型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单系枳砧蓬安100号锦橙为试材,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开展利用鲜叶可见近红外光谱估测叶片氮素营养状况的研究。运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分析叶片反射光谱与氮含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可见光350~700nm,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叶片光谱反射率呈下降趋势;而在750~1075nm范围内,叶片光谱反射率随着氮肥用量增加而增加。通过对叶片反射光谱、一阶微分、二阶微分和倒数对数光谱进行变量标准化(SNV)处理,运用偏最小二乘法(PLS)与内部交叉验证建立的氮含量预测回归模型,其中反射光谱的一阶微分光谱氮含量定标模型具有最好的预测能力,其建模与预测均方根误差和标准差都较低且接近,偏差绝对值最小。因此,可以利用叶片反射光谱的一阶微分值来预测蓬安100号锦橙叶片氮含量。  相似文献   

5.
对灵芝(Ganoderma lucidum)色素进行了提取、纯化和鉴定并对其稳定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灵芝色素易溶于碱性溶液,不溶于水、氯仿和乙醇等有机溶剂;经紫外-可见光谱和傅里叶红外光谱扫描,初步鉴定灵芝色素属于3,4-二羟基苯丙氨酸类黑色素;20~60℃范围内,黑暗条件,pH 4~8范围内灵芝色素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6.
尚静  张艳  孟庆龙 《北方园艺》2019,(16):66-71
以“冰糖心”“嘎啦”和“山东富士”苹果为试材,采用紫外/可见光谱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分别建立了判别3种苹果品种的K最近邻(KNN)识别模型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识别模型,分析了不同的光谱预处理方法(二阶微分(SD)、标准正态变换(SNV)和多元散射校正(MSC))对各模型识别效果的影响,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预处理后的光谱数据进行降维,以提取能反映苹果品种的特征光谱。结果表明:采用主成分分析法选择了累计贡献率超过99%的前6个主成分作为样本集特征光谱数据,很好地实现了光谱数据的降维;二阶微分预处理方法对光谱的预处理效果最好。综上所述,建立的识别模型均能基本满足实际要求,且SD+KNN模型的建模效果最好,MSC+KNN模型的预测性能最好,SD+PLS-DA模型的总识别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7.
探讨灵芝(Ganoderma lucidum)孢子油提取物复合制剂对小鼠急性酒精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分别设定0.167 g·kg~(-1)、0.333 g·kg~(-1)、1.00 g·kg~(-1)三个剂量组,以及乙醇模型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各剂量组经口灌胃给予受试物,溶剂对照组和乙醇模型组给予食用植物油。30 d后,用乙醇建立急性酒精性肝损伤小鼠模型。16 h后处死动物,测定肝组织中甘油三酯(TG)、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同时取肝脏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表明样品可以降低3个剂量组小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后第16小时肝组织中TG含量和中剂量组MDA含量,肝脏组织病理学检查发现,乙醇模型对照组动物肝损伤程度高于溶剂对照组(P0.05)。结论证明灵芝孢子油提取物复合制剂对急性酒精肝损伤具有辅助保护功能。  相似文献   

8.
以63份苹果园土壤为试材,采用碱解扩散法测定土样有效氮含量,利用地物波谱仪Field Spec3采集土壤红外光谱,通过View Spec Pro RS3以及化学计量学软件Unscrambler 9.7对光谱数据转化、数据预处理及建模和校验等方法,研究了土壤有效氮的快速估测模型的可靠性,以期简化土壤测定程序和降低成本。结果表明:构建的土壤有效氮PLS估测模型,其因子数PCs=9,模型决定系数Rc2=0.968,预测决定系数R_v~2=0.802,模型均方差RMSEC=4.102mg·kg~(-1),交叉验证均方差RMSECV=10.217mg·kg~(-1),预测相对标准差RPD=5.631,预测相对误差范围RER=22.009,构建的土壤有效氮PLS估测模型稳健、可靠,可以用来快速预测土壤有效氮含量。  相似文献   

9.
以梨黑斑病原菌(Alternaria kikuchiana Tanaka)为供试菌株,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测定法和病原孢子萌发率方法,研究了三七、五味子和白果3种提取物不同浓度对梨黑斑病原菌的抗菌活性。结果表明:3种植物提取物对梨黑斑病均表现出了不同程度的抑制活性,随着提取物浓度的增大相对菌落直径减小,且同种提取物对菌落生长的抑制作用在不同浓度之间存在差异。在三七提取物的浓度为4 000mg·L~(-1)时抑制率高达79.29%,同时在2 000、1 000mg·L~(-1)的质量浓度下排除乙醇干扰(相加或相减作用)影响,抑制率大于50.00%。五味子和白果提取物只有在4 000mg·L~(-1)下抑制率分别为52.78%和50.56%,而在其它浓度下抑制不明显。表明三七提取物在较高浓度4 000、2 000、1 000mg·L~(-1)下具有较高抑制梨黑斑病病菌的活性。三七、五味子和白果各提取物的EC50分别为524.40、3 196.44、3 558.51mg·L~(-1)。三七、五味子和白果提取物浓度在4 000mg·L~(-1)时孢子萌发率分别为28.16%、44.44%和52.21%。表明三七提取物处理能够抑制梨黑斑病病菌丝生长和病原孢子的萌发。  相似文献   

