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仔兔是指出生到分窝断奶前的兔,称为仔兔。提高仔兔成活率在养兔生产中极其重要,如何进行科学饲养管理技术,培育出大批品质优良的仔兔,降低饲养成本,是提高养兔经济效益的关键,现将肉仔兔饲养管理技术要点介绍如下,供养兔户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兔病毒性出血症又称兔瘟,是由兔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而兔球虫病虽死亡率较低,但患兔抗病能力下降,生长发育迟缓,也可造成很大经济损失。现将我区某养兔户发生的兔瘟并发球虫病的诊治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及症状我区某养兔户孙某饲养种兔8只,2...  相似文献   

3.
<正>养兔生产是投入小、见效快的饲养项目,可更好的利用青草、叶类、农作物秸秆等饲料。兔的饲养方式可采用地面平养或笼养,不需过多的劳力。但在养兔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兔传染病、寄生虫的防治,这些疾病一旦发生将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4.
养兔是一种投资少、见效快、效益好的家庭副业。但如果不注意科学喂养,效益往往很不理想,为了帮助养兔者实现理想的饲养效益,现特介绍一种“五化一看”高效养兔法。1饲料搭配多样化。多种饲料搭配喂兔,营养丰富、适口性好,可增强兔的食欲,促进兔良好的生长和发育。...  相似文献   

5.
仔兔是指出生到分窝断奶前的兔,称为仔兔.提高仔兔成活率在养兔生产中极其重要,如何进行科学饲养管理技术,培育出大批品质优良的仔兔,降低饲养成本,是提高养兔经济效益的关键,现将肉仔兔饲养管理技术要点介绍如下,供养兔户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提高保育兔成活率的研究是一项以提高保育兔成活率,提高饲料报酬,降低养兔成本,实现养兔增收为目标的研究工作。主要是根据保育兔生理特点和对饲养管理的特殊要求,通过规范管理、统一饲养标准,特别是通过加强对哺乳母兔、哺乳仔兔的饲养管理,提高仔兔初生重、断奶重和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兔的行情看涨,不少养兔户收益可观。但是也有部分养兔户由于不重视科学饲养管理和兔病防制,没能获得理想的经济效益。 只有亏损的企业,没有亏损的行业,只要用心、专心饲养,肯定会获得巨大收益。为了提高各位读者饲养管理和兔病防制水平,本栏目请到齐鲁动物保健品有限公司技术服务部李富金经理和《中国养兔》杂志潘雨来副主编在此谈谈他们在工作中的具体经验和体会。  相似文献   

8.
正在养兔生产中,哺乳仔兔的饲养管理是关键环节。哺乳仔兔饲养管理的成效关系到养兔经济效益的高低。影响仔兔成活率的因素较多,繁殖种兔的疾病、母兔泌乳不足、断奶应激、饲料配合不当、喂养不科学等都会造成仔兔死亡。为有效控制仔兔死亡,提高养兔经济效益,养兔生产中要把握科学饲养管理的关键技术。1哺乳仔兔的主要特点哺乳仔兔是指从出生到断奶的仔兔,其特点是机  相似文献   

9.
兔瘟(兔病毒性出血症)是对兔危害极大的传染病,预防接种是防治该病的一项关键措施。但是,因操作技术失误导致免疫失败时有发生。2000年冬至2001年春,我市所辖郊区、安阳县以及毗邻的河北省临漳县的一些养兔户在对断奶兔注射兔瘟-兔巴氏杆菌-兔魏氏梭菌三联疫苗7~15天后,仔兔群爆发兔瘟,随即用兔瘟灭活苗紧急接种,病情仍不能得到有效控制。据笔者对接诊的7个养兔户统计,断奶仔兔537只,发病死亡194只,死亡率36.1%。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发生免疫失败的7个养兔户中,饲养獭兔5户,饲养肉兔…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我国养兔业有了较快的发展,养兔形式也出现较大的变化。家庭养殖兔数量上有较大的增加,大中型兔场不断涌现,这些养兔场一般规模大,兔数量多,密度高。在密集型的饲养条件下,如何控制兔病的发生以及做好相应防治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否则,难以保证养兔生产顺利而稳步的发展。1集约化饲养条件下兔病发生的特点1.1传染性疾病危害增大原来传统饲养方式,兔群规模小,饲养密度低,疾病传播受到一定限制,一旦发生传染性疾病,若能及时采取措施,可较快加以控制。而在集约化的饲养兔场,由于规模大,群体密度高,一旦疾病侵入,…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皮肉兔生产的发展前景较好,农村养兔户增多,但部分养兔专业户没有完全掌握养兔的关键技术,在饲养管理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养兔业的发展。作者通过多年的养兔实践,拟定出这套饲养管理规范,以期对养兔专业户提供理论指导。1饲养管理基本技术1.1饲料多样优质,配方科学实用选择优质饲料作为原料,发霉变质、带泥土、有毒、有害和污染的饲料禁用。可根据皮肉兔生理特点和生产性能配制相应饲料,且颗粒料最佳。仔兔和繁殖兔选用济源金裕饲料公司生产的獭兔专用料饲喂,试验效果好,其中繁殖兔饲料配方见表1。表1繁殖兔饲料配方%配方玉…  相似文献   

