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严建辉 《农学学报》2019,9(11):17-20
为研究牡蛎壳土壤调理剂对黄泥田花生产量和土壤酸化改良的影响,通过在黄泥田种植的花生上分别施用牡蛎壳土壤调理剂2250 kg/hm2和1500 kg/hm2加常规施肥处理与不施用牡蛎壳土壤调理剂加常规施肥处理对比,以研究牡蛎壳土壤调理剂不同施用量对花生产量以及土壤酸化改良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施用不同量牡蛎壳土壤调理剂后花生产量分别增加16.8%和10.1%,纯收入分别增加1750.0元/hm2和900.0元/hm2,花生的各项农艺性状也得到提高。施用不同量牡蛎壳土壤调理剂后土壤的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均有明显提高,土壤pH分别提高了0.8和0.5。本研究结果为黄泥田花生增产和土壤酸化改良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2.
徐礼和 《现代农业科技》2014,(6):229-229,235
研究土壤调理剂在酸性水稻田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在合理施肥的基础上,施用"施地佳"土壤调理剂能提高水稻产量750kg/hm2,增幅9.52%,增收825元/hm2。施用"施地佳"土壤调理剂,能提高土壤pH值,改良土壤酸性。  相似文献   

3.
采用对比法,研究加乐多土壤调理剂对后茬十字花科甘蓝产量和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前茬施用加乐多土壤调节剂后,后茬在基肥中继续施用加乐多土壤调理剂150 kg/hm2,可明显提高十字花科甘蓝商品观及商品率,增加单株重,降低土壤容重,提高土壤孔隙度,较对照未施加乐多土壤调理剂增加产量4 696.88 kg/hm2,增幅9.3%;可增收16 703.46元/hm2,增幅8.9%。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水稻施用"桂绿"牌绿源土壤调理剂,探讨其对玉林地区水稻田酸性土壤的改良效果及增产效果,结果表明,"桂绿"牌绿源土壤调理剂具有促进水稻生长发育和提高产量的效果,使水稻千粒重增加2.2 g,理论产量提高3 351.3 kg/hm2,平均增收10 053.9元/hm2。  相似文献   

5.
为了给PAL肥料调理剂的推广应用提供依据,对玉米沈单16进行了PAL不同用量的研究,并以全量氮、磷、钾和速效氮、磷、钾及有机质代表土壤肥力,研究了PAL对土壤肥力及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氮磷肥基础上施用PAL肥料调理剂300 kg/hm2,与单施氮磷肥相比,土壤有机质提高6.8%,速效磷提高7.3%,全钾提高49.5%,速效钾提高1.2%,全氮含量下降3.8%,碱解氮含量下降15.6%;产量最高,为13 678.5 kg/hm2,水分利用效率较高,为48.3 kg/(mm.hm2),产量性状表现突出。施用PAL明显增加了土壤中速效磷、速效钾及有机质含量,提高了土壤供肥能力、玉米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综合考虑,在施用氮磷化肥基础上,配施PAL肥料调理剂300 kg/hm2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BGA土壤调理剂对木薯产量的影响研究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木薯品种华南205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施用BGA土壤调理剂对红壤旱地木薯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处理中,以一次性施用2400 kg/hm2BGA土壤调理剂处理的产量最高。施用1200~2400 kg/hm2BGA土壤调理剂处理的产量高于施用300 kg/hm2复合肥处理的产量。  相似文献   

