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现代育种技术的应用和小麦品种更新换代步伐的加快,多年来小麦原种生产上采用的“三圃制”生产技术规程存在着繁育周期长、种性易偏移、操作工序复杂、生产成本高等局限性,易造成生产与销售脱节,三、四年后生产出的原种有的已进入淘汰期,造成生产上的浪费。为此,从1999年起,我市对豫麦41号、豫麦49号、豫麦58号、周麦H号等小麦推广品种的原种生产采用了“一圃制”的技术程序。实践表明,此种力一法是保持品种优良特征特性、加快小麦新品种原种生产速度、提高新品种繁殖系数、增加种子企业经济效益的一条有效途径,加速了我市小麦种子产业…  相似文献   

2.
小麦的原种生产主要以“三圃制”为技术依托,其主要技术程序是单株选样,分系比较,混系繁殖。这种方法对提高小麦品种的纯度相当有效。大通县的小麦当家品种是互助红,经大通县种子部门以“三圃制”提纯复壮后,纯度、产量有了大幅度地提高,使该品种在大通县及湟中大面积推广多年,  相似文献   

3.
应用四级种子生产程序,搞好种子生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种子生产中 ,我们始终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宗旨 ,不断进行技术改革 ,提高种子生产中的科技含量。其中 ,重要的改革是应用四级种子生产程序 ,逐步代替了三圃制。1 四级种子生产程序的应用1 988年前 ,我们进行良种繁育主要是采用三年三圃制。三年三圃制与四级种子生产程序相比有一定的缺陷。首先是原种生产周期长 ,跟不上品种更新换代的步伐 ;二是环节多 ,费工多 ,投资大 ;三是原种生产的种子量小 ,满足不了生产需要 ;四是株行、株系选择标准不容易掌握和统一 ,常因操作者对品种认识的局限性和偏爱 ,选出的原种不一样等。1 989年 ,…  相似文献   

4.
小麦原种生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小麦原种4级生产程序,包括穗行圃、原种圃、原原种繁殖田、原种生产等内容,以为小麦原种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正>小麦"三圃一田"是指小麦穗行圃、穗系圃(原原种)、原种圃和良种田。目前和田地区普遍采用三年三圃制,即穗行圃、穗系圃、(生产原原种)—原种圃(生产原种),供应  相似文献   

6.
小麦种子混杂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海省小麦种子生产一般采用“两圃制”或“三圃制”的繁种方式对小麦品种进行提纯复壮,但在原种圃生产原种过程中,原种田中混有杂株、变异株的问题普遍存在。这些杂株与正常植株争光争肥,造成种子的减产和品种退化。种子生产部门每年要花费很大精力进行田间去杂去劣,浪费很多财力、物力,繁殖的种子达不到合格标准,影响了种植效益。  相似文献   

7.
小麦"三圃田"是指小麦穗行圃、穗系圃、原种圃。目前普遍采用三年三圃制,供应小麦大田生产。通过小麦"三圃田"建设,保持现有小麦品种的优良性状,加快小麦良种推广,从而达到丰产增收的目的。本人根据小麦良种繁育工作中的实际经验和"三圃田"生产技术操作规程总结多年的实践经验,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偃师国营原种场 ,在良种繁育体系改革以前 ,良种繁育技术往往采用三圃制。由于种子生产技术落后 ,种子质量不过关 ,盈利较少 ,甚至亏损。自 1 988年开始 ,用四级种子生产程序代替三圃制 ,主动与育种单位、种子公司等结合 ,走育、繁、推一体化道路 ,改变了过去应用三圃制 3年才能出原种的局面。采用四级程序后 ,利用育种单位提供的原原种 ,1年就可以生产出高质量的原种 ,使原种生产周期缩短了 2年。由于品种对路 ,质量提高 ,生产的原种年年供不应求。而且 ,四级程序操作简便、经济省工 ,种子生产成本大大降低。我们场从 1 989年开始扭亏为盈 …  相似文献   

9.
农作物四级种子生产程序研究及推广应用概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农作物四级种子生产程序 (即育种者种子、原原种、原种、良种或杂交种的程序 )是在 1 988年开始推广小麦品种GS豫麦 1 0号过程中 ,以河南省种子管理站和育种单位洛阳农专为主持单位 ,省内种子企业 (原种场和种子公司 )为参加单位 ,组成育繁推联合体 ,在改革三圃制基础上率先提出并首次得到应用。随后 ,又在“河南省黄淮海平原小麦良种基地建设及综合技术开发”课题研究中得到进一步应用 ,取得良好效果。 2 0世纪 90年代初 ,通过河南省科委立项 ,开始了河南省教学、科研、种子部门及中国农科院等更广泛的协作攻关 ,后又逐步扩大到与国家小…  相似文献   

10.
多年来,我国小麦多采用"三年三圃法"和"两年两圃法"生产原种,这种方法生产原种虽然相当有效,但是,采用这种方法生产原种投资大,成本高,生产周期长,应变能力差,跟不上育种发展的步伐,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一般认为:影响品种种性不外乎二种因素:一是在繁殖、收获过程中的机械混杂;二是异交、突变等引起的杂劣株.根据这一理论,我们于1996年提出小麦采用"一圃制"生产原种的设想,并设置了相应的试验,进行了这方面的研究,试图找出一种生产小麦原种的简便方法.  相似文献   