12.
在养兔生产中,种兔品质的优劣对于兔场的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特别是种母兔繁殖力的强弱直接决定兔场的存亡,兔场的饲养规模与种母兔密不可分。在养兔实践中,产仔少、产弱仔、成活率低,是经常遇到的情况,现将影响种兔繁殖力的因素加以分析,共各界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13.
规模化兔场饲养管理失误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规模养兔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它不是传统家庭小规模兔场在养殖数量上的扩大。笔者将我国规模化养兔难点或规模化兔场的失败的原因细化为以下5个方面。1小环境因素规模养兔与传统养兔的最大不同点之一,是小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国规模化兔场,在环境控制方面大多数存在严重问题,特别是高密度饲养和通风不良带来的高湿度、气体污浊和有害微生物浓度的增加,使兔舍小气候恶化而导致家兔抗病力降低,给传染性疾病创造了条件。国内规模兔场饲养密度的调查,多数兔场采用三层重叠式兔笼,一般每平方兔舍使用面积饲养种兔2.31只;而国外养兔发达国家,…  相似文献   

14.
肉兔不同杂交组合的生产性能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养兔具有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的特点,饲养规模可大可小,饲养方式多种多样,是当前广大农村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好项目。但是,养兔效益可受品种、繁育方式、饲料营养、饲养管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据生产实践,作为商品兔,一般杂种兔的经济效益高于纯种兔,杂种后代的增重速度可比纯种兔提高10%以上。但不同品种间杂交,其杂交效果各不一样。  相似文献   

15.
任东波 《吉林畜牧兽医》2011,32(10):29-29,32
新手养兔,在引进良种并初步掌握了种兔饲养技术后,还会面临一个新的考验,那就是对仔兔的饲养管理。很多养兔新手所饲养的母兔,有时每窝产仔数尽管不少,但死亡率却很高,达到30%以上。所以,新手养兔,不能很好掌握仔兔的饲养管理,就不可能有好的经济效益。根据国家兔产业技术体系长春综合试验站饲养仔兔的经验,  相似文献   

16.
在广大农村,养兔已成为部分地区农民群众经济来源的主导产业。怎样才能以最少的投入获得较大的产出,取得好的经济效益,应抓好以下五个环节。1饲养优良兔种饲养优良兔种是提高养兔效益的基础环节。规模养兔企业,要实现较高的经济效益,应饲养前期生长快、饲料消耗少、屠宰率高、抗病力较强的优良兔种,如  相似文献   

17.
中国家兔存栏量、出栏量及兔产品出口总量均居世界第一位,是养兔大国,但不是养兔强国。过去中国养兔以分散饲养为主,农民养兔的目的不仅仅是吃兔肉,而且是肥田的主要手段,俗话说:“养兔不赚钱.回头看看田”。以牧养农,以农促牧,走“养兔一肥田一增产粮食”的良性循环路子,污染少,又增强地力。但随着养兔从小型分散、粗放管理到规模化、集约化,饲养水平不断提高,提高养兔的生产效益。同时不少弊端也接踵而来,比如:环境污染加重,国产品种逐渐被国外品种替代直至消失,肉质下降,疾病增加等等问题使养兔陷入困境,如果不加以重视,会给养兔业造成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提高养兔效率的概念比较广泛 ,在这里主要指以较少的人力、物力和时间的投入 ,养殖更多更好的家兔。当然 ,效率和效益密切相连 ,没有高的效率 ,效益无从谈起。因此 ,提高养兔效率也是提高养兔效益的基础和前提。笔者调查了一些兔场和养兔户 ,发现养兔效率相差悬殊。比如 ,以饲养基础母兔为标准 ,有的兔场一个饲养员 (专职养兔 )只能饲养 60只左右 ,而有的却能饲养 1 50只以上。笔者曾与我国南方的几个养兔能手座谈 ,他们饲养的是管理程序较繁琐的长毛兔 ,一个可养基础母兔 2 0 0只以上 ,而且还包括青草采集、粪便清理、剪毛拔毛等 ,此外 ,家…  相似文献   

19.
随着养兔业的快迅发展,各地纷纷成立了家兔市场,特别是断奶幼、仔兔在市场上已形成一定规模,如何购买和饲养断奶兔,是购买者共同关心的问题。笔者长期从事家兔养殖,在十几年的实践中经不断的学习和摸索,总结如下经验,供购兔者参考。1 做好购兔准备 购兔前应订阅养兔书籍,认真学习和掌握养兔基础知识,有条件的可参加养兔培训班学习。筹建好兔舍、兔笼,备好饲料、饮水器和料槽等,并对兔舍、兔笼、用具进行彻底消毒。2 考察市场 集贸市场的幼兔是来自四面八方的“百家兔”,购兔前应先调查出售地有无疫情发生,选择无传染病流行的…  相似文献   

20.
兔波氏杆菌病又称"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病",是由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引起兔的一种以慢性鼻炎、支气管炎及咽炎为特征的呼吸道疾病。讷河市某养兔户饲养的40日龄幼兔发生波氏杆菌病,现将诊断及防治结果报告如下。1流行情况及临床症状该养兔户饲养兔120多只,2006年11月在2个兔舍中有21只40日龄以下的幼兔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