7.
引进钙镁磷肥、石灰氮、田师傅、施地佳、万植有机肥等5个土壤调理剂在丰都县灰棕紫色酸性水稻土上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p H值5.0的酸性水稻土条件下,施用参试土壤调理剂均有调理改良效应,土壤p H值均从5.0提高到5.1;水稻生物、经济性状和经济产量以施地佳处理表现最好;在水稻移栽前施用施地佳60 kg/hm2,水稻平均经济实产8 195.15 kg/hm2,比不施用土壤调理剂的对照增产1 737.55 kg/hm2,增产率26.54%,高于施用钙镁磷肥600 kg/hm2(增产率17.90%)、石灰氮450 kg/hm2(增产率12.60%);施用参试土壤调理剂,水稻籽粒重金属测试值很低。施地佳、钙镁磷肥,施用成本低,施用技术简单,增产幅度较大,建议作酸性水稻土调理改良首选土壤调理剂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探讨减轻土壤酸化对农业生产影响的途径,开展了“施地佳”酸化土壤调理剂对水稻增产效应和改良酸化土壤的效果研究.[方法]通过设置田间小区和大田示范,分析“施地佳”土壤调理剂对促进水稻增产、提高土壤肥力的效果.[结果]施用“施地佳”土壤调理剂30 kg/hm2,水稻单株最高茎蘖苗数分别增加1.4、0.6个,单株有效穗数增加2.4个,始穗期、齐穗期提前2d,成熟期相应提前2~3d.小区试验稻谷产量与施用生石灰处理持平,比不施调理剂处理增产9.2%;大田施肥效益比不施土壤调理剂处理增加860.7元/hm2.[结论]施用“施地佳”土壤调理剂30 kg/hm2对当季收获后稻田土壤pH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9.
通过试验观测石膏基盐碱土调理剂对饲料玉米产量、土壤pH和全盐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石膏基盐碱土调理剂施用量为9 000 kg/hm2时,饲用玉米的生物产量最高,同时显著降低土壤pH和土壤全盐含量。河西走廊盐碱土改良及增加饲料玉米产量,以施用石膏基盐碱土调理剂9 000 kg/hm2为宜。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腐植酸土壤调理剂对黄河三角洲盐碱土的改良效果,通过腐植酸土壤调理剂与常规肥料配伍,在黄河三角洲盐碱土壤上进行3年小麦定位试验。结果表明:施用腐植酸土壤调理剂能够改善土壤化学性状。与常规施肥相比,施用腐植酸土壤调理剂后,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分别提高3.8%~5.0%、8.6%~12.0%、16.4%~29.2%、27.3%~30.7%。腐植酸土壤调理剂能够改良土壤盐碱障碍,相比常规施肥处理,pH降低0.30~0.43个单位,碱化度降低4.6%~27.2%,脱盐率为17.28%~23.53%,钠离子含量降低15.4%~42.7%,氯离子含量降低20.7%~37.6%。2250 kg/hm2和3000 kg/hm2土壤调理剂施用量间均无显著差异。腐植酸土壤调理剂能够提高小麦产量,与常规施肥相比,小麦产量提高7.47%~25.83%。综上,施用腐植酸土壤调理剂2250 kg/hm2是改良黄河三角洲盐碱土以及提高小麦产量的最佳用量。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含硅土壤调理剂对皖西酸性稻田土壤pH和水稻产量的影响,开展田间小区试验,设置3个处理,分别为习惯施肥(T1)、施入750 kg/hm2土壤调理剂+225 kg/hm2有机硅功能肥(T2)和1125 kg/hm2土壤调理剂+225 kg/hm2有机硅功能肥(T3),研究改良后土壤pH、水稻产量、产量构成因子,并折算其经济效益,为该区域稻田土壤合理施用含硅调理剂提供理论依据。试验结果表明,施用土壤调理剂后(T2和T3)土壤pH均出现增加,其中比T1提高0.14-0.15个单位;成熟期水稻产量以T2处理最高,比T1提高7.11%,并达到显著性差异;与T2相比,T3处理的水稻产量出现下降;施用含硅调理剂显著提高水稻的总粒数,降低水稻空秕率,其中T2处理的空秕率显著低于T1处理44.26%;水稻产量分别与水稻株高、空秕率呈现出极显著的正相关和负相关关系。折算经济效益,施用土壤调理剂显著提高肥料投入成本,降低水稻的经济效益。综上,施用土壤调理剂显著提高土壤pH,同时可能通过增加水稻株高、降低空秕率增加水稻产量,但也要注重土壤调理剂的施用量。另外施用土壤调理剂进行酸性土壤改良时,也要注意投入成本问题。  相似文献   

12.
通过田间小区随机处理试验,研究了粤田土壤调理剂对植烟土壤理化性状及烤烟生长发育、烟叶产量与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烟—稻”轮作田施用土壤调理剂,能改良酸性土壤,促进土壤有机质分解和养分释放,烤烟还苗后烟株生长较快,能缩短团棵期时间4-7 d,烟株生长势较强,随施用量的增加烟株生长势有增强的趋势;对烟株农艺性状有一定的影响,每hm2施用1500㎏处理株高提高5.87个百分点,茎围提高6.93个百分点,节距略有拉长,烟株有效叶片数呈增加趋势;烟草花叶病毒病随土壤调理剂施用量的增加,发病率呈下降趋势,发病程度有所减轻,但差异不显著;烟草青枯病随土壤调理剂施用量的增加,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发病程度也有所加重,但差异不显著。说明烟田施用土壤调理剂对烤烟病害的发生影响不大。施用土壤调理剂的单叶重比对照有显著的提高,产量以每hm2施用1500㎏处理较好,与对照相比较差异达显著水平;产值、均价、上中等烟比例均以每hm2施用1500㎏土壤调理剂处理较好,每hm2施用750㎏土壤调理剂处理的产质效益也好于对照,烤后烟叶常规化学成分更协调,清香风格更突出。  相似文献   

13.
通过小区试验和大田示范,研究了"施地佳"土壤调理剂水剂对酸性土壤的有效养分、p H和水稻的性状与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施地佳"土壤调理剂30 kg/hm2,对酸性土壤改良有一定的效果,对水稻的株高、穗长、千粒重增加效果不显著,对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结实率和产量有提高作用。  相似文献   