11.
良繁“一圃制”新技术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良繁“一圃制”新技术的研究及应用赵玉巧,赵英华(濮阳市种子管理站,濮阳 457000)(安阳市种子管理站)赵虹,范和君,曹锡武(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鹤壁市种子管理站)我国自50年代引进苏联良种繁育技术,采用“三圃制”生产原种,在农业生产上发...  相似文献   

12.
小麦是典型的自花授粉作物,一般采取3年三圃制和2年二圃制提纯,但是三圃制提纯不但周期长,而且制种成本较高。所以现在大多数种子企业对小麦原种制种一般都采用"二圃制"循环制种技术。一、单株(穗)选择1.单株(穗)选择材料材料来源于本地或外地原种圃、种子繁殖田。也可专门设置选种圃,稀条播种植,以供选择。2.单株(穗)选择的重点所选单株(穗)必须具有原品种典型性和丰产性。3.田间及室内选择①株选分2步进行,抽穗至灌浆阶段根据株型、株高、抗病性和抽穗期等进行初选,做好标记。成  相似文献   

13.
朱玉国(新疆麦盖提县种子管理站,麦盖提 844600)多年来在麦盖提县棉花生产上一直采用“三圃制”棉花原种生产方法生产原种,国家于1982年颁布了至今为止唯一的GB242 82棉花原种技术操作规程,确定了3年“三圃制”棉花原种生产标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这个源于原苏联的3年“三圃制”棉花原种生产方法,为棉花原种生产做出了应有贡献;但这个方法工作量大、繁殖系数小、原种生产周期长,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已不适应棉花品种频繁更换形势。1997年起,在麦盖提县棉花生产上先后又应用了“自交混繁法”、“简易二圃法”等棉花原种生产方法;在应用中,发现用“自交混繁法”生产棉花原种选自交铃数量少,自交需人工多、脱落率高、淘汰率高、保种圃面积小、原种生产周期长;而应用“简易二圃法”生产棉花原种,省工省事、能及时的为棉花生产提供足量、优质棉种,适应当前棉花品种频繁更换的形势。1 不同棉花原种生产方法在麦盖提县的应用麦盖提县自1975年应用3年“三圃制”棉花原种生产技术,到1980年底完成了108 夫的“三圃”配套、二田对口工作,到1985年实现了年年用108 夫原种三代更新大田种子,其纯度由原来的54%提高到了87%,198...  相似文献   

14.
<正>小麦种子繁育是农业生产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小麦繁种的任务主要是保证小麦生产所需足够的种子,种性不退化,种子质量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为此,我国制定了三圃制小麦原种生产技术规程,以保持品种的纯度和优良种性,使其能较长时间地应用于生产。小麦简化繁种是产权单位从育种专家手里获取种子繁育出原种,再用原种生产出大田用种。  相似文献   

15.
小麦简化繁种操作规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小麦种子繁育是农业生产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小麦繁种的任务主要是保证小麦生产所需足够的种子,种性不退化,种子质量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为此,我国制定了三圃制小麦原种生产技术规程,以保持品种的纯度和优良种性,使其能较长时间地应用于生产。小麦简化繁种是产权单位从育种专家手里获取种子繁育出原种,再用原种生产出大田用种。  相似文献   

16.
从直接育种繁殖、两圃法生产原种、三圃法生产原种3方面介绍通豆5号原种繁育生产技术规程,以为该品种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对3种常用的良繁方法作了系统的分析比较发现,同源异法生产的3种棉所12原种产量及诸性状差异均很少与引进的同品种原种多无明显差异,“改良三圃制”和“自交混凝法”代替三圃制”生产原种,保纯效果殊途同归。在新品种推广捃始,不妨采用“改良三圃制”或“自交混繁法”以达到省工,节本,增效之目的,但若品种已有退化现象,须应用“三圃制”以在提纯同时,改良品种种性和提高生产力。  相似文献   

18.
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是我国的重要粮食作物,种子繁育是小麦产业化的关键环节。我国现行小麦种子繁育程序包括三圃制、二圃制、一圃制、四级种子生产、株系循环选择、一圃三级种子生产等六种。为了适应现代小麦产业化的需要,在分析现有种子繁育程序的基础上,根据小麦遗传特征,提出小麦种子繁育的一般原则和通用程序,供小麦育种、繁种、推广者参考。  相似文献   

19.
<正> 良种繁育任务,一是加速繁育种子,二是保持良种的种性。按国家标准局批准的作物原种生产技术操作规程规定,繁育作物原种一般采取单株(穗)选择,分系比较,混系繁殖的方法。即株(穗)行圃,株(穗)系圃,原种圃三年三圃制。自1987年我场被定为省级种子基地后,小麦的提纯复壮一般采用穗行圃和原种圃二年二圃制。这样生产原种的周期缩短,速度加快。1988年我场收获穗行圃556亩,除选部分优行进入穗系圃外,大部分经选择后进入原种圃。这样1989年收获原种圃1万亩,穗系圃559亩,穗行圃579亩。在二年中原种生产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增加了效益。但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二圃法、三圃法、株选法、原原种生产原种4种大豆原种生产技术,对于大豆原种生产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