10.
对灵芝(Ganoderma lucidum)孢子进行热水提取和超临界CO2萃取,将得到提取物和萃取物按一定比例调制成试验样品进行延缓皮肤衰老功效的研究.感官评估结果显示,受试者连续使用试验样品12周后,在皮肤干燥度、弹性、光泽度、细小皱纹和光滑度达到中等改善的比例分别为25.8%、6.5%、25.8%、6.4%和29%;专业仪器测定结果显示,第8周开始,皮肤弹性明显改善(P<0.05);第12周,皮肤粗糙度明显的改善(P<0.05).表明灵芝孢子活性成分具有一定的延缓皮肤衰老作用.  相似文献   

11.
以5种食药用菌水提取物为试材,采用测定糖苷酶抑制率的方法,研究了5种珍稀食药用菌水提取物对糖苷酶的抑制作用,以期为进一步开发降血糖药物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羊肚菌、桑黄、灵芝、蝉花、虫草水提取物对4种糖苷酶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且差异显著(P<0.05)。5种水提物中,桑黄水提物对蔗糖酶的抑制率最高(74.8%),略低于常用的降糖药阿卡波糖以及米格列醇,虫草水提物对蔗糖酶的抑制率最低(35.9%)。虫草水提物对α-淀粉酶的抑制能力最高(9.7%)且显著高于米格列醇(P<0.05),羊肚菌水提物对α-淀粉酶的抑制最低(1.1%)。羊肚菌水提物对α-葡萄糖苷酶显示出较好的抑制能力(15.4%),显著高于阿卡波糖和米格列醇(P<0.05),而灵芝水提物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水平最低(11.2%)。灵芝水提物对麦芽糖酶显示出较高的抑制能力(10.2%),显著高于米格列醇(P<0.05),而与阿卡波糖相当,桑黄水提物对麦芽糖酶抑制最差(4.6%)。5种水提物在20~60℃以及pH 6~8时对4种糖苷酶仍然保持较好的抑制能力。  相似文献   

12.
灵芝含量和发酵温度对灵芝葡萄酒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灵芝葡萄酒含有多种营养物质和活性成分,具有保健和预防疾病的作用,但灵芝葡萄酒的质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本试验以黑提葡萄和赤灵芝Ganoderma lucidum(Curtis,Fr.)P.Karst为材料,设置2个因素的不同水平处理:灵芝含量0、3.0 g·kg~(-1)、7.0 g·kg~(-1)、11.0 g·kg~(-1)和温度20℃、25℃、自然(18℃~34℃),通过测定pH、酒精度、残糖量、甲醇含量、总SO2含量、干物质含量、灵芝三萜含量、苦味等指标,研究其对灵芝葡萄酒质量的影响。结果显示,综合各项指标,对灵芝葡萄酒质量影响效果由好到差顺序的处理分别是灵芝含量:7.0 g·kg~(-1)11.0 g·kg~(-1)3.0 g·kg~(-1)0,温度:25℃20℃自然温度(18℃~34℃)。因此,灵芝葡萄酒制作的最佳条件为灵芝含量7.0 g·kg~(-1),发酵为温度25℃,本试验为酿造优质灵芝葡萄酒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3.
以小鼠脾淋巴细胞为试验材料,将有丝分裂原刀豆蛋白A(ConA)或细菌脂多糖(LPS)与化疗药物5-氟尿嘧啶(5-Fu)联合使用建立了体外免疫抑制模型,并比较了多糖样品对5-Fu抑制淋巴细胞增殖的拮抗作用。结果表明,在供试样品中,F1-1[龙须菜(Gracilaria lemaneiformis)中分离多糖]和BW[沪农灵芝1号(Ganoderma lucidum)子实体中分离]对5-Fu产生的轻度抑制有完全拮抗作用,19号[沪农灵芝1号(G.lucidum)子实体中分离]样品刺激淋巴细胞增殖活性最好,但对5-Fu产生的抑制基本无拮抗作用,表明样品刺激淋巴细胞增殖的活性与拮抗化疗药物抑制淋巴细胞增殖的活性无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土壤水分管理是提高柑桔产量和品质的关键因素。为了高效、无损、精准地获取柑桔园土壤水分动态变化,在宜昌市夷陵区采用梯度控水种植模式的一个棕壤土柑桔园中,采集不同含水量土壤样本,利用ASD光谱仪采集土壤样本适宜响应波段(350~1 075 nm)的光谱反射率数据,采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SMLR)法对提取的光谱反射率数据(R)及其9种变换数据与土壤含水量进行建模,并利用实测含水量的土壤样本进行验证,建立了预测柑桔园土壤含水量的高光谱模型。结果表明,0~2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变化最为明显,其有助于提高模型的预测精度;原始光谱数据经过微分变换处理后,相较于非微分变换处理,其与波长的关系曲线波动更大且反演精度明显上升;柑桔园土壤试验样本水分的特征波段在700~760 nm以及950 nm左右,是进行建模优先考虑的特征波段;基于原始光谱对数的一阶导数(lgR)′和倒数的对数的一阶导数(lgR-1)′建模,对土壤水分的拟合精度较高,两种拟合方式的决定系数(R2)均为0.876,均方根误差(RMSE)均为2.19%,相对分析误差(RPD)均为7.107;...  相似文献   

