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 毫秒
1.
本研究以经过大田多次抗虫鉴定的柿花品种为材料。分析并阐明了棉花品种的各虫食部位内棉酚和可水解丹宁的含量与棉铃虫幼虫营养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棉酚和可水解丹宁是影响幼虫生长的重要抗生物质,棉花对棉铃虫化学抗性强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棉花虫食部位内二者含量的高低.苞叶、花萼和花瓣内富含抗虫物质,是重要的抗虫部位.棉酚和可水解丹宁含量在不同的品种内呈一定的负相关性.抗虫品种 HG-BR-8以高浓度的棉酚为主要扰性因子,而抗虫品种花苞棉则通过棉酚和可水解丹宁双因子起作用.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2个转Bt+CPTI双价基因抗虫低酚棉"C020"和"C022"的抗虫性及抗病性,室内棉叶鉴定结果显示,2个抗虫低酚棉对棉铃虫的抗性表现为低抗,其抗性虽略高于常规有酚棉"泗棉3号",但明显不如抗虫有酚棉"SGKz9";而田间罩笼接蛾鉴定结果显示,2个抗虫低酚棉的抗性综合评价均表现高抗,其抗性等级与抗虫有酚棉"SGKz9"一致,明显优于有酚常规棉"泗棉3号"。但抗虫低酚棉的抗病性表现一般,其中"C020"高抗枯萎病、感黄萎病;"C022"耐枯萎病、感黄萎病。  相似文献   

3.
抗虫棉抗虫特性及产量性状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以治虫和不治虫2种处理的泗棉3号为对照品种,研究了6个抗虫棉的抗虫特性和产量性状。结果表明,6个抗虫品种对棉铃虫具有高度抗性,产量性状也表现较好。籽棉产量,除5号品种外,其余5个抗虫棉品种匀优于CK1或CK2;2号,6号和1号品种皮棉产量高于CK2。  相似文献   

4.
棉花棉酚含量与抗虫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植物自身抗虫性是建立综合防治的基础,对于延缓害虫抗药性、减少环境污染极其重要.棉田调查显示,不同棉属对棉铃虫抗性程度存在差异,其长绒棉抗性较好.通过不同棉属棉酚含量对棉铃虫生长发育危害关系研究,表明棉酚含量与抗虫性呈正相关,含棉酚高的长绒棉对棉铃虫抑制作用明显.通过棉酚对棉铃虫剂量效应研究,表明棉酚对棉铃虫不同发育阶段都有明显的剂量效应.棉酚对幼龄棉铃虫EC50为0.205;,且随棉酚剂量增加,棉铃虫幼虫死亡率增大;幼虫历期延长;蛹重逐渐减少;成虫产卵量降低,不育卵增多,繁殖力下降;使其种群数量很快降低.可见含棉酚高的长绒棉是一种很好抗虫种质资源 ,其棉酚对棉铃虫具有很好的抑制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5.
棉属植物种子中棉酚及其旋光体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析了21个野生棉种和4个栽培棉种有代表性的品种种仁中的棉酚及其光学异构体的含量。各个棉种的棉酚含量从0到4.06%,差异很大;各个棉种种仁中的左旋(-)和右旋(+)两种棉酚旋光体的含量均不相等,只有海岛棉以(-)棉酚居多;4个栽培棉种内各品种间(-)棉酚的量与两种旋光体之和的比值高度一致。除比克氏棉(G. bickii)外,澳洲棉(G.anstrale)、南岱华棉(G.nandewarense)和斯特提棉(G.sturtianum)均是种子无腺体且无棉酚的种质。阿拉伯棉(G.stocksii)和索马里棉(G.sonalense)种仁内虽有腺体,却难以测到棉酚。与经典法相比,HPLC法所测棉酚的量较低,原因在于前者所测常包括棉酚衍生物,而后者只测棉酚本身。  相似文献   

