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建各 《河南农业》2016,(21):46-47
奶牛乏情是造成奶牛不孕、繁殖效率降低的主要原因之一,给奶牛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乏情一般分为初情期、产后和配种后乏情。其中以产后乏情最多见,约占繁殖奶牛的30%~50%。其主要原因是饲养管理不当、产奶量过高或挤奶过度、其他继发疾病以及持久黄体等。对直肠检查发现的发情而卵巢上无卵泡发育或长期不发情的母牛,采用口服催情散与肌注前列腺素f2a进行治疗。结果表明:口服催情散120~240 h后,有96.3%母牛发情,发情母牛中有92.3%母牛排卵,第一情期受胎率为89.6%;肌注前列腺素f2a后60~100 h有80%母牛发情,发情母牛中有81.3%母牛排卵,第一情期受胎率为53.8%。两种药物作用结果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母牛繁殖率,推动“同期发情+人工授精”繁殖新技术在广西大石山区的推广应用。该试验选择186头西门塔尔能繁母牛在2-8月进行“同期发情+人工授精”处理,探讨月份对人工授精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对西门塔尔能繁母牛进行“前列腺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处理,诱发发情率达95%,对同期发情母牛进行1次人工授精,平均情期受胎率达52.8%。但不同月份受胎率有所差异,其中,在2-5月同期发情处理的母牛受胎率为62%~63.6%,这4个月份之间的母牛受胎率差异不显著(P>0.05);在6-8月同期发情处理的母牛受胎率为36.4%~36.9%,这3个月份母牛之间的受胎率也差异不显著(P>0.05);但2-5月与6-8月这两个时段的母牛同期发情受胎率差异显著(P<0.05)。说明“同期发情+人工授精”技术对不同月份母牛受胎率有显著影响,南方适合在气温较适宜的春季或冬季开展。  相似文献   

3.
用肌注PMSG+ PGF2α方法对广西农村散养黄牛、本地水牛进行同期发情处理,并对发情的母牛进行人工授精配种.共对黄牛品种18头和本地水牛品种18头进行同期发情处理,结果发现黄牛品种的同期发情处理发情率为83%,情期受胎率为80%;本地水牛的同期发情44.44%;情期受胎37.5%.这说明农村散养黄牛和水牛母牛的同期发情率和情期受胎率均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4.
目前,奶牛配种普遍采用冷冻精液进行人工授精的方式。我国采用人工授精技术开始于上个世纪50年代。人工授精改变了牛的交配方式,降低了母牛的性欲,使母牛的发情征状变得不明显,为奶牛的适时配种增加了难度,影响了奶牛的受胎率。  相似文献   

5.
黄牛冷冻精液人工授精受胎率的高低受饲养管理、冻精品质、母牛发情鉴定和人工授精技术等因素的影响。从保证冻精质量、提高技术人员素质、加强母牛饲养管理、准确鉴定发情、熟练掌握牛人工授精技术、严格操作规程、输精注意事项等方面介绍了提高牛人工授精受胎率的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在奶牛胚胎移植和进行定时人工授精的过程中,需要较多数量同期发情的母牛,通过应用氯前列烯醇对6组300头荷斯坦母牛进行诱导同期发情,结果用氯前列烯醇处理2次的母牛,比用氯前列烯醇处理1次的母牛,其同期发情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7.
1.可以诱导乏情母牛发情母牛乏情是奶牛养殖业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给广大养殖户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经过多次实验证明,初乳中含有类似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和促性腺激素PMSG。通过肌肉注射初乳可以刺激卵巢卵泡发育、成熟,从而引起母牛的发情排卵。方法是每头颈部皮下注射初乳3  相似文献   

8.
<正>影响奶牛受胎率的因素很多,包括精液品质、母牛生殖道健康状况、奶牛饲料及营养状况、饲养管理情况、配种季节、气候环境因素和配种员的技术水平等等。在此将影响奶牛受胎率的发情、配种因素作一介绍:一、母牛的发情周期发情周期在正常范围18~25天的情期受胎率为  相似文献   

9.
用催情促孕饲料添加剂(PEP)结合激素处理诱发乏情母牛发情。结果表明:饲喂PEP比对照组能极显著地提高发情率。饲喂PEP30d后,母牛总发情率为81 3%(P<0 05),总受胎率为91 6%(P<0 01),显著提高激素处理组的总发情率(P相似文献   

10.
肉牛定时输精技术是应用生殖激素调节母牛发情期,通过同期发情处理,定时对母牛进行人工授精的技术。该技术解决饲养母牛扩繁生产上的弊端,使母牛发情排卵控制在预期范围内,提高母牛的繁殖性能或调节母牛的繁殖季节,提高配种受胎率和良种化率,缩短产犊间隔,减少劳动强度和生产投入,增加农民收入,促进肉牛产业的快速发展。该技术在富宁县的应用,同期发情率达100%,受胎率达75.81%。  相似文献   