14.
李胜群  陈景道  左庆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6):8290-8291
[目的]探讨ORIKTA土壤调理剂对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方法]2006年在凤台水稻原种场进行不同ORIKTA土壤调理剂用量对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ORIKTA土壤调理剂能控制水稻的无效分蘖的发生,最高分蘖时期出现早,对增加有效穗数、提高成穗以及结实率也有促进作用,增产率分别为5.03%~9.83%;水稻的产量随ORIKTA土壤调理剂用量的培养加而增加,施用3000kg/hm2时水稻产量有减产的趋势。[结论]该研究为确定在水稻生产中最佳ORIKTA土壤调理剂的施用量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土壤调理剂在豫东平原黄潮土区冬小麦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土壤调理剂在豫东黄潮土区冬小麦上的应用效果,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施用土壤调理剂对土壤理化性质、冬小麦群体动态、冬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2a多点试验结果表明,在正常旋耕施肥的基础上施用30 kg/hm2土壤调理剂能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土壤孔隙度,增强土壤保水性,促进小麦根系生长;2 a 4点处理3(配方肥750 kg/hm2+旋耕12 cm+土壤调理剂30kg/hm2)的平均成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较处理2(配方肥750 kg/hm2+旋耕12 cm)分别提高12.20%、10.14%和4.55%,平均增产21.9% (P<0.01).在目前耕作制度下增施土壤调理剂是小麦栽培中值得推广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16.
选择长株潭地区不同镉(Cd)污染特征稻田,施用"宇丰"土壤调理剂,探明其在不同Cd污染稻田中的修复效果。结果表明:施用的石灰和土壤调理剂皆可显著提高酸性土壤p H值,有效降低土壤有效态Cd含量,显著降低水稻对Cd的吸收积累。施用石灰1 500 kg/hm2平均可提高土壤p H值0.35个单位,降低稻米Cd含量34.54%;而施用土壤调理剂1 500 kg/hm2则可平均提高土壤p H值0.30个单位,降低稻米Cd含量46.20%,效果优于石灰。施用石灰降低稻米Cd含量的效果主要受土壤Cd有效率的调控;而施用土壤调理剂降低稻米Cd含量是多途径抑制水稻对Cd吸收和转运的综合效果,因而"宇丰"土壤调理剂降低稻米Cd含量的效果更稳定,适应范围更广。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一种新型的特贝钙土壤调理剂(深加工的牡蛎壳粉)对红壤旱地花生产量的影响及其对土壤酸化的改良效果,通过田间试验,分析了不同施用量(0、750、1500、2250kg/hm2)处理花生产量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结果表明:施用特贝钙土壤调理剂的花生产量可以增加10.2%~23.8%,且成熟期花生的株高、每株双果数、单果数、总果数和百果重均显著提高。与对照相比,施用特贝钙土壤调理剂处理土壤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分别增加21.65%~118.1%、28.2%~74.1%和22.6%~47.0%;土壤pH和交换性钙分别提高0.18~0.33(4.0%~7.3%)和12.9%~18.8%,土壤交换性氢和交换性铝则分别降低19.6%~62.5%和34.7%~84.2%。因此,施用特贝钙土壤调理剂是实现红壤旱地花生增产、活化土壤养分和阻控土壤酸化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土壤调理剂“神六54”对酸性土壤改良与黄瓜增产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技服务》2019,(11):35-36
为酸性土壤改良与提高作物产量提供参考,进行了土壤调理剂"神六54"对酸性土壤改良与黄瓜增产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常规施肥基础上,施用土壤调理剂"神六54"40公斤/亩、80公斤/亩,土壤pH (酸碱度)值分别比对照(常规施肥)提高0.69和0.89,土壤孔隙度分别比对照提高2.1%和3.6%,土壤容重分别比对照降低0.04克/立方厘米和0.07克/立方厘米;黄瓜产量分别较对照增加207.33公斤/亩和436.00公斤/亩,增产率分别达8%和16%。说明施用土壤调理剂"神六54"能改善酸性土壤的理化性状,从而促进作物生长和产量提高。  相似文献   

19.
试验研究了土壤调理剂对设施土壤物理性状和蔬菜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土壤调理剂能够明显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土壤通透性,与对照相比,施用2次调理剂后土壤容重降低3.39%,土壤总孔隙度增加2.72%;调理剂能够提高蔬菜的产量和品质,油麦菜和黄瓜分别比对照增产3.36%、2.27%,VC含量分别比对照增加24.51%、5.41%,硝酸盐含量分别降低12.30%、4.33%;调理剂与秸秆配合施用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土壤调理剂对葡萄园土壤、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及适宜用量,在葡萄园设计不同用量处理,分析了土壤调理剂对产量、品质、土壤理化性状等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施用土壤调理剂提高了葡萄产量,每667m2用量100kg时产量最好,比对照提高了39.97%;施用土壤调理剂提高了葡萄单粒重、可溶性固形物和总糖含量;土壤调理剂提高了葡萄园土壤PH值、阳离子交换量、碱解氮、交换性镁和有效锰的含量;综合效果,每667m2施用75-100kg最为适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