6.
棉花色素腺体和棉酚对棉铃虫生长发育和抗药性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3对陆地棉色素腺体近等基因系为材料,研究了棉花色素腺体和棉酚对棉铃虫生长发育和抗药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棉花色素腺体对棉铃虫的生长发育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对于棉铃虫的抗药性具有明显的诱导作用。对棉铃虫体内的羧酸酯酶和谷胱甘肽转移酶活力测定结果表明,取食无色素腺体棉的棉铃虫体内的两种解毒酶活力均显著低于取食于相应的有色素腺体近等基因系的棉铃虫。不同棉酚含量的半人工饲料饲喂棉铃虫的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棉铃虫的生长发育与饲料中的棉酚含量成负相关,而与棉铃虫的抗药性成正相关.棉铃虫体内的2种解毒酶活力随所取食饲料中的棉酚含量增加而增加,但当棉酚含量超过0.3%时,棉铃虫体内的两种解毒酶活力均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7.
种子低酚、植株有酚的棉花新品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从湘棉 10号与中 5 65 5杂交子代中选育出植株有酚、种子低酚的棉花新品种湘棉 18。湖南省棉花科学研究所以显性遗传的无腺体品种中 5 65 5为母本 ,以湖南省主栽品种湘棉 10号为父本进行杂交 ,杂交子代再以湘棉 10号为母本回交 3次 ,从 BC3F4 中选育到根、茎、叶有腺体、种子无腺体的突变株 ,经单株自交纯化 ,于 1995年育成湘X962 8。湘 X962 8棉籽的棉酚含量为 0 .0 3 0 4 % ,低于国家食品标准。 1997~ 1998年参加湖南省棉花品种区试 ,湘X962 8的皮棉产量达 1882 .2 kg/ ha,列参试品种首位 ,分别比常规有酚棉对照湘棉 10号 ( CK1)和有酚杂种一代对照湘杂棉 1号 ( CK2 )增产 15 .81%和 6.77%。湘 X962 8兼抗枯萎病和黄萎病 ,2 0 0 0年被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命名为湘棉 18。湘棉 18是一个集粮、棉、油生产为一体的棉花新品种  相似文献   

8.
对陆地棉棉仁中游离棉酚含量与部分农艺性状(棉仁纵剖面腺体密度,6月中旬顶端第2片展开叶1cm2面积上腺体数,单铃重,衣分,平均纤维长度)进行灰色关联动态分析,结果表明,棉仁游离棉酚含量与腺体密度、叶腺体数关系最密切。棉仁游离棉酚含量与各农艺性状间的关联度依次为:r腺体密度>r叶腺体数>r铃重≈r衣分≈r纤维长。这为选育低棉酚棉株提供了早期诊断方法和直观认识,减少了大量繁琐、费时的化学分析,并可通过观察部分农艺性状来估测其游离棉酚含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棉花腺体形成过程中相关抗氧化酶的活性,深入了解该时期棉花的生理变化,为培育优良棉花品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对3个棉花品种(川棉2802、湘棉18、显无N5)腺体形成时期棉酚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的测定,研究了棉花的棉酚代谢及腺体的形成。[结果]腺体形成后,川棉2802在萌发初期其棉酚含量逐渐降低,萌发5 d后其棉酚含量缓慢升高;而湘棉18在种子萌发时期,其棉酚含量呈缓慢增长趋势,并逐渐接近川棉2802的棉酚含量。该结果表明,棉花在种子萌发时通过提高SOD、POD和CAT活性,去除超氧自由基,降低过氧化水平,来减小对膜的损害,增强机体抗脂质氧化能力,增加抗逆境能力。[结论]该研究为了解棉花腺体形成时期的特点及利用腺体性状的转育奠定了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棉花腺体形成过程中相关抗氧化酶的活性,深入了解该时期棉花的生理变化,为培育优良棉花品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对3个棉花品种(川棉2802、湘棉18、显无N5)腺体形成时期棉酚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的测定,研究了棉花的棉酚代谢及腺体的形成。[结果]腺体形成后,川棉2802在萌发初期其棉酚含量逐渐降低,萌发5d后其棉酚含量缓慢升高;而湘棉18在种子萌发时期,其棉酚含量呈缓慢增长趋势,并逐渐接近川棉2802的棉酚含量。该结果表明,棉花在种子萌发时通过提高SOD、POD和CAT活性,去除超氧自由基,降低过氧化水平,来减小对膜的损害,增强机体抗脂质氧化能力,增加抗逆境能力。[结论]该研究为了解棉花腺体形成时期的特点及利用腺体性状的转育奠定了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