15.
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对7份油梨果肉和种子的主要成分进行快速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油梨果肉主要成分脂肪酸的主要吸收峰值在3 298~1 746 cm~(-1)之间;油梨种子主要成分脂肪酸的主要吸收峰值在2 850~3 400 cm~(-1)之间。7份油梨品系果肉和种子中的脂肪酸及其他成分含量分别表现出品系间差异。该研究为油梨品种的筛选提供了新方法,且FTIR具有制样简单、测定快速和可多组分同时测定等特点。  相似文献   

16.
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和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RTPCR)法,研究灵芝(Ganoderma lucidum)粗多糖对二乙基亚硝胺(diethylnitrosamine,DEN)诱导的小鼠肝脏组织形态以及原癌基因H-ras和myc和抑癌基因P53、Rb1mRNA的影响,结果表明:灵芝粗多糖对DEN引起的小鼠肝脏损伤具有缓解作用,并可以抑制原癌基因的表达、提高抑癌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17.
建立中国仓鼠卵巢(CHO)细胞来源的二肽基肽酶Ⅳ(Dipeptidyl peptidase IV,DPPIV)抑制剂筛选模型并对多种食药用菌提取物及萃取物抑制DPPIV活性的效果进行研究。以H-甘氨酰脯氨酸对硝基苯胺(H-Gly-pNA·HCl)为反应底物,通过发色底物法检测CHO细胞来源DPPIV的活性,优化的筛选模型条件为:底物浓度90mmol/L、显色时间60min、孵育温度37℃、pH 7.6,阳性对照药物Ile-Pro-Ile的最佳作用浓度5mmol/L。利用此模型检测供试样品抑制CHO细胞源性DPPIV活性结果表明,鲍姆木层孔菌(Phellinus baumii)和灵芝(Ganoderma lucidum)醇提物的抑制效果明显好于其他7种食用菌;鲍姆木层孔菌及灵芝的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和正丁醇等四种萃取物在10g/mL和100g/mL浓度下均具有一定抑制效果,其中鲍姆木层孔菌及灵芝的乙酸乙酯萃取物抑制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8.
建立了桃果实、叶片和土壤中草甘膦(PMG)及其代谢物氨甲基膦酸(AMPA)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的检测方法。样品经碳酸氢钠水溶液和二氯甲烷共同提取,以9–芴基甲基三氯甲烷为衍生剂室温下衍生3 h,多反应监测(MRM)模式检测。草甘膦及其代谢物氨甲基膦酸在1~2 000μg·L~(-1)的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在0.01~1.0 mg·kg~(-1)添加水平下平均回收率为76.7%~93.0%,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2%~8.7%;方法定量限(LOQ)均为0.01mg·kg~(-1);适用于桃果实和叶片及土壤中草甘膦及其代谢物氨甲基膦酸残留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19.
三峡库区桑枝栽培灵芝配方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灵芝栽培量的不断扩大导致对原材料的需求不断增加,解决灵芝栽培原料问题显得异常重要。试验以桑枝枝条作为栽培灵芝主料,进行了桑枝不同比例、长度与粒径的筛选。结果表明桑枝(1~5 cm长度)80%+稻草8%+稻谷10%+石膏2%为试验最佳栽培灵芝培养基配方。试验为三峡库区灵芝栽培降低成本,以及桑枝的有效利用和保护环境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0.
灵芝菌的药效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3.降胆固醇活性灵芝菌粉显著降低淋巴液总胆固醇水平,肝中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G.lucidum 降胆固醇的成分是7β,15β-二羟-20-烯23—酮灵芝酸 R、S、O、Q,7β,15α—羟—23—酮—灵芝酸 X、Mf、Mf 和7β,15β—二羟—20—烯—23—酮灵芝酸 T—o 对胆固醇合成显示抑制活性。用人细胞作试验,灵芝菌显示抗动脉粥样基因(预防的)和抗动脉粥样硬化(治疗的)作用。4.降血糖活性 G.lucidum 干子实体水提取物能降低正常和阿脲引起的高血糖鼠的原生质糖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