11.
选取胎次相近的乏情母猪50头,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头,在断奶后20d各组分别注射PMSG、HCG、PMSG+HCG和PG600。结果表明乏情母猪经4种外源激素处理后发情率都能显著提高,其中PMSG+HCG和PG600能显著提高乏情母猪的受胎率;4种外源激素中PG600对乏情母猪的发情率、受胎率影响效果最明显。可见PG600是较理想的外源催情激素。  相似文献   

12.
产后乏情奶牛的诱导发情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用奶牛初乳、新斯的明、孕激素和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处理产后乏情奶牛,测定处理后24头奶牛乳汁中孕酮(P4)和17β-雌二醇(17β-E2)水平变化。结果表明:初乳对产后乏情奶牛的诱导发情作用,可能与处理后乳汁17β-E2/P4增加有关;注射初乳时,配合用新斯的明能提高发情率;产后乏情奶牛,用初乳十新斯的明+LRH-A2方法处理,可有效地诱导发情,且受胎率较高。  相似文献   

13.
<正> 冻精配种是加速黄牛改良的有效手段,但往往因技术水平低、设备简陋而影响母牛受胎率的提高。据郑州、洛阳市部分县调查统计:1985—1991年冻精配种改良黄牛共11000余头,受胎率达85%以上。我们经过多年的技术探索,初步摸索出一套较为完整的提高母牛冻精受胎率的技术措施,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一、做好发情鉴定,适时输情在发情鉴定上,我们采取一问、二看、三检查进行综合判定。一问:主要问饲养员牛何时发情。如果  相似文献   

14.
<正> 为加速黄牛改良的步伐,有利于推广冷冻精液人工授精,便于组织生产,减少不孕,在短期内提高母牛的发情率,受配率和受胎率,我们从1978-1980年对黄牛同期发情课题进行了研究.三年来在南阳黄牛研究所、灵宝、博爱、安阳、林县、济源等县观察试验的结果,黄牛同期发情在条件较好的国营农牧场或开展冷冻精液人工授精较早的县、社,停药后大部分黄牛集中在2-4天发情,同期发情率可达75%,1、2两个情  相似文献   

15.
<正> 绵羊人工授精早在50年代已开始应用,但各地配种的受胎率高低不一,其主要原因是输精技术不过关。为了普及人工授精技术,快速推广绵羊良种,提高种羊利用率,现将我们多年来的实践经验和体会作一介绍。一、准确判定母羊发情查证母羊是否发情,一般都采用试情法。把试情公羊带上试情布,按1∶50或1∶40的比例于早上放入母羊群内进行试情,并观察母羊有否情期反应,然后有目的  相似文献   

16.
奶牛人工授精情期受胎率的高低,是影响繁殖性能高低的主要指标,也是决定养殖奶牛经济效益的关键。奶牛情期受胎率受环境、技术、个体等多种因素影响,要想提高奶牛情期受胎率,我们必须注意以下五点: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定时输精技术对母牛繁殖性能的影响,建立一套适合在牛品种改良工作中推广应用的技术程序,采用Ovsynch程序对散养母牛进行定时输精,统计分析母牛的第一情期受胎率。表明定时输精观察组母牛的第一情期受胎率为73.9%,自然发情对照组母牛第一情期受胎率为62.5%,提高11.4%,差异明显。结果说明,输精技术可在新疆昌吉地区开展牛品种改良等相关方面应用。  相似文献   

18.
<正>繁殖母牛经历妊娠、分娩、泌乳,其生理和营养代谢发生一系列变化,受应激、营养、哺乳等因素影响,母牛分娩后容易出现体况差、乏情、受胎率低等状况。一年一胎技术综合应用了分阶饲养管理、犊牛早期断奶补饲和繁殖技术,可缓解应激、营养、带犊哺乳等因素对母牛繁殖性能的不利影响,促进母牛产后体况恢复,提高发情率和受胎率,使犊牛在120天内断奶,母牛在90~120天内受孕,实现年产一胎。  相似文献   

19.
应用中药提高繁殖母牛繁育率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影响母牛繁育率的主要因素是不孕症、不发情或发情异常 ,而子宫内膜炎又是不孕症的主要原因之一。本试验利用促孕散治疗子宫内膜炎 374头 ,治愈后受胎率达 89 0 4% ,比对照组提高 2 4个百分点 ,应用促情散对不发情或发情异常母牛进行催情治疗 ,试验牛发情率达 89 31% ,输精后受胎率达 5 4 2 7% ,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0.
SMB对乏情母牛诱导发情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SMB,氯前列烯醇和三合激素处理138头产后乏情母牛,以期诱导发情。结果表明,SMB及其辅助激素处理比未处理对照组极显著地提高发情率。处理后6,21,45d内的发情率分别为74.5%,80.4%和84.3%;但处理后6c的受胎率为23.7%